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
(略)
項目類型:污染影響類建設性質:新建
行業類別(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本:101-危險廢物(不含醫療廢物)利用及處置行業類別(國民經濟代碼):C2681-C2681-肥皂及洗滌劑制造
工程性質:非線性工程建設地點:
(略)
環評文件審批機關:
(略)漣水生態環境局環評文件類型:報告書
環評批復時間:
(略)(略):淮(漣)環發〔2023〕32號
本工程排污許可證/
(略):
(略)MA263CQ784001V排污許可批準時間:
(略)
運營單位:
(略)
驗收監測(調查)報告編制機構名稱:
(略)
驗收監測單位:
(略)
竣工時間:
(略)調試起始時間:
調試結束時間:驗收報告公開起始時間:
(略)
驗收報告公開結束時間:
(略)驗收報告公開形式:網站
驗收報告公開載體:https://
(略)-detail?id=459874自驗信息提交時間:
(略):40:04
表1水污染治理設施
(略)設施名稱:
(略)
1調節池+UASB厭氧塔+沉淀池+AO生化+MBR生
(略)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調節池+UASB厭氧塔+沉淀池+AO生化+MBR生化驗收監測期間,全廠綜合廢水污染因子pH、COD、SS、氨氮、總磷、總氮、LAS、全鹽分均可達到薛行循環經濟產業園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達標
表2大氣污染治理設施
(略)設施名稱:
(略)
1DA001導熱油爐廢氣(低氮燃燒)《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
(略))DA001導熱油爐廢氣(低氮燃燒)驗收監測期間,DA001排氣筒排放的有組織廢氣二氧化硫濃度最大值為17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0699kg/h,氮氧化物濃度最大值為46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219kg/h,顆粒物未檢出,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
(略))中燃氣鍋爐排放限值要求。達標
表2大氣污染治理設施
(略)設施名稱:
(略)
2DA002焚燒爐廢氣(SNCR脫硝+急冷+消石灰、活性炭噴射吸附+袋式除塵器+濕式洗滌塔處理后經1根35米高排氣筒)《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表1;《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略))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DA002焚燒爐廢氣(SNCR脫硝+急冷+消石灰、活性炭噴射吸附+袋式除塵器+濕式洗滌塔處理后經1根35米高排氣筒)DA002排氣筒排放的有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濃度最大值為2.65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0147kg/h,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表1中標準。DA002排氣筒排放的有組織廢氣顆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化氫未檢出,氮氧化物濃度最大值為136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439kg/h,二噁英類濃度最大值為0.031ngTEQ/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00015mgTEQ/h,均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略))標準要求。DA002排氣筒排放的有組織廢氣氨氣濃度最大值為2.99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0196kg/h,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標準。達標
表2大氣污染治理設施
(略)設施名稱:
(略)
3DA003廢氣(水噴淋+二級活性炭)《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表1;《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DA003廢氣(水噴淋+二級活性炭)DA003排氣筒排放的有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濃度最大值為3.06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0.0191kg/h,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表1中標準。氨氣未檢出,硫化氫濃度最大值為0.006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為3.6×10-5kg/h,臭氣濃度最大值為630,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標準達標
表3噪聲治理設施
(略)設施名稱:
(略)
1封閉隔聲、減振、消聲等綜合措施,再加上廠房屏蔽、距離衰減、綠化等綜合措施減少噪聲《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的3類封閉隔聲、減振、消聲等綜合措施,再加上廠房屏蔽、距離衰減、綠化等綜合措施減少噪聲驗收監測期間,廠界噪聲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3類標準達標
表5固廢治理設施
(略)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驗收階段落實情況是否落實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
1本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固廢主要有布袋收集粉塵、過濾殘渣、廢活性炭、廢水處理污泥、廢包裝材料、實驗室廢液、廢潤滑油、廢導熱油、焚燒爐飛灰及爐渣。其中布袋收集粉塵屬于一般工業固廢,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略));過濾殘渣、廢活性炭、廢水處理污泥、廢包裝材料、實驗室廢液、廢潤滑油、廢導熱油、焚燒爐飛灰及爐渣屬于危險固廢,須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表7風險設施
(略)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驗收階段落實情況是否落實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
1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對污染防治設施進行安全風險辨別和強化管理,按照相關要求編制污染防治設施安全影響評價報告;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控、污染監控、緊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對
(略)、公用
(略)、以及輔助
(略)采取有效的防滲、防漏措施,確保不對土壤、地下水造成影響,強化事故風險環境應急措施,按環評報告表要求建設和配置防范事故風險的設施和裝備并編制環境應急預案,將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納入“三同時”驗收內容。企業在項目建設前已對全廠生產條件包括污染防治設施已開展安全風險辨別和預評價并通過專家評審(見附件12),在本工程建設完成后已按照相關要求編制污染防治設施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報告并通過有資質單位:
(略)
(略)814014_驗收報告正文-麥特-評審修改稿.pdf
(略)714392_附件21驗收意見及簽到表.pdf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