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機器人無人微超設備是一種新型的零售商業業務模式,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如自助購物、智能支付、自動識別等,實現顧客自助購物的功能。
機器人無人微超設備的發展依賴于多種技術的支持,包括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無人微超能夠實現商品的智能管理、庫存的自動調整以及顧客購物體驗的個性化定制。無人微超設備能夠提高購物的便利性,還能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供更高效的客戶服務。
機器人無人微超設備主要應用領域為各個城市的社區、商業街、辦公樓、廠區,致力于全鏈條數據IOT化運營管理,通過物聯網,打造社區出入口及居民活動中心區域的24h封閉式無人小店,提供全品類豐富的SKU,購物體驗更先進的設備。
1.1.2 市場前景
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是指在沒有營業員、收銀員以及其他商店工作人員的情況下,由消費者自助進行進店、挑選、購買、支付等全部購物活動的零售設備。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能節省人力、方便交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零售形式,又被稱為24小時營業的微型超市。
從成本因素來說,無人零售模式剔除了勞動力成本,為運營商降本增效提供了便利。眾所周知,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勞動力成本成為零售行業不可規避的壓力因素。尤其是在傳統便利店,員工成本普遍占銷售額的10%到12%。而無人零售模式的推廣,讓一名員工就能同時管理10-20家無人終端店面,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礎上,也更利于品牌運營商的連鎖經營,讓行業毛利率大幅度上升。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傳感器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內移動支付的日益普及,新型無人零售所需要的技術環節在近幾年被逐漸打通。“無人商店”已經成為新零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互聯網的巨頭企業,還是傳統的零售公司都在積極布局無人零售,無人零售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的爆發點。
隨著可支配收入、消費水平、城市化比率提高及自動售貨機所覆蓋銷售點的滲透率提升、社交距離意識加強以及自動售貨機不斷創新,無人零售及自動售貨機市場的收益相應增加。我國無人零售市場總銷售額由2016年的88.12億元增至2022年的29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5.77%。期間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降至226.9億元。
在無人零售的業務模式中,自動售貨機在整體市場擔當重要角色。作為“24小時營業的微型超市”,自動售貨機占地面積小,無需人工銷售,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于運營者而言,自動售貨機投放方便、運營成本低;對于消費者而言,自動售貨機布局廣泛,購物便利。數據顯示,我國自動售貨機市場總銷售額由2016年的87.9億元增至2023年的389.2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01%。
我國自動售貨機零售市場極度分散。由于單個運營商的供應鏈能力、供應鏈成本及運營能力有限,導致對缺乏運營管理及供應鏈能力并不強的運營商而言,將自動售貨機零售網絡發展至大規模并維持穩健盈利能力非常具挑戰性。2023年我國自動售貨機的產量為71.22萬臺,全國自動售貨機總數接近150萬臺,2016年至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0.39%。
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市場規模的擴大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消費者便捷性需求提升及個性化服務偏好的增強。此外,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覆蓋社區、寫字樓、商場、學校、交通樞紐、醫院等多個場景,這些場景具有人流量大、消費需求旺盛的特點,為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的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
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市場競爭激烈,參與者眾多,包括初創企業、電商巨頭和傳統零售企業等。初創企業如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猩便利等,通過技術研發和模式創新,不斷推出新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并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份額。電商巨頭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則通過資本和資源的優勢快速布局市場。傳統零售企業也在積極轉型加入無人零售行列,如娃哈哈等。各參與者通過不同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手段爭奪市場份額,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消費內容正從生存型消費轉向以精神體驗、享樂為主的發展型消費。社會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變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個性化、多元化消費勢頭崛起。無人零售的自動化購物體驗和便捷的消費方式,將吸引著新一代年輕的消費群體。隨著技術進步、消費升級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無人零售自助終端設備市場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1.1.3技術分析
項目采用現代化生產工藝和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工藝和技術成熟,具備規?;a條件。項目生產工藝流程包括設計與開發、材料采購與加工、零部件制造與組裝、裝配與調試、質量檢測和包裝。
設計與開發: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設計出合適的產品。開發過程包括設計外觀、功能、軟件等方面。
材料采購與加工:根據設計要求,采購所需的材料,包括金屬零件、塑料殼體、電子元件等。同時進行材料加工,將金屬零件和塑料殼體進行切割、沖壓、折彎等工藝,制作出智能微超設備的結構骨架。
零部件制造與組裝:對于電子元件,需要進行PCB板設計和電路板制造。之后,將電子元件焊接到PCB板上,并進行軟件編程等工作。同時,對其他零部件進行制造和組裝。
