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另类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影视,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全部選擇
反選
反選將當前選中的變為不選,未選的全部變為選中。
華北
華東
華中
華南
東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確定
招標專區
項目專區
數據市場
營銷分析
增值服務
企業服務

國家林業機構沿革變遷情況和主要時期介紹

所屬地區:黑龍江 - 伊春 發布日期:2025-05-20

發布地址: 福建

注:文中資料是根據林業主管部門發布內容的基礎上整理,并增加了一部分內容。

以下內容,禁止從本平臺轉載!


國家林業機構沿革變遷情況和主要時期介紹文/務林人? ? ? ? ? ? ?目錄一、機構變遷情況與歷任主要領導二、林墾部時期(1949年10月-1951年11月)三、林業部與森林工業部分立時期(1956年5月-1958年2月)四、林業部和森林工業部合并后的林業部時期(1958年2月-1970年5月)五、農林部時期(1970年5月-1979年2月)六、改革開放后的林業部時期(1979年2月-1998年3月)七、國家林業局時期(1998.3~2018.3)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時期(2018.3~現在
?
機構變遷情況與歷任主要領導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高林業行政機構經過了多次變遷,但不管什么時候,都矢志不渝地推動著中國林業事業向前發展。?我國最高林業行政機構變遷情況

?
時  間

?
名 稱

?
備  注

?1949.10~1951.11

?林墾部

主管全國林業和墾殖工作

?1951.11~1956.5

?林業部

墾殖工作移交農業部

?1956.5~1958.2

?林業部

主管全國營林工作

?森工部

主管全國森林工業工作

?1958.2~1970.5

?林業部

主管全國林業工作

?1970.5~1978.4

?農林部

主管全國林業工作

?1978.4~1979.2

?國家林業總局

主管全國林業工作

?1979.2~1998.3

?林業部

主管全國林業工作

?1998.3~2018.3

?國家林業局

主管全國林業工作
2018.3~現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管全國林草工作
?歷任主要領導梁 希:1949年9月至1958年12月任林墾部、林業部部長羅隆基:1956年6月至1958年2月任森林工業部部長劉文輝:1959年4月至1970年5月任林業部部長
? ?羅玉川:1979年2月至1980年9月任林業部部長
? ?雍文濤:1980年9月至1982年5月任林業部部長
? ?楊 鐘:1982年5月至1987年6月任林業部部長
? ?高德占:1987年6月至1993年3月任林業部部長
? ?徐有芳: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任林業部部長
? ?陳耀邦:1997年7月至1998年3月任林業部部長
? ?王志寶:1998年3月至2000年11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
? ?周生賢:2000年11月至2005年11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
? ?賈治邦:2005年11月至2012年3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
? ?趙樹叢: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 ?張建龍: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 ? ? ? 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關志鷗:2020.05至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林墾部時期(1949年10月-1951年11月)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成為國家在當時的首要任務。針對當時木材供需的矛盾和森林破壞的現實情況,黨和國家及時制定了一系列林業工作的方針和政策,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林業管理部門相繼建立,林業教育和科技得到發展,初步奠定了林業發展的基礎。
? ?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管理全國林業經營和林政工作。國家任命著名林學家梁希為林墾部部長。林墾部內設林政司、造林司、森林經營司、森林利用司和辦公廳。1950年2月28日~3月8日,林墾部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林業業務會議,確定了“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的林業建設總方針,并對建設林業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提出明確要求。1950年5月,政務院在《關于全國林業工作的指示》中,也指示全國解決林業組織機構和領導問題。指示說:
? ? 一、大行政區林業占重要地位者,得于農林部下設立林業總局。
? ? 二、省人民政府農業廳,應按中央規定,改為農林廳。業務上有必要時,得在農林廳下設林業局。
? ? 三、專署及市縣人民政府,視業務之需要,可改農業科為農林科,并在農林科內指定一至二人,專管林業工作。
? ? 四、區公所農業助理員改為農林助理員,兼管林業,村(鄉)政府或農會視工作需要得設林業委員一人(不脫離生產),管理村(鄉)中有關林業建設的事項。
? ? 五、國營森林企業機構(如伐木公司、森林鐵道、木材加工等),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托大行政區或省林業機關直接統一經營管理。地方人民政府有監督檢查與協助完成之責。(中國林業編輯委員會,1952)
? ? 當時我國分為七個大行政區:華北區、東北區、內蒙區、西北區、西南區、華東區、中南區。在東北大區設立林業部,其他大區設農林部,省區設立林業廳或農林廳。到1951年,全國已經建立林業專業機構550多處。此外,在此時期各類林業教育和科研機構紛紛建立。
? ? 各級林業機構建立以后,切實貫徹執行林業建設方針和政策,使各項林業生產建設事業有序進行。例如,封山育林是恢復森林的有效方法。1949年12月,林墾部向全國各地布置了封山育林74萬多hm2的任務。山東、河北、福建、安徽、四川等省的封山育林取得不少成績,創造了經驗。1950~1952年,全國共完成封山育林414萬hm2,效果良好(國家林業局,1999)。
