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四川
1.項目名稱:[具體項目名稱]
2.建設地點:[詳細地址]
3.基坑規模:平面尺寸(長×?寬)[X] m×[X] m,開挖深度?[X] m,支護周長?[X] m
4.結構形式:地下室?[X]?層,采用?[筏板基礎?/?箱型基礎],基坑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
(二)地質水文條件1.地層分布(自上而下):
?①層:素填土,層厚?[X] m,承載力特征值?fak=[X] kPa
?②層:粉質黏土,層厚?[X] m,含水率?ω=[X]%,內摩擦角?φ=[X]°,黏聚力?c=[X] kPa
?③層:中砂,層厚?[X] m,標貫擊數?N=[X]?擊,滲透系數?k=[X] m/d
?④層:強風化泥巖,層厚?[X] m,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frk=[X] MPa
1.地下水情況:
?穩定水位埋深?[X] m,主要為孔隙潛水,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
?抗浮設計水位標高?[X] m,潛水對混凝土結構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弱腐蝕性
1.基坑支護工程(灌注樁?/?鋼板樁?/?土釘墻?/?地下連續墻等)
2.土方開挖工程(機械開挖、人工清槽、渣土外運)
3.降排水工程(管井降水、輕型井點、排水溝、集水井)
4.監測工程(圍護結構變形、周邊建構筑物沉降、地下水位觀測)
(二)核心監理內容1.事前控制:方案審核、資源組織、測量基準核驗
2.事中控制:工序驗收、旁站監理、動態監測、安全巡查
3.事后控制:質量驗收、資料歸檔、缺陷處理、總結評估
檢查項目 | 允許偏差 | 檢驗方法 | 抽檢頻率 |
開挖標高 | ±50mm | 水準儀 | 每?50㎡不少于?1?點 |
邊坡坡度 | 不陡于設計值 | 坡度尺 | 每?20m?檢查?1?處 |
基底平整度 | ±20mm | 2m?靠尺?+?塞尺 | 每?100㎡不少于?2?點 |
分層開挖厚度 | ≤500mm | 鋼尺測量 | 每層開挖前檢查 |
支護結構距離 | ≥300mm(機械) | 鋼尺測量 | 每開挖段檢查?3?處 |
?泥漿指標:比重?1.1~1.15,黏度?18~22s,含砂率<3%(每臺班檢測?2?次)
?孔深誤差:+300mm,-0mm(測繩量測,每孔必測)
?垂直度偏差:≤1/200?樁長(超聲波檢測儀,每孔抽檢)
2.?鋼筋籠制作?鋼筋間距: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鋼尺量測,每籠抽檢?5?處)
?保護層厚度:水下混凝土≥50mm(墊塊設置,每?2m?一組,每組?3?塊)
?焊接質量:單面焊≥10d,雙面焊≥5d,焊縫厚度≥0.3d(焊縫量規,全檢)
3.?混凝土澆筑?坍落度:180~220mm(坍落度桶,每車檢測)
?導管埋深:2~6m(測繩實時監測,每?30?分鐘記錄)
?充盈系數:≥1.1(混凝土用量計算,每樁必算)
(三)土釘墻支護工程1.?土釘施工?成孔角度:±1°(羅盤儀,每?5?根檢測?1?根)
?注漿壓力:0.3~0.5MPa(壓力表,全程監控)
?土釘抗拔力:設計值的?1.2?倍(抗拔試驗,按?1%?抽樣且不少于?3?根)
2.?噴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 1:2:2(重量比,每臺班開盤前檢查)
?厚度檢測:平均厚度≥設計值,最小厚度≥80%?設計值(針探法,每?100㎡抽檢?3?點)
?表面質量:無漏噴、離鼓,裂縫寬度≤0.2mm(目測?+?刻度放大鏡)
(四)降排水工程1.降水井施工
?井管垂直度:≤1%?井深(經緯儀,每井檢測)
?濾料填灌:≥設計量?95%(填料量計算,每井記錄)
?單井出水量:穩定后波動≤10%(流量計,每天檢測)
1.排水系統
?排水溝坡度:≥0.3%(水準儀,每?50m?檢測?1?處)
?集水井容量:≥15?分鐘抽水量(容積計算,全數檢查)
?排水泵備用率:≥30%(現場清點,開工前驗收)
1.首次混凝土灌注樁澆筑(首灌過程)
