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北
首先,趙老師專注行業?18年,因為專注,所有專業。
出發點是站在考生的立場,把控方向,方式,方法;從點,線,面各角度出發,把考試所用的內容指出來,針對不同人制定屬于自己的方案。
(多數人都是理論知識欠缺,空有一身實踐經驗)
告別苦讀教材,熬夜看視頻,繼而做大量練習題。
趙老師
是全面的途徑,只學與考試相關的內容,
前期先把考試所用的理論知識鋪墊一下(每科僅僅?70?頁左右的內容)掌控方向。
中期把技巧,方式,方法,了解下,如何站在老師的立場去答題,如何去避開出題的各種陷阱;
最后把還有?vip?的題,2?套變通題,渠道資料。
星光不忘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
??教材只不過是出題的載體?
??所有人看到都是一樣的?
??如何在這百萬考試中獲勝?
??如何選取具體考點?
??以及針對具體考點如何出題?
??考點如何被考察????一建通關細品語錄。
全程脫離教材束縛,輕松備考唯一趙老師:13261901908【同微】
2)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概況、施工部署、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現 場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計劃等基本內容。
3)施工組織設計應由項目負責人主持編制。
施工組織總設計應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應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授權的技術人員審批;
施工方案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
重點、難點分部(分項)工程和專項工程(含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技術部門組織相關專家評審,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
4)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情況之一時,施工組織設計應及時進行修改或補充:【2改2調整】
(1)工程設計有重大修改;
(2)施工環境有重大改變;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調整;
(4)主要施工資源配置有重大調整;
(5)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實施、修訂和廢止。
施工組織設計應實行動態管理,經修改或補充的施工組織設計應重新審批后實施。
6.3.2 主主要要專專項項施施工工方方案案編編制制與與管管理理
1.基坑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求
1)施工保證措施
(1)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質量技術保證措施、文明施工保證措施、環境保護措施、季節性施工保證措施等。
(2)監測監控措施:監測組織機構,監測范圍、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頻率、預警值及控制值、巡視檢查、信息反饋, 監測點布置圖等。
2)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備和分工
(1)施工管理人員,包括: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量員、各班組長等。
(2)專職安全人員。
(3)特種作業人員。
3)計算書及相關施工圖紙
相關施工圖紙: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基坑周邊環境平面圖、監測點平面圖、基坑土方開挖示意圖、基坑施工順序示意圖、基坑 馬道收尾示意圖等。
2.危大工程現場安全管理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稱、施工時間和具體責任人員,并在危險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專項施工方案實施前,編制人員或者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當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當向作業人 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雙方和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共同簽字確認。
對于按照規定需要進行第三方監測的危大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勘察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
對于按照規定需要驗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 人及總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危大工程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驗收標識 牌,公示驗收時間及責任人員。
施工、監理單位應當建立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檔案。
施工單位應當將專項施工方案及審核、專家論證、交底、現場檢查、驗收及整改等相關資料納入檔案管理。
6.4 施施工工平平面面布布置置
6.4.1 施工平面布置圖設計
6.4.2 施工平面管理
6.4.1 施施工工平平面面布布置置圖圖設設計計
施工總平面布置圖應按不同的施工階段分別繪制。通常有基礎工程施工總平面,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總平面,裝飾、安裝工程施 工總平面等。
1.施工總平面圖設計要點
(1)設置大門,引入場外道路
施工現場宜考慮設置兩個以上大門。
(2)布置大型機械設備
布置塔吊時,應考慮其基礎設置、周邊環境、覆蓋范圍、可吊構件的重量以及構件的運輸和堆放;同時還應考慮塔吊的附墻桿 件位置、距離及使用后的拆除和運輸。布置混凝土泵的位置時,應考慮泵管的輸送距離、混凝土罐車行走停靠方便,一般情況 下立管位置應相對固定且固定牢固,泵車可以現場流動使用。布置施工升降機時,應考慮地基承載力、地基平整度、周邊排
水、導軌架的附墻位置和距離、樓層平臺通道、出入口防護門以及升降機周邊的防護圍欄等。
(3)布置倉庫、堆場
存放危險品類的倉庫應遠離現場單獨設置,離在建工程距離不小于15m。
(4)布置加工廠
(5)布置場內臨時運輸道路
主干道寬度單行道不小于4m,雙行道不小于6m。木材場兩側應有6m寬通道,端頭處應有12m×12m回車場,消防車道寬度不小 于4m,載重車轉彎半徑不宜小于15m。
(6)布置臨時房屋
(7)布置臨時水、電管網和其他動力設施
管網一般沿道路布置,供電線路應避免與其他管道設在同一側。
施工總平面圖應按繪圖規則、比例、規定代號和規定線條繪制,把設計的各類內容分類標繪在圖上,標明圖名、圖例、比例 尺、方向標記、必要的文字說明等。
6.4.2 施施工工平平面面管管理理
1.目的與要求
(1)目的:使場容美觀、整潔,道路暢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條不紊,安全文明,相關方都滿意,管理方便、有序。
(2)總體要求:滿足施工需求、現場文明、安全有序、整潔衛生、不擾民、不損害公眾利益、綠色環保。
2.施工現場圍擋
施工現場應實行封閉管理,并應采用硬質圍擋。市區主要路段的施工現場圍擋高度不應低于2.5m,一般路段圍擋高度不應低 于1.8m。圍擋應牢固、穩定、整潔、美觀。距離交通路口20m范圍內占據道路施工設置的圍擋,其0.8m以上部分應采用通透性 圍擋,并應采取交通疏導和警示措施。
