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你單位:
(略)
一、項目概況:
(略)擬投資約11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0萬元),選址東莞大嶺山(南雄)產業轉移工業園暨
(略)精細化工基地現
(略)內,建設樹脂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依托現有的2#廠房生產設備進行生產,并
(略)新建3#廠房并安裝相應的生產設備、輔助設備和污染防治設施,其他甲
(略)、事故水池、消防水池、公用工程房、初期雨水收集池等建構筑物依托現有工程。本項目實施后,現有2300噸/年醇酸樹脂產能和在建的4500噸/年UV樹脂產能調整為生產6800噸/年水性涂料樹脂,現有2200噸/年不飽和聚酯樹脂產能調整為生產2200噸/年飽和聚酯樹脂,最終全廠產品方案為:20000t/a丙烯酸樹脂、4000t/a氨基樹脂、10000t/a電泳漆樹脂、800t/a不飽和聚酯樹脂、2200t/a飽和聚酯樹脂、500t/aUV樹脂、700t/a醇酸樹脂、11800t/a水性涂料樹脂,共生產樹脂產品50000t/a。本項目新增勞動定員12人,生產車間實行一天3班每班8小時工作制,全年工作300天,廠區不設員工宿舍。
項目已取得廣東省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證(項目代碼:
(略)-
(略))。
二、根據報告書的評價結論、
(略)的技術評估意見,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并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且符合總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項目按照報告書中所列性質、規模、地點:
(略)
(一)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運營期的生產廢水、車間清潔廢水、實驗室儀器清洗廢水
(略)廢水處理站處理后排
(略)污水廠進一步處理;初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排
(略)污水廠進一步處理;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預處理后排
(略)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本項目排
(略)污水廠的廢水應滿
(略)污水處理廠設計進水水質及《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的相關要求。
(二)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運營期廢氣有組織排放執行《涂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特別排放限值與《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的特別排放限值相關要求的嚴者;二甲苯參照執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6排放標準要求。
采取密閉、負壓理等措施,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本項目廠界顆粒物、非甲烷總烴、甲苯無組織排放執行《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表9限值及相關要求,二甲苯無組織排放參照執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表7限值,氨無組織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限值;廠區內NMHC(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執行《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44/
(略))。
本項目建成后,全廠VOCs、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應分別控制在13.54t/a、0.077t/a、0.993t/a以內,
(略)現有項目排放量。
項目應采用先進、成熟的廢氣治理技術,確保廢氣污染物治理效率不低于報告書的建議值。
(三)嚴格落實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污染協同防治措施。加強污染物全過程管理,按照“源頭控制、過程嚴控、日常監控、跟蹤監測、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協同推進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工作。定期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掌握環境動態變化,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布局生產與污染治理設施,采
(略)防滲等管控措施,
(略)(略)、收集池、罐區、事故應急池、危廢間生產車間、倉
(略)域實施重點防滲措施,
(略)域土壤、地下水環境污染風險。
(四)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應選用低噪聲環保型設備,并對聲源采用減震、隔聲、吸聲和消聲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運營期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3類標準限值的要求。
(五)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理處置要求。一般工業固廢貯存、處置應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要求,危險廢物貯存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要求,并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六)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要科學規劃、合理布置,精準識別、研判潛在的環境風險,制訂并落實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環境事故應急體系,有效落實環評文件提出的事故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防范環境事故發生。應
(略)內合理布設足夠容量的事故應急池,并
(略)公共事故應急池聯通。嚴格落實防滲漏措施,強化環境管理和污染監測,確保初期雨水、事故廢水不對外環境造成影響。嚴格落實環保設施安全生產有關要求,杜絕突發環境事故的發生。
(七)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監測計劃,確保周邊環境安全。同時,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規范設置排污口,廢氣排氣筒高度不得低于報告書的建議值。
(八)加強企業生態環境管理,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規章制度,在施工期和運營期間要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渠道,主動發布企業環境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及時解決公眾合理的生態環境訴求。
三、項目環保投資應納入工程投資概算并予以落實。
四、報告書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五、你單位:
(略)
六、你單位:
(略)
(略)生態環境局
2025年7月10日
相關文件:
相關新聞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孟娟 |
 |
【聯系電話】 |
19720413970 |
【客服微信】 |
197204139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