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陜西
從被動節能到主動賦能的全鏈條創新
陜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雙碳科技與新能源中心以“建筑即能源系統”的核心理念,構建“被動式技術+主動式系統”的雙軌技術體系,通過技術創新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打造零能耗、負能耗建筑特色專業,開辟新的增長點,為“雙碳”業務發展提供保障。
中心業務范圍涵蓋工業與民用建筑節能及消防改造咨詢、設計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光伏、儲能、清潔能源及其他新能源項目設計與咨詢服務;區域能源站設計與咨詢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務;零能耗建筑設計;碲化鎘發電玻璃的推廣與應用;節能科技與新能源領域的創新與課題研究等。
中心技術創新從設計端延伸至全過程咨詢服務,覆蓋光伏系統集成、建筑綜合能源節能改造等關鍵領域。
從標準制定到示范落地的閉環實踐
作為節能建筑設計領域的重要參與者,雙碳科技與新能源中心深度參與多項工程建設標準:《零能耗建筑設計導則》、《 建筑光儲直柔系統技術標準 》、《智慧小區建設技術標準》、《建筑電氣施工圖設計與審查疑難問題解答》(2022年版)、《建設工程消防2021年常見問題匯編》、《建筑消防驗收常見問題防治指南》、《西安市城郊大倉基地“平急兩用”技術指南》、《建筑電氣防火檢測技術規程》、《西安市居住建筑裝配式內裝修設計指南》等編制工作,推動陜西省低碳建筑相關標準實施。
在與西安正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其主導的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技術實現了碲化鎘發電玻璃太陽能轉化率的提升,使得每一棟建筑都成為一個電站,“有光就有電”。
從項目實踐到產業賦能
雙碳科技與新能源中心以 "建筑即能源系統" 為核心理念,突破傳統設計邊界,實現了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筑本體的有機融合。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
創立“三維建模 - 仿真優化 - 數字運維”閉環流程,采用大疆marvic4E無人機完成屋面三維建模,結合PVsyst 8.3與SketchUp 2025進行光資源仿真。
在西安宏發電器2#車間項目中,通過多輪荷載模擬與發電量優化,最終實現 699.48kWp裝機容量下,年發電量達72.91萬kWh。項目遵循《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及《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實現了屋面結構安全與發電效率的雙重突破。項目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綠色低碳社會。
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項目:
通過碲化鎘發電玻璃應用體系,使建筑成為 “綠電創造者”。?
在陜西長安酒業碲化鎘發電玻璃電站項目中,創新采用1120塊碲化鎘發電玻璃覆蓋既有工業建筑屋頂,裝機容量達303kWp,年發電量261328kWh,年CO?減排260.544 噸,節約標準煤 104.53噸。該項目開創性實現“建筑美學重構+綠色能源生產”雙重目標,與屋頂一體化設計誤差控制在±2mm,成為西北地區首個在既有工業建筑中規模化應用碲化鎘技術的分布式光伏標桿。
節能改造領域:
分別為陜西省人大辦公樓節能改造工程、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節能改造工程、銅川市委市政府辦公區等項目提供了綜合能源改造服務,協助業主解決運行管理問題,改善系統運行能效,加強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用能安全及舒適性。項目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部署,打造公共機構高效供冷、供暖能源站示范項目。
跨界團隊與產學研協同的人才高地
雙碳科技與新能源中心主任迭勇作為集團副總工程師,帶領技術團隊逐漸形成“設計- 研發-轉化”人才培養機制。中心以 "建筑碳中和技術創新策源地" 為目標,持續深化 "技術-標準-產業" 協同發展模式,隨著《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的實施,未來將重點突破低碳建材性能適配、碳足跡評價體系等瓶頸問題,為建筑行業實現 "雙碳" 目標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推動城市建設向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雙碳科技與新能源中心近期中標項目
南湖地鐵站光儲充檢一體充電場站
西安中興海藍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
西安豐澤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
西安晟源精密設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西安佑鑫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