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核心摘要
本周行業動態:
博通獲新客戶超100億美元AI芯片訂單
博通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人工智能收入52億美元,同比增長63%,預計第四季度人工智能半導體收入將為62億美元,連續11個季度增長。有3個客戶在2027年分別部署有100萬個AI加速芯片的集群,用于訓練前沿模型。此外,還有四個新的潛在客戶與該公司接觸。博通從新客戶獲得超1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訂單,博通2026財年的人工智能收入將顯著改善。
Meta 2028年前投6000億美元建AI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辦科技高管晚宴,扎克伯格表示Meta計劃到2028年前,在美國本土投入“至少約6000億美元”,重點用于建設數據中心和其他相關基礎設施,以支撐公司AI戰略。
本周投資觀點:
在整體市場延續較強動能之際,AI算力方向憑借行業持續高景氣,需求旺盛,成為重要的主線之一。海外算力產業鏈高景氣度依舊,相關產業鏈的基本面共振更強,我們持續看好海外算力產業鏈投資機會。我們堅定看好AI行業作為年度投資主線,國內方面,后續伴隨著DeepSeek R2/V4等以及包括Agent、多模態方面相關進展,仍然看好AI行業以及圍繞AIDC產業鏈的持續高景氣。整體上我們積極看好25年或成為國內AI基礎設施競賽元年以及應用開花結果之年。中美AI均進展不斷,同時推理端持續推進。建議持續關注AI產業動態及AI應用的投資機會。此外,衛星近期有較多產業進展,衛星互聯網作為未來空間廣闊的產業方向,相關產業鏈核心標的建議積極關注。
中長期我們建議持續重視“AI+出海+衛星”核心標的的投資機會:海外線AI核心方向如光模塊&光器件、液冷等領域值得重視,持續核心推薦;此外國產算力線如國產服務器,交換機,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標的建議積極關注。海風行業國內加速復蘇,海外出海具備良好機遇,積極把握產業變化,核心推薦海纜龍頭廠商。近期看到衛星互聯網產業國內動態進展呈現,看好后續產業受催化拉動。
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
1、光模塊&光器件,重點推薦: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電子聯合覆蓋);建議關注:光迅科技、索爾思、鼎通科技、光庫科技、博創科技、仕佳光子、中瓷電子(新材料聯合覆蓋)、銘普光磁、劍橋科技、太辰光、德科立等;
2、交換機服務器PCB:重點推薦:滬電股份(電子組聯合覆蓋)、中興通訊、紫光股份(計算機聯合覆蓋)、菲菱科思;建議關注:盛科通信、銳捷網絡、勝宏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東土科技等;
3、低估值、高分紅,云和算力idc資源重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4、AIDC&散熱:重點推薦:英維克(機械聯合覆蓋)、潤澤科技(機械聯合覆蓋)、潤建股份、光環新網、科華數據(電新聯合覆蓋)、奧飛數據(計算機聯合覆蓋)、數據港(計算機聯合覆蓋)。建議關注:申菱環境(家電覆蓋)、宏景科技、高瀾股份、科創新源等;
二、海風海纜&智能駕駛:
1、海風海纜:重點推薦—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東方電纜(電新覆蓋);
2、出海復蘇&頭部集中,重點推薦:華測導航(計算機聯合覆蓋)、威勝信息(機械聯合覆蓋)、拓邦股份(電子聯合覆蓋)、億聯網絡、移為通信、廣和通、美格智能等,建議關注和而泰、移遠通信。
3、智能駕駛:建議關注:模組&終端(廣和通、美格智能、移遠通信、移為通信等);傳感器(漢威科技&四方光電-機械聯合覆蓋);連接器(意華股份、鼎通科技等);結構件&空氣懸掛(瑞瑪精密)等。
三、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
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低軌衛星加速發展,低空經濟積極推進,重點推薦:華測導航(計算機聯合覆蓋)、海格通信;建議關注:鋮昌科技、臻鐳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動、上海瀚訊、佳緣科技、盟升電子、中國衛通、電科網安、海能達、震有科技、通宇通訊等。
風險提示
AI進展低于預期,下游應用推廣不及預期,貿易摩擦等風險
1.近期重點行業動態以及觀點(08.31-09.06)
1.1. AI行業動態
博通獲新客戶超100億美元AI芯片訂單(微信公眾號:第一財經)
有消息稱博通與OpenAI共同設計AI芯片。此外,博通于當地時間9月4日發布了截至2025年8月3日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同比都有所改善。與AI相關的業務中,博通涉足定制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以太網網絡部件,是主要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目前主要的AI芯片包括ASIC和GPU,英偉達是GPU陣營的代表,一些云廠商則通過與博通等半導體廠商合作生產ASIC芯片,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業界分析認為,博通的定制ASIC芯片大客戶包括谷歌和Meta。
