“我更像個送外賣的——今天專程來杭州,給大家送人工智能合作的‘好單子’!”9月10日上午,錢塘江畔微風拂面,2025第六屆宜興太湖灣國際精英創新創業大賽杭
(略)賽熱鬧啟幕,
(略)數據局局長吳南強一句風趣的開場白,瞬間讓啟動儀式充滿煙火氣,也把全場目光聚焦到宜興帶來的“硬核福利”上。
當天,宜興在杭州發布“人工智能十大場景”合作機會,從電線電纜的智能質檢、陶瓷耐材的能耗優化,到智慧養老的服務升級、太湖治理的水環境監測,再到安全生產的風險預警、智造的高可靠保障,十個領域幾乎覆蓋宜興產業發展的“關鍵賽道”,明明白白向全國創新團隊遞出“橄欖枝”:只要有算法模型、軟硬件一體化能力,就能來宜興先試先用、示范轉化,把AI“技術活”變成“產業果”。
宜興在AI賦能產業上早有“亮眼答卷”。現場,小伙張雨航的故事令人關注——這位畢業于平面設計專業、曾在阿里云任職的宜興人,帶著對家鄉紫砂的熱愛,開發出“供春AI”軟件。通過學習傳統紫砂的紋樣、造型和工藝數據,軟件能快速生成創新設計方案,不僅讓個性化定制更高效,還把原本冗長的設計周期大大縮短,給千年紫砂工藝裝上了“智能引擎”。
據介紹,安全生產領域的AI應用更讓人心安。如今在宜興,企業的多維度數據會“喂給”AI大模型,自動勾勒出“問題畫像”——占道經營、消防器材缺失、違規動火等高頻隱患,AI一眼就能識別;企業風險等級還能動態評估,實現精準監管“不跑偏”。要是設備運行或環境數據出了異常,智能響應體系會立刻啟動:自動預警、調出預案、調度救援資源、
(略)徑,一套流程下來全閉環,安全感拉滿。
(略)產業的重要策源地與生態樞紐。此次走進杭州,
(略)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本地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產業規劃、政策支持與營商環境,通過扎實的政策解讀與案例展示,向在場嘉賓描繪出宜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廣闊前景與巨大潛力。當天,杭州創業發展促進會(宜興)合作站、杭州“雙招雙引”工作站、
(略)“興希望”學子聯盟浙江聯絡站相繼揭牌,為宜興數字產業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記者從發布現場感受到,宜興的AI場景正從“清單”變成“機會”,未來或許會有更多創新成果在長三角這片土壤上生根發芽,讓人工智能真正走進產業、改變生活。接下來宜興會聯合多部門,提供從場景對接、數據支撐,到產業協同、應用推廣的“全鏈條服務”,
(略)。這次來杭州
(略)賽,就是想借杭州的數字創新優勢,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團隊,一起把AI
(略)走得更寬。
來源:無錫日報
分享到: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經理 |
 |
【聯系電話】 |
15055702333 |
【客服微信】 |
15055702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