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四川
分享供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設計圖紙中的所有重要管線節點及其附屬設施處均應標注坐標,有支管接入的排水井還應明確接入支管的管底標高;缺少上述圖紙數據會嚴重影響我司GIS信息錄入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2、考慮遠期小區供水管網我司會進行全面接收,設計中水表位置需進行優化,并且相關管材配件安裝要求需符合我司的接收標準,以免后期小區供水管網無法正常移交我司管理。
3、居民戶DN25水表及DN20水表需更換為DN15水表。水表安裝位置及安裝方式需按現場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4、屋頂消防補水池進水管需與消防給水系統接駁,與生活給水系統分開。
A、室外給水管網從市政接駁的引入管不應少于兩路
經核實,建議該建筑物(或小區)采用兩路進水,同意該項目的一路進水在建筑物西北側的上沙二路市政給水管處;另一路進水位于建筑物的東南側的上沙大道市政給水管上。請復核市政給水管道的水壓和該項目所需的供水壓力。
B、室外生活給水系統與消防給水系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需分開設置,獨立供水、單獨計量。
C、室內生活給水系統與消防給水、建筑中水或再生水等非飲用水系統應分開設置,獨立供水、單獨計量,并應遵循下列規定:
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應分開設置;
生活加壓系統和消防加壓系統應分開設置。
D、室外給水管網應設置成環狀,環網管徑不得小于DN100mm。
E、從市政管網接駁時,優先接駁預留口,無預留口的優先采用不停水開口,施工前應到福田公司管網管理部申報。
F、為了保證水質,在下列位置必須設防倒流污染裝置:
市政給水管網向小區供水的引入管上;
從市政或小區給水管道上直接綠地等自動澆灑系統,當噴頭為地下式或自動升降式時,其管道起端;
當市政或小區給水管道直接向景觀用水池、湖泊、或小區游泳池等的補(充)水管出口與溢流水位之間的空氣間隙小于出水管徑的2.5倍時,在補(充)水管上。
G、室內給水管道不應穿越變配電室、電梯機旁、通信機房、大中型計算機房、計算機網絡中心、音像庫房等遇水損壞設備和引發事故的房間,并避免在生產設備、配電柜上方通過。
H、水表井、閥門井應設置在綠化帶、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等安全、作業方便、不易積水的位置,與污染源應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明裝水表加裝防撞欄。
I、室外埋地給水管道在轉彎、三(四)通、變徑及一定長度距離(30m為宜)處應設置標志樁。
J、非金屬管道敷設時應隨走向設置示蹤裝置,距管頂不小于300mm處宜設置警示帶(板),并應有“給水管道”等醒目提示字樣。
K、應在管網最高處設置排氣閥,口徑按主管的1/8選用,最低處設置排泥閥,口徑按主管的1/4選用。
L、為保證水質,屋頂水箱只做消防使用,生活用水不再經過屋頂水箱。二次供水系統宜采用“水池→變頻調速水泵→用戶”供水方式。
M、管道試驗壓力:PE管的試驗壓力為0.9Mpa,球墨鑄鐵管的試驗壓力為1.1Mpa。
N、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應保障供水安全,不造成供水水質的二次污染。
1、室外埋地管管徑≥150mm宜選用球墨鑄鐵管。室外明設管宜選用 ? ? 薄壁不銹鋼管,不得選用塑料管。并應遵循下列規定:
球墨鑄鐵管球化率應≥85%。管道外徑、內徑和壁厚應符合國家標準,不允許有負偏差。管道壁厚級別≥K9,三通、四通類管件壁厚等級為K14,其它類管件壁厚等級為K12。
薄壁不銹鋼管壁厚應符合國家標準Ⅰ系列,不允許有負偏差。材質應選用食品級304 或以上等級不銹鋼。
管道使用的所有配件要與所選取的管材相配應。
2、室外給水管道連接方式應遵循下列規定:
球墨鑄鐵管應選用承插式橡膠圈柔性接口方式連接。橡膠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PDM),不得采用再生橡膠。
薄壁不銹鋼管應選用卡壓式、環壓式、溝槽卡箍式連接;橡膠密封圈應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PDM)或氯化丁基橡膠。
3、室內給水管道應選用薄壁不銹鋼管、銅管或聚丙烯管(PPR)。
