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山西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5年第4期79-81頁,知網、維普、萬方、超星、龍源等網站全文收錄。本文文獻著錄格式:黃妤婷,周薇,余煒,等.地域文化視角下的文創產品設計:以崇左白頭葉猴為案例[J].天工,2025(4):79-81.[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7556(2025)4-0079-03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壯族文化融合白頭葉猴生態資源旅游文創IP產業發展研究”(項目批準號:21FMZ042)、南寧學院應用型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專創融合示范課程”《染織工藝品設計與制作》(項目編號:2023XJYYZ01)、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課題“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3ZJY148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2021年,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進行整體規劃,明確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蛾P于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措施》強調發掘文化資源,這為地域性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宏觀的政策引領和支持。黨的二十大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1]。其中地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符號性,也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增強人們對地方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關注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地方特色資源,開發地域特色旅游紀念品有著深刻的意義。
一、相關定義概述
(一)廣西崇左
廣西崇左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東部及東南部接南寧市、防城港市,北鄰百色市,西與越南接壤,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同時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同時,崇左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壯族文化濃厚,旅游業也十分發達,擁有德天瀑布、左江花山巖畫等知名景點,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
(二)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的棲息地主要位于中國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巖溶地區,特別是廣西西南部的崇左市,被譽為“中國白頭葉猴之鄉”,是白頭葉猴的重要棲息地,這些地區的亞熱帶植被非常繁茂,為白頭葉猴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隱蔽的棲息環境,為白頭葉猴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條件[2]。
(三)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形成的、具有獨特性和傳承性的文化現象。首先,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區域內形成的文化,這個區域可以是一個國家、一個省份、一個城市甚至更小的地理單元。它的形成和發展與該地區的自然環境、歷史背景、社會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79頁完,下接80頁)反映了該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特點。其次,地域文化是經過長期歷史積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的傳承性。這種傳承性體現在該地區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上,也體現在地域文化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上。最后,地域文化并非單一、孤立的,而是多元、交融的[3]。在一個地區內,可能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它們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四)文創產品設計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是結合文化元素與創意設計的產物。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產品之中,從而賦予產品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文創產品作為產品的特殊類型,具備一般產品的基本物質屬性,既能滿足人們在生活或工作中的特定實際需求,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符號性、象征性等精神文化價值。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科技、教育、旅游和時尚等領域相互融合,具有創意性強、覆蓋面廣、輻射面大等特點[4]。
(五)雙鉆(Double Diamond)設計
雙鉆設計流程是一個可視化的框架,它有助于個人和團隊在設計和創新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導航和處理。這個流程由英國設計委員會在2005年創立,并沿用至今,成為設計思維的整體架構。該流程首先探索需求(Discover):通過研究和觀察來深入了解問題、背景以及用戶或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這包括對用戶進行觀察和同理心分析,發現他們的痛點、動機和行為。其次定義需求(Define):輸出分析結果,確認主題,并從結果中剖析出設計點?;跈C會范圍重新定義“我們應該怎么做”,最終輸出一個簡短的、新的或重新定義的研究問題或戰略。再次構思方案(Develop):將觀點、設計或者假想整合至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并輸出一個確定的想法、戰略論點、概念、設計草稿或第一版原型。最后解決方案(Deliver):在這一階段,將制作原型、測試并分析,將設計變成可用的原型,并檢測是否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5]。
二、白頭葉猴的文創設計現狀分析
近年來,多個重要活動和賽事紛紛以白頭葉猴為設計原型,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吉祥物形象,在吉祥物設計中,以卡通化的形式展現白頭葉猴的活潑與靈動,同時加入廣西本土的文化特色,傳遞出廣西的豐富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如在第四十五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南南”和“寧寧”以喜慶的中國紅和中國黃為主色調,身穿壯錦圖案的體操服,象征著頑強拼搏的奧林匹克精神。而在第七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上,“猛猛”和“甜甜”則以云雷紋和樹葉裙為設計元素,展現了崇左人民的樸實無華和熱情好客。到了2017年的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雄雄”和“風風”更是將民族特色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展現了廣西的獨特魅力和活力。通過以白頭葉猴作為設計原型的吉祥物,在整體設計中運用活潑可愛的形象和富有象征意義的名稱,為活動增添亮點,同時向人們展示廣西崇左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也對廣西本土文化進行推廣和宣傳。
