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上海
金獎項目
項目名稱
上海市同濟醫院甘泉樓及門急診樓
項目地址
上海市普陀區新村路389號
建筑面積
總建筑面積28427.32㎡,其中甘泉樓裝修面積22639.3 ㎡, ?
門急診樓裝修面積5788.02㎡。
建筑功能
醫療
項目現狀
2023年7月開始施工,2025年3月竣工后開始運行至今
建設單位
上海市同濟醫院
代管單位
上海申康衛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
上海市衛生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為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標,探索城市有機更新中的實施路徑、推進方式和資源利用機制,研究本市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更新改造中的適用技術,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開展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更新改造評定”工作。經評審,共評選出了20個優秀項目,其中鉑金獎項目2個,金獎項目13個,銀獎項目5個。在6月24日召開的“2025上海綠色建筑國際論壇上”舉行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更新改造評定”頒證儀式。
項目概況
上海市同濟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甘泉樓地上十一層,地下一層(地下室不在本次裝修范圍內),裝修面積22639.3平方米;門急診樓裝修面積5788.02平方米。
甘泉樓及門急診樓建于20世紀90年代,使用至今已達30余年,隨著時代發展和人民群眾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長,醫院現有醫療硬件資源已面臨用房面積不足,診療環境不佳,配套條件不夠等問題,故通過本項目建設改造,緩解醫院醫療空間不足的痛點,從而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因此綜合應用各種高新技術,對甘泉樓及門急診樓的功能布局及交通流線進行調整,裝飾裝修改造標準參照醫院新建病房樓,同時根據智慧醫院的建設標準,進行智慧化建設。
改造范圍: 1、甘泉樓及門急診樓局部加固,以保證其結構安全。 2、甘泉樓及門急診樓整體裝飾裝修。3、甘泉樓及門急診樓外墻修繕,采用新型的保溫一體板材料及工藝裝飾外立面,并拆除更換外門窗,屋面保溫防水層等。 4、大型醫療設備屏蔽工程類的更新。 5、其他機電系統改造。
改造原現狀照片
改造后實景照片
定位目標
上海市同濟醫院,綜合應用各種高新技術,對甘泉樓及門急診樓的功能布局及交通流線進行調整,裝飾裝修改造標準參照醫院新建病房樓,同時根據智慧醫院的建設標準,進行智慧化建設。通過本項目建設改造,緩解醫院醫療空間不足的痛點,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診斷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本項目裝修改造旨在提升醫院的診療環境和節能降碳水平,改善就醫現狀。
醫院作為公共健康服務載體,在保障優質診療服務的基礎上,也需踐行綠色節能運營理念,構建環境友好型醫療空間,兼具經濟性、生態性與社會示范價值,實現醫院建筑的綠色化升級。
項目特色
上海市同濟醫院項目,積極踐行以“綠色節能”為核心,融合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健康舒適等多種設計理念,系統性的集成了14項可持續技術策略:
01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
本項目在既有建筑裝飾裝修改造時,同期進行建筑外門窗節能改造。采用上懸鋁合金窗6mm無色玻璃+0.05mm(S7020)節能安全膜+12A+6mmlow-e玻璃(斷橋鋁窗框),整窗傳熱系數k值為2.08W/(㎡.K);滿足公共建筑對門窗中空玻璃空氣層厚度要求。?
