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報來年產3萬噸偏苯三酸酐及1500噸均苯三甲酸生產項目《行政許可申請書》
(略)編制的《
(略)年產3萬噸偏苯三酸酐及1500噸均苯三甲酸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悉。經組織專家技術評審,并在
(略)(略)站公示,公眾無異議。經研究,現對《報告書》批復如下:
一、本項目擬在徽州化
(略)現有廠內進行建設(東經118度21分27.441秒,北緯29度49分45.576秒),總占地面積約100畝,新增建筑面積2733.54m2,總投資2326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183萬元。項目主要新建一棟生產車間,建設一套偏苯三酸酐生產裝置,一套均苯三甲酸生產裝置,配置相關生產設備,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用碳源乙酸鈉生產裝置,新建一臺1.5t/h精餾殘渣危廢焚燒爐替代現有1t/h危廢焚燒爐,改造提升及配套新建相應的環保設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公用、輔助、儲運等設施,新增年產30000噸偏苯三酸酐、1500噸均苯三甲酸。項目擴建后,全廠年產偏苯三酸酐59500噸、均苯三甲酸2000噸。
二、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
(略)按《報告書》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1、項目應按照“以新帶老”的原則,
(略)所有已建內容進行排查,對存在的環境問題和《報告書》中明確的現有工程存在環境問題進行整改達到現行環境管理要求,并納入本項目驗收范圍。
2、落實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
(略)應實行雨污分流、污污分流,
(略)須管道架空布設。對現有的雨、
(略)進行全面排查,
(略),按規范要求新建,確保全廠雨污分流、
(略)的暢通。對現有污水處理站進行提升改造,處理規模維持600t/d不變,工藝提升為“調節+兩級IC厭氧反應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二沉池”。焚燒爐煙氣處理廢水經中和預處理后,與真空泵置換排水、抽濾廢水、醋酸鈉濃縮廢水、設備及地坪沖洗水、軟水制備排水、余熱鍋爐定期排水、實驗室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一并進
(略)污水處理站處理,間接冷卻循環排水排
(略)總排口監控池,廢水中pH、COD、BOD5、SS、氨氮、TN、TP、石油類、揮發酚和氟化物等污染物
(略)總排口達到《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中的間接排放限值
(略)雙益污水處理廠接管協議限值,再
(略)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4中三級標準及
(略)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后排入至
(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豐樂河。廢水按要求建設規范化排污口。
3、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應確保
(略))推薦的日本環境廳中央環境審議會制定的環境標準。
(略),所有物料設置自動封閉的上料、
(略)。在符合安全條件下,對全廠無組織廢氣管控進行全面整改提升,加強儲存、輸送、生產等全過程封閉管控,廢氣均納入有組織收集和處理,定期進行LADR檢測
與修復,最大限度減少無組織逸散。全廠精餾殘渣經封閉料箱及時轉運至破碎機內破碎,破碎后精餾殘渣直接由密閉管道輸送至焚燒爐焚燒,精餾殘渣破碎機產生的破碎粉塵由引風機通過密閉管道收集直接引至焚燒爐焚燒,危廢焚燒爐煙氣凈化裝置至少應具備除塵、脫硫、脫硝、脫酸、去除二噁英類及重金屬類污染物的功能,焚燒廢氣采用“SNCR脫硝+急冷脫酸塔+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噴淋洗滌塔處理”處理后,通過不低于35m高排氣筒排放;全廠精餾工序產生的精餾不凝氣、離心淋洗工序產生的離心廢氣和醋酸提濃工序產生的提濃不凝氣經管道密閉收集后經一套RTO裝置焚燒處理后通過不低于15m高排氣筒排放;擴建工程氧化工序產生的氧化尾氣經密閉管道收集后經“四級水噴淋+二級堿噴淋”處理后通過不低于15m高排氣筒排放;全廠偏苯三酸酐結片粉塵經密閉管道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均苯三甲酸干燥尾氣經設備自帶布袋除塵器處理,包裝粉塵經封閉式集氣罩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精餾殘渣結片粉塵經密閉管道收集后經過袋式除塵器處理,活性炭投料粉塵通過自動投料機袋式除塵裝置處理,以上廢氣一并通過不低于15米高排氣筒排放;儲罐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經一套兩級活性吸附裝置處理后排放;危廢暫存間廢氣經密閉負壓收集后經一套兩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通過不低于15m高排氣筒排放;污水處理站加蓋封閉,厭氧塔沼氣、
(略)焚燒處理后通過不低于45m高排氣筒排放;本項目不得新增煤炭用量,
(略)現有燃煤導熱油爐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煙氣采用“SNCR-SCR聯合脫硝裝置+堿法脫硫裝置+高效布袋除塵裝置”處理后通過不低于45m高排氣筒排放;煤渣場、堆煤場按規定做好密閉,防治揚塵污染。
應當確保
(略)所有廢氣有效、精準收集,危廢焚燒爐、RTO、鍋爐及其配套的廢氣治理措施穩定運行,活性炭定期更換,確保廢氣穩定達標排放。危廢焚燒爐運行應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要求,技術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中的(高溫段溫度≥1100℃,煙氣停留時間≥2秒,煙氣含氧量6-15%,煙氣一氧化碳濃度小時均值≤100mg/m3、日均值≤80mg/m3,燃燒效率≥99.9%,焚毀去除率≥99.99%,熱灼減率<5%)要求,危廢焚燒爐煙氣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砷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鉻及其化合物、鉛及其化合物、鉈及其化合物、錫、銻、銅、錳、鎳、鈷及其化合物、二噁英類等執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表3中標準限值。生產產生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等污染物有組織排放應達到《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標5、表6中限值及管控要求,且非甲烷總烴去除效率≥97%,非污水處理裝置產生的非甲烷總烴應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限值要求,顆粒物、非甲烷總烴、二甲苯等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應達到《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表7中限值及管控要求。燃煤導熱油爐燃燒廢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應達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顆粒物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50毫克/立方米),汞及其化合物、煙氣黑度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3中特別排放限值,鍋爐煙氣中的非甲烷總烴排放執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的表5中的限值要求,氨氣、硫化氫、臭氣濃度應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中新擴改建二級標準和表2標準。有機廢氣無組織排放應達到《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略))附錄A表A.1中