目前市場上的白頭葉猴文創產品以簡單復制白頭葉猴形象為主,將白頭葉猴的卡通形象簡單地印在產品上,缺乏創意和深度。經過市場調研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創新設計具有局限性。目前白頭葉猴的文創產品設計停留在表面形象的應用,缺少創新設計,未能挖掘白頭葉猴背后的文化內涵和生態故事,使產品缺少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難以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和購買欲望。
其次,消費者未產生情感共鳴。當前的白頭葉猴文創產品大多只是作為一種符號或圖案存在,未能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可能只是因為其形象可愛或者對白頭葉猴有一定了解,而并非真正被產品所傳達的情感或故事所打動。
最后,對白頭葉猴相關的文創產品宣傳不到位。第一,知名度不高,多數人不知道該產品的存在,宣傳渠道較少。第二,宣傳效果不佳,當地關于白頭葉猴的文創產品開發較少,大眾無法通過文創產品了解白頭葉猴這一物種,從而無法吸引到消費者[6]。
三、雙鉆設計流程下的白頭葉猴IP形象文創設計與應用
(一)雙鉆設計方法在白頭葉猴IP形象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通過將“雙鉆設計”方法作為設計的核心策略,指導著整個流程不斷迭代與優化,確保最終能找到合適的設計方案。根據雙鉆設計流程,白頭葉猴IP形象設計從“探索需求”到“定義需求”再到“構思方案”最后到“解決方案”[7]。
在“探索需求”階段,考慮消費群體是哪些?對于白頭葉猴文創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在市場上生存?技術上是否可行?基于以上問題對白頭葉猴文創產品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收集了212份有效數據。數據分析顯示,大眾對白頭葉猴有一定的了解,期望設計作品能融入情感和故事性,同時展現其獨有的特征,還需傳遞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理念,強調對瀕危物種的保護。
在“定義需求”階段,從探討地域文化、文創產品的定義入手。文創產品不僅是實用與功能的結合,更是文化與情感的載體。當前文創產品存在同質化嚴重、缺乏品牌特色與文化內涵的問題,因此設計中尋求差異化、唯一性、體現特殊價值變得尤為重要。了(80頁完,下接81頁)解消費者的審美偏好和情感需求,從而在設計中融入與之相應的文化元素和情感元素,使消費者在欣賞和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通過提取白頭葉猴的形象、特點等作為設計靈感,設計相關的地域性文創產品,加深大眾對白頭葉猴的了解,激發人們對這一瀕危物種的保護意識,展現當地文化特色。
在“構思方案”階段,從美學五感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設計思考,對白頭葉猴的外貌特征、習性與成長過程等進行研究分析。幼崽時期,整體呈現是金黃色的毛色;成年時,外觀十分鮮明,頭部、頸部與肩部均為白色。可在設計中展現其鮮明外觀和活潑性格。同時,注重技術與質量的考量,確保設計方案可靠又實用,同時追求工藝性與耐用性,支撐設計中的創新點,最后能讓消費者為其買單。
最后,通過形成生態鏈,設計成果將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進行推廣,與廣大消費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共同推動地域文創產品的繁榮與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產業鏈上下游要緊密合作,推廣地域文創產品。
(二)白頭葉猴IP形象的設計
白頭葉猴具有獨特的身體特征,小巧的頭部,纖細的體型,修長的四肢,尾長超過體長。它們以黑色體毛為主,但頭部有一撮顯眼的直立白毛,頸部和肩部也為白色,與黑毛形成對比。其尾巴部分、手背和腳背也帶有白色。
白頭葉猴的幼崽出生時全身金黃,顯得異??蓯邸H欢?,這種金色在一個月后開始消退,逐漸變為灰黃色。到了半歲,灰黃色毛發又逐漸被鮮明的黑白毛色取代,這成為它們成年的顯著特征[8]。
把白頭葉猴兩個不同時期的模樣進行IP形象設計,分別為幼崽時期的白頭葉猴與成年時期的白頭葉猴。幼崽時期則主要采用金黃色,尾巴部分也加入了白色,以呈現其出生時的可愛模樣,目的是凸顯白頭葉猴的獨特魅力,同時反映它們的成長與變化。而成年猴子的設計以白色頭部、黑色身體和少數白色的尾巴為特色,充分展現了它們的實際外貌(見圖1)。
1.白頭葉猴IP形象設計圖?黃妤婷/作
通過設計制作一系列白頭葉猴玩偶,以可愛的形象拉近人們與這種瀕危動物之間的距離。每個玩偶體現了白頭葉猴獨特的外觀特征和表情變化,如幼崽的金黃色毛發和成年個體的白色頭部。玩偶的設計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白頭葉猴的特點,并通過手工或機器縫制的方式,用柔軟而有彈性的材料制作而成,觸感溫和,安全無害,適合各種年齡層的用戶。在白頭葉猴文創產品的應用中,將玩偶作為主要載體,進行了周邊的文創設計,如掛件、抱枕、發圈等。這些產品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同時承載著教育意義(見圖2)。
2.白頭葉猴IP形象成品圖?黃妤婷/作
結束語
地域性文創產品作為傳統文化傳播和創新的重要載體,在保護和傳承當地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白頭葉猴為原型,制作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根據白頭葉猴兩個不同的成長時期,即幼崽時期一身金黃色的模樣,成年時黑白配色的模樣,進行設計與制作,希望能展現出白頭葉猴不同時期的模樣,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白頭葉猴,喚起人們對它們的關注,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更好地展示白頭葉猴的獨特魅力,傳播和保護當地文化。
參考文獻:
[1]孫金龍.深入學習貫徹***生態文明思想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23,48(1):2-4.
[2]語遙.白頭發的“山間精靈”:白頭葉猴[J].科學啟蒙,2023(6):56-57.
[3]馬海博.地域性文創產品設計的現狀及實踐研究[J].藝術品鑒,2022(20):28-31.
[4]梁靜然.基于地域文化的遵化長城文創產品設計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23.
[5]葛菲.“雙鉆模型”下設計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1):194-196.
[6]周薇,謝干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J].天工,2024(25):72-74.
[7]王歡,宋姣,單文桃,等.雙鉆設計流程模式下智能照護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20,26(2):67-73.
[8]程醉.白頭葉猴:石山中的枝間精靈[J].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2021(12):30-31.
??(81頁完)作者簡介:黃妤婷,女,2002年生,廣西南寧人,本科,研究方向:工藝美術、文創產品設計與制作。通信作者:胡?亭?
作者單位:南寧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編輯:王振德《天工》雜志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2095-7556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國最美期刊
RCCSE中國準核心學術期刊
CACJ中國應用型核心(擴展)期刊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并州北路31號
電話:0351-8362625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