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貴州
在企業廢水排放執法監測中,pH 值是衡量水質是否達標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常情況下,水體的 pH 值應在 6-9 之間,若企業排放的廢水呈酸性或堿性,顯然不符合排放標準。執法過程中,需要計算 pH 值的超標倍數以作為處罰依據,那具體該如何計算?計算依據又是什么呢?
一、pH 值在廢水監測中的重要性
pH 值是衡量水體酸堿度的核心指標,它直接影響著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水中化學物質的形態與轉化,以及水處理工藝的效果。當廢水 pH 值超出 6-9 的范圍時,不僅會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還可能對土壤、農作物等造成損害。例如,酸性廢水會腐蝕管道和構筑物,堿性廢水則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因此,將 pH 值納入廢水排放標準,并對超標情況進行嚴格執法,是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舉措。
二、pH 超標倍數計算的現狀與依據困境
在當前的執法監測工作中,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規章中,尚未明確規定pH 超標倍數的計算方法,也未規定根據 pH 超標倍數進行處罰的具體方式。這就導致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可供遵循,給執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不過,雖然國家層面沒有統一的計算方法,但歷史上曾有相關的參考依據。1991 年,國家環境保護局在《關于 pH 值超標收費問題的復函》中指出:“《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附表二中,有關 pH 的注解為:pH 超出 6~9,每高、低 1 按超標倍數 5 以內基數(0.04~0.06)的一倍計”。這一復函雖主要針對排污費征收,但為 pH 值超標程度的衡量提供了早期的思路參考。
三、地方實踐中的計算方式案例
由于國家層面缺乏統一規定,各地在執法實踐中,會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和基準。某地生態環境局就結合上述1991 年復函的原則,形成了一套具體的計算方式。
在計算堿液超標時,以pH=9 為基數。例如,某企業排放的堿液 pH 值為 12.7,其計算邏輯是:超標數值為實際 pH 值與基準值的差值,即 12.7-9=3.7;再用該差值除以基準值 9,得到(12.7-9)/9=0.411,也就是超標 41.1%。
同樣,對于酸性廢水,通常以pH=6 為基數。若某企業排放的酸性廢水 pH 值為 3.2,那么超標數值為 6-3.2=2.8,超標比例則為 2.8/6≈0.467,即超標 46.7%。這種計算方式在地方執法中被部分采用,為 pH 值超標處罰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依據。
四、執法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地方規則的優先性:由于國家層面未做統一規定,各地制定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和基準是執法的直接依據。執法人員在工作中需嚴格遵循當地的具體規定,確保執法的規范性和一致性。
科學理解超標本質:pH 值是一個對數尺度,其數值變化代表著氫離子濃度的數量級變化。在執法解釋中,需向企業清晰說明 pH 值超標對環境的實際影響,而不僅僅是數值上的比例關系。
動態關注政策更新:隨著環境管理的不斷精細化,國家層面可能會出臺關于pH 超標倍數計算及處罰的統一規定。執法部門應持續關注政策動態,及時調整執法標準和方法。
五、總結
企業廢水pH 值超標倍數的計算,目前雖無國家統一標準,但各地可依據 1991 年國家環境保護局復函的原則,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規則。在實踐中,通常以 pH=6(酸性超標)或 pH=9(堿性超標)為基準,通過差值與基準值的比例來計算超標程度。
執法人員在工作中,需準確把握當地的裁量基準,科學解讀超標數據,確保處罰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同時,企業也應加強自身環保管理,確保廢水pH 值符合排放標準,共同守護生態環境。
若對pH 超標倍數計算仍有疑問,建議咨詢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或關注生態環境部的最新政策文件,以獲取最權威的指導。
往期推薦
重磅!補充要求草案已出,洗牌在即,超 60% 機構或被淘汰?人員/ 設備 / 數據全收緊
重磅:生態環境部審議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及其配套文件
人民日報 | 是誰讓污染企業順利通過“環保驗收”?環評和驗收報告編制機構亦需承擔責任!
環評報告編制時如何判斷現狀監測數據的正確性?水、氣、聲全覆蓋教程
聲明:
所轉載圖文僅為學習之用,不代表本號觀點,版權及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因轉載眾多,部分圖文無法確認原始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以保證您的權益!
長按識別關注我們
分享行業資訊,解讀最新政策,交流環境檢測心得,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一起奮斗!!!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