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政務公開?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農業農村
紅
(略)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紅
(略)2025年耕地輪作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202507/0715:55:10來源字體分享
信息分類農業農村發文日期
發布日期
(略):55:10文號
發布機構
各鎮(街)
(略)(
(略)):
根據《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25年中央財政耕地建設與利用(化肥減量增效、耕地輪作試點)資金的通知》(黔財農〔2025〕71號)要求,為切實抓
(略)2025年水稻—油菜輪作項目實施工作,結
(略)實際,制定了《紅
(略)2025年耕地輪作試點項目實施方案》,請認真抓好落實。
聯系人:
(略)
?
?
紅
(略)2025年中央財政耕地輪作試點項目
實施方案
?
根據《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25年中央財政耕地建設與利用(化肥減量增效、耕地輪作試點)資金的通知》(黔財農〔2025〕71號)要求,為切實抓
(略)2025年水稻—油菜輪作項目實施工作,推進項目任務落實、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圓滿完成項目各項任務指標,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統籌糧食安全和生態保護。輪作是統籌推進提升耕地質量和調節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一項重要舉措。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積極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和撂荒。突出生態保護、實行綜合治理,因地制宜,
(略),統籌推進輪作工作落實。探索完
(略)特色耕地輪作模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輕連作障礙,提升糧食產能,提高糧油作物有效供給,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
(二)堅持目標導向。推廣稻/油兩熟輪作耕作制,以穩糧食、擴油料,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目標,以輪作為抓手,以農業產業爭地矛盾突出、生態壓力
(略)域為重點,優化種植結構,強化科技支撐,推廣優質稻和雙低油菜品種,建設穩定的優質糧油基地。
(三)加強政策扶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引導農民、經營主體自愿參與糧油輪作,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強化政策扶持落地落實,穩定糧油
(略)域農民、經營主體收益。
二、項目任務、績效目標
1.水稻—油菜輪作面積0.35萬畝以上;
2.
(略)水稻、油菜平均單產較上年高2%以上;
3.項目成本控制率100%;
4.項目實施按階段完成率100%;
5.農民種植糧油積極性提高;
6.農民滿意度大于90%。
三、項目實施內容
(一)
(略)域。優先選擇相對集中連片、水稻和油菜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發展潛力
(略)域開展糧油輪作,相對集中連片面積不低于200畝,確保2025年水稻—油菜輪作項目實施面積達0.35萬畝以上。
(二)
(略)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推廣水稻—油菜輪作模式,改善耕地冬季閑置,推動耕地輪作制度改進和技術模式創新,促進資源與技術、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
四、項目資金概算、補貼對象、標準及方式:
(略)
1.資金概算。項目資金52萬元,將通過公開采購的方式:
(略)
2.補助對象。實施糧油輪作的農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
3.補助標準。所采購的肥料按照各鎮街上報面積來分發,面積不少于0.35萬畝。要按任務數在前茬糧食作物收獲后繼續種植同等面積的油菜,輪作面積按單季作物計面積,兩季作物面積不得累加。
4.補貼程序。區農業農村局要切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及時向社會公開補貼政策清單、規則及
(略)域;事中規范補貼物化發放流程,做好痕跡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事后做好信息公開公示等工作。實施鎮街所涉及的村,事前要對實施的主體進行公示,嚴防“跑冒滴漏”,對騙取、貪污、擠占、挪用或違規發放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五、實施步驟及進度安排
1.落實輪作地塊。2025年4-6月,各鎮街根據上年作物種類和種植意愿情況,確定
(略)域,優先選擇相對集中連片,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大(特別是油菜種植潛力大)的耕地開展輪作并上報實施面
(略)農業農村局。
2.制定實施方案。2025年7月上旬按省級實施方案編制“紅
(略)水稻—油菜輪作實施方案”。
3.肥料采購。2025年8月由局采購第三方服務來代理肥料的采購,肥料采購以公開采購的方式:
(略)
4.肥料發放。根據各鎮街上報面積,村級公示完成后及時將肥料發放給種植主體,完成時間2025年9月。
5.組織項目驗收。耕地輪作工作總體按照“省級負總責、市級審核把關、縣級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開展耕地輪作績效評價,形成績效評價報告及總結。項目實施結束后,及時組織驗收,驗收后將資
(略)農業農村局備案,完成時間2025年11月10日。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及技術小組,加強領導及技術指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推動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并取得實效。
2.突出指導服務。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指導