4、室內給水管道連接方式應遵循下列規定:
薄壁不銹鋼管應選用卡壓式、環壓式、溝槽卡箍式連接。
銅管應選用扦插焊、卡套(壓)式連接、溝槽卡箍式連接、法蘭連接。
5、球墨鑄鐵管應有防腐措施,其內外防腐應遵循下列規定:
球墨鑄鐵管及管件的外壁應按國標要求采用除銹、噴鋅及熱噴涂石油瀝青進行外防腐。其中金屬鋅噴涂的密度不應小于130g/m2。
球墨鑄鐵管應選用內襯水泥砂漿或環氧陶瓷進行內防腐。
1、閥門及相關設施的選用應遵循下列規定:
管徑大于50mm應選用軟密封閘閥。閥體、閥板材質應采用球墨鑄鐵(牌號QT450),球化率不低于3級(≥80%);閘板橡膠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PDM),不應采用再生橡膠。
管徑小于等于50mm,應選用銅閘閥。閘體、閘板、閥桿、閥蓋、壓緊螺母等材料采用黃銅材質,鉛含量不得高于3%,銅含量不低于85%。
閥門井均采用直筒式,且符合國家規范、標準要求,并做好防滲處理。
井蓋應采用“防盜、防響、防滑、防位移、防墜落”的五防井蓋,車行道上選用D400(整套重不低于106kg,井蓋重不低于53kg,井座重不低于53kg)以上型號,人行道或綠化帶上選用B125(整套重不低于71kg,井蓋重不低于,33kg,井座重不低于38kg)以上型號,井圈應進行加固處理。
閥門井應設置在綠化帶、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等安全、作業方便、不易積水處,與污染源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2、消火栓的選用應遵循下列規定:
消火栓采用新型防撞式消火栓。
栓體材質應為球墨鑄鐵,啟閉桿應為不銹鋼或銅質材料制作,消火栓體應易拆卸、無泄水口,且應有固定于地面的附屬保護設施。
制作消火栓皮碗的材料,應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PDM),不得采用再生橡膠。
消火栓栓體與連接管段,應采用法蘭連接;消火栓閥門至消火栓之間的連接管段,應采用球墨鑄鐵管或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消火栓的內表面必須進行內防腐,內防腐材料應為符合相應衛生標準的環氧涂料,涂層的等級應為加強級。
1、二次加壓泵站應遵循下列規定:
二次加壓泵站應獨立設置,有獨立用地紅線的市政區域加壓泵站應設有建筑圍護結構;
二次加壓系統應根據用水性質不同分開獨立設置。
2、泵房內管道及管件應采用食品級304或以上等級不銹鋼材質,廠家制作、現場組裝。
3、增壓設備及附件選用應遵循下列規定:
增壓設備過流部件應采用不銹鋼材質;
水泵應選用低噪聲、節能、維修方便的不銹鋼離心泵,水泵應符合國家Ⅱ級能效及以上標準。
4、生活飲用水池(箱)應遵循下列規定:
水池(箱)應與其它用水水池(箱)分開設置,并應有各自獨立的分隔墻;
生活飲用水池(箱)有效容積應滿足《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的有關要求,且平均水力停留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
水池(箱)的進、出水管應分別設置在不同側,并應采取防止短流的措施;
水池(箱)通風換氣裝置的進氣管口距水池頂蓋覆土層上表面不得低于0.5m,出氣管口距水池頂蓋覆土層上表面不得低于1.5m;進、出氣管均應設置呼吸器,呼吸器應采用不銹鋼制作,內置衛生級抑菌濾芯;
水池容積超過1000m3時應設兩個檢修人孔,人孔尺寸按池內各種設備及管件尺寸確定,并宜設在水池進、出水管處。人孔處應設不銹鋼爬梯,孔蓋應為不銹鋼密封型并加鎖;
水池(箱)有效水深不宜小于0.7m,但不宜大于2.5m;
水池(箱)制作宜采用食品級304或以上等級不銹鋼,焊材應與母材型號相對應,且焊縫應做抗氧化處理;
鋼筋混凝土水池(箱)應采用不銹鋼內襯;
水池(箱)均應設置溢流管。溢流管出口應設置不銹鋼網,網孔宜為14~18目;溢流管不應接入污水井(管);
水池(箱)應安液位計。
5、消毒設備應遵循下列規定:
生活飲用水水池(箱)應設置消毒設備;
生活飲用水水池(箱)的消毒設備可選用臭氧發生器、紫外消毒器、AOP消毒凈化裝置和水箱自潔消毒器等,其設計、安裝和使用應符合有關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
6、控制設備應遵循下列規定:
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 執行,成套控制柜制造應符合GB/T3047.1 的規定;
變頻應采用一對一控制,控制系統必須采用PLC 可編程控制,對于電氣、自控設備故障要有應急控制預案。同時應設定就地自動和手動控制方式,可采用遠程控制;