3.出入口管理
主要出入口明顯處應設置“五牌一圖”:工程概況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和施 工現場總平面圖。
1.臨時用電組織設計規定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 50kW及以上的,應編制用電組織設計;否則應制訂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 措施,并履行相同的編制、審核、批準程序。
裝飾裝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階段,應補充編制單項施工用電方案。
用電設備必須有專用的開關箱,嚴禁 2 臺及以上設備共用一個開關箱。
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及變更必須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編制,相關部門審核,并經具有法人資格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授權的技術人 員批準,現場監理簽認后實施。
2.架空線路敷設基本要求
1)施工現場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架設時必須使用專用電桿,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或其他設施上。
2)導線長期連續負荷電流應小于導線計算負荷電流。
3)三相四線制線路的 N 線和 PE 線截面不小于相線截面的 50%,單相線路的零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相同。
4)架空線路必須有短路保護。
5)架空線路必須有過載保護。
3.電纜線路敷設基本要求
1)電纜中必須包含全部工作芯線和作保護零線的芯線,即五芯電纜。
2)淡藍色芯線必須用作N線;綠/黃雙色芯線必須用作PE線,嚴禁混用。
3)直接埋地敷設的電纜過墻、過道、過臨建設施時,應套鋼管保護。
4)電纜線路必須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
4.室內配線要求
1)室內配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或電纜。
2)室內非埋地明敷主干線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2.5m。
3)室內配線必須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
5.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設置
1)配電系統應當采用配電柜或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三級配電方式。
2)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進場電源的區域,分配電箱應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區域,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 過 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 3m。
3)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制兩臺及兩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
4)配電箱、開關箱(含配件)應裝設端正、牢固。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為 1.4~1.6m。移動 式配電箱、開關箱應當裝設在堅固、穩定的支架上,其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宜為 0.8~1.6m。
6.5.2 臨臨時時用用電電管管理理
1.臨時用電人員
施工現場操作電工必須經過國家現行標準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工作。
安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并應有人監護。
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經編制、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方)
2.臨時用電安全技術
1)采用專用變壓器、 TN-S 接零保護供電系統的施工現場,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
2)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的接地、接零保護應與原系統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 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3)配電柜應裝設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電源隔離開關分斷時,應有明顯可見的分斷點。
4)配電箱、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采用插頭和插座做活動連接。
5)室外 220V 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3m,室內不得低于 2.5m。
7)下列特殊場所應使用安全特低電壓照明器:
(1)隧道、人防工程、高溫、有導電灰塵、比較潮濕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 2.5m 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應大于 36V;
(2)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 24V;
(3)特別潮濕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導電特別良好的場所)
【例】下列特殊場所的照明,應使用安全電壓不得大于12V的有( )。
A.特別潮濕
B.有導電灰塵的場所
C.易觸及帶電體場所
D.隧道
E.導電良好的地面
【答案】AE
【解析】特別潮濕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6.6 施施工工臨臨時時用用水水
6.6.1 臨時用水組織設計
6.6.2 臨時用水管理
6.6.1 臨臨時時用用水水組組織織設設計計
1.施工臨時用水計算
1)總用水量(Q)計算?
①當工地面積<5hm2(即5萬㎡),而且(q1+q2+q3+q4)<q5時,則Q=q5。 ②當(q1+q2+q3+q4)≤q5時,則Q=q5+(q1+q2+q3+q4)/2。?
③當(q1+q2+q3+q4)>q5時,則Q=q1+q2+q3+q4。
式中:
q1為現場施工用水量(L/s);?
q2為施工機械用水量(L/s);?
q3為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L/s);?
q4為生活區生活用水量(L/s);?
q5為消防用水量(L/s):最小 10L/s。
計算出的總用水量,還應增加10%的漏水損失。
(2)臨時用水管經計算
【例】某工程,工地面積約14000m2,施工用水管計算中,現場施工用水量(q1+q2+q3+q4)為8.5L/S,管網水流速度1.6m/s,漏 水損失10%,消防用水量按最小用水量計算。
問題:施工總用水量是多少(單位:L/S)施工用水主管的計算管徑是多少(單位mm,保留兩位小數)?
【解析】建筑工程消防用水量最小為10L/S;?
且工地面積<50000㎡,且q1+q2+q3+q4<q5?
