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加強和改進高校實踐育人工作,按照《河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第九屆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九屆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申報工作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實踐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匯聚全社會支持的工作合力,營造全師生參與的良好氛圍,引導青年學生走出校門、投身實踐,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領域中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以奮勇爭先的姿態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中挺膺擔當。
二、項目主題
聚焦“兩高四著力”,躬身實踐“豫”先行
三、項目內容
各學院要結合專業特色,對接地方產業需求,組織大學生按照以下七個類別廣泛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社會公益、志愿服務、科技發明、勤工助學等多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紅色教育類
扎根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遺產沃土,把史料史實和革命精神轉化為教材,把紅色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紀念館等轉化為課堂,推進紅色實踐教育課程和體驗式教學有機互動,通過紅色史料收集整理、紅色故事宣傳講述、紅色文藝編排展演、紅色文創產品生產創作等形式,學思踐悟校史、行業產業發展史、
(略)域建設史中的紅色基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貫通學習“五史”和新時代偉大成就,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深層力量,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二)文化傳承類
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寶貴的教育資源,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原文化深厚土壤,錨定中華文明起源與傳承脈絡、優秀成果、文化遺產、民間藝術和傳統工藝等,通過公益講堂、手工制作、技藝訓練、非遺傳承等形式開展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涵,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助力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具品質、更有品位。
(三)生產實踐類
聚焦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主動對接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組織學生參與到專業相關的生產、管理一線,促進課堂知識向生產、管理實際轉化,并圍繞技術難題、工藝難題等進行專題研究和技術攻關,推動提升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意識與能力,形成學生學業與職業雙向互動的良性機制,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力量。
(四)生態環保類
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聚焦保障生態安全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等“保衛戰”主題活動,利用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
(略)、垃圾處理廠等地參觀學習,在實踐活動中厚植環保思想、增強環保意識,進而輻射帶動全社會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共享金山銀山。
(五)創新創業類
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重點實驗室、雙創工作室等載體的作用,組織開展科研訓練、產品開發、學科競賽和創業實踐等活動,赴新興產業、龍頭企業、人工智能領域等開展實踐調研,探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的新機制、新路徑,加快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把青春智慧轉化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服務高質量發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河南實踐,繪就全省創業創新創造機制更優、主體更強、要素更活、生態更好、活力更足的生動畫卷。
(六)勞動實踐類
深入挖掘學校及周邊勞動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集教育功能、體驗品質、成果應用于一體的勞動場所和設施,設計寓教于樂、寓教于動、寓教于心的勞動實踐課程。組織青年學生走進大院大所、大國重器、工
(略)、智慧車間、研發工坊、農業科
(略)及校地結對
(略)等,深入開展專題調研、技能訓練、重點幫扶等勞動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勞動光榮”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將“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揚光大。
(七)國情教育類
緊密結合高校專業特色,組織學生深入街
(略)、廠礦企業、田間地頭等基層一線和邊
(略),開展主題宣講、基層黨建、建設規劃、鄉村振興、技術推廣、公益服務、法治宣傳和支教支農支醫等活動,增強推進社會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讓大學生在投身基層服務和高效能治理的過程中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在服務人民中增長見識、增長才干,學會把理論講到群眾心坎、把技術用到群眾生活、把專業知識轉化為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把復興夢想變成服務人民群眾的具體行動。
四、項目建設
(一)立項條件
1、明確項目主體。以學校為主體申報項目,嚴禁同一項目重復或多頭申報,已經列入往屆“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2、突出育人導向。著眼學生成長發展的現實需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根本目標,根據選題指南(附件1),緊密結合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緊密對接基層現實需要,細化擬定項目名稱:
(略)
3、聚焦育人實效。突出社會實踐活動“動手做”的本質特征,讓學生完整地參與實踐成果產出的全過程,并在其中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升育人效果。申報全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團隊及其成員要有可聽可見、適合展示的預期實踐成果。
4、強化育人保障。申報項目要突出創新性、示范性和可持續性,應為高校近年來持續開展、有一定的基礎成果、相對比較成熟的項目。項目團隊要有專業教師全程參與指導,為項目育人實效提供專業保障。
5、完善協同機制。全面提升社會實踐活動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項目團隊要制定合理的活動進度安排,形成高質量、可持續、可復制的社會實踐成果。
(二)申報與立項
1.學院初選
請各學院參照附件中的文件要求組織開展初選工作。9月10日前,將推薦報告(須包含項目數、項目類別及團隊情況等基本信息項)和《第九屆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立項申報表》(附件2)紙質版提交至校團委(A206),電子版發至郵箱:
(略)
2.學校評審推薦
學校組織評審。學校將遴選2項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向省教育廳申報立項。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對全省高校申報項目進行評審,并公布立項項目。
(三)結項與評選
1、組織實施。項目建設期一般不超過兩年,自立項公布之日起。各學院組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與服務對象、活動單位:
(略)
2、項目結項。省教育廳將根據項目建設情況適時開展結項工作,相關學院按要求填寫《第九屆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結項申請表》(附件3)及結項報告,
(略)申報結項。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定,對符合結項要求的項目頒發結項證書,對結項中被評定為一等獎的項目給予經費支持。
附件:
1.第九屆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選題指南
2.第九屆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立項申報表
3.第九屆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結項申請表
共青團河南科技學院委員會
2025年7月9日
(初審/王釗復審/馬婧麗終審/張永波)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