裝配和調試:將各個零部件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裝配,并進行電氣連接和機械連動。完成裝配后,進行機器的調試和測試,確保其功能正常。
質量檢測與包裝:對已裝配好的智能微超設備進行質量檢測,包括外觀檢查、功能測試等。通過檢測合格后,對機器進行包裝,包括外包裝和內包裝,確保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
1.1.4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2021年7月,商務部等12部門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鼓勵發展智能社區商店、無人值守便利店、自助售賣機等新零售業態。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支持實體消費場所建設數字化消費新場景,推廣非接觸式服務等應用,提升場景消費體驗,培養全民數字消費意識和習慣。
2022年7月,科技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消費領域積極探索無人貨柜零售、無人超市、智慧導購等新興場景。
2022年12月,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
2023年2月,國務院發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促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模式規范有序發展,鼓勵超市、電商平臺等零售業態多元化融合發展。
2023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發展智慧商店、共享輸電、智能快件箱等業態,提供現場交互、無接觸交易、智能結算、自助售賣等服務,提升數字化體驗。
202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加快無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業態布局。
(2)資源優勢
鎮賚縣全縣轄區面積4718.69平方千米。全縣共有耕地18.73萬公頃,園地404.19公頃,林地4.03萬公頃,草地4.11萬公頃,城鎮及工礦用地1.38萬公頃,交通用地9563.47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占地9.52萬公頃,其他土地8.42萬公頃。工業及建設用地充足。
鎮賚縣電力資源豐富,可開發清潔能源面積600平方千米,百千米半徑范圍內火電、清潔能源總裝機量300萬千瓦,滿負荷發電量160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50億千瓦時,年富余電量110億千瓦時,是國家首批清潔能源示范城市和風電本地消納示范區。
(3)區位優勢
鎮賚縣處于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大資源?。▍^)結合部,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美譽,200公里半徑內,有5個地級城市(松原、白城、齊齊哈爾、大慶、烏蘭浩特),5個支線機場環繞周圍,距白城機場僅40公里。境內有兩條鐵路、兩條高速公路貫通交匯,是黑、吉、蒙三省區交界處重要的“樞紐型”城市,是內蒙古、黑龍江入關必經之地,交通便利,物流發達,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優勢。
(4)人才優勢
白城市有農科院、林科院、農機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873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數為6898人,中級職稱人數為18409,初級職稱人數為15566人。
2023年,白城市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市人才工作的20條舉措》,立足地域優勢,最大限度盤活本地人才資源,加快推進專家型戰略人才、實用型鄉土人才、技術型藍領人才3支隊伍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白城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產品規模
項目達產后,年生產機器人智能微超20000臺。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年生產機器人智能微超6000臺,二期工程年生產機器人智能微超14000臺。
1.2.2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總占地面積6萬㎡,總建筑面積7萬㎡。
一期工程占地面積2萬㎡,建筑面積3萬㎡。主要建設行政樓、生產車間、原料庫房、研發辦公樓、職工宿舍、職工食堂、配電房、門衛室等建筑物,購置10條機器人智能微超生產線,并建設水電暖、地面硬化、綠化等配套設施。
二期工程占地面積4萬㎡,建筑面積4萬㎡。主要建設生產車間、數據集控中心、運營中心、區域供應鏈中心等建筑物,購置10條機器人智能微超生產線、3條自研產品生產線,并建設水電暖、地面硬化、綠化等配套設施。
1.3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1.3.1 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為6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52000萬元,流動資金8000萬元。
1.3.2 資金籌措
企業自籌。
1.4 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 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40000萬元,利潤15000萬元,投資回收期7.0年(稅后,含建設期3年),投資利潤率25.0%。
1.4.2 社會評價
項目建設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物流成本,優化了供應鏈管理,提高了物流效率,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均衡發展。項目通過提供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和商機增長潛力,引領著新零售時代的變革。
鎮賚縣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處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接合部,是松嫩平原和科爾沁草原交融匯聚地帶。東靠嫩江,與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西連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接壤,西南與南分別與白城市、大安市、洮北區為鄰。鎮賚縣是全國大型商品糧基地和畜牧發展示范基地。鎮賚縣區位交通優勢明顯,以鎮賚縣為中心、500千米為半徑,可全面覆蓋東北區域的工業城市和資源富集地區。