則總用水量=q5=10L/s;
考慮漏水損失為10%,施工現場總用水量為10×(1+10%)=11L/s
施工用水主管的計算管徑為:d=93.58mm。
6.6.2 臨臨時時用用水水管管理理
1.臨時用水管理內容
1)計算臨時用水量。臨時用水量包括:現場施工用水量、施工機械用水量、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生活區生活用水量、消防 用水量。
2)確定供水系統。供水系統包括:取水位置、取水設施、凈水設施、貯水裝置、輸水管、配水管網和末端配置。
2.臨時供水管網
1)供水管網布置的原則如下:在保證不間斷供水的情況下,管道鋪設越短越好;要考慮施工期間各段管網移動的可能性;主 要供水管線采用環狀布置,孤立點可設支線;盡量利用已有的或提前修建的永久管道;管徑要經過計算確定。
2)管線穿路處均要套以鐵管,并埋入地下0.6m處,以防重壓。
3)過冬的臨時水管須埋入冰凍線以下或采取保溫措施。
4)排水溝沿道路兩側布置,縱向坡度不小于 0.2%,過路處須設涵管,在山地建設時應有防洪設施。
5)臨時室外消防給水干管的直徑不應小于DN100,消火栓間距不應大于120m;距擬建房屋不應小于5m且不宜大于 25m(5~25m),距路邊不宜大于 2m。
1.施工檢測試驗計劃
施工檢測試驗計劃應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編制,并應報送監理單位進行審查和監督實施。
施工檢測試驗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1)檢測試驗項目名稱;
(2)檢測試驗參數;
(3)試樣規格;
(4)代表批量;
(5)施工部位;
(6)計劃檢測試驗時間。
6.7.2 檢檢驗驗與與試試驗驗基基本本要要求求
1.施工檢測試驗管理
施工現場應建立健全檢測試驗管理制度,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檢查檢測試驗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測試驗管理制度應 包括:崗位職責、現場試樣制取及養護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現場檢測試驗安全管理制度、檢測試驗報告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檢測試驗技術管理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制訂檢測試驗計劃;
(2)制取試樣;
(3)登記臺賬;
(4)送檢;
(5)檢測試驗;
(6)檢測試驗報告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檢測試驗的組織管理和實施應由施工單位負責。
單位工程建筑面積超過10000m2 或造價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時,可設立現場試驗站。現場試驗站的基本條件應符合表6.7-2的規 定。
表6.7-2 現場試驗站基本條件
施工現場應按照單位工程分別建立試樣臺賬:鋼筋試樣臺賬,鋼筋連接接頭試樣臺賬,混凝土試件臺賬,砂漿試件臺賬,其他 試樣臺賬等。
2.見證與送樣
現場試驗人員應根據施工需要及有關標準的規定,將標識后的試樣及時送至檢測單位進行檢測試驗。
需要見證檢測的檢測項目,施工單位應在取樣及送檢前通知見證人員。
見證人員應對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全過程進行見證并填寫見證記錄。
檢測機構接收試樣時應核實見證人員及見證記錄,見證人員與備案見證人員不符或見證記錄無備案見證人員簽字時不得接收試 樣。
見證人員應核查見證檢測的檢測項目、數量和比例是否滿足有關規定。
6.8 工工程程施施工工資資料料
6.8.1 工程資料管理計劃
6.8.2 工程資料基本要求
6.8.1 工工程程資資料料管管理理計計劃劃
1.項目工程資料管理職責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編制《項目工程資料管理方案》。內容應包括: 工程概況、部門(崗位)職責、資料管理流程、 資料編制內容及填寫要求等。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對相關部門及崗位進行資料管理方案交底。
項目工程技術資料的形成根據分類由項目部有關業務部門(崗位)負責,完成后交專業資料管理人員管理。
專業分包資料由分包方編制,完成后移交總承包方管理。
2.項目工程資料形成
工程資料不得隨意修改;當需修改時,應實行劃改,并由劃改人簽署;
施工文件的種類:C1施工管理資料;C2施工技術資料;C3施工測量記錄;C4施工物資資料;C5施工記錄;C6施工試驗資 料;C7施工質量驗收記錄;C8竣工驗收資料。
6.8.2 工工程程資資料料基基本本要要求求
1.工程資料分類
工程資料可分為工程準備階段文件、監理資料、施工資料、竣工圖和工程竣工文件 5 類。
施工資料可分為施工管理資料、施工技術資料、施工進度及造價資料、施工物資資料、施工記錄、施工試驗記錄及檢測報告、 施工質量驗收記錄、竣工驗收資料 8 類。
工程竣工文件可分為竣工驗收文件、竣工決算文件、竣工交檔文件、竣工總結文件 4 類。
2.施工資料組卷
施工資料應按單位工程組卷,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專業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資料應由專業承包單位負責,并應單獨組卷;
2)電梯應按不同型號每臺電梯單獨組卷;
3)室外工程應按室外建筑環境、室外安裝工程單獨組卷;
4)當施工資料中部分內容不能按一個單位工程分類組卷時,可按建設項目組卷;
5)施工資料目錄應與其對應的施工資料一起組卷;
6)竣工圖應按專業分類組卷。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