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南
專家咨詢、藥師咨詢、在線復診、慢病續方,請撥打我院24小時服務專線電話969116、0371-60331627
健康體檢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人類健康
必不可少的一個判定依據了
然而另外一個健康隱患
——幽門螺旋桿菌
正悄悄侵略人類的健康
在中國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接近60%
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可能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什么?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是一種能夠在胃酸環境中生存的細菌,它是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
為什么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口口傳播
??接吻:接吻可能導致感染。
??共用餐具:聚餐不分餐容易交叉感染,概率比較低。
糞口傳播
??不認真洗手:尤其是在排便后不洗手,直接抓東西吃。
??食物未煮熟或飲用生水:這些行為使得幽門螺旋桿菌更容易通過食物鏈傳播。
注意!
飲食不衛生
經常進食污染的食物
與感染者共用餐具
是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途徑之一!
長期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一起吃飯
親密接觸(如接吻、握手)
可能會通過口腔、消化道傳染
醫療設備消毒不到位
在進行胃鏡檢查等醫療操作時
可能會導致感染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的癥狀
大多數感染者可能會無明顯癥狀,但部分感染者表現為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極少數會發展為胃癌或MALT淋巴瘤。常見癥狀包括進食后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噯氣、腹脹、反酸和食欲減退等。
感染后不積極治療
真的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桿菌感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胃癌的I類致癌因素,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黏膜的萎縮性變化和腸上皮化生,從而增加胃癌風險。
但并不是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都會得胃癌。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如何治療?
確診感染后,一般通過醫療手段加改變生活習慣來治療。
藥物治療
四聯療法是目前推薦的首選治療方法,它包括一種質子泵抑制劑(PPI)、一種鉍劑和兩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常見藥物有奧美拉唑)可以減少胃酸分泌,創造一個有利于抗生素發揮作用的環境;鉍劑則可以保護胃黏膜并直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兩種抗生素則是為了確保能夠有效殺滅細菌,同時減少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
療程和復查
四聯療法的療程一般為10-14天,完成療程后,需要在一個月后復查以確認幽門螺旋桿菌是否已被根除。根除率通常可以達到85%-90%以上。
預防措施
1.盡量減少外出吃飯,如避免不了外出吃飯,盡量使用公筷。
2.做到飯前洗手。
3.如果家里有人得了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采用分餐制,避免互相夾菜。
供稿:結核病微創診療科?趙珊珊
往/期/回/顧
編輯|王莉敏 薛靜潔 吳軍燦
視覺|啟賢 美杰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守護您的健康
公交路線:G62路;981路;G126路;906路;G81路;203路;551路;553路;Y17路;B16路;556路;210路;市第六人民醫院公交站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