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致力于全國裝配式建筑產業政策導向全發布。
晉市建建〔2025〕9號
《晉城市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實施方案》已制定,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晉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晉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1月20日
(主動公開)
晉城市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辦發〔2024〕45號)要求,為加快推動我市建筑領域節能降碳,促進城鄉建設碳達峰和綠色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0%,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35萬平方米,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
到2027年,全市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機制和政策體系持續完善,超低能耗建筑實現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建成一批綠色低碳高品質建筑,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顯著成效。
二、重點任務
(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嚴格落實《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相關要求,行政審批主管部門依法對民用建筑進行規劃審查時,應當就設計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征求同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意見,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批準設計方案。規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建設項目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建筑節能等要求納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行政審批主管部門將其納入建設工程規劃審查內容,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此項內容的驗收工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推動落實。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推動落實,不再列出)
(二)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管理。優化新建建筑節能降碳設計,嚴格執行城鎮新建建筑節能標準。開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試點。5000平方米以下國有資金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應開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設,以點帶面,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發展改革主管部門和行政審批主管部門在對政府投資項目立項批復時,應對執行超低能耗、低碳建筑提出要求,并保證投資。
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當安裝建筑能耗動態監測計量裝置,新建居住建筑應當安裝能源分項計量裝置。嚴格落實工程建設各方責任,強化年運行能耗1000噸標準煤(或電耗500萬千瓦時)及以上建筑項目節能審查,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重點把好工程項目驗收關。(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能源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全面發展綠色建筑,新建城鎮民用建筑應當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公共建筑應當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等級標準進行建設;超高層、超限高層建筑應當按照三星級等級標準進行建設;鼓勵國有資金投資的公共建筑及其他有條件的項目執行二星級及以上標準。以政府投資項目、大型公共建筑、超限高層建筑為重點,運用BIM數字化設計手段,優化項目前期技術策劃方案。加大超低能耗、裝配式建造、可再生能源等綠色創新技術集成應用,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創新項目。鼓勵單體建筑2萬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照綠色建筑創新項目進行建設,市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要保證綠色建筑創新項目的投資。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綠色建筑創新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有序推動城鎮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對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2021)相關要求,重點對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和外墻保溫、門窗等重點內容進行改造。各縣(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對本行政區域內既有建筑的建設年代、結構形式、用能系統、能耗指標、使用年限等組織調查統計和分析,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既有建筑改造計劃,明確改造的目標、范圍和要求。根據房屋安全情況明確改造內容,改造部分的能效達到現行標準規定。確保2030年前完成應改盡改。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既改項目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捆綁推進,通過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老舊小區)等,積極爭取資金,統籌推進既改工作,實現固投打包、全部入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按不低于50%的標準,對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提供資金保障。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時,產權所屬單位依照《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有關規定進行改造。鼓勵運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模式實施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能源局、市財政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優化建筑運行節能管理。以提升便利性為核心,暢通家電更新消費鏈條,促進高效節能家電消費,鼓勵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設備。完善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科學制定能耗監測、統計、限額等節能監督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公共建筑室內溫度控制機制,依法開展建筑冬夏室內溫度控制、用能設備和系統運行等情況檢查,嚴肅查處違法用能行為。積極開展黨政機關、教育、衛健、場館和縣(市、區)等各級各類公共機構能源費用托管服務試點,逐步推進具備條件的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重點用能單位全部實施能源費用托管服務。(市商務局、市能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晉城供電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建筑用能低碳轉型。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持續推動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推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推動開發區標準廠房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按照“宜建盡建”原則,積極運用市場化機制,推動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場館等公共建筑屋頂、立面、車棚頂面等適宜場地空間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綜合利用空氣能、生物質能、工業余熱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利用分布式光伏、儲能技術等,提高建筑用能柔性,構建以“直流建筑+分布式蓄電+太陽能光伏智能充電樁”為特征的新型建筑電力系統,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能源局、市商務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制定供熱分戶計量改造方案,逐步推動具備條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對不具備按照兩部制熱價計費條件的建筑,可以實行按供熱面積收取熱費,并盡快創造條件實現按照兩部制熱價計收熱費。新竣工建筑應達到按供熱量計量要求。加快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加強對熱量表、燃氣表、電能表等計量器具的監督檢查。推進城鎮智慧供暖,加快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與傳統供熱融合,大力推進智慧供熱項目建設,全面推廣應用智慧供熱,推動供熱企業管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能源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市政公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動節能低碳農房建設。