? ?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
?林業部與森林工業部分立時期(1956年5月-1958年2月)?? ? 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對木材的需要,1956年5月12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工業部,主管全國的森林工業,內設10個司局。森林工業部由羅隆基任部長。同時保留林業部,主管全國造林營林和林產品生產,林業部內設7個司局,由梁希任部長。直到1958年2月森林工業部和林業部合并為林業部。
? ? 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完成,國營林業企業和集體所有制的社隊林場相繼建立和發展,數量不斷增加,經營項目日益增多,經營水平不斷提高。中央林業部對各地區和各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可能了解得很細,有些計劃的安排不能因地制宜,也管不了那么具體,同時也缺乏地方的積極性。在總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時,毛澤東提出“統一計劃,分級管理”,“大權獨攬,小權分散”等具體原則。1958年中央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改革的中心是擴大地方權限,于是,開始下放管理權力,擴大省市、自治區管理的權限。經過這次改革,地方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但問題也很多:主要是由于中央計劃部門和各部在權力下放的同時,沒有相應加強統一計劃,加強綜合平衡,形成中央和地方“兩本賬”制度,造成層層加碼,基本建設隨便上馬,職工人數隨便增加,不僅分散了有限的財力物力,而且由于盲目建設,造成很大的浪費。1957年按照中央發布的《關于企業下放的幾項規定》,除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和試驗性質的企業仍歸中央繼續管理以外,其余企業一律下放給地方管理。同年12月3日,森林工業部將哈爾濱森林工業管理局及其所屬14個森工局、伊春森林工業管理局及其所屬11個森工局、吉林森林工業管理局及其所屬6個森工局、內蒙古森林工業管理局及其所屬7個森工局、甘肅省2個森工局,全部下放給各省、自治區領導,原分設各地的木材公司也一起全部下放。這次下放擴大了企業管理權限,但在“左”的錯誤思想指導下,企業自主權并沒有真正得到落實和體現,企業生產出現停滯狀態。森林工業總產值連續數年徘徊在30多億元,其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也停滯在3.6%左右;木材產量最低年份只有2193萬m3,相當于1956年的生產水平,企業采育矛盾更加突出。
? ? 這一時期我國森林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木材產量由1950年的55萬m3增加到1957年的2800萬m3,森林工業職工達36萬人,木材采運機械化水平達到42%,為國家上繳利潤列全國各行業的第二、三位。這種管理機構的設立深受蘇聯管理體制的影響,但卻沒有和國內實際情況相結合,因而實踐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造成采伐森林和培育森林之間的許多矛盾。(國家林業局,1999)
? ? ?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林業部和森林工業部合并后的林業部時期(1958年2月-1970年5月)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決定,森林工業部和林業部合并為林業部。梁希部長于1958年12月逝世后,由劉文輝任部長。1967年10月,國家隊林業部實行軍事管制后,任命王云為軍管會主任。?盡管森工與林業兩部合在了一起,但由于沒有很好地解決森林采育之間的問題,沒有建立起一套正常合理的采育經濟關系,所以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這對根本性的矛盾仍然沒有很好解決,給以后不斷加重的森林資源采育失調問題留下了隱患。(國家林業局,1999)
? ? 1958~1960年為“大躍進”時期,全國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此時期,國營林場和社隊林場蓬勃興起。1959年國營林場發展到3959處,是1957年(418處)的近10倍。到1965年,全國國營林場的經營面積已達到6800萬hm2,其中森林面積2930多萬公頃,林場職工28.1萬人。同時,農村農業合作社以林業專業組為基礎,仿照國營林場的經營管理辦法辦起了社隊林場。1957年春,湖北省黃梅縣永安鄉辦起了中國第一個社隊林場。1958年初,林業部開始推廣社隊辦林場的經驗,到1960年9月,全國建立社隊林場8萬多個,擁有勞動力100萬人,具備了相當的生產規模,成為造林綠化事業的一支生力軍。(國家林業局,1999)
? ? 但同時,林業建設受到“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沖擊。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在全國推開之后,新中國的林業遭受第一次大的挫折。由于各地大煉鋼鐵,大辦公共食堂,大量的天然林甚至原始林遭到掠奪式砍伐。加之木材生產中的高指標,造成集中過量采伐和三年困難時期的毀林開荒。短短的幾年間,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對林業造成負面影響更為深遠的是人民公社化。由于搞“一平二調”和“共產風”,一些地方將初級、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尚未償還的折價山林,
全部低價甚至無償劃歸公社集體所有,造成林木、林地權屬混亂,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有的地方亂砍濫伐森林,導致了以后的林權糾紛。
? ? 1962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成立東北林業總局的決定》,由林業部通過東北林業總局直接管理東北、內蒙古森工企業。1963年3月7日,國家經濟委員會、林業部、商業部發出《關于成立木材公司的通知》,成立了木材公司,對全國木材實行統一經營管理。以后又將木材公司和林業部木材銷售局一并劃歸國家物資管理總局領導,但南方集體林區各省、自治區的木材公司仍然由林業部領導。1964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成立大興安嶺林業特區,由林業部領導。同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撤銷伊春市,成立伊春特區,其林業企業工作以林業部領導為主,地方工作以黑龍江省領導為主。