2023年,全縣GDP達94.8億元,同比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億元,同比增長23.6%;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7億元,同比增長9%;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8億元,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4億元,同比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
此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據發改投資規【2023】304號國家發改委關于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要求,可定制化編制政府立項審批備案、國資委備案、銀行貸款、產業基金融資、內部董事會投資決策等用途可研報告。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
1.1.2 項目建設性質
1.1.3 項目擬建地址
1.1.4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1.5 項目建設工期
1.1.6 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1.7 項目生產規模
1.2 企業概況
1.3 編制依據及研究范圍
1.3.1 編制依據
1.3.2 研究范圍
1.3.3 編制原則
1.4 主要結論和建議
1.4.1 主要結論
1.4.2 建議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需求分析及產出方案
2.1 項目背景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產業發展完善
2.2.2 項目建設是公司規模擴展,全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2.3 增加產能,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2.2.4 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2.2.5 提升生產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為業務發展和高效管理賦能
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2.3.1 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的發展
2.3.2 公司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及良好品牌認可度
2.3.3 行業經驗豐富,技術協同優勢顯著
2.3.4 優秀的人才隊伍和管理體制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基礎保證
2.4 市場需求分析
2.4.1 市場需求分析:通過量化目標市場的消費需求,預測產品的潛在銷售量及增長趨勢
2.4.2 市場供給分析:評估現有及潛在競爭者提供的同類產品數量,識別供給缺口或過剩
2.4.3 市場競爭分析:研究行業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份額分布、主要競爭對手策略及進入壁壘
2.4.4 項目產品分析:結合產品特性(如價格、質量、功能)與市場需求匹配度,判斷其競爭力
2.4.5 市場綜合分析:整合供需、競爭及產品數據,形成對項目整體可行性的判斷
2.5 項目建設內容、規模和產出方案
2.5.1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2.5.2 項目產出方案
2.6 項目商業模式
2.7 項目對我國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影響分析
第三章 項目選址與要素保障
3.1 項目選址方案
3.1.1 項目選址的原則
3.1.2 項目選址需求
3.1.2 選址方案的初步擬定
3.2 項目建設條件分析
3.2.1 概況
3.2.2 政治
3.2.3 經濟
3.2.4 項目投資地營商的主要優勢
3.2.5 投資激勵
3.2.6 經貿情況
3.2.6 法律法規
第四章 項目建設方案
4.1 技術方案
4.1.1 原料路線確定原則
4.1.2 生產工藝技術路線確定原則
4.1.3 技術先進性
4.1.4 生產工藝流程
4.1.5 主要原輔材料耗量
4.2 設備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給排水工程
4.3.2 變配電工程
4.3.3 消防工程
4.3.4 火災報警及消防控制系統
4.3.5 通信工程
4.3.6 室外管網等配套工程
4.4 數字化方案
4.4.1 工業化生產可靠性分析
4.4.2 技術管理及特點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設管理方案
4.5.1 項目建設期管理
4.5.2 公司注冊及審批流程
4.5.3 項目審批流程
4.5.4 項目申報
4.5.5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第五章 項目運營方案
5.1 生產經營方案
5.1.1 采購模式
5.1.2 生產模式
5.1.3 銷售模式
5.1.4 研發模式
5.1.5 影響公司經營模式的關鍵因素
5.1.5 燃料動力供應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設施
5.3 運營管理方案
5.3.1 人力資源配置
5.3.2 人員培訓
5.3.3 員工退場
第六章 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6.1 投資估算
6.1.1 投資估算范圍
6.1.2 項目投資估算
6.1.3 資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6.2.2 編制依據
6.2.3 收入測算
6.2.4 成本核算
6.2.5 利潤核算
6.2.6 財務評價分析
6.3 財務可持續性分析
6.3.1 不確定性分析
6.3.2 償債能力分析
6.3.3 評價結論
第七章 項目影響效果分析
7.1 經濟影響分析
7.2 社會影響分析
7.3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7.3.1 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7.3.2 營運期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7.3.3 環境保護的建議
7.3.4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7.4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項目能耗情況
7.4.2 節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3 管理節能措施
7.4.4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結論
第八章 項目風險管控方案
8.1 工期風險
8.2 質量風險
8.3 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8.4 市場波動風險
8.5 政策風險
8.6 政治風險
第九章 思瀚產業研究院結論與建議
9.1 主要研究結論
9.2 建議
附件:財務分析過程
·官方網站:?Chinasiha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