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這里是民航人溫暖的心靈港灣,誠摯邀請民航各屆朋友們,分享屬于你們的獨家故事。投稿郵箱:kongjie0909@qq.com
作者:杜新鈞
捎、買、帶”一詞,在老一代民航人記憶中再熟悉不過了,飛機作為交通工具,不僅給人們出行帶來快捷和方便,也給從事航空服務工作的人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工作便利捎、買、帶,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正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水果糖是廣州白云機場獨有的特產,這些糖包著花花綠綠的透明玻璃紙,煞是好看,很受旅客和機組歡迎,還有北方短缺的蔬菜,都會在南方采購,但北方的肉類卻比南方多,每逢過春節,機組提前在內蒙預定羊肉、羊腿,第二個航班去取,因此,北京-呼和浩特-錫林浩特,這條艱苦航線節前就成了大家搶飛的香餑餑了。那時買的羊腿連著大胯才五元,曾經有飛行員用五斤糧票換了一條羊腿,可見當年糧食短缺,糧票跟錢一樣好使,糧票也可以換其它物品。
地面服務員和機務是直接服務于飛機,那個年代大家都很友愛,無償的幫助機組采購物品,然后送上飛機,很多人就是這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新疆烏魯木齊的葡萄干與哈密瓜是機組人員常采購的特產,一來價格實惠,二來這些特產在北京難以買到。四大隊高機長回憶道:“有次機組從卡拉奇返京途中經停烏魯木齊,領航員老于受托采購了整整一麻袋哈密瓜。在北京一號航站樓,只見老于一瘸一拐,肩頭扛著麻袋,一手還拽著箱子和資料包,那副狼狽卻認真的模樣,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上海機場的特產是茅臺酒和小青菜,當時茅臺價格是3.7元,1979年漲到6元,茅臺漲價好多人都后悔,3.7元的時候應該多買點儲備著。上海的小青菜,翠綠翠綠的,很新鮮,雞毛菜是上海特有的,很好吃,也成了機組常帶的菜。
? ??
曾駐上海民航辦事處的虎哥回憶說:“90年代有了上海辦事處,有段時間,我們客運人員接力了國際航班國內段購買新鮮蔬菜的重任。”
? ? ? ?
那個年代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大家都是無償互相幫忙,還挺樂呵,機場地服人員幾乎人人都委托過機組采購物品,隨著飛機越來越大,航程越飛越遠,捎、買、帶的物品也有著很大的變化。
80年代以后,捎、買,帶的物品已經不局限于食品,而轉向消費品。80年代大家收入不多,不論空勤還是地勤,不論是飛行員還是乘務員,工資差別不大,二手摩托車就成了大家購買的目標,香港、美國的民航辦事處人員開始忙著為大家購買摩托車,托飛機運回國內,很快,飛行總隊院內就出現大大小小的摩托車,遇有款式新穎排氣量大的摩托車,大家經常圍觀評頭論足,有的忍不住還上去騎上一圈過過癮。
90年代初空勤小時費改革,空勤人員手里銀子多了,就開始采購新的電器物品,電視機、冰箱等物品,但這種便利采購方式很快就被海關發現了,開始有了限制,機組“藍皮本”出現了,記錄空勤人員的出國天數,并規定出國人員90天免稅一小件,180天免稅一大件,那種隨意購買電器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空姐齊金玲回憶道:“現在回頭看,那些事似乎不算什么,但在當時,可真是很了不起的。尤其是在1985年、1986年那陣子,我們機組人員會從美國購買大摩托車,然后讓負責貨運的老陳幫忙免費托運回北京。去接大摩托車的時候,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飛行二大隊主要執行莫斯科航線,這條航線的機組人員也有獨特的‘優越性’,他們會從莫斯科帶名貴的狗回來。莫斯科的狗市上各種名貴犬種應有盡有,一條名貴狗就能讓人成為萬元戶。(那個時候萬元戶開始出現了)。此外,還有人通過收集文革時期的郵票發了大財呢!”
確實,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養寵物的人也日益增多,很多人開始養寵物,莫斯科狗市的寵物成了國人瞄準的目標,他們委托工作便利的飛行員或乘務員幫助購買,乘務員又多了項任務,幫助朋友購買寵物,可是莫斯科海關是不允許將名貴的狗帶出境的,怎么辦?偷著帶唄!乘務員也有辦法,給狗灌酒使它昏睡,可是這個度不好掌握,灌多了會醉死,灌少了通關時狗醒了會被發現,可憐的狗狗只得聽天由命了,大部分狗狗都能順利通關了,但是也有比較小的沒有醒過來,乘務員好一陣子傷心。
?? ? ?
在那個特殊年代,飛行機組與乘務員憑借職業便利性,成為接觸國外先進產品的“前沿群體”——從家電到電子產品,這些國內難尋的商品讓他們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駐外期間的外出購物,為單調枯燥的駐外生活增添了樂趣,也成為特殊時代里連接中外物質與文化的微小紐帶。
但“捎、買、帶”始終存在不可逾越的底線:既不能觸犯本國海關法規,也需遵守他國法律制度,否則必將承擔相應后果
? ? ??
有一次,一位在莫斯科工作的駐外人員委托乘務員帶一個高壓鍋回國,乘務員不好意思拒絕就幫助帶回來了,過海關時被查出高壓鍋里還有一部照相機,因違反海關規定而丟掉了工作,冤不冤啊!冤是好心辦壞事導致自己丟工作,不冤是自己沒有認真檢查,應付出的代價。
? ? ?
還有一件雷同的事,一位乘務員幫助在國外做生意的一個熟人帶美金回國,她沒有檢查就原封不動帶回,結果到北京后,接貨的人一驗貨,美金少了,雙方都說不清楚,事情影響很大,后經有關部門參與才得到解決,但這位乘務員因此丟了工作。
九十年代,經歷了改革開放十幾年,人們的思想解放,膽子也大了,有人為獲取更多利益鋌而走險,觸犯國家法律,陷入牢獄之災等等,都是捎、買、帶逐步引發的,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引起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禁止捎、買、帶的文件規定,因此機場人員利用飛機捎、買、帶之風得到控制,
五十多年過去了,“捎買帶”一詞早已沉淀為獨特的時代符號。它既承載著物質匱乏年代里人們互通有無的生活印記,也是一代人共同的集體記憶,更折射出社會從松散到規范、從無序到有序的時代變遷。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