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提升寒冷地區新建農房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加大抗震設防、綠色建造、清潔低碳用能的農房設計研究,完善農房建設相關標準和圖集。提倡就地取材,推廣應用綠色建材,鼓勵選用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等建造方式。積極開展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對房屋墻體、門窗、屋面、地面等進行菜單式微改造。推動農房可再生能源應用與電氣化,引導農民減少煤炭燃燒使用,逐步實現農村地區散煤清零。推進太陽能、空氣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暖、供電、炊事等方面的應用。因地制宜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鼓勵建設鄉村智能微網。提高鄉村電氣化水平,鼓勵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熱水等用能電氣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能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晉城供電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推行綠色低碳建造。大力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支持在建筑工地辦公用房、圍擋、道路等主要臨時設施建設中,大力推廣應用預制裝配化產品。鼓勵支持裝配化裝修在新建商品住宅項目中的應用。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和應用推廣,發揮政府采購引領作用,支持綠色建材推廣應用。政府投資項目要按照《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積極采購綠色建材,持續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要不斷加大綠色建材的認定入庫,規范全過程對綠色建材的使用和驗收,對綠色建筑一星級建筑,綠色建材應滿足≥10%的要求;對綠色建筑二星級建筑,綠色建材應滿足≥20%的要求;對綠色建筑三星級建筑,綠色建材應滿足≥30%的要求;通過強化過程管控,讓綠色建材成為推動我市建筑行業發展的綠色生產力。
推廣節能型施工設備,統籌做好施工臨時設施與永久設施綜合利用。規范施工現場管理,推進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完善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市場推廣機制,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鼓勵使用再生產品。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推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嚴格建筑拆除管理。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堅持“留改拆”并舉,加強老舊建筑修繕改造和保留利用。各縣(市、區)要對建筑拆除情況加強監督管理。建設單位應按照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拆除工程承包單位實施建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廢棄物可以再利用的,應當循環利用;不能再利用的,應當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置。各縣(市、區)要把握建設時序,堅決杜絕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支持企業組建技術創新中心,聯合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開展綠色低碳建筑、新型建筑工業化、城市更新和住宅品質提升等基礎研究,建設超低能耗試點項目。積極申報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支持相關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開展建筑節能降碳技術相關培訓,普及綠色低碳技術,提高從業者整體素質。(市科學技術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強建筑領域能耗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建筑能耗監測、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限額等制度,開展建筑能效測評工作,進一步降低建筑運行能耗。根據能源統計核算制度,加強基礎數據查詢審核,全面科學反映全市建筑領域能源消耗情況。(市統計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貫徹落實法規標準體系。加強《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山西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推進建筑節能降碳相關標準體系建設。2025年執行居住建筑83%節能標準,2030年執行公共建筑78%節能標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
(十四)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工作合力。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規劃,明確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超低能耗、低碳建筑等建筑節能降碳指標的發展要求,報本級政府批準后實施。行政審批主管部門要將建筑節能降碳指標納入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審查范圍。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建筑節能降碳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嚴格落實各方主體責任。
(十五)加大政策資金支持。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改造。統籌城鎮建設與發展專項補助資金,用于支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技術的研發應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高質量綠色低碳建筑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等。各縣(市、區)應當配套安排民用建筑節能資金和綠色建筑發展資金,用于支持建筑節能、綠色建筑發展工作。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和相關產業發展。各縣(市、區)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落實支持建筑節能、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建設、購買、運行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在建筑容積率、不動產登記的建筑面積等方面予以政策優惠。(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國家稅務總局晉城市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晉城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晉城監管分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工作要求
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重要性,高質量完成實施方案目標任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建筑領域高質量發展。各有關部門要在土地出讓、劃撥和項目立項時強化約束性審查,支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產業發展。加大對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宣傳力度,普及建筑節能降碳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引導全社會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營造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篤力前行│我會召開加快推進裝配式裝修專項工作座談會
大講堂視頻│裝配式建筑文件解讀和發展情況
大講堂視頻│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解讀
大講堂視頻│裝配式建筑設計理論與工程實踐
大講堂視頻│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開放與集成
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分會(GABiA)是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準、住建部主管)的直屬機構;開展建筑領域內團體標準、認證標識(品牌認證、服務能力認證、國推認證)、技術評估推廣、國際合作、會展培訓、公共關系等服務;立足服務于政府、行業、市場、企業、從業者,大力推動建筑產業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1.建筑領域內工程應用的團體標準、地方標準的立項編制服務;
2.建筑領域內產品標準(國標、行標、團標)的立項編制服務;
3.產品技術項目的(部級、團體級)科技成果評估與推廣服務;
4.建設領域項目工程款項結算問題的相關法律服務。
服務理念|樹品牌、搭平臺、打造聯盟共同體
秘書長|李紅??010-5893 1489/1496/1048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分會遷址公告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請記得將我們“設為星標”。不錯過每一次的精彩。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