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略)
國科金發計〔2025〕216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
(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5年8月28日
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
2025年度項目指南
戰略性關鍵金屬指現今社會必需、安全供應存在高風險的稀有金屬、稀土金屬、稀散金屬和部分其它金屬(如PEG、Cr、Co等)。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立足地球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瞄準我國重要的緊缺和優勢關鍵礦產資源,以低豐度金屬元素超常富集過程與驅動機制研究為主線,實現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為發現新型資源、深度利用資源提供堅實科學基礎。
一、科學目標
揭示關鍵金屬元素超常富集成礦的苛刻條件,建立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理論,實現成礦理論突破;揭示關鍵金屬成礦規律,確定關鍵金屬元素礦床新類型,實現指導找礦突破;查明微觀尺度關鍵金屬元素賦存狀態,攻克關鍵金屬強化分離理論瓶頸,實現分離理論突破。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為低豐度金屬元素超常富集過程與驅動機制。圍繞上述核心科學問題,本重大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將針對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展開:
(一)地球多圈層相互作用與關鍵金屬元素富集。
關鍵金屬元素在地球多圈層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循環從宏觀和本質上控制關鍵金屬礦床的分布。包括:(1)關鍵金屬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2)殼幔相互作用與關鍵金屬元素循環;(3)地表圈層相互作用與關鍵金屬元素循環。
(二)關鍵金屬元素成礦機制與規律。
查明控制關鍵金屬礦床形成的地質-物理-化學過程,是理解關鍵金屬元素形成機制和成礦規律的關鍵。包括:(1)主要由地質背景、物質基礎和重大地質事件控制的關鍵金屬礦床時空分布規律;(2)主要由巖漿/流體性質和物理化學條件控制的關鍵金屬元素源-運-聚過程。
(三)關鍵金屬元素賦存狀態與強化分離機理。
關鍵金屬元素常伴生主成礦元素在特定礦床中相對富集,具有細和伴的特點,高效清潔利用難度極大,急需攻克理論瓶頸。包括:(1)礦床中關鍵金屬元素微觀尺度的賦存狀態和賦存機制;(2)關鍵金屬元素選擇性反應和差異性放大機理。
三、2025年度資助研究方向
圍繞上述科學目標,基于該重大研究計劃已有部署,梳理和總結關鍵金屬成礦、找礦和分離研究進展,形成重要理論體系,在關鍵方向取得突破,形成科技發展戰略建議。擬以集成項目類型資助以下方向:
1.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理論突破。
揭示關鍵金屬礦產全球時空分布特征,創新關鍵金屬元素圈層循環理論;系統表征關鍵金屬巖漿-熱液富集體系,構建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新理論。
2.關鍵金屬成礦規律與指導找礦突破。
聚焦關鍵金屬深部控礦要素和成礦構造背景,建立我國主要成礦帶關鍵金屬成礦規律;構建不同尺度的關鍵金屬成礦-找礦模型,指明我國關鍵金屬找礦勘查新方向、新類型、新區帶。
3.關鍵金屬分離理論突破。
集成稀土等關鍵金屬分離理論和工業實踐成果,闡明影響金屬分離過程的干擾因子,
(略)多變量數學模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推進關鍵金屬分離過程控制的智能化。
4.關鍵金屬礦產潛在資源。
(略)調研和分析總結國內外關鍵金屬礦產研究的前沿及難點,聚焦關鍵金屬成礦效率、金屬穩定同位素示蹤體系研究;針對關鍵金屬礦產新類型和非傳統資源開展前瞻研究,深化未來關鍵金屬礦產研究和開發利用的關鍵技術和方法研究,提出未來關鍵金屬礦產潛在資源。
5.我國關鍵金屬礦產家底和供應鏈安全。
建立國內外資源數據搜選和AI分析方法,厘清我國關鍵金屬礦產家底;開展供應鏈控制力和風險點分析,系統評價我國關鍵金屬礦產可持續供給能力;研判全球關鍵金屬礦產供應鏈演進態勢,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四、項目遴選的基本原則
圍繞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在確保實現總體目標的前提下,本研究計劃鼓勵:
(一)
(略)的研究。
(二)基礎較好,近期可望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研究。
(三)科學問題帶動下的理論和實驗模擬研究。
(四)促進科學問題深化的新方法探索研究。
(五)學科交叉和具有國際合作背景的研究。
五、2025年度資助計劃
2025年度每個指南方向擬資助集成項目不超過1項。其中,方向1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200萬元/項,方向2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200萬元/項,方向3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130萬元/項,方向4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400萬元/項,方向5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7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2年,優先支持有較好工作基礎和較強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取得重要突破的項目申請。集成項目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6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
六、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
(略)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注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
(略)
1.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29日-10月11日16時。
(1)
(略)(以下簡稱“
(略)”)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
(略)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附注說明選擇“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
(略)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明確說明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資助研究方向(請寫明相應方向的名稱:
(略)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
(略)別與聯系。
2.依托單位:
(略)
3.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1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并認真開展學術交流。
(四)咨詢方式:
(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二處
聯系電話:
(略)
免責條款:
(略)的文章如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作品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學習、交流所用,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略)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遺注,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略)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經理 |
 |
【聯系電話】 |
15055702333 |
【客服微信】 |
15055702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