2.鋼支撐預應力施加(預加軸力全過程)
3.鄰近管線區域土方開挖(深度>5m?時)
4.降水井洗井及試運行(首次抽水?24?小時)
(二)旁站監理要點1.檢查施工單位質量管理人員到崗情況
2.核查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焊工證、起重司機證等)
3.監督施工機械、材料準備及使用情況
4.實時記錄施工過程關鍵參數(如混凝土坍落度、支撐軸力值)
5.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必要時簽發《工程暫停令》
(三)旁站記錄要求1.采用統一表格(附:基坑開挖旁站監理記錄表)
2.記錄內容包括:時間、部位、施工工藝、人員設備、發現問題、處理結果
3.旁站監理人員與施工單位質檢員共同簽字確認
監測項目 | 累計預警值 | 變化速率預警值 | 監測儀器 | 監測頻率(開挖階段) |
圍護墻頂水平位移 | 30mm(一級) | 3mm/d | 全站儀 | 1?次?/?天(正常) |
周邊建筑物沉降 | 20mm | 2mm/d | 水準儀 | 1?次?/ 2?天(正常) |
地下水位觀測 | 500mm?下降 | 300mm/d?下降 | 水位計 | 1?次?/?天(降水期間) |
支撐軸力 | 80%?設計值 | - | 軸力計 | 1?次?/ 3?天(穩定后) |
1.要求監測單位每日?10:00?前提交前?24?小時監測日報
2.建立監測數據臺賬(Excel?表格?+?曲線圖),實行雙簽審核制(監測員?+?監理工程師)
3.當數據達到預警值?80%?時,啟動黃色預警;達到預警值時,啟動紅色預警(立即停工)
(三)異常情況處理1.圍護墻位移突變:暫停開挖,加密監測(1?次?/ 2?小時),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臨時支撐)
2.建筑物沉降超標:聯合設計單位驗算,必要時實施跟蹤注漿補償
3.水位異?;厣簷z查降水井運行情況,3?小時內恢復正常降水能力
?預防措施:機械開挖預留?300mm?人工清槽層,設置標高控制樁(間距?10m×10m)
?處理方法:超挖≤100mm?時用級配砂石回填,超挖>100mm?時報設計單位驗算處理
(二)邊坡塌方?預防措施:分層開挖高度≤1.5m,及時施工支護結構,雨天覆蓋塑料布并增加排水泵
?處理方法:清除塌方土體,采用沙袋反壓坡腳,重新設計支護方案(需專家論證)
(三)樁身夾泥?預防措施:控制泥漿比重≤1.15,導管埋深≥2m,澆筑過程連續不中斷
?處理方法:低應變檢測確定缺陷位置,采用鉆孔壓漿法修補(需設計認可)
1.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報審表(附專家論證意見)
2.原材料?/?構配件進場驗收記錄(附檢測報告)
3.隱蔽工程驗收單(附影像資料,關鍵節點留存?U?盤備份)
4.檢驗批?/?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按?GB 50300?劃分)
(二)過程控制資料1.監理日志(記錄天氣、施工內容、質量問題及處理情況)
2.監理通知單?/?回復單(整改閉環率?100%,附整改前后對比照片)
3.旁站監理記錄(按《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監理管理辦法》執行)
4.監測日報?/?周報(裝訂成冊,附監理審核意見)
(三)驗收資料1.基坑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含質量事故處理情況說明)
2.竣工圖(需設計單位簽字確認,蓋竣工圖章)
3.工程質量保修書(明確支護結構保修期?5?年)
1.基坑開挖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2.支護結構原材料進場檢驗表
3.監測數據預警處理流程表
(二)生效與修訂1.本細則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建設單位備案后生效
2.當開挖深度變更>10%、地質條件顯著變化時,7?日內組織修訂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