? ?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鐵道兵《關于開發大興安嶺林區的報告》,批準成立開發大興安嶺林區會戰指揮部,開始開發大興安嶺林區,8月10日批準成立大興安嶺特區。該特區規劃建設15個林業局,計劃年木材產量820萬m3。同時,金沙江林區的會戰也于1964年開始籌備,1965年9月23日,國務院批準成立開發金沙江林區會戰指揮部。但由于后來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沖擊,會戰中途夭折(國家林業局,1999)。林區大會戰,仍然是重采輕育,“大木頭主義”占主導地位,教訓極其深刻。
?縱觀此時期林業發展的過程,盡管受到很大挫折,但由于黨中央對林業的高度重視,林業建設的方針政策得到及時調整,對促進各地林業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一時期在重新調整領導管理機構的基礎上,提出了“林業建設以營林為基礎,采育結合”的工作方針,同時采取實際步驟加強企業生產、基建、財務、物資供應等管理工作,做到人財物、產供銷統一歸中央和省主管部門管理,基本實現中央集中領導下的“條塊結合,以條條為主”的管理體制。由于制定和采取了許多林業法規和制度,特別是實行采伐與更新相聯系制度,使森林更新面積大大增加,采育失調狀況比以前大為好轉。
? ? 1966年“文革”開始后,林業管理機構被撤銷,專業干部和技術人員大量流失。196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黑龍江省林業領導問題的批復,決定將林業部在黑龍江的伊春森林工業管理局、哈爾濱森林工業管理局、牡丹江森林工業管理局、完達山林業局、帶嶺林業試驗局下放交由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領導。林業部于1967年10月實行軍事管制,原有的行政管理機構和生產指揮系統被打亂,工作基本停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都撤銷了林業廳(局),林業干部和技術人員也下放到農村基層和“五七”干校勞動鍛煉,新中國成立以來打下的基礎被嚴重摧殘。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于1969年1月9日發出通知,將林業部下屬的吉林林業管理局、內蒙古林業管理局下放給地方統一領導,對木材等產品實行“地區平衡,差額調撥”的辦法管理。與此同時,全國的國營林場除山西省外,都被層層下放。林業的行政手段被削弱,經濟手段被否定,林業經濟生活既亂又死。直至1970年5月,林業部和農業部合并成立農林部,林業行政管理工作才開始有所轉機。
? ? ?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農林部時期(1970年5月-1979年2月)?1970年5月,林業部和農業部合并成立了農林部。1972年羅玉川任農林部副部長。這一時期林業行政管理工作開始有所轉機。
? 在新中國五十多年的歷程中,“文革”給我國林業建設事業造成的災難最為深重,突出表現在:林業管理機構被撤銷,專業干部和技術人員大量流失;嚴重偏離正確的林業方針政策,廢棄規章制度;森林資源遭受巨大損失;林業教育和科研事業遭受嚴重摧殘。
? 在十年內亂時期,林業工作遭受嚴重沖擊和挫折,機構一度陷入癱瘓狀態,制度被廢棄,生產被停頓,森林資源遭到比“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時期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的大破壞。期間,生產指揮系統紊亂,由于機構的精簡合并,中央林業部被合并為農林部,主管全國林業工作僅是農林部下屬的一個局,將原部直屬大部分企業、事業單位下放給地方。國營大型林業局、國營林場、木材廠、大多數林業科研機關、林業大專院校等都層層下放。
?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森林資源幾次遭到大破壞(由于林業政策的不穩定造成)的嚴重后果,引起中央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許多有識之士呼吁要痛下決心,迅速扭轉森林資源急劇減少的局面。1978年4月24日,國家林業總局成立。羅玉川任局長。1979年2月,農林部被撤銷,成立農業部、林業部。
?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改革開放后的林業部時期(1979年2月-1998年3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和關心林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林業建設進入恢復發展的新階段。
? ??1979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撤銷農林部,成立農業部、林業部。同時,各省(區、市)的林業、農林廳(局)也相繼恢復或者重建。從中央到地方,林業行政管理體系逐漸形成。1982年2月28日,中央綠化委員會成立。此后,各級綠化委員會也相繼成立。按國務院《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實施辦法》的規定,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均應成立綠化委員會,統一領導本地區的義務植樹運動和整個造林綠化工作。各級綠化委員會由當地政府的主要領導同志,以及有關部門和人了團體的負責同志組成。委員會的辦公室設在同級政府的主管部門,不另增加編制(林業部辦公廳,1987)。1987年7月18日,中央森林防火總指揮部成立。林業部經過1986年、1988年和1993年三次國家機構改革,都作為單獨的行政部門存在,這對林業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至1998年3月,根據國家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林業部改為國務院直屬的國家林業局。
? ?在此時期,歷任林業部部長為:羅玉川(1979~1980年)、雍文濤(1980年8月~1982年4月)、楊鐘(1982年4月~1987年6月)、高德占(1987年6月~1993年3月)、徐有芳(1993年3月~1997年7月)、陳耀邦(1997年7月~1998年3月)。
? ?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



