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略)
一、核心目標:
到2027年,全國地級及以
(略)建筑垃圾平均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以上。健全治理體系,有效遏制偷排亂倒,基本形成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
二、治理原則:
指導思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
(略)徑: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工作方法:
(略)治理、存量治理與增量控制、有效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四個結合”。
三、重點任務:
1、源頭強管控——
壓實減量責任:工程建設單位:
(略)
嚴格分類處理:按工程渣土、泥漿、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五類分類處理,嚴禁混入生活垃圾。明確利用途徑(如平衡土方、生產再生建材)或無害化處置。
規范現場管理:分類收集貯存,合規清運。推進拆除與資源化利用一體化。
2、運輸嚴監管——
統一技術要求:規范車輛/船舶外觀、密閉、定位、安全等標準,鼓勵新能源運輸。
強化行為監管:科學評估運力需求,
(略)線、時間、地點:
(略)
建立退出機制:設“黑名單”,明確處罰裁量基準和退出規則,嚴懲違規吊銷許可。
3、處置規范化——
科學規劃選址:國土空間規劃統籌考慮處理設施用地需求(規模、布局、時序)。嚴守紅線基礎上,合理規劃填埋場及配套資源化設施。
加快設施建設:將利用處置設施作為兜
(略)政基礎設施納入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規范臨時設施設置與管理。
規范設施運行:加強運行監管和污染防治,提升安全防控和應急能力。
清理歷史存量:排查評估存量,限期清理占用“三條控制線”的臨時設施,防控污染風險。
4、資源化利用提速——
(略)場主體:支持資源化利用企業發展,培育基地和骨干企業,鼓勵一體化運營。
打通應用渠道:推進產品認證和標準,納入造價信息。鼓勵政府/國有資金項目優先使用。明確產品應用范圍和要求。
落實“誰產生誰付費”:產生方支付合理費用,企業公開價格信息。
5、全過程強監管:
壓實地方責任:省級統籌,城市負總責,完善協調機制。
嚴格處置核準:落實并公開核準信息,推行與施工許可并聯審批。施工單位:
(略)
構建智慧監管:
(略),實現信息記錄、共享、調配。推行電子聯單管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強化聯合執法:多部門聯合執法懲戒,嚴打偷排、違規運輸、傾倒。落
(略)域處置規定,實行全鏈條責任追究和信用管理。
四、后勤保障——
立法標準:加快地方立法,完善處理及污染防治標準體系。
資金支持:利用現有渠道支持資源化利用重點項目。
科技支撐:將關鍵技術裝備研發納入國家重點專項,鼓勵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
納入“無
(略)”:將建筑垃圾治理作為“無
(略)”建設重要內容。
五、支持政策
1、政策依據:中央預算內投資——節能降碳專項——循環經濟助力降碳項目——支
(略)循環化改造、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升級改造,
(略)建設,以及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玻璃、廢橡膠、廢舊汽車、廢舊電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舊紡織品、退役風電光伏設備等廢棄物循環利用。支持退役設備再制造。支持以農林剩余物資源化利用為主的農業循環經濟項目。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環快遞包裝、“以竹代塑”產品生產、廢塑料回收利用。支持尾礦(共伴生礦)、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支持生物質能源化利用。
支持比例:循環經濟助力降碳項目支持資金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15%控制,單個項目支持資金原則上不超過1億元。
2、政策依據:超長期特別國債——兩新——回收循環利用——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支持報廢飛機、報廢汽車、廢舊家電精細化拆解,廢鋼、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紡織品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廢舊動力電池拆解和規范化梯次利用,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略)、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廢棄物循環利用。
支持比例:項目總投資不低于3000萬元,支持比例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15%。
備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今年還有絕好機會爭取中央補貼資金!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