(略)要求、監控要求及各項控制要求。廢氣按要求建設規范化排污口,
(略)自動監測設施,危廢焚燒爐在線監測污染物為氯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一氧化碳和煙氣含氧量,燃煤鍋爐在線監測污染物為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廠界外200m為企業環境防護距離。
(略)、學校、居民住宅等環境敏感建筑物。
4、做好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按規定建設工業固廢貯存場所,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精餾殘渣及其破碎過程中收集的粉塵進入焚燒車間1.5t/h危廢焚燒爐焚燒處置;對焚燒爐殘渣、
(略)底泥(干燥)、廢催化劑包裝內袋、廢化學品包裝桶、廢脫硝催化劑、廢礦物油、機油包裝桶、污水處理污泥、實驗室廢液、廢活性炭、廢勞保用品等危險廢物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的特別規定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要求,做好收集、儲存、運輸、處置、記錄等工作,不得隨意處置;廢礦物油由廠家回收生產原物質,污水處理用碳源乙酸鈉符合《生化法處理污(廢)水用碳源乙酸鈉》(HG/T
(略))要求,且滿足《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5.2款規定的,按照副產品管理,不符合以上要求的,按照固體廢物規范管理。危廢焚燒爐殘渣、
(略)底泥(干燥)按照危險廢物規范管理和處置,可以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規定,在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根據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確定的方案,實行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應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將管理計劃及危險廢物管理有關資料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備案。
5、做好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落實《報告書》
(略)防滲重點污染
(略)防滲措施和
(略)域的一般防滲措施,對監測井進行維護,定期對地下水水質監測,確保地下水環境質量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略))中的Ⅲ類標準,建設用地土壤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略))表1中第二類用地篩選值標準,防止地下水、土壤受到污染,確保
(略)域的地下水、土壤環境質量不降低。
6、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對各類噪聲源采取必要的隔聲、減震、消聲、降噪措施,確保項目生產過程中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3類標準。
7、做好項目的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建立環境風險應急管理體系,根據項目的建設內容修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保證防范環境風險的配套設施的落實,確保在應急狀態下,廢水能自流進入事故應急池;在生產中要嚴格執行防范環境風險事故的制度和措施,做好運輸、貯存和生產等環節的環境風險管理;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事件演練;切實加強環境風險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確保應急狀態下能正常投入使用;一旦出現事故隱患或地下水、土壤異常等環境危害事件,應立即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處置,包括停止生產,并及時向生態環境部門及相關部門報告。
8、建立健全環境管理規章制度,設立環境管理機構,確定專人負責環保工作。制定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開展環境監測。加強對污染治理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9、施工期應按《報告書》要求及相關規定落實廢氣、廢水、噪聲等污染防治措施,做好固體廢物管理,確保施工期污染物達標排放。
三、項目應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單位:
(略)
四、應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各項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將環保設備設施安全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環保設備設施相關崗位人員安全培訓。嚴格落實涉環保設備設施新、改、擴建項目環保和安全“三同時”有關要求,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
(略)
五、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編制環境保護篇章,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環保設施建設必須納入施工合同,保證環保設施建設進度和資金。
六、《報告書》經批準后,如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七、國家對本項目應執行的環境標準作出修訂或新頒布的要求,執行新標準和新要求。
八、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為:VOCs6.764t/a。
九、該項目投入生產或使用并產生實際排污行為之前,按《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重新申領排污許可證。
十、該項目建成后,應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及時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和驗收信息報送工作,并依法依規公開相關信息。
十一、項目實施過程中應依法嚴格執行相關主管部門規定,取得了法定許可后方可開工。
十二、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略)生態環境分局負責該項目“三同時”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2024年9月3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