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浙江
近期熱點
在青山環抱、綠水潺繞的桑植縣,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正用科技創新的力量點燃綠色發展的引擎。他帶領團隊深耕清潔能源領域,將秸稈、木屑等農林廢棄物“變廢為寶”,不僅推動企業成長為行業技術標桿,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他就是張家界三木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龍。
張家界三木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質能源產品研究、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建有年產2萬臺生物質燃氣轉化設備、5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5000套太陽能系列產品的生產線,產品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
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質焦油催化裂解技術”和“生物質復合氣化技術”分別達到“國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與天津大學合作開發的“農林廢棄物清潔熱解氣化多聯產關鍵技術與裝備”技術,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標志著公司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核心技術已躋身全國前列。
公司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是湖南省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依托強勁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技術積累,成功研發并推出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能源產品,包括生物質燃氣轉化機系列(含炊事取暖爐、烤煙爐、工業鍋爐)、生物質成型燃料、太陽能路燈及光伏系統等。
為了打通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徐龍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中南大學、天津大學、湖南省林業科學院、張家界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攻克技術瓶頸,提升產品性能。
以“生物質秸稈成型燃料”專利為例,研發初期,團隊面臨原材料成分不穩定、成型密度低等技術瓶頸。經過反復實驗,他們通過添加天然黏結劑、優化壓制工藝,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然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產業化階段又遭遇原料收集難度大、設備成本高等問題。為破解難題,徐龍聯合地方政府建立“農戶+合作社”的原料收儲體系,有效降低了供應鏈成本;與高校合作改進生產設備,并通過政策補貼降低用戶購置門檻,最終實現了從“技術可行”向“經濟可行”的跨越。如今,該技術已應用于公司生物質燃燒機、猛火爐等核心產品中,熱效率達85%以上,較傳統爐具節能30%,市場占有率穩步上升。
近年來,公司累計承擔國家科技部科研課題4項、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8項,持續推動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生根。同時,公司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先后主持制定國家農業行業標準1項、能源行業標準3項。
這些科技成果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數據顯示,每噸成型燃料替代標煤可減排二氧化碳1.6噸,公司年消耗生物質原料20萬噸,相當于年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近三年,公司年均營收增長達10%,2024年專利產品銷售收入突破2000萬元。
與此同時,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本地產業鏈延伸,培育出一批從事生物質燃料加工、設備制造、物流運輸等配套產業,新增就業崗位500余個,真正實現了“科技興企、產業富民”。
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徐龍深知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他在團隊建設中注重“產學研用”結合,在研發生物質燃氣烤煙爐時,主動聯合湖南農業大學專家優化燃燒穩定性,并邀請煙農參與測試,確保產品功能貼近用戶需求。
“青年科技者常面臨資源有限、行業信任度不足等挑戰。”徐龍坦言。為此,他積極申報政府科技項目,參與行業論壇,提升團隊影響力。同時,他推動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合作交流機制,打造資源共享的創新平臺,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地方科技創新。
對于下一步規劃,徐龍表示,公司將拓展生物質熱電聯產領域,探索分布式能源系統建設,同時推進生物質炭基肥技術的研發,形成“能源—農業”良性循環新模式,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能。
熱點關注
實用信息
更多資訊,可點擊下方關注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