該季度博通營收159.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GAAP凈利潤為41.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凈虧損18.75億美元。具體業務中,該季度博通半導體解決方案收入91.66億美元,同比增長26%,基礎設施軟件收入67.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該公司重點強調了涉及人工智能的業務表現。“隨著博通定制人工智能加速器、網絡等業務持續發展,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創歷史紀錄?!辈┩–EO陳福陽稱,該季度公司人工智能收入52億美元,同比增長63%。由于公司客戶加大投資,公司預計第四季度人工智能半導體收入將為62億美元,連續11個季度增長。此前陳福陽曾表示,將有3個客戶在2027年分別部署有100萬個AI加速芯片的集群,用于訓練前沿模型。此外,還有四個新的潛在客戶與該公司接觸,以打造定制芯片。
在最新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陳福陽則表示,上個季度,一個新的潛在客戶下了確定的訂單,真正成為了博通的客戶。但他沒有透露買家的名稱。陳福陽稱,博通從新客戶獲得超1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訂單,在這種情況下,博通2026財年的人工智能收入將顯著改善。另有消息稱,博通正在協助OpenAI設計并生產一款人工智能芯片,計劃明年投入量產。但OpenAI尚未證實該消息。OpenAI并不是第一次傳出與博通合作。去年,有消息稱,OpenAI與博通和臺積電合作制造人工智能芯片。今年早些時候,也有消息稱,OpenAI在開發人工智能芯片,以減少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
扎克伯格表示Meta 2028年前投6000億美元建AI數據中心(微信公眾號:FX678匯通財經)
9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辦科技高管晚宴,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直言不諱:Meta計劃到2028年前,在美國本土投入“至少約6000億美元”,重點用于建設數據中心和其他相關基礎設施,以支撐公司AI戰略。這番表態并非突發奇想,而是Meta長期AI布局的延續和升級。
6000億美元相當于Meta過去幾年廣告收入總和的數倍。這不是簡單基建,而是為AI“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提供計算力的“核武器”。扎克伯格在Threads上曾透露,Meta正囤積近60萬塊GPU,包括Nvidia高端H100芯片,以訓練先進AI模型。
1.2. 光纖光纜動態
對美國G.654.C光纖采取反規避措施(微信公眾號:光通信PRO)
據商務部官網發布的公告,2025年3月4日,應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商務部發布2025年第1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可能規避對原產于美國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反傾銷措施進行調查。
經裁定,美國光纖生產商和出口商通過改變貿易模式的方式向中國出口相關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G.654.C光纖),不具有充分的商業合理性,削弱了現行反傾銷措施的實施效果,構成了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反傾銷措施的規避。
現行反傾銷措施為:2011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11年第17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自2011年4月22日起5年。2017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17年第20號公告,決定自2017年4月2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2018年7月10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53號公告,將美國公司所適用的反傾銷稅調整為33.3%—78.2%。2023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23年第16號公告,決定自2023年4月2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根據調查結果,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調整征稅范圍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第五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十五條相關規定,自2025年9月4日起,將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現行反傾銷稅稅率適用于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
微軟旗下團隊打破光纖最低信號損耗記錄(微信公眾號:光通信PRO)
