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六校六藝
六月綻放
盛夏六月,藝彩流光!
一場凝聚六校菁英校友
藝術才情與青春記憶的盛會——
《六校六藝·六月綻放:中學校友藝術聯盟首屆藝術節演出》
6月14日將璀璨啟幕!?
這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
更是一次跨越校園、
連接情誼的盛大綻放。
藝術節通知
六校六藝·六月綻放:
中學校友藝術聯盟首屆藝術節
(華附、省實、執信、廣雅、二中和六中)
1
書畫攝影展
時間:2025年6月14日上午10:00,開幕后展覽到7月30日
地點:白云堡悅融居(廣州市白云區白云大道北)
形式:開幕式,自由觀展覽
2
文藝匯演
時間:2025年6月14日下午1500~1730
地點:廣東實驗中學白云校區報告廳(廣州市白云區白云大道北永平街道,白云東平地鐵站步行500米)
形式:觀看六校準備的歌舞等藝術表演
報名咨詢電話
18988800910
華附的參與
華附校友會副會長林汀,參與了此次藝術節的籌備全過程。由她向我們介紹此次華附參展和參演的情況:
藝術節的來由
“我們廣州這六所學校(華附、省實、執信、廣雅、二中和六中)一直以來交流都非常密切,互動頻繁。在2022年底,組建了“體育聯盟”,定期組織高爾夫、網球、足球、籃球等項目的比賽,反響相當不錯。
而六校的校友群體里,其實不僅運動健將輩出,在藝術領域也是人才濟濟。于是商議成立一個‘藝術聯盟’。聯盟成立了,自然就是搭建一個平臺,所以就發起舉辦首屆藝術節。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舞臺,讓擁有不同藝術愛好的校友們都能參與進來,展現唱歌、舞蹈、書法、繪畫、雕塑各個藝術方面的才能。
華附校友會參與的節目
六校校友會都很重視這次藝術節,大家都拿出看家本領,如總導演所說‘這次匯演可說是一次不評比的賽事。’
華附提交的幾個節目都受到總導演的贊揚,他點評道:‘華附混聲合唱多聲部清晰,強弱對比明顯樂感好。器樂三個薩克斯+電貝司爵士水平高。舞蹈《洗衣歌》8女+1男炊事班長其舞蹈藝術完全超出我的預料非常棒,不可小覷!’
下圖:器樂分會在彩排
另外華附參與的攝影、美術、雕塑作品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提交,其中攝影作品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因為有很多名家參與,比如王剛、葉健強、蔡惠中等攝影家。攝影、美術、雕塑這三塊參展的作品質量都非常高。
左上:1977屆李偉文《黛發映思容》
右上:1985屆王剛《藏族男子和他的青稞》
下圖:1972屆沈燕孺《海鸚》
對藝術節的期許
我們希望通過藝術節這個平臺,充分展現校友們在聲樂、舞蹈、書畫等各個藝術領域的才華和熱情。讓大家看到,華附不但會讀書,也會玩、會生活,擁有有趣的靈魂。
六校聯盟本身就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平臺。每個學校都有其特色和長處。藝術展的交流和學習,能讓我們取長補短,更加團結。希望校友們會更有動力在業余時間持續精進自己的藝術才能,未來再參加類似活動時,整體的水平更高,呈現效果更佳。”
華附的籌備
華附校友會副秘書長謝青負責此次藝術展華附校友會節目的統籌,她說到此次的準備情況。
“六校校友中的藝術人才可謂強手如云,一下子激發了華附校友‘不服輸’的勁頭,所以不論是文藝節目還是作品聯展,籌備起來不是擔心無人響應,壓力反倒是來自如何優中選優、精益求精的問題了。
華附校友的藝術素養絕不低于學術水平,‘被學習成績耽誤了的藝術天才’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華附校友會在二級機構建設方面穩扎穩打、全面開花,其中合唱分會、器樂分會、舞蹈分會、攝影分會、美術分會等藝術類分會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與生命力,近年來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因為平時基礎打得好,參與這次六校藝術聯盟的文藝匯演及作品聯展,自然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舞蹈分會彩排
我們首先聚焦華附校友會舞蹈分會的節目,從她們的彩排故事里,便能感受到她們的付出與節目的精彩。其他節目及展品,歡迎親臨6月14日的藝術展,現場欣賞。
六校聯展前夕,華附舞蹈分會重啟經典《洗衣歌》排練。為呈現高質量的舞臺效果,一支由 11 位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齡段校友組成的表演隊伍迅速集結。
籌備過程中,解放軍班長一角的人選成為最大挑戰。接連詢問四五個校友,都因種種原因無法參與。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2013屆的許云鼎校友挺身而出,接過了這個重任。因為年齡比隊里所有女演員小二十歲以上,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 “小班長”。更令人感動的是,他每周都不辭辛勞,從深圳奔赴廣州參加排練,這份對藝術的執著與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隊員。
萬事開頭難,排練初期,困難重重。包括小班長在內,不少校友都沒有專業舞蹈基礎。張其潔會長既是團隊的組織者,又化身耐心的指導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隨著排練的深入,大家逐漸熟悉了動作框架,但細節上仍有不足。尤其是從未有過手洗衣服經歷的小班長,在動作的自然度和表現力上有所欠缺。此時,年長的校友們主動分享起《洗衣歌》背后的故事 —— 那是發生在西藏的真實場景,藏族同胞與解放軍戰士互幫互助、共洗衣物,生動詮釋了深厚的民族團結情誼。當隊員們真正理解了這份情感內涵,排練瞬間有了靈魂。大家全身心投入,為了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反復打磨,哪怕汗水浸透衣衫,也毫無怨言。
為了讓表演更加完美,隊員們在服裝和道具上精心設計。色彩鮮艷的藏族服飾,充滿生活氣息的洗衣道具,將那段溫暖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這段《洗衣歌》凝聚著集體的智慧與汗水。一屆又一屆 “華附人” 用舞蹈傳遞對母校的深情,用行動踐行薪火相傳的精神。在歷屆校友、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洗衣歌》早已超越舞蹈本身,成為校園文化的經典符號,生動記錄著優秀校園文化的傳承與人文精神的積淀。
——舞蹈分會張其潔、李紅玲
我們的年華 我們的華年
采編:何穎珊
初審:謝青
復審:姚世嫻
終審:王新勝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