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與共和國同齡的第一家民用建筑設計院,作為深耕行業七十余載的創新者,始終站在技術前沿,以卓越的專業能力引領行業發展。北京建院電氣團隊響應政策和市場需求,積極拓展電氣及智能化專項設計咨詢業務,組建智能化專項委員會,為公司智能化專項業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公司從事智能化專項設計的團隊人數近百人,在智能化專項設計領域憑借深厚的技術底蘊、創新的設計理念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各類建筑項目賦予了智慧的靈魂,打造出眾多具有標桿意義的設計作品。本次通過優秀智能專項設計成果的系列連載,分享建筑智能化設計理念,促進同行的交流與合作,推進行業的發展與進步,為智慧建筑的發展貢獻更多專業力量。
01項目概況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號,規劃總用地面積5.9099公頃,總建筑面積6499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44998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地上一層,地下二層。項目作為會議展覽建筑,兼容會議、展覽、餐飲等3種公共服務功能;建筑內的餐飲設施等空間向社會公眾開放。項目可滿足從元首外交到2000人以下的不同規模的會議、宴會等場景需求。
1、智能化系統構建:多系統協同與創新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其智慧會展旨在利用先進技術提升會展品質與效率,展示創新成果,促進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推動科技產業發展。
項目建立、完善了31個智能化子系統,建立了1個智慧會展平臺(基于BIM建筑物全信息管理、安保平臺、能源管理平臺、智慧消防平臺、運維管理平臺等多場景應用),6大智能化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機房工程),31個智能化子系統(其中3個創新項,13個提升項)。該智慧化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可使31個子系統打破壁壘,通過12個融合工具改變其運營方式,同時多個創新應用智慧賦能,100余個功能模塊協同支撐。
2、智能化系統建設原則:先進性、實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智能化系統以先進性、實用性、安全性以及可擴展性為原則,充分融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通過大模型+大數據技術構建智慧會展平臺新質生產力,賦能建設場景,提質降本。
先進性:采用最新技術,如 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確保會展的科技感與前瞻性;
實用性:方案貼合會展實際需求,解決傳統會展痛點,提高運營管理與觀展體驗;
安全性:保障數據、網絡及人員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
可擴展性:便于后續功能拓展與系統升級,適應會展業未來發展。以此,提高場館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場館的服務水平、推動場館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
3、網絡架構:會議中心物聯網建設體系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作為大型綜合性國際會議中心,其智能化建設滿足國際、國內重要會議以及平時普通會議需求,并通過建立物聯網體系實現智慧會議建筑的目標。項目分別設置外網、設備管理網、安防網,3個物理隔離的網絡,保證了各智能化子系統的獨立運行,各網絡之間通過防火墻和網閘相互連通;通過打通各系統網絡,將智能化各子系統互聯互通,最終建設為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智慧會展平臺。該智能化系統定制的會議中心物聯網建設體系,實現了智能管控、科技節能、立體安防等成效化運維管理系統。為會議中心平會兩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條件。
02智能化系統設計亮點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智能化系統3大創新系統亮點:
公共服務系統:融入VR/AR/AI等創新體驗元素。其中,人工智能數字人可提供智能化交互服務,機器人引導員能夠精準引領與會人員前往目的地,機器人清掃設備則確保環境的整潔干凈。該系統面向廣大民眾與參會人員,承擔著訪客接待以及公共服務信息發布等重要職能。例如,精心打造門戶網站,以便向社會大眾及時傳遞各類資訊;部署智能機器人在會場內為參會人員提供貼心地引導與全面信息服務,極大地提升了服務的便捷性與高效性,彰顯出公共服務系統的現代化與智能化特色。
集成信息應用系統:其能夠對子系統數據進行全面融合,徹底打破數據孤島現象,讓各類信息在同一大屏上達成同步展示。該系統擁有先進且支持人機交互的 BIM 三維可視化界面,可達成數據可視化效果?;陧椖康娜繑祿矗芤詧D形化方式實時查看各項數據,并對數據展開匯總分析、深度發掘以及多維度比對,充分挖掘數據的增值潛力。在融合 BIM 應用方面,可憑借詳盡指標體系實現三維設備運行監控,精準且實時地反映建筑內設備的運行與故障報警狀態,使采集的數據變得形象、直觀、具體。同時,它還配備了移動端 APP 界面、PC 端界面以及 APP 小程序等多種終端用戶操作界面,在重要會議期間能夠充當臨時指揮部綜合信息平臺。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加入人臉識別、高點監控的應用,通過人臉識別、行為分析等技術,可實現對人員、車輛的實時監控與預警,保障會展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智慧會展平臺,借助多個創新場景的成功搭建,在多方面實現顯著優化。
實時指揮:一鍵視頻指揮,隨時跨部門協作。可實時通過選取多人拉會的方式,參與者只需要接聽電話,就可以直接用手機進行音視頻會議,同時本地安防畫面和電腦畫面,單獨作為一路參會人入會,保證實時對齊,實時指揮,實時處置,實時解決。
AI能效賦能,利用科技節能減排。實時AI策略尋優在系統安全的前提下,實時調校系統運行方式和參數,達到提高能效比的目的,即在同樣冷量提供的前提下,尋找更加節約電力的運行方式,節約大量能源,按項目業態和系統測算,預計可進一步節能8%-13%。
360度實景融合。采集的視頻畫面精確融合顯示在三維模型上,多個相鄰畫面融合成為一整個畫面,實現對全局360度大場景的監控,可輕松地實現跨鏡頭協同追蹤車輛或人員,對潛在風險和安全威脅的預防和響應能力顯著提高。
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的智慧會展平臺,通過多個創新場景的建立,綜合能耗預計可減少10%,設備壽命延長10-20%,管理效率提升40%,綜合安防提升15%,應急事件處理效率提升30%,智慧體驗提升80%,無論從有形價值方面,還是無形價值方面,均能滿足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其節能效果和管理水平更加科學高效,從而形成國內首個生態智慧會展。
04結語中關村國際創新會議中心,作為我國創新發展的先鋒旗幟,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任務。憑借構建高水平且獨具創新特色的智能化體系,運用成熟前沿的技術,將科學的管理理念與先進的技術工具深度融合,以創新科技為引擎,驅動會議會展服務邁向智能化與差異化的新高度,持續增強品牌輻射力以及場館的整體運營效能,全力以赴將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精心雕琢成面向全球高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頂尖國家級平臺。
電氣專業智能化專項設計團隊:張建輝、王博筠、趙鵬撰稿人:王博筠
編輯:袁飛
校對:趙楠、劉笑楠、張寒冰
推薦閱讀
智能化專項設計系列特輯1|打造嶄新的智慧工體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