據Tom's Hardware報道,一個由微軟支持、來自Lumenisity的研究團隊近日宣布,他們研制出一種新型空芯光纖,實現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信號衰減水平。這項成果已于9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研究團隊稱其在1550納米波長下實現了0.091dB/km的衰減水平。這一數值打破了當前最先進的石英光纖約0.14 dB/km的理論極限——而后者自1980年代以來幾乎再無突破。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過去40年波導技術領域最值得關注的進展之一”。
傳統的單模光纖依靠玻璃材料傳導光信號,光在其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2億米,相當于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而空芯光纖的核心結構為空氣,光信號主要在空氣中傳輸,不僅速度更快、延遲更低,還能有效減少非線性效應,提升傳輸質量。然而,這種優勢以往伴隨著高昂代價:光容易從空心結構中泄漏,導致損耗通常超過1 dB/km,難以用于長距離通信。
此次突破的關鍵在于其采用的新型雙層嵌套反諧振無節點光纖(DNANF)結構。它通過多層微米級厚度的同心玻璃管構成,這些管壁如同微型反射鏡,將光不斷反射回中央空氣通道內,同時抑制高階模式。研究人員在長達15公里的光纖上進行了系統測試,使用光時域反射儀等多重手段驗證,確認其衰減穩定低于0.1 dB/km。更令人振奮的是,這種光纖在高達66 THz的寬光譜范圍內,損耗始終低于0.2 dB/km,遠超傳統石英光纖僅在狹窄通信波段才能實現的性能。此外,其色散(不同波長光傳播速度差異)比傳統光纖低七倍,這意味著未來可簡化收發器設計,并降低網絡設備的能耗。
微軟早在2022年便收購了Lumenisity,顯示出其將空芯光纖技術從實驗室推向產業化的堅定決心。當時該技術的損耗仍高達2.5 dB/km,距實用化尚有距離。這一突破標志著技術成熟度邁上新臺階。
微軟此前向媒體披露,在一項聯合試點項目中,已有約1200公里的新型光纖投入現網運行,承載真實業務流量。在2024年微軟Ignite大會上,CEO納德拉宣布,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Azure全球網絡中部署1.5萬公里空心光纖,重點支撐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場景下的低延遲、大帶寬需求。
1.3. 運營商動態
100%自主可控:中國移動啟動PC服務器補充集采 規模超23000臺(微信公眾號:C114通信網)
據來自中國移動的官方信息顯示,中國移動已于日前啟動2024年PC服務器產品集中采購項目(補充采購)。本次集采產品為PC服務器,預估采購規模約為23,637臺。本次招標為預估規模,實際采購量以采購合同為準。項目采用混合招標,劃分5個標包;本次招標允許投標人同時中標的最多標包數為5個。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集采要求全部為自主可控產品。其中,自主可控ARM架構總計為14316臺(包括計算型服務器和均衡型服務器),自主可控x86架構總計為6835臺(包括計算型服務器和均衡型服務器),自主可控主流架構總計為2486臺。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補充集采有幾個看點:1,全部為自主可控產品,說明國產CPU已經可以完全滿足市場需求;2,ARM架構占比繼續提升,此次已經超過60%;3,中國移動依然采取了雨露均沾的方案,在突出重點的同時,對于國產算力芯片廠商都有所扶持,體現了央企的使命和擔當。
中國移動2024年PC服務器集采總規模約為26.45萬臺,共劃分為22個標包,總金額超過165億元,中興通訊、新華三和超聚變是集采的贏家。
2. 本周行業投資觀點
在整體市場延續較強動能之際,AI算力方向憑借行業持續高景氣,需求旺盛,成為重要的主線之一。海外算力產業鏈高景氣度依舊,相關產業鏈的基本面共振更強,我們持續看好海外算力產業鏈投資機會。我們堅定看好AI行業作為年度投資主線,國內方面,后續伴隨著DeepSeek R2/V4等以及包括Agent、多模態方面相關進展,仍然看好AI行業以及圍繞AIDC產業鏈的持續高景氣。整體上我們積極看好25年或成為國內AI基礎設施競賽元年以及應用開花結果之年。中美AI均進展不斷,同時推理端持續推進。建議持續關注AI產業動態及AI應用的投資機會。此外,衛星近期有較多產業進展,衛星互聯網作為未來空間廣闊的產業方向,相關產業鏈核心標的建議積極關注。
中長期我們建議持續重視“AI+出海+衛星”核心標的的投資機會:海外線AI核心方向如光模塊&光器件、液冷等領域值得重視,持續核心推薦;此外國產算力線如國產服務器,交換機,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標的建議積極關注。海風行業國內加速復蘇,海外出海具備良好機遇,積極把握產業變化,核心推薦海纜龍頭廠商。近期看到衛星互聯網產業國內動態進展呈現,看好后續產業受催化拉動。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是未來產業長期大趨勢:算力+網絡+存儲+散熱為主要受益方向,AI新科技浪潮將持續拉動ICT設備商、光通信、PCB、散熱溫控等需求,長期重視其相關投資機會;
以滿足流量增長為目標的有線網絡擴容:隨著5G用戶滲透,網絡流量快速提升,光傳輸、光模塊等擴容升級迫在眉睫;
以滿足應用和內容增長需求的云計算基礎設施和物聯網硬件終端投資:ISP廠商基于新應用和新內容增長,加大云計算基礎設施投入,包括IDC、網絡路由交換、服務器、配套溫控電源、光模塊及光器件的新一輪景氣提升。
雙碳長期目標下,重點關注通信+新能源,另外應用端,云視頻、數據、物聯網/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軍工通信&衛星互聯網等行業應用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進入重點關注階段。
具體細分行業來看:?
