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黑龍江
“十四五”以來,黑龍江省推行智能制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創建了一批國家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和卓越級智能工廠。
為總結推廣智能制造先進經驗,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工信部關于“及時總結創新舉措、典型經驗”的要求,促進提升全省智能制造水平,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出“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欄目,我們將陸續刊發黑龍江省優秀智能工廠的先進經驗,供相關企業學習借鑒,并擇優向工信部推薦。
哈爾濱匯鑫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智造未來(電能表制造綠智融合項目)
(一)主要產品及產能、歷史沿革及市場: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注冊資金10050萬元,是東北地區智能電能表生產、研發龍頭企業。產品已進入國家智能配電網大項目建設產業鏈中。
公司從事特定細分市場20年,深耕于國家智能配電網大項目建設產業鏈中智能電能表制造環節生產及服務,協作配套能力突出,能為國家電網的各大企業、特別是智能配電網大項目和供配電產業鏈提供配套的智能電能表產品及服務并成為行業中龍頭企業,日生產能力可達16000-18000只,公司技術力量雄厚,產品規格齊全,公司現有100多種型號產品獲得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制造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公司在東北三省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始終前2名。
公司主要產品:
計量器具CPA證書:
(二)品牌價值:
企業擁有自主品牌-匯鑫商標,匯鑫商標的產品在業內具備極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由于公司產品過硬,產品相繼獲得全省用戶滿意產品、哈爾濱名牌,多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公司也獲得社會的認可,被評為質量信用3A級企業、文明單位標兵、民營企業科技創新30強等多項榮譽。
品牌證書:
公司擁有授權16項發明專利等核心知識產權70多項。截至目前,產品暢銷江蘇、浙江、福建、北京等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品牌溢價效應明顯。相繼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修定12項,《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4項。近3年主營業務增長率超過35%,早已進入國家電網等公司供應鏈體系,逐步構筑一條上下游緊密銜接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
知識產權:
標準制定及產品檢測報告:
(三)體系建設:
公司已通過ISO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和ISO45001:201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50001:2018能源管理體系、數智化綠色低碳管理體系、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等6項體系認證。主導產品智能電能表按上述管理要求嚴格開展精細化制造工作。
(四)獲得榮譽及認定:
經過多年的扎實努力,已獲得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綠色工廠、首批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專精特新“小巨人” 、國家電網改造推進和產業鏈供應鏈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數字化(智能)車間、省級“數字化示范標桿”企業、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哈爾濱市工業設計中心等30多項認定和稱號。
(一)數智化改造項目建設情況
本公司的電能表制造數字化是在《智能制造基地及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基礎上形成的制造業應用數字化企業,是在一個數字化環境中建立和規劃的緊密結合電能表制造企業生產行業特點,以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為指導思想,加大了設備和工業軟件等數字化建設投入,先后投資約1.2億元,包括178臺套的智能自動化生產及研發設備和工業軟件及應用軟件等。
比較典型的場景如:電能表制造過程在線智能檢測、質量追溯與分析改進、智能電能表制造過程的危險作業自動化、人機協同作業等,將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到產品全壽命周期。
全自動化檢定系統主控示意圖
全自動化檢定系統
智能表PCBA板自動化檢定生產線
全自動化智能錫焊裝配生產線
全自動化包裝生產線
自動貼片機
AOI光學檢測
生產過程實時監控
5.4 生產工藝及過程檢驗
① PCB板貼裝檢驗(AOI)
?
② 單板測試(FCT)
③ 電池電流
④ 回流焊接
⑤ 波峰焊接
⑥ 高溫老化
(二)數智設備與軟件深度融合建設的情況和經驗。
通過以提高數字化、自動化設備利用率為突破口,在先進的分布式生產設備及工位管理系統(DNC)、實時數據采集控制器(MDC)、圖像傳感器(APS)基礎上,構建以“精益生產、協同制造”為特色的電能表數字化制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即模塊化、高度集成、全過程透明、閉環、體現協同制造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詳見《工廠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示意圖》。
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集中體現了車間網絡化、集成化、自動化、精益化、協同制造的發展方向。電能表制造車間布局、生產流程和企業的ERP 系統、數據庫及辦公OA系統通過內部局域網結合及時獲取產品、產量等信息,輔助管理人員管理生產,對技術人員進行指引,幫助銷售人員進行演示、促進銷售等綜合數據應用與管理平臺系統。
電能表制造數字化(智能)車間作為企業獨立生產單元的車間,在車間生產時,數字化車間系統、ERP 系統和車間(SMT、焊接、老化、檢測、包裝)3個系統通過內部局域網互相連接,輔助車間的管理運營。管理人員根據 ERP 系統和數據庫的信息管理生產,調整生產計劃、調度物流設備等。在這些決策作最后決定、發給車間(SMT、焊接、老化、檢測、包裝)執行前,管理人員可以先在數字化車間平臺上模擬預演,分析和了解決策可能的執行狀況。數字化車間和車間(SMT、焊接、老化、檢測、包裝)可以進行同步,讓管理人員以可視化的方式監視生產運作,處理突發的事件,還可以直接作為監控車間(SMT、焊接、老化、檢測、包裝)的界面,控制設備、下達命令。
公司在實施《智能制造基地及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的基礎上,開展了數字化改造,積極推進產品設計、制造設備、生產管理數字化,增強生產管控協同,市場響應、產業協作等能力,同時積極推動上下游企業應用數字化新技術、新模式。
(三)數智化建成后有益效果。(包括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質量,數控化率、供應鏈等情況)
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日產能16000只-20000只,生產效率提升69.74 %;產品可靠性壽命從10年提高至33年以上(依據中國電工儀器儀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哈匯鑫公司生產的各種型號單相、三相智能電能表出具的《可行性預計報告》);研發設計數字化率達到100%;產品研發周期縮短55.55%;生產成本降低34%;產品不良率降低60%;對綠色物料使用率已達10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8.8%;工廠內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達到95%以上;工廠內生產智能設備聯網比例高達93.82%,可實現對93.82%的智能設備進行監控分析。近三年企業人均GDP始終保持在200萬元以上,行業內已達先進水平。公司在東北三省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始終前2名。
針對上游產業鏈,智能電能表的制造需要多種原材料,如銅、鋁等金屬材料以及塑料、硅膠等絕緣材料。隨著智能電能表市場的擴大,這些原材料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促進了對原材料供應商數據的采集,實現綠色化管理,原材料供應鏈優化。對下游產業鏈的帶動作用,智能電能表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據采集及控制系統的應用推動了電力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優化生產計劃和生產參數,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同時,通過對電能使用數據的分析,企業還可以發現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瓶頸和節能潛力,推動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逐步構筑一條上下游緊密銜接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現公司已成為帶動省市“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中堅力量。
1.進一步聚焦工廠內部,首要任務是補齊自動化與信息化短板,同時,還應實現設計、物流、生產運行、調度、檢測等各子系統之間的協同,適應5G和工業互聯,進一步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并完善企業各種生產資源數據庫(技術、零件、產品、工藝、可靠性、供貨商等)。
2.通過升級的方式加大《工廠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平臺》的研發力度,實現智能工廠內部的縱向集成與橫向集成,如各種信息系統、智能設備、物料、在制品、完成品甚至操作人員等。
3.通過與產品數據管理(PDM)/企業資源計劃(ERP)等系統的有機集成,工廠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自動導入ERP的生產計劃等上游信息,實現企業各管理系統之間數據資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徹底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閉環控制。
4.識別現有業務流程中的瓶頸和改進空間,確定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領域,持續優化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和措施,確保目標的實現。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