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報來的《
(略)安徽頂塑熱塑性彈性體、工程塑料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收悉。經組織專家評審,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報告表》結論。該項目位于
(略)、
(略)、危化品倉庫、原料庫、成品庫等公用輔助設施。項目建成后,年產工程塑料5萬噸、改性熱塑性彈性體顆粒3萬噸、塑料熱塑性彈性體顆粒2萬噸、各類汽車零部件360萬件。我局同意該項目按照《報告表》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二、在項目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廠區實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規范設置排污口,每
(略)應且只能設置一個污水排放口。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生產廢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所有外排廢水達到
(略)第四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后
(略)(略)納入
(略)第四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2、落實《報告表》中提出廢氣防治措施。投料、混料、喂料、破碎等工序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一根24米高排氣筒(1#)排放;真空、干燥冷卻廢氣經預過濾+沸石轉輪預處理,再與擠出、注塑工序廢氣一起進入CO燃燒裝置處理后,通過一根24米高排氣筒(2#)排放;汽車零部件吹塑、焊接工序廢氣經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24米高排氣筒(4#)排放;汽車零部件粉碎工序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一根24米高排氣筒(3#)排放;研發室投料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一根17米高排氣筒(5#)排放;研發室擠出、注塑廢氣經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一根17米高排氣筒(6#)排放。加強原料物料貯運、生產過程的日常管理及車間通排風,嚴格控制無組織排放。活性炭吸附設施的技術性能、運行工況必須符合《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略))要求。工程塑料、改性熱塑性彈性體顆粒、塑料熱塑性彈性體顆粒、研發廢氣中非甲烷總烴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1中塑料制品工業排放限值;苯乙烯、甲醇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2中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丙烯腈、甲苯、酚類從嚴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氨、1,3-丁二烯、顆粒物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汽車零部件生產廢氣中非甲烷總烴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1中塑料制品工業排放限值;氨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顆粒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排放限值。臭氣濃度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顆粒物、甲苯、非甲烷總烴廠界濃度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9中的標準限值要求;丙烯腈、酚類廠界濃度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5中限值要求;苯乙烯、氨、臭氣濃度廠界濃度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中標準限值要求;甲醇廠界濃度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標準限值要求;VOCs廠內濃度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4中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
3、選用低噪聲設備,對噪聲源采取隔聲、消聲、減振、基礎固定等措施,廠房封閉、合理布局確保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3類標準要求。
4、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分類收集存放、處置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必須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5、廠區應設置一座260立方米事故應急水池,收集事故性廢水,落實事故水截斷、收集措施。罐區設置圍堰。
(略)、化學品原料
(略)、污水處理設施、廠內危廢
(略)、事故應急池等應采
(略)防滲措施,防止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并報我局備案,強化風險意識,建立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安全管理,杜絕發生污染事故。
6、在工程建設和運營過程中,
(略),及時解決公眾擔憂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7、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工作。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應按《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要求,加強揚塵治理。施工期采取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置施工現場等措施,確保施工場界噪聲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的有關標準要求。
8、若項目的規模、地點:
(略)
三、工程建設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各項環境管理、污染防治措施(生態保護措施)應一并落實。項目建成后,必須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制度,在發生實際排污行為前申領排污許可證,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竣工環保驗收。你公司應按照相關要求落實運營期自行監測計劃,主動公開項目環評文件和驗收報告,接受社會監督。
四、請
(略)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中新蘇滁
(略)大隊按照《
(略)環保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跟蹤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負責該項目日常環保“三同時”管理,并加強項目施工期環境管理。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