改造后外立面圍護實景照片
02
健康宜居
采用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環保建材和涂料,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采用改善天然采光的措施。拆除部份病房封閉陽臺的窗戶,改為開敞陽臺,增強室內自然采光。選擇防眩光、無頻閃的照明設備,營造舒適的光環境。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需求,設置不同的照明模式。
在候診區設置舒適的座椅、飲水機、充電設備等,方便患者使用。在墻面、地面、臺面等區域使用抗菌涂料、抗菌瓷磚等材料,抑制細菌滋生。
本次裝飾裝修改造過程中,除衛生間及浴室采用防滑地磚以外,還對建筑出入口及平臺、公共走廊、電梯門廳等部位的防滑措施進行了升級改造。
改造后室內采光實景照片
改造后休息區實景照片
03
節水循環冷卻水系統
采用新型橫流式冷卻塔替代原有傳統冷卻塔的循環冷卻系統,達到最大目標的節水效果。冷卻塔設置在空氣流通良好,不受污濁氣體影響的場所。優化控制冷卻塔飄水、排污和溢水等耗水量的措施。機械通風冷卻塔的飄水率≤0.005%。
冷卻塔選型及改造后冷卻塔實景照片
04
高能效冷熱源機組
本項目制冷機組采用了美的高效變頻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實現全負荷段高效變頻供冷,與傳統冷水機組相比,磁懸浮冷水機組制冷量調節范圍更廣,在部分負荷下運行性能好,機組COP更高,能夠使整個空調系統更加節能。所用冷水機組能效超過GB19577-2024國標《熱泵和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一級能效水平。
冷水機組選型及實景照片
05
末端調節
本項目在裝修改造過程中,同期配套或完善末端調節設施。并根據房間、區域的功能和所采用的系統形式,合理設置可現場獨立調節的熱環境調節裝置,可獨立啟停的主要功能房間數量比例達到90%。空調末端進行了改造。末端多聯機室內機可調節。
系統設置要求及實施后實景照片
06
高效循環水系統
冷凍水泵、冷卻水泵采用變頻調節運行,配合自控的溫壓雙控控制策略,能夠使得水泵運行頻率根據末端用冷量大小自適應調節,在保證末端用冷的同時節省水泵輸配能耗。同時水泵運行頻率根據管路壓力進行保護性控制,使得主機水流量不低于其最低流量需求,保證主機的穩定供冷。
針對輸配系統,空調冷凍水供回水采用大溫差、低流量設計,可有效減少水泵與管路的初投資,降低輸配系統能耗;制冷機房內管路連接形式也進行了優化,并通過采用低阻力閥件等措施降低管路阻力。
系統設備專項設計優化?
07
室內空氣凈化
本項目提升完善室內空氣凈化措施。各空調新風機組內搭載靜電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設置G4、F8二級過濾,達到建筑室內空氣凈化的目的。室內空氣凈化措施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 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細菌、過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降低人體致病風險。
08
高效照明燈具系統
照明光源均采用LED節能光源。敞開式燈具效率不低于0.75%、筒燈效率不低于0.55%,其他燈具效率不低于0.65%。選用 LED 照明產品的光輸出波形的波動深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LED室內照明用技術要求》GB/T 31831 的規定。
09
機電系統群控系統
本項目在裝修改造時,同期配套完善了能耗分項計量。1、能耗分項計量符合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 08-107、《公共建筑用能監測系統工程技術規范》DGJ 08-2068的規定。2、照明插座、空調、動力、特殊用電等各部分能耗分項計量。對水、電力、燃氣、燃油、外供熱源、外供冷源、可再生能源及其他用能類型進行分類能耗計量。
計量設計要求
本項目同期加裝或完善機電系統智能群控系統。設置了BA系統。
BA系統實施路徑
10
建筑信息模型(BIM)
通過BIM 技術在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造價、進度、質量與安全四大控制。在施工階段應用BIM三維可視化優勢,BIM技術可以進行施工模擬和沖突檢測,優化施工流程,減少因施工不當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影響。同時在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BIM進行設計方案比選、漫游模擬等工作,實現快速決策,保證預計工期目標的順利實現,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BIM實施規劃及實施運用
11
建筑調試系統
更新改造時,所使用的空調可通過面板進行風量、溫度等調節,通過BA集成系統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對制冷、制熱、濕度等功能進行設置,該系統可以智能化調節,滿足業主對舒適、安全、高效運行和控制的要求。故本次建筑改造后滿足建筑調適的標準。
