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示內容由建設單位:
(略)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1)項目名稱:
(略)
(2)建設性質:新建
(3)建設單位:
(略)
(4)建設地點:
(略)
(5)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工程治理范圍:本工程位
(略),涉及
(略)、
(略)和
(略)(略)縣。干支流治理工程起終點:
二十埠河(鐵路街~南淝河口段)樁號K5+445~K26+923,治理長度21.48km;
三十埠河(
(略)南側~
(略))樁號K0+961~K1+570、三十埠河(
(略)~二十埠河口)樁號K4+633~K8+952,治理長度4.93km;
小板橋河上游東支(
(略)~東西支流匯入口段)樁號K2+211~K2+380、上游西支(
(略)~東西支流匯入口段)樁號K4+525~K5+190、小板橋河(
(略)~二十埠河口段)樁號K6+304~K7+650,三段治理長度2.18km。
河道治理總長度28.59km。
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堤防工程:對防洪不達標段堤防進行達標建設,包括堤防加高加固長約19.06km(其中堤防加培10.96km,防洪墻0.28km,加高或新建擋浪墻7.82km),另削坡退堤1.64km,抗滑樁2.57km,背坡擋土墻1.00km。
(略)工程:
(略)22.52km,
(略)0.2km。
護坡護岸工程:鋪設草皮護坡18.06km;修復原生態護岸坍塌或破損段14處。
原污水管道遷改加固工程:
(略)段堤身內污水管線進行改遷,老管線封堵及加固長度約4.85km,堤后新建d400-d1400污水管道約5.13km。
建筑物工程:拆建堰壩2座,加固堰壩1座,拆除堰壩6座;17#、19#堰壩壩前清淤0.7km;拆建涵閘2座,拆除涵閘4座;拆除阻水橋梁史城橋1座,
(略)橋剩余部分拆除;
(略)、
(略)排澇泵站各1座、6座排水防倒灌閘、2
(略)工程等。
信息化工程:為配套建設視頻監視及水位監測設施,包括龍崗水位站升級改造、新建6座水位站、布設河道視頻監測點30處等。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施工期
廢水:施工期地表水污染源主要來自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機械設備沖洗產生的含油廢水;混凝土施工廢水;管道試壓廢水;護坡護岸工程、清淤工程、建筑物工程產生的基坑廢水。
廢氣: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來自施工揚塵、運輸車輛及機械產生的尾氣、疏浚淤泥產生的惡臭氣體、
(略)柴油發電站廢氣、焊接煙塵、管道防腐廢氣和瀝青攤鋪廢氣等。
固體廢棄物:本工程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棄土、混凝土養護廢渣、建筑垃圾、廢機油、油泥及機修抹布及手套。
噪聲:項目主要噪聲源為挖掘機、堆土機、裝載機等施工設備噪聲。
陸生生態:本次工程施工占地影響主要表現在建設施工對土地資源的占用方面。工程所占土地類型主要為耕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交通設施用地等,工程施工占地將使土壤環境發生改變,造成被占地部分土地生產和使用功能的部分和全部喪失,改變了土地的利用格局,增加了人類對土壤自然狀況的干擾程度。
(略)、施工生產
(略)、臨時堆土場等臨時占地對人工林木、農田、草地和動物棲息地造成破壞,臨時占地隨工程建成后將進行復墾或復耕。部分臨時占地不能復耕成耕地原狀,耕地生產力在一定時間內有所下降。
水生生態: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特點,本項目大部分任務安排在枯水期進行;堤防加固工程、
(略)多在干地施工,本次工程任務中對水生境有影響的工程或施工環節包括:①河道清淤;②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圍堰填筑、拆除重建等。
(2)運營期:
廢水:本工程為防洪治理工程,工程運營期廢水污染源排放主要為管理人員生活辦公產生的生活污水。
廢氣:本工程運營期不產生廢氣。
固體廢棄物:本工程運營期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攔污柵柵渣、廢機油和廢含油抹布和手套。
噪聲:運營期噪聲主要來自泵站的設備噪聲影響。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施工期
①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工程臨時
(略)設置移動環保廁所,實現對糞便、尿液等的無害化處理,并可循環用于沖廁;管道試壓廢水、基坑排水和混凝土養護廢水與清淤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基坑排水經集裝箱型式沉淀+調節一體化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于灑水抑塵、結構養護;
(略)內施工機械集中
(略)域均設置隔油+沉淀處理的一體化集裝箱型式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于車輛沖洗。臨時堆土場底泥余水經沉淀處理后用于施工場地、車輛的灑水抑塵用水。
②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揚塵:嚴格落實施工過程“6個百分百”的相關要求,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
(略)的揚塵污染進行監控,定期公布監控結果;
燃油廢氣:優先選用新能源或者滿足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燃油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加強對施工機械燃料的管理,
(略)線;禁止超載和使用劣質燃料;
底泥惡臭:灌排溝疏浚底泥經晾干后采用干地施工,疏浚的底泥由密閉運輸車運至臨時堆土場內臨時堆存,委托專業單位:
(略)
瀝青煙氣:瀝青攤鋪時選擇大氣擴散條件好的時段,瀝青煙攤鋪過程歷時較短,同時采取兩側設置施工圍擋等措施,減輕攤鋪時煙氣對沿線敏感點的影響;
焊接煙塵:焊接工序產生廢氣采用移動式焊接煙氣凈化機進行處置后無組織排放;
管道防腐廢氣:本項目所用管道在管道制造廠完成防腐工作,不需在現場防腐,現場僅為補口補傷等少量防腐。現場補口外防腐采用三層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傷采用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帶或補傷片;熱煨彎管用環氧粉末及廠家帶的環氧涂料進行修補。管道補口補傷等防腐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揮發性有機氣體如苯、甲苯、甲醛等。但由于刷漆廢氣量較小,且施工現場均在野外,有利于空氣的擴散,同時廢氣污染源具有間歇性和流動性,因此刷漆廢氣對局
