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浙江
“百元醫療收入能耗支出超標直接扣分!UDI覆蓋率不足90%一票否決!DRG成本失控拖累國考排名...” 2025版醫院等級評審標準將耗材管理從后勤問題升級為全院性戰略命題。面對嚴格的數據監管,如何借信息化搶占生死制高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5年版)》的通知
https://www.nhc.gov.cn/yzygj/c100068/202506/25229edc80d34694b7debf54ddef9f9f.shtml25版標準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設立了更為嚴格的"前置要求",其中多項內容直接關聯耗材管理,形成了一票否決的剛性約束在"依法執業和規范服務"部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采購合規性:嚴禁設備捆綁耗材、供應商利益輸送,違者直接取消評審資格。
2. UDI全流程追溯:國家UDI目錄內耗材(含植入性高值耗材)未實現“驗收入庫→術中使用→病歷歸檔”全程掃碼,視為“重大管理缺陷”。
3. 騙保行為:串換收費、虛記耗材用量等直接關聯“惡意騙保”,觸發一票否決。
4. 感染事件:發生重大感染事件(如復用耗材導致交叉感染、滅菌失敗引發暴發)直接取消評審資格,瞞報加重處罰。
25版標準雖大幅精簡了指標數量,但對耗材相關指標的考核卻更為精準和嚴格,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
指標 | 政策 | 目的 | 改進建議 |
重點監控高值耗材收入占比 | 延續了此前對重點監控高值耗材收入占比的考核,要求醫院逐年降低該比例 | 遏制“以耗養醫”,倒逼醫院優先使用集采中選產品,優化收入結構 | 1、優先使用集采耗材,對帶量任務未完成的產品,禁止科室請領其他同類產品 |
四級手術占比 | 作為“醫院服務能力”核心指標,要求三級醫院CMI值(病例組合指數)與四級手術占比協同提升 | 倒逼醫院突破技術舒適區,聚焦疑難重癥診療能力建設,從根源上壓縮低價值普通耗材的濫用空間(如過度使用縫合線、敷料等基礎耗材),推動醫療資源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轉型。” | 1、對簡單手術(如闌尾切除)設定耗材成本硬上限(例:≤1200元),超支部分由科室承擔 2、開展四級手術的科室,允許耗材成本彈性空間擴大 |
病種耗材成本管控(DRG/DIP) | 延續了國家醫保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號)的要求,明確將耗材成本納入病種成本核算 | 將耗材支出從“醫院收入”轉為“成本項”,激勵醫院主動優化耗材使用。 | 1、對top50的病種耗材進行閾值管控,超標時禁止請領和消耗 2、部分結余資金可獎勵手術團隊 |
耗材相關不良事件監測 | 25版標準要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及時上報”,瞞報直接關聯一票否決 | 快速識別高風險耗材(如植入物過敏、導管斷裂) | 1、術中發現耗材質量問題,掃碼UDI后自動觸發不良事件報告,同步停用同批次產品 2、年度不良事件≥2次的供應商暫停供貨資格 |
滅菌耗材合格率 | 復用耗材滅菌失敗直接引發院感暴發,屬一票否決項 | 杜絕因清洗/滅菌不達標導致的交叉感染。 | 1、新供應商首批耗材送省質檢院全項檢測(如環氧乙烷殘留量) 2、在消毒包內放置溫敏標簽,數據直傳院感系統 |
UDI全程追溯 | 25版標準強制要求“國家UDI目錄內耗材全流程掃碼”,未落實視為重大缺陷 | 實現“一物一碼”精準溯源,支撐飛檢與召回 | 1、針對含UDI耗材要求供應商掃碼發貨和掃碼驗收,院內SPD系統實現一物一碼,臨床掃碼計費,確保采購-庫存-使用-收費全程可追溯 |
25版標準取消現場檢查,改為國家醫療數據平臺自動監測+飛行檢查 ,將耗材管理推向數據驅動的新階段 ,因此醫院需建立覆蓋耗材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確保數據的實時可追溯:
01采購監管產品入院時對接國家藥監數據庫(UDI)、醫保招采平臺,比對產品信息正確。
線上產品采購后48小時內上傳醫保招采平臺,未掛網耗材禁止入庫。
集采中選價格若有變動,可通過接口對院內目錄進行自動調價,防止價格錯誤無法上傳。
對耗材進行入庫打包賦碼,出庫掃碼的管理模式,實現賬物相符。
結合硬件智能設備(智能柜、智能屋)做到庫存實時盤點,取用自動登記。
軟件系統對近效期或者滯留時間較長的庫存進行及時預警,并進行調撥或退庫處理。
針對含UDI耗材要求供應商掃碼發貨和掃碼驗收,院內SPD系統實現一物一碼,臨床掃碼計費,確保采購-庫存-使用-收費全程可追溯。
耗材目錄通過國家醫保編碼實現與收費項目一一對應,確保收費的一致性及醫保結算。
預設病種耗材閾值(如膝關節置換術≤1.6萬元),超標時需進行上級審批,若存在非集采耗材推薦優先使用集采品種。
未在掛網目錄的臨時耗材使用時,需經耗材管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方可進行使用
建立收費對賬系統,確保耗材使用與HIS收費、供應商結算一致。
建立DRG成本與用量雙重預警,如單病種DRG支付超標、業務量未增長但耗材增長等。
可通過手術提升率、并發癥、成本節約等一系列指標建立耗材質量評價體系,持續淘汰低價值產品。
發現耗材異常(如吻合器斷裂、導管破損),可直接UDI掃碼上報不良事件并可自動關聯該批次。
25版評審標準指出“醫療機構必須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檢查檢驗結果、耗材使用等數據互聯互通”,為滿足這一要求,醫療機構應當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改造HIS/EMR/SPD接口,支持 “三碼映射”(醫保編碼+UDI碼+收費項目編碼)
對接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自動上傳檢查結果、電子病歷、高值耗材使用記錄、DRG病種成本數據等
建立動態監測機制,每日監測數據上傳完整性,并與進行省級平臺實時對賬。
區域醫共體資源及數據共享,推動 聯合帶量采購、庫存協同調撥、檢查結果互認,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2025版等級評審將耗材管理推入"數據硬監管"時代。UDI追溯是底線,成本管控是主線,信息化建設是生命線。醫院唯有構建"采購合規-庫存智能-臨床精準-監測實時"的全鏈條管理體系,方能在嚴苛的評審中守住等級、在DRG支付下穩住效益、在高質量發展中搶占先機。
關注「王庫管」,獲取更多SPD實戰經驗與行業洞察。
好文推薦: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