(略)域參與主體落實技術措施,開展綠色高效生產。嚴把技術關,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有機水溶肥料等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增施有機肥、緩釋肥、微生物肥料,建立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
(略),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控、以統防統治替代分戶防治,推動化肥、農藥施用減量增效;積極探索主要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發展,解決好機械化耕種和收獲中的短板問題。
3.嚴肅財經紀律。嚴格落實中央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對工作不力、資金使用管理出現嚴重違規問題的要追究相應責任;對未落實輪作任務的農戶,要及時督促整改,確保任務完成。
4.強化總結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以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
(略)
七、主要技術措施
(一)水稻主要技術措施
1.根據
(略)域自然生態條件,選用宜香優2115、泰優808、中優5617、中優177、科優21、川優6203等優質高產雜交良種。按1.5公斤/畝統一定量備種。禁止使用轉基因水稻品種。
2.采用生態旱育育秧、無紡布缽苗育秧等技術培育壯秧;適期規范移栽、確保移栽密度在每畝1.0萬穴左右。
3.精確定量施肥。遵循“有機無機結合,重施基肥,適追分蘗肥,巧施穗粒肥,平衡養分,增施硅鋅肥”的施肥原則,根據當地氣候、稻田肥力、品種特性,運用目標產量法和測土結果確定總施肥量和養分比例,并根據秧苗動態、氣候和各生育時期需肥要求,確定各時期追肥量,做到施肥量、施肥時期和營養元素的精確定量。
4.病蟲害綠色防控。按照病蟲害綠色防治的理念,普及推廣栽培控害和生態、物理控害技術,
(略)平衡;堅持“預防秧苗期,放寬分糵期,保護成穗期”的稻田病蟲管理策略。選用抗性品種,實行健身栽培,科學管理肥水,增強植株抗性;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進行燈光誘殺(蟲害),放置性引誘劑誘殺(蟲害);基于病蟲抗藥性治理技術,采取選擇用藥、控制用藥及交替輪換用藥技術。重點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曲病可在發病初期施藥,選用12.5%井岡?蠟芽菌水劑1000倍噴霧;稻瘟病可在分蘗盛期和水稻破口期施藥,選用2%春雷霉素水劑500倍或200億/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0倍噴霧;稻飛虱可保護利用天敵,推廣保蛛治蟲、稻鴨共育、釋放赤眼蜂等生物防治配套技術措施,也可選用0.6%苦參堿水劑600倍或10%煙堿水劑水劑500倍液噴霧;稻縱卷葉螟可在卵孵化盛期選用20億PIB/毫升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750倍或80億孢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750倍或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
5.水漿管理。水漿管理必須采取潔水灌溉,絕不能用生活污水,工業用水灌田,應做到單排單灌,在水層管理上,以淺為主,適時擱田,多次輕擱,夠苗曬田,以水增溫,以水促控,以氣養根,以根保葉;抽穗揚花期確保水層,黃熟期停水,活稈成熟。
6.適時收獲。黃熟期搶晴天收獲,禁止曝曬,做到一干二凈三飽滿,分品種單獨收獲晾曬儲藏。
(二)油菜主要技術措施
1.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選用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優質油菜品種油研50、黔油2020號、慶油3號等。于播種前先用10%鹽水選種,清除上浮的病種和小菌核,將下沉的種子洗凈陰干后播種(防菌核病)。在水稻下彎散籽時,組織農戶搞好開溝排水工作,開好邊溝、通溝和十字溝。
2.育苗技術。選擇土壤松軟肥沃,排灌方便,地勢平坦向陽的地塊作苗床,按移栽l畝大田需1分苗床地備足苗床。于播種前5—10天整地,使苗床土壤細碎,上細下粗,上緊下松,上實下虛,同時每分地苗床施腐熟的有機肥75一100公斤,復合肥1—1.5公斤,硼砂1—2兩,與土充分混勻,播種前澆足苗床底水,確保出苗整齊一致;在9月5一l5日播種,播種量嚴格按照1兩種子播足1分地苗床,精量播種,均勻撒播,并薄蓋一層細土,然后用玉米秸稈覆蓋苗床,再用清水澆透蓋種秸稈;出苗后及時揭開蓋種秸稈,清理苗床,疏理四周排水淘,防澇防漬,干旱天氣時,小水勤澆;三葉一心勻苗、間苗、定苗,扒除雜草、去弱留強;苗期用50%辟蚜霧、殺蟲雙防治蚜蟲、菜青蟲,噴施多效唑(或烯效唑)防高腳苗,培育矮壯苗;看苗酌施送嫁肥,移栽前1一2天澆足起身水。
3.大田移栽。大田耕整2—3次,田內開好三溝(邊溝、通溝、十字溝),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確保稻田通透良好,促進油菜根系生長,以防漬害;底肥畝施商品有機肥100—150公斤或腐熟農家肥1000-1500公斤,油萊專用肥40—50公斤,硼肥0.5-1公斤;根據前作茬口,選擇在lO月5日-25日移栽;移栽秧苗素質:苗齡3-40天,葉齡4-6葉,苗高5-7寸,根莖較粗,無高腳,葉片厚,葉柄短;根據大田土壤肥力,上等肥力田4500株/畝以上,中等肥力田5000株/畝以上,下等肥力田5500株/畝以上。
4.肥水管理。移栽當天畝用尿素5公斤兌清糞水1000公斤施活棵肥;開盤期畝用尿素7.5公斤兌清糞水750公斤追施促苗秋發;元月初結合中耕除草畝用尿素5公斤壅施臘肥,蕾菩期每畝遍施尿素7.5公斤.初花期用磷酸二氫鉀和硼砂水溶液噴施1一2次作花莢肥。
5.病蟲防治。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病蟲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苗期防蚜蟲、菜青蟲;初花期、盛花期用40%的“菌核凈”可濕性粉劑或多苗靈兌水噴施2次防菌核病:用20%滅蚜松(或50%辟蚜霧)防治蚜蟲。
6.適期收獲。終花后30天左右,當植株70%的角果呈黃綠色至淡黃色,主莖和分枝葉片幾乎全部脫落,莖桿淺黃色,主鈾最下部角果內籽粒已顯示種子固有色澤時,進行收獲。
?
?
初審:徐金
復審:鄢永燦
終審:羅睿
【上一篇】:沒有了【下一篇】:沒有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沈燕 |
 |
【聯系電話】 |
13335654237 |
【客服微信】 |
198106409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