二次供水控制設備應提供標準的通訊協議和接口。
7、電控與保護應遵循下列規定:
電控柜(箱)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控制設備》GB/T3797 的規定;
電源應滿足設備的安全運行,宜采用雙電源或雙回路供電方式。
8、泵站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門禁系統,市政區域加壓泵站、高位水池等應設置入侵報警系統。
9、泵站生活加壓系統應具備實時數據采集功能和傳輸功能,包括進水壓力、水量、水池(箱)液位、分區供水壓力、泵組分區工作電壓、電流、電量、頻率、泵房門禁報警、水泵啟停狀態、變頻器故障、水泵故障、電動蝶閥啟閉狀態、地面積水報警(低量程液位計)等。
10、泵站應采用下列減振防燥措施:
應選用低噪聲水泵機組;
吸水管和出水管上應設置減振裝置;
水泵機組的基礎應設置減振裝置;
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墻樓板處,應采取防止固體傳聲措施;
泵房的墻壁和天花應進行隔音吸音處理。
1、水表設置應遵循下列規定:
生活水池及消防水池前后、天面水箱前后應裝表計量。
消防系統應優化設計,盡量避免每棟樓或每個單元分別設置消防水表,并采用集中設置的原則。
小區應安裝對照表。
由供水企業抄讀的水表應安裝遠傳水表,其技術標準應滿足國家、行業及供水企業的相關規定。
建筑物商業裙樓單獨裝總表計量,所有公共用水(如綠化景觀,游泳池、地面沖洗等)及物業管理用水需裝水表計量。
建筑物的室內消防水池、消防水箱、中水系統和熱水系統的進(補)水管上,應加裝水表計量。
表組應采用不銹鋼分水器。
2、水表口徑選擇應遵循下列規定:
單戶居民住戶應一戶一表,口徑應為DN15。
非單戶居民住戶水表口徑應由我司相關部門根據實際用途核定。
3、由我司抄讀的水表應按照我司要求統一采購,并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的檢定機構檢定。
4、水表安裝應遵循下列規定:
a、表前、表后應安裝銅閘閥,表前與閥門間應有不小于8倍水表直徑的直線管段;分水器間距為18cm;
b、用戶水表應出戶相對集中安裝在底層或管道井中,有足夠空間供抄錄、維修和更換水表。
a、應按照供水企業《水表組、水表井安裝標準圖》設計預留水表井位置
b、水表組配件(包括閥門、伸縮過濾器、止回閥等)應與水表同口徑;
5、由供水企業抄讀的水表均應在供水企業辦理開戶手續。
6、每塊水表須標明對應房號。
7、水表應水平安裝,不應斜裝、歪裝、懸空,不得倒裝。
8、用戶分表建議集中布置在管道井內或室外方便抄表處。
9、為方便抄表讀數,每個表組安裝的水表數不宜多于7塊。
10、為規范水表安裝和便于水表計量,請用戶遵照我司的《水表井安裝標準圖》安裝。
11、小口徑水表和水表組前后管道須用不銹鋼支架和不銹鋼管卡加固,大口徑水表下應設置支墩加固。
12、水表及水表組前后配件狀況良好,閥門啟閉正常,無漏水現象,遠傳設備應能正常使用。
13、用戶應提供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的檢定機構出具的所有水表檢定證書(原件)。
1、經核實,建筑物的雨、污水管道分別接入上沙商業大街及上沙大道市政雨、污水管道,不得錯接。
請復核接入管的管底標高,確保雨、污水能正常排入市政管道。
雨污排出井與市政井井底高差大于1.2米,必須設跌水井。
2、小區內污水管接市政管之前,應該設化糞池處理。
3、積水坑、陽臺的水必須接入污水系統,不能排入市政雨水管中。
4、接至市政污水井間管道的管徑不得小于DN300。
5、室外排水管建議采用鋼筋混凝土管,接戶管必須采用鋼筋混凝土管。
6、排水管材建議選用聚乙烯(PE)雙臂波紋管或硬聚乙烯(UPVC)雙壁波紋管,(環剛度≥4.0KN/M2),管底鋪設200mm厚沙墊層。
7、注意檢查上述管材是否注明環剛度、規格、生產日期、廠家名稱、有效長度等標識,及要求廠家必須提供各項性能指標的檢測報告及形式檢驗報告。
8、管道基礎應根據地質條件確定,對地基松軟或不見均勻沉降地段,管道基礎或地基應采取加固措施,管道接口應采用柔性接口。
9、污水管和地基松軟或不均勻沉降地段的雨水管,必須做閉水試驗。
10、根據《深圳市排水條例》的有關規定和《關于印發<深圳市水務局排水設施驗收等五項行政許可實施方法>的通知》(深水排[2008]390號)、《關于規范排水設施驗收等事項的通知》(深水排[2008]458號)的有關要求,排水設施的建設須向市水務主管部門申請審批和竣工驗收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