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代碼:
(略)-
(略)
(略)水務局:
你單位:
(略)
一、該項目建設地點:
(略)
①水環境提升工程:主要是對淮河干流惠源居段灘地進行梳理整治,包括灘面清表、水塘清表清淤、水系連通、灘面清退等,總面積約24000m2,寶積山段灘面清退面積約4000m2。
②岸坡防護工程:惠源居段新建硬質駁岸約160m,生態駁岸約450m,防汛擋墻約360m。
③防汛巡查便道工程:惠源居段新建防汛巡查便道約400m,
(略)1個,次入口2個。
④
(略)貫通工程:
(略)長度約550m。
⑤惠源居段生態植被種植總面積約18000m2,其中喬木、灌木、地被種植面積13000m2,水生植物5000m2。寶積山段現狀綠化整治約5000m2,綠化補種約2000m2。
⑥輔助工程:
(略)燈50盞,文化宣傳欄2組,配套設施若干(垃圾桶、警示牌、休憩坐凳等)。
根據《報告表》評價結論、項目技術評估意見,工程實施將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在全面落實《報告表》和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不利影響能夠得到減緩和控制。我局原則同意《報告表》的環境影響評價總體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在項目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和環境管理中,你單位:
(略)
1.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格控制項目占地,開工前明確占用范圍。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時段、施工時序;優化臨時占地的布局和選址,減少占地和盡量選擇荒地,采取“永臨結合”的方式:
(略)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車輛清洗等廢水經隔油池+油水分離器處理后回用場內灑水降塵或車輛沖洗;基坑排水、施工設備沖洗廢水經沉淀池處理、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生物污水成套處理設備(預曝沉砂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處理后用于綠化、灑水抑塵。本項目施工期采用干法清淤,避免對淮河水造成影響。
3.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施工場地定時灑水,工地設置圍擋,設置施工場地硬化措施,料場、臨時堆場防塵措施,建筑垃圾防塵清運措施,運輸車輛防塵措施等;鋪路采用陰離子乳化瀝青等環保型瀝青。運輸車輛配備頂蓋密封并進行出入清洗,使用高品質燃油,加強對機械和車輛的維護保養。施工期揚塵執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32/
(略))表1限值,機械車輛燃油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略)面鋪設過程中瀝青煙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略))表3排放限值。
4.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夜間施工,合理規劃施工場地,合理分布施工機械;設置移動隔聲裝置;盡量采用低噪設備;車輛限速限鳴,減少交通噪聲。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5.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按“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落實各項收集、貯存和安全處置措施。施工期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廢鋼筋、廢木材、廢安裝材料、廢包裝材料外售綜合利用;清表垃圾委托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處理;廢油(HW08)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6.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嚴格落實《報告表》所述的各項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配備相應物資。
三、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你單位:
(略)
四、工程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納入施工合同;項目竣工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五、按《報告表》提出的環境管理計劃和環境監測計劃,實施有效的日常環境管理與監測,確保本項目的負面影響減緩措施得到落實。
六、項目建設期間的環境現場監督管理由
(略)盱眙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對該項目施工期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七、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2025年6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