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
(略)),細化目標時限、整改措施、責任單位:
(略)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問題
牽頭單位:
(略)
責任單位:
(略)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堅定不移以***生態文明思想統
(略)生態文明建設和督察整改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增強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正確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整改進展:
1.深入學習領會***生態文明思想。①按照省上部署和要求,
(略)縣兩級領導干部參加福建省黨政領導干部學習***生態文明思想專題培訓班。②各級黨委(黨組)始終把***
(略)組學習的重要內容,常態化組織集體學習會。③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把***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黨員干部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加強教育培訓。
2.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①及時調整
(略)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成員,并成立
(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每
(略)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
(略)(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簽訂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壓緊壓實責任。②2020年以來,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研究生態環保工作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及時部署、協調解決生態環保問題。③印發《關于加強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協調聯絡的函》,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聯絡制度,市直部門各明確1
(略)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④進一步
(略)直部門職責,印發實施《
(略)市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壓
(略)各級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3.堅持新發展理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①圍繞國家《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結合三明實際情況,系統梳理三明重點發展的綠色產業,重點圍繞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生態環境產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領域,策劃生成一批綠色產業重大項目。②以生態產業化創新發展作為突破口,做實做足“綠色+”文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推進生態
(略)場化試點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生態綠色產業,促進自然資源價值實現。我市
(略)、
(略)列入全省第二批生態
(略)場化改革試點,
(略)、
(略)列入第三批試點;
(略)打造“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獲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③健全績效考評體系,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將“水質達標和改善成效”“大氣污染整治成效”“單
(略)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等指標納入績效考評體系,并在“察訪核驗”部分將生態環境領域典型問題設為扣分項,有力推動責任落實。
4.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①積極謀劃和推動藍天、碧水、凈土工程,2020年以來,均完成省上下達的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考核任務。②2020年以來,我市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4年1-12月,
(略)區優良天數比例為99.2%,全省第三;6個縣綜合排名進入全省前十,數量第一。永安空氣質量綜合排名位列全省第50,較去年同期前進7位。流域水質全面向好,主要流域斷面水質100%達標,水質指數(CWQI)1.4043,同比改善7.27%;55個國省控斷面優質水比例94.5%,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19個國控斷面實現全域優質水。
5.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
(略)建設。①按照國家生態文明
(略)建設總體要求,立足三明生態資源特色和自身基礎條件,先行先試、勇于探索。強化典型經驗推廣,梳理總結一
(略)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典型經驗做法,3個案例被國家發改委編入《國家生態文明
(略)改革成果案例匯編》,6個案例被省發改委編入《福建省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匯編》,獲全國全省推廣。②高質量籌備舉辦首屆8.15全國生態日福建活動,活動中舉行滬明合作林業碳票銷售簽約儀式,實
(略)林業碳票首次跨
(略)域銷售。
二、法治觀念淡薄問題
牽頭單位:
(略)
責任單位:
(略)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完善制度配套,推動全社會生態環境法治觀念明顯提升,毀林占地、亂采濫挖、侵占河道等問題得到堅決遏制。
整改進展:
1.強化生態環境法治宣傳教育。①將開展生態環境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工作列
(略)“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提升普法精準性。②以“6?5環境日”為契機,推出電視專欄《中國綠都?最氧三明—美好生態環境,你我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微信:
(略)
2.加強部門協調聯動。①連續多年聯合開展“清水藍天”“兩打”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強會商、共同督導,惡意環境違法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②2020年以來,全市共辦理一般行政處罰案件972件,處罰款7900.84萬元,適用行政拘留118件,限產停產12件,查封扣押91件,刑事移送46件。
3.加強涉林執法力度。①深化“林長+警長”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有效維護森林資源安全
(略)治安穩定。②充分發揮護林員巡查的前端崗哨作用,加強與重點項目用地業主溝通,做好政策宣傳和普法,積極引導業主規范使用林地。③督
(略)(市、區)健全使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審批臺賬,發現問題限時整改;通過“補植令”“管護令”“撫育令”等方式:
(略)
4.規范礦產資源開發。及時督促各地開展衛片圖斑核查、整改、上報工作,2021年以來,我市核實疑似違法用地衛星影像圖斑17918宗,涉及土地面積124074.43畝(其中,耕地面積23829.45畝)。經實地核查發現違法用地圖斑3300宗,涉及土地面積12566.17畝(其中,耕地面積2505.74畝)。對上述違法用地行為采取立案查處、移送、補辦用地手續、復耕復綠等方式:
(略)
5.健全河湖長制工作機制。①按縣建立河湖問題清單,常態化開展河湖“四亂”問題整治。2020年以來,各縣(市、區)自查摸排河湖“四亂”問題和省、市暗訪河湖“四亂”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②委托第三方常態化開展暗訪巡查,重新制定《
(略)河長制工作制度》,每年制定出臺《
(略)河長制工作考核細則》,將河湖“四亂”問題整治的情況納入河長制年度考評內容,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問題
牽頭單位:
(略)
責任單位:
(略)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
(略)的發展思想,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持續深入開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專項行動,確保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全面整改,信訪辦理機制進一步健全,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整改進展:
1.健全推進機制,壓緊壓實責任。①印發《關于
(略)級黨政領導掛鉤督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信訪件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機制》《關于
(略)領導掛鉤督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工作機制的通知》《
(略)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行動方案》等文件,明
(略)領導掛鉤督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信訪件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高位推動問題整改。②將環境信訪工作作為重點任務納入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體系,并細化評分標準,倒逼各地壓實屬地管理責任。③將環境信訪工作納入重大會議或重大節日期間重要工作日程,由市生態環境局統籌協調,形成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環境信訪工作格局。
2.嚴格對標對表,統籌抓好整改。實施《
(略)197件,剩余4件基本完成整改。
3.持續“回頭看”,鞏固整改成效。2020年12369投訴件數量下降率全省第二;2021年、2022年、2023年、
(略)投訴均按時辦結。
4.完善工作機制,整合信訪力量。①依托省生態環境廳“云平臺”的信訪模塊,將“12369”舉報投訴電話與“12345”便民服務熱線歸并,
(略)統一對舉報(訴求)電話進行接聽、登記、受理、跟蹤、督促。②建立統一分析研判、統一部門管理的群眾信訪投訴工作機制,對重點信訪件開展全面排查梳理,及時發現處理各類可能引發重大不良影響的環境信訪問題。
四、
(略)管控不力問題
牽頭單位:
(略)
責任單位:
(略)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加快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整改進展:
1.嚴格考核監督落實。將自然
(略)保護有關工作
(略)對縣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內容,定期調度進展情況,督促
(略)(市、區)做好問題整改。市紀委監委將自然
(略)保護有關事項作為監督重要內容,督促林業、生態環境等部門履職盡責。
2.摸清家底強化監測管控。我市共有2個世界級、21個國家級、34個省級、1個市級自然保護地,均已建立自然保護地矢量數據庫;編制完成《
(略)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已上報國家林草局待批復。
(略)式巡查、無人機航拍、群眾舉報等方式:
(略)
3.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①制定印發《全面開展自然保護地環境執法專項行動方案》,全面排查整
(略)內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督促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問題整改有序推進。②持續開展“綠盾”強化監督專項行動,2017年以來,通
(略)自查和實地核查省上下發的遙感線索點位共發現問題點位131個,2023年底已全部整改完成。
4.深入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應用。完
(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971.88萬畝。劃定成果已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于2022年10月14日啟用,作為建設項目用地審查的依據。
5.嚴格建設項目審批。嚴控項目審批,在審批、核準建設項目時,嚴格審查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產業規劃、自然
(略)規劃等要求,不符合或未落實的,一律不予審批、核準。
中共
(略)委
(略)人民政府
2025年7月19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孫榮華 |
 |
【聯系電話】 |
18601025068 |
【客服微信】 |
18601025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