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
1、光模塊&光器件,重點推薦: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電子聯合覆蓋);建議關注:光迅科技、索爾思、鼎通科技、光庫科技、博創科技、仕佳光子、中瓷電子(新材料聯合覆蓋)、銘普光磁、劍橋科技、太辰光、德科立等;
2、交換機服務器PCB,重點推薦:滬電股份(電子組聯合覆蓋)、中興通訊、紫光股份(計算機聯合覆蓋)、菲菱科思;建議關注:盛科通信、銳捷網絡、勝宏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東土科技等;
3、低估值、高分紅,云和算力idc資源重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4、AIDC&散熱:重點推薦:英維克(機械聯合覆蓋)、潤澤科技(機械聯合覆蓋)、光環新網、潤建股份、科華數據(電新聯合覆蓋)、奧飛數據(計算機聯合覆蓋)、數據港(計算機聯合覆蓋)。建議關注:申菱環境(家電覆蓋)、高瀾股份、科創新源等;
5、AIGC應用/端側算力,重點推薦:廣和通、美格智能、移遠通信,建議關注:彩訊股份、夢網科技、翱捷科技。
二、通信出海&智能駕駛:
1、海纜光纜:重點推薦—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東方電纜(電新覆蓋);
2、出海復蘇&頭部集中,重點推薦:華測導航(計算機聯合覆蓋)、威勝信息(機械聯合覆蓋)、拓邦股份(電子聯合覆蓋)、億聯網絡、移為通信、廣和通、美格智能等,建議關注和而泰、移遠通信。
3、智能駕駛:建議關注:模組&終端(廣和通、美格智能、移遠通信、移為通信等);傳感器(漢威科技&四方光電-機械聯合覆蓋);連接器(意華股份、鼎通科技等);結構件&空氣懸掛(瑞瑪精密)等。
三、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
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低軌衛星加速發展,低空經濟積極推進,重點推薦:華測導航(計算機聯合覆蓋)、海格通信;建議關注:鋮昌科技、臻鐳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動、上海瀚訊、佳緣科技、盟升電子、中國衛通、電科網安、海能達、震有科技、通宇通訊等。
3. 板塊表現回顧
3.1. 本周(09.01-09.05)通信板塊走勢
本周(09.01-09.05)通信板塊下跌2.19%,跑輸滬深300指數1.38個百分點,跑輸創業板指數4.54個百分點。其中通信設備制造下跌1.89%,增值服務下跌3.74%,電信運營下跌2.47%,同期滬深300下跌0.81%,創業板指數上漲2.35%。
3.2. 本周市場個股表現
本周通信板塊漲幅靠前的個股有騰景科技(CPO)、源杰科技(CPO)、漢威科技(智能傳感);跌幅靠前的個股有*ST高鴻、太辰光、鼎通科技。
4. 下周(09.08-09.12)上市公司重點公告提醒
5. 重要股東增減持
6. 大宗交易
7. 限售解禁
未來三個月限售解禁通信股共7家,解禁股份數量占總股本比例超過15%的公司有信科移動-U、長華光芯、銳捷網絡、菲菱科思。
備注
文中報告節選自天風證券研究所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博通獲超百億美元芯片訂單,Meta28年前投6000億美元建AI數據中心》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9月6日
報告發布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
王奕紅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90004
唐海清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30002
康志毅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2120002
余芳沁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1080006
袁 ? 昊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4050002
陳匯豐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2070001
張建宇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5040002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