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2019年10月,奧意建筑針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二期建設工程的緊迫性、特殊性和重要性,派出三個工程師團隊投入項目的初設及施工圖設計服務,與方案聯合體香港王維仁建筑工作室、香港元遠、奧雅納高度協同,直至工程2023年竣工。
近百人設計團隊與方案方、建設方、使用方充分協作,三百個微信群聊、一千余天的朔夜兼程,構筑成項目建成堅實的基礎,但這其中的努力豈是用數字可以衡量。那些工地上的鋼筋龍骨、南方夏日的大汗淋漓……都見證著團隊這一次“美”的實踐。
01開 篇
校園新美學的踐行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大學。大學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大學的辦學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并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02文化之美
校園二期的設計將一期規劃中“山·林·院”的概念,進一步延伸為“山·水+院·廊·樓”的景觀建筑理念。通過優化校園軸線與空間聯系,梳理景觀與交通,設計確立“入口、核心、樞紐、書院生活”四個序列空間群組。在教學、會議、科研與住宿四個建筑群組,建筑設計分別透過多層與高層的組合,形成圍合開放以及群房塔樓的類型變換。
整體建筑以“廊”聯系校園,把“樓”與“院”結合,進而與“山水”互動,構成一幅結合建筑與自然環境景觀的“山、水 + 院、廊、樓”的校園卷軸。二期設計為“博文約禮”的中大精神營造友善而順暢的空間及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完成一個集合生態、科技與人文的校園理想。
校園軸線南端的鐘樓廣場和科研綜合大樓是聯系上下園空間的樞紐。序列廣場空間從鐘樓底層和階梯平臺延伸,輕微轉折連接西南科研大樓與自然山體,與運動場協調為一個空間整體。校園中軸景觀的梳理包括延伸連廊、增加林蔭大樹草地銜接建筑庭園,同時通過調整啟動區車道交通流線,營造安全舒適的校巴廣場。
03空間之美
建筑美學 ??
教學綜合大樓
? ?教學綜合大樓在造型上既需要與主入口對面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及一期的教學樓形成呼應,又需要在街角擁有自己獨特的形象。設計因此在布置上安排為兩高兩低的四座量體,在街角形成懸挑教學樓從兩座塔樓中間向外伸展的效果,在主入口形成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而不同的對稱關系,在西側與一期教學樓有節奏的出挑相連通、呼應,同時通過化解巨大的體量,融入一期的校園肌理。
四座量體的中央形成尺度適宜的內院,通過樓之間開放的縫隙達到開與合的平衡。
? ??建筑美學? ?
?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建筑美學? ?
? ???綜合實驗大樓? ?綜合實驗大樓以南北兩棟長形量體,高效的組成干濕式的實驗空間模組,與東側的研究樓空間結合成一棟完整的組合量體,建筑通過量體抬升與輕微的轉折與周圍山體呼應 。裙樓安排學術大堂與展示空間,挑高的大堂聯系到三層的觀景交流廳與二樓屋頂平臺花園。位于廣場西端的鐘樓,設計從中式密檐塔加以提煉,14層密檐以簡潔有力的弧形內收,層層向上,以中國傳統密檐塔的意境和現代簡約的手法相結合、展現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尊崇傳統文化、富于現代創新的校園精髓。
? ? ?結構賦能??
? ? ? ? ??空間給予價值,結構成就空間
結構專業決定著建筑空間創意落地的成敗
大懸挑鋼桁架的使用,不僅滿足了建筑對底部的入口架空空間需求,同時將懸挑桁架端部下弦桿逐步抬升,以達成建筑空間要求。對于支撐大懸挑鋼桁架的核心筒部位,結合各工況下的受力分析和建筑功能要求,適當加強了核心筒截面及平面尺寸,提高了核心筒的承載能力,營造出一種敦實有力的建筑形態。
? ? 結構賦能 ??
? ?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大空間,為滿足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入學考試等活動而存在。建筑要求“所見即所得”,結構追隨建筑形式,結構形式決定著空間效果。
經過認真研判,對比分析各種結構受力體系,擇優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大跨度鋼結構桁架結構體系,重點對大跨屋面桁架和框架柱的內力分析以及框架柱的屈曲分析、梁柱節點分析等。屋面結構布設菱形雙向交叉次梁,以達成建筑美學要求。對于支撐大跨度鋼桁架的框架柱部位,結合各工況下的受力分析和層間看臺建筑功能要求,適當調整框架柱的平面尺寸和增設鋼骨,提高了框架柱的承載能力,營造出一種纖美的建筑形態。
03材料之美
? ? 細節之美 ? ??
????設計主張建筑材料的多樣性和質感碰撞。從自然材料過渡到人工材料:石灰石、青磚、木紋板、陶板、鋁板、穿孔鋁板、涂料、玻璃……每種材料各有各的特質,鑄就建筑,處處面面都是美景。
細節之美——實板窗扇
細節之美——陶磚幕墻
細節之美——凹凸穿孔板
04技藝之美 ? ? ? ? ??
? ????? ?建筑是綜合的產物,除了土建,每個專項都發揮著其應有的作用,互相成就。什么才決定著使用者的舒適度?
綜合管廊:系統化解決校園的機電路由
沒有標準,卻展現著數字智慧的專業
智能建筑數字平臺集成了中央空調群控系統、建筑能效監管系統、預付費管理系統、電力監控系統、電梯運行狀態顯示系統、自動噴淋澆灌系統、太陽能控制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等各個建筑機電系統,實時采集數據,并對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多聯機空調系統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行監視和控制,統一的數字管理平臺不僅有助于收集并分析設備運行數據和故障自動報警,更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能耗、簡化管理流程,并全方位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 ?望遠山而知前行 ?
? ? ? ? ? ? ? ? ? ? ? ? ? ? ? ? ??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二期建設的實踐,除了收獲好的作品,在實踐經驗方面也得到了提升。面對更高質量的建設要求,團隊更加堅定了設計的信念:
from: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在此僅作為交流,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恩您的理解包容。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