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浙江
8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審議通過了《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該文件旨在提高基層醫療能力,并明確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要把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功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加強慢性病防治、康復護理等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水平,便利群眾就近就醫,更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
會上還提到,要推動醫療、醫保、醫藥政策協同發力,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傾斜力度,完善醫保支付等政策,擴大用藥種類,提升基層看病就醫保障能力。
據新華社8月29日報道,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將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十五五」規劃重要內容,為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不斷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實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如四川、湖南等地,在距離縣城較遠、服務人口較多、服務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在醫療上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服務水平,讓常見病、多發病在鄉鎮解決。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相對健全,現有超60萬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預防、保健、康復以及醫療服務,超500萬名基層醫務人員工作在基層一線,讓百姓看病就診能夠在家門口解決問題。
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建設
有哪些工作重點?
此前,于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是2025年重點任務之一。
根據國家發改委官網2025年8月1日發布,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啟動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著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弱項。
一方面,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2025年統籌各類中央資金約88億元,支持縣級醫院、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推進縣域醫學影像、心電診斷、醫學檢驗、消毒供應、中心藥房(共享中藥房)等5大資源共享中心提標擴能,加快實現「鄉鎮檢查、縣級診斷、結果互認」,筑牢基層服務網底。
另一方面,加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通過遠程醫療、巡回醫療、對口幫扶等方式下沉基層,累計服務基層患者400多萬人次;大力開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培養工作,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各省市也紛紛出臺政策,落實2025年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建設工作。如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中醫藥局于2025年4月發布預通知,提出在2025年集中謀劃推進一批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建設項目,切實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設備條件,更好滿足基層人民群眾就近就便享有高水平醫療服務需求。
根據預通知,廣東省重點支持以下三個工程建設:
(一)縣域醫共體資源共享中心和中心藥房建設工程
按照縣域醫療資源共享中心等有關建設指南,依托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整合縣域醫共體現有資源,結合實際情況,支持建設縣域醫學影像、心電診斷、醫學檢驗、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和中心藥房(共享中藥房),逐步補齊縣域醫共體各資源共享中心和中心藥房所需業務用房、配齊相應的醫療設備和信息化系統,大力推進「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資源共享中心能夠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縣域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之間實現常規檢查檢驗項目互認。
中心藥房著力提升縣域內藥品采購配送、配備使用、余額調度和監測評估等全鏈條藥事管理水平,滿足群眾基層用藥需求。加快人工智能技術推廣應用,推行X光、B超、CT、MR、心電、病理等智能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推動智能臨床輔助決策應用。
配置智慧多功能巡回診療車(具有常規檢查檢驗和醫療功能),進一步提升邊遠地區、人口較少地區等薄弱地區醫療服務能力。
(二)縣級醫院和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工程
對照《綜合醫院建設標準》《中醫醫院建設標準》《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參考標準》《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縣級綜合醫院設備配置標準》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建設指南》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推進縣域內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支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依托已經達到服務能力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建設一批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發揮區域樞紐和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縣域醫共體內服務人口多、服務能力強、群眾需求大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三)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工程
貫徹落實《推動醫療衛生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支持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設備以舊換新,實現醫療設備迭代升級,提升縣域醫療設備配置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診療能力。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療設備以舊換新,統籌縣域腫瘤防治、慢病管理等臨床服務相關設備配置,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數字化替代,支持模擬設備加快向數字化設備轉型升級,支持配置臨床診療實用型、小型化、集成化、可移動醫療設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
有哪些工作目標和計劃?
基層醫療機構是國家衛生保健系統的基石,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力軍,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
文件提出,要統籌利用好現有資源,不斷優化完善,把握好優化布局調整的時度效,分階段穩妥有序實施。同時注意,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差異,防止一刀切,出現服務「空白點」,也要避免資源閑置浪費,讓廣大居民能夠就近就便獲得安全有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即到2027年,鄉鎮、街道建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行政村和社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力爭居民15分鐘可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到2030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更加均衡合理,遠程醫療和智慧化服務基本普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更加便利可及;到203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和防病治病健康服務能力與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更相適應,更好服務城鄉居民高品質健康生活需求。
今年8月中旬,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636號建議的答復》。答復中介紹了當前的工作現狀和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一直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一項重要任務,正同相關部門大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截至2024年底,全國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7萬個,鄉鎮衛生院3.3萬個,村衛生室57萬個,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答復中還提到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和計劃。接下來,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指導各地落實責任,同時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機構管理制度,指導地方優化醫療服務結構,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健康界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違規轉載,必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 | 健康界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END
點擊??“小圖標”?? 關注了解長城健康論壇生態(部分)
第十三屆長城健康論壇相約杭州,共商“醫研企協作,助力數智健康產業”
浙江樹人大學校長李魯:醫學的前世今生和未來——談談新科技革命與新醫科建設
基于數據算法的氧氣供應與健康保障:從“量身訂做”到“貼身訂做”!
張強醫生集團非洲靜脈病中心落成,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等共同為中心揭牌
2024第十三屆長城健康論壇花絮:
關于“長城國際健康論壇”
長城國際健康論壇的起源是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杭州市和余杭區科協以及健康促進協會聯合打造的線上線下產學研大型公益性論壇。
長城國際健康論壇加速(孵化)器,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181社區,論壇匯聚15年積累的資源為數百家企業賦能。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