國家林業局時期(1998.3~2018.3)
根據國家整個機構改革的統一安排部署,1998310日,林業部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林業局。國家林業局局長先后為:王志寶(19983-200011月)、周生賢(200011-200511月)、賈治邦(200512-)。
? ? ? 1998
4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并公布修正的《森林法》,自199871日起施行。2000129日,國務院批準發布實施《森林法實施條例》。
? ? ? 1998
年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強調改善生態環境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也是防御旱澇等自然災害的根本措施1998年三江大水災之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災后重建、整治江河、興修水利的若干意見》中,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放在了首位。1998823日,在四川省率先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林業建設進入向現代林業發展的新階段。199811月,國務院制定并下發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1),明確了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提出用大約50年左右的時間,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依靠科學技術,加強對現有天然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建設生態環境,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綜合治理,完成一批對改善全國生態環境有重要影響的工程,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力爭到下個世紀中葉……使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中華大地山川秀美。19991月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國家林業局在總結我國林業建設發展五十年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在新形勢下發展林業的新思路,即:要遵循現代林業的思想,按照建立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的目標,大力推進和深化林業分類經營改革,以此為突破口,來促進整個林業的改革和發展(國家林業局,1999)。2000年在全國17個省區的193縣全面啟動退耕還林還草試點示范工程。
? ? ??
進入2001年后,國家林業局為探索現代林業跨越式發展途徑,將過去的10余個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系統整合為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等防護林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此后五年的林業工作主要是圍繞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來展開。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的兩年間,國家林業局領導開展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
? ? ? 2003
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20037月,國家林業局召開全國林業廳局長座談會,作出落實中央林業決定的林業總體工作部署。要求抓住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這一重點,辦好科教興林和依法治林兩件大事,強化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三項工作,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林業產權制度、林業綜合執法四項改革、搞好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思想、組織、業務、作風、制度五大建設,全面加快新世紀林業發展步伐。同年9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林業工作會議。20043月,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實施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2003~2004年,全國各省(區、市)積極落實中央的要求,召開林業工作會議,紛紛出臺加快本地區林業發展的文件,推動了林業發展。
? ? ? 2005
年初,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局黨組在對大量監測數據結果和對國內外林業發展階段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我國生態建設正處于治理與破壞相持階段的判斷。729日,局黨組提出相持階段林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即根據相持階段的脆弱性、不確定性、不平衡性、反復性、艱巨性等特點,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實行東擴、西治、南用、北休的區域發展戰略,實行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因地制宜、重點突破,推動我國生態建設盡快度過相持階段,進入治理大于破壞階段。東擴指擴展東部少林地區林業發展的空間和內涵;西治指加快西部地區的生態治理步伐;南用指利用南方優越的水熱條件和經濟社會優勢,提高林業的質量和效益;北休指推進東北地區天然林休養生息。
? ? ??
20062月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局黨組突出了十一五林業工作的總體要求。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林業工作全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林業決定,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加速推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著力構建林業生態和產業體系,實施工程帶動,深化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加強科學管理,轉變增長方式,大力提高林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開發林業的多種功能,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努力把我國林業推向又快又好發展的新階段。并強調,在指導思想和具體工作中,要把深化改革作為增強林業整體活力的根本動力;把科技創新作為大幅度提高林業生產力的關鍵措施;把產業發展置于重要位置,全面貫徹落實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