調試自控系統的實施路徑
12
建筑能耗在線監測
本項目設置了建筑能耗在線監測系統,通過能耗管理云平臺通過對用戶(需求側)端能源流向情況進行細分和統計,以直觀的數據和圖表向管理人員或決策層展示各分項能耗的使用消耗情況及重點設備系統的能效,便于找出高耗能點,為用戶進一步節能改造或設備升級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經濟模型支撐。
云管理平臺
13
高效制冷機房
本項目對機房系統設計及設備選型都作了優化設計,采用一機一泵連接形式,通過優化管路設計及采用低阻力閥件降低了管路水阻,減少了水泵的輸配能耗,主機選用了美的自主研發的鯤禹磁懸浮變頻離心機組,機組能效超國家一級能效標準。
同時搭載了高效機房多智能體分布式節能控制系統對暖通設備進行智能化,配備了多智能體指揮官及多個一體機模組和冷卻塔模組,并搭載了與之相匹配的多智能體分布式控制系統節能控制算法,通過智能控溫、智能啟停、智能控載、智能尋優及智能聯動等算法實現了室內空調區域不同負冷荷需求下的系統自適應尋優控制,在保證室內健康舒適的空間環境體驗的同時,降低設備系統的能耗,達到更節能的效果。
高效制冷機房
14
低碳高效
應用了美的自研多智能體分布式控制系統節能控制算法,針對高效一體機模組與高效冷卻塔模組開發了通用化標準模組控制算法,針對高效機房系統開發了指揮官協調控制算法,基于零代碼圖形化編程技術對算法進行模塊化封裝,實現了各模組的獨立控制,提高了空調系統運行穩定性和運行能效,實現了良好的節能效果,制冷機房能效>5.0,對比傳統機房能效為3.5的機房,節能率>30%。
搭建了醫院智慧運維指揮艙,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引擎,建立了醫院多系統多維度態勢診斷模型,實現了系統數據監測和主動運維預警,提高了運維管理效率。
機房智能控制系統
實施效果及效益
通過本項目建設改造,緩解醫院醫療空間不足的痛點,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診斷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本項目裝修改造旨在提升醫院的診療環境和節能降碳水平,改善就醫現狀。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改善就醫環境:通過裝修改造,醫院的硬件設施得到了更新和提升,使得醫院環境更加現代化、舒適,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醫體驗。這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醫院的整體形象。
(2)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裝修改造后的大樓整合了多項醫技服務,如門診、放射、病房等,使得醫療服務流程更加高效,減少了患者和家屬的等待時間。
(3) 增強醫院競爭力:通過引入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醫院能夠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吸引更多患者前來就醫。這有助于提高醫院的市場份額,增加經濟效益。
(4) 保障醫院安全:裝修改造中對老舊設施進行了更新,確保了醫院運行的安全性,減少了可能的安全隱患,保障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
(5) 經濟效益:通過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醫院能夠吸引更多的患者,增加門診量和住院量,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收入。同時,醫院通過合理控制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6) 節能減碳:本次改造,提升了屋面、外窗的熱工性能,更新了更高效的暖通空調冷熱源機組,高效的LED節能照明燈具等。為后續建筑運行能耗的降低打下了基礎。
(7) 同類項目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目前上海市較多醫院原先的病房樓使用年限均已較長久。同濟醫院甘泉樓及門急診樓無論從建筑體量及建筑高度、裝修改造的完整性、邊運行邊施工的復雜性、節能低碳減排的先進性等各方面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具有可操作性及示范性的意義。
(8) 社會效應:在達標相關規范的節能低碳情況下,極大提升了醫院的診療環境和節能降碳水平,施工過程對環境污染小,節能環保,并且提高了建筑安全性能。使得就醫環境更加現代化、舒適,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醫院的整體形象。
END
專題投遞請點擊↓
訂閱請點擊↓
投稿請點擊↓
綠建解碼丨重慶市設計院減碳實戰:一年省6%碳排放,員工滿意度反升10%!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