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皖環函〔2025〕461號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關于
(略)(略)專科(核醫學科)能力提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的函
(略)(略):
《
(略)專科(核醫學科)能力提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收悉。根據《報告表》、
(略)評估意見(環評估函〔2025〕77號)和專家組技術評審意見,提出如下審批意見:
一、建設項目內容
該項目建設地點:
(略)
該項目符合輻射實踐正當性原則,在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和輻射防護措施后,對周邊環境、公眾和輻射工作人員的環境影響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我廳同意《報告表》的總體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輻射防護、污染防治措施。
二、項目建設與運行期間應重點關注的事項
(一)加強施工和運行期間環境管理,嚴格按照《報告表》要求,落實施工揚塵、噪聲、廢氣、廢水、固體廢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二)嚴格按照《報告表》中輻射工作場所屏蔽防護要求建設,項目建成后,輻射監測結果滿足屏蔽防護相關標準要求后方可投入運行。
(三)嚴格按照《報告表》要求正確設置機房門機聯鎖裝置、固定式劑量率報警儀、工作狀態指示燈、警示標志等輻射安全設施,相關設施應符合《核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
(略))等技術要求。
(四)該項目應至少配置3臺表面污染儀、2臺輻射劑量巡測儀、4臺活度計(測定種類)、1臺輻射防護監測儀(探測光子能量下限低于27keV)、1臺固定式劑量檢測儀和4臺個人計量報警儀。按監測方案對輻射工作場所及周圍輻射水平進行日常監測,并做好記錄和數據分析研判。
(五)嚴格放射性藥品和放射源管理,放射性藥品和放射源的領取、使用、歸還等應進行檢查,做好記錄。
(六)嚴格落實《報告表》中放射性廢氣、廢水、固廢治理措施,確保項目運行期間放射性廢物排放、處置符合相關規定。
(七)加強輻射安全管理,根據新增項目修訂完善輻射管理制度和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配備充足的輻射事故應急物資,定期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演練,按時上報輻射安全和防護狀況年度評估報告。加強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考核管理,通過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和防護知識考核后方可上崗。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嚴格執行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體檢等管理制度。
三、該項目投入運行前應當依法依規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審批手續。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規定,開展驗收監測、編制驗收報告,公開相關信息并接受社會監督,按規定報送(填報)驗收信息。
四、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
(略)
五、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表》送至
(略)生態環境局,并按規定自覺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6月20日
附件
項目核技術應用情況一覽表
放射源
(略)
放射源名稱:
(略)
數量
單枚/套活度(Bq)
放射源類別
工作場所
名稱:
(略)
備注
68Ge
2
6.0E09
Ⅴ
核醫學科
校準源
2
22Na
7.40E07
Ⅴ
校準源
3
90Sr-90Y
1.48E09
Ⅴ
敷貼治療
非密封放射性物質
(略)
工作場所等級
核素
名稱:
(略)
擬申請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
工作場所名稱:
(略)
備注
乙級
99mTc
1.85E07
核醫學科
顯像診斷
2
18F
5.55E06
核醫學科
顯像診斷
3
89Sr
2.96E06
核醫學科
惡性腫瘤的
骨轉移止痛
4
223Ra
6.62E07
核醫學科
前列腺癌
骨轉移治療
5
131I
1.85E08
核醫學科
甲亢治療
6
131I
2.22E09
核醫學科
甲癌治療
7
131I
1.85E05
核醫學科
甲功測定
射線裝置
(略)
射線裝置名稱:
(略)
數量
(略)
管電壓(kV)
管電流(mA)
類別
工作場所
名稱:
(略)
SPECT-CT(CT部分)
未定
≤140
≤1000
Ⅲ
核醫學科SPECT-CT
機房
2
PET-CT(CT部分)
未定
≤140
≤1000
Ⅲ
核醫學科PET-CT機房
AQI說明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