? ? ? ?2007
1月,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主題是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現代林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提出了建設現代林業的重要命題。現代林業的目標是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強調把握三條原則:1)堅持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奉獻給人民;2)牢固樹立人和自然和諧的重要價值觀,積極推動生態文化建設;3)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動力,努力發展和形成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林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 ? ? ?
2008年初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賈治邦局長代表國家林業局黨組在會上作了題為《履行建設生態文明重大使命,推進現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林業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國對人類應盡的重要義務和歷史責任。力爭到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森林蓄積量達到132m3以上,森林的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林業的三大功能明顯增強,社會生態文明觀念逐步樹立。現代林業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戰略目標;把解放思想作為重要前提;把深化改革作為根本動力;把加強森林經營作為永恒主題;把興林富民作為根本宗旨。115日,國家林業局在北京召開了福建、江西、遼寧、浙江、河北、云南、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吉林等14()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座談會。會議強調要使用好、管理好中央財政先期向14個省(市)安排的林改工作經費,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4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認為,集體林地是國家重要的土地資源,是林業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承包和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確立農民作為林地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地位,對于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發展林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68日,中共中央以中發〔200810號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此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福建、浙江、江西、遼寧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各地普遍開展。
? ? ??
20096月召開的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上,系統研究了新形勢下林業改革發展問題,全面部署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這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央召開的首次林業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了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賈治邦主持會議并作了重要發言。福建、江西、遼寧、云南、湖南、浙江6省的有關負責人在大會上發了典型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見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推動我國林業更大的發展。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集體林地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715日,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副局長張建龍接受中國政府網與國家林業局政府網聯合專訪,就貫徹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 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行現場解讀并回答網友提問。賈治邦說,新中國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意義非凡,林改的意義關乎整個農村經濟社會,不只在林業內部。一是這場改革是深化農村經營制度的一項重大變革。二是它為30年來的農村改革賦予了新的內涵,對農村改革又是一個新的發展和豐富。三是它有流轉性,中央文件明確規定,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可以租賃、抵押、轉讓,可以入股甚至可以作為合作的名義進行經營。四是和當年的土地承包不一樣,當年是把包田包產到戶,現在是包山包林到戶,這是一樣的。但是不一樣的就是林地的經營權承包后,林地上面的林木所有權也同時落實到位了。而且林地的樹木量有幾十億方,這是進行直補的,如果變現就是貨幣,具有資產性的。在中央林業會議精神的鼓舞下,全國各地正在掀起一場關乎每個人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浪潮,這也是當前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主旋律。
? ? ? ——根據樊寶敏《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整理??......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時期(2018.3~現在待續......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熱點推薦 熱門招標 熱門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大港区| 淮阳县| 三都| 青神县| 泾川县| 合水县| 樟树市| 衡东县| 古田县| 苏尼特左旗| 宝鸡市| 安阳县| 积石山| 越西县| 扎赉特旗| 色达县| 福鼎市| 金秀| 蒙阴县| 康马县| 塔河县| 京山县| 晋州市| 和林格尔县| 汉川市| 德兴市| 疏附县| 房山区| 二连浩特市| 石狮市| 岳阳市| 临澧县| 湖北省| 射洪县| 余干县| 泽普县| 綦江县| 上杭县| 高清|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