(略)的環境影響較輕,并且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影響也將隨之消失。。
③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現場設置移動垃圾收集桶,收集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運;河道清淤底泥運至臨時堆土場內臨時堆存,委托專業單位:
(略)
④噪聲控制措施:
施工機械:優化施工工藝,對于臨近的
(略)設置移動聲屏障,采用低噪聲設備,施工機械遠離居民住宅,設置雙層移動聲屏障的措施。
交通運行:
(略)經過村莊及集中居民點時,在
(略)前50m處設置限速標志,控制車速,并禁止鳴笛,同時避免在居民午休時間及夜間進行運輸活動。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在居民集中的施工段,在人們睡眠休息時間午間12:00~14:00禁止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對同一施工段涉及多項施工內容時,避開同步施工,分項施工,避免增加噪聲貢獻值。
⑤生態治理:
陸生植物保護措施:生態避讓、生態影響消減、生態恢復與補償及生態管理措施。
陸生動物保護措施:避讓和減緩措施、恢復與補償措施、管理措施;對
(略)域內的受傷的野生動物尤其是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救治。
水生生態保護措施:施工避讓、漁政管理和增殖放流。
環境
(略):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濕地公園范圍內設置臨時工程、禁止設置污染物處理設施;橋梁工程、清淤工程、堰壩工程等工程施工圍堰建議選用袋裝土圍堰,盡量減少圍堰填筑及拆除過程中懸浮物的產生;在涉及的自然公園設立明顯的施工標志牌。
生態監測。
減少臨時占地,棄(?。┩翀?、
(略)等大臨工程禁止選址于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
(略)、基本農田內;對擾動土地、取/
(略)、水土流失情況、水土保護措施進行監測,監控水土保持工程落實情況、表土臨時堆放場地的使用情況及安全要求落實情況,擾動土地及制備占壓情況;臨時用地表土單獨收集堆放,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有效的復綠、復墾、復耕。
(2)運營期
①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工程不新增勞動定員,泵站工作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周邊鄉鎮公廁等基礎設施,項目不新增生活污水。
②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間產生的固廢廢物主要為泵站養護產生的廢機油和含油抹布和手套,屬于危險廢物,收儲于泵站內危廢暫存設施,定期委托資質單位:
(略)
③噪聲控制措施:主要為各泵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泵站內合理布局,水泵設置獨立設備房,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并設置減振基座,設備房安裝隔聲門窗處理。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二十埠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設不可避免會對沿線環境
(略)產生不利影響因素,針對不利因素,設計中提出了積極有效的防護措施,本環評根據評價結果補充了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議,工程施工期間產生的環境影響可以得到控制和緩解。在切實做好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好關于濕地公園、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
(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本工程是一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的工程。
因此,本環評認為,在嚴格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及建議的條件下,從環境影響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五、
(略)絡鏈接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
(略)
(略)頁附件1;
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紙質版:公眾可通過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等方式:
(略)
建設單位: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地址:
(略)
評價單位: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郵箱:
(略)
聯系地址:
(略)
六、
(略)絡鏈接
本次環境影響評價征求意見的范圍主要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相關公眾;公眾意見表詳見附件2。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
(略)
在公告時間內,公眾可向建設單位:
(略)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參與起止時間:自本公示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
附件1二十埠河防洪治理工程征求意見稿(解壓密碼
(略)).zip
附件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解壓密碼
(略)).zip
關于二十埠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二次公示的申請(解壓密碼
(略)).zip
(略)
2025年6月25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