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安徽
1.工程建設方面的困難
(1)地形地質方面
①地質條件復雜,如地處板塊交界處,多地震;地勢起伏大,地表崎嶇,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②地形復雜,多高山峽谷,山高谷深、起伏大,工程量大。
③地基不穩,對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
(2)氣象氣候方面
①太陽輻射強,易出現曬傷;高溫,降水多,濕度大,蚊蟲多,易產生疾病,易中暑,施工環境惡劣。氣候寒冷,施工期短。
②多風沙、暴雨、 臺風等氣象災害。
(3)水文方面
①洋流經過,潮汐運動方向和流速大,施工難度大;
②海水鹽度高,易使橋墩被腐蝕;
③雨季河流徑流量大,河水暴漲,施工難度大;
④水文條件復雜,如水域廣、海水深、風大浪急、暗流洶涌。
(4)生物與生態保護方面
①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通道;
②生態環境脆弱,容易加劇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態問題。
(5)社會經濟方面
①當地經濟落后,資金不足、技術落后,需求少,效益差。
②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原料運輸困難,運輸成本高。
③材料、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局勢動蕩,政策變化。
2.“一帶一路”倡議
(1)“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2)意義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4日晚,錢凱港正式開港,該港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該港的建成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秘魯的產業聯系。下圖為錢凱港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錢凱港在建設過程中需重點考慮(? ?)
A.氣溫變化
B.降水強度
C.地質構造
D.植被分布
2.錢凱港成為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關鍵因素是(? ?)
A.交通條件
B.地理位置
C.自然資源
D.科技水平
3.錢凱港建設的影響首先體現在(? ?)
A.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減少我國對其他港口的依賴,降低運輸風險
C.加快秘魯城鎮化進程,擴大城市用地規模
D.加強中秘合作,利于我國產業向秘魯轉移
【答案】
1.C ? ?2.A ? 3.A
【解析】
1.讀圖可知,錢開港地處南美洲西海岸,位于板塊消亡邊界,地殼運動活躍。錢凱港在建設過程中需重點考慮地質構造,地質構造穩定與否直接影響港口建設的安全性,C正確。氣溫變化、降水強度、植被分布對港口建設有一定影響,但不是重點考慮因素,A、B、D?錯誤。故選C。?
2.據材料“該港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可知,錢凱港成為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關鍵因素是其交通條件優越,是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A正確。地理位置是重要因素,但交通條件更關鍵,B錯誤;自然資源、科技水平不是成為重點項目的關鍵因素,C、D錯誤。故選A。
3.錢凱港建設首先會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A正確。減少我國對其他港口的依賴、降低運輸風險不是錢凱港建設的首要影響,B錯誤;加快秘魯城鎮化進程、擴大城市用地規模是后續影響,不是首先體現的,C錯誤;錢凱港建設利于加強中秘合作,但產業轉移不是首要影響,D錯誤。故選A。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首創“數字倉庫+區塊鏈存證”模式,大宗商品倉庫(下圖)通過AI智能調度和遠程監管,貨物入庫效率提升40%,提貨效率提高50%。數字倉單支持質押融資,帶動片區大宗商品貿易規模突破300億元。與此同時,片區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園,吸引思銳智能、中微創芯等30余家企業落戶,形成從設計到封測的全產業鏈體系。完成下面小題。
4.青島片區數字倉庫模式對工業區位因素的最突出影響是(? ?)
A.大幅降低勞動力成本
B.優化物流與金融配套
C.增強政策支持力度
D.擴大本地消費市場
5.青島自貿片區集成電路產業園企業集聚的積極作用是(? ?)
①共享基礎設施與技術協作? ? ? ? ? ? ??
②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③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 ? ? ? ? ? ? ? ??
④擴大產品出口規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4.B 5.A
【解析】
4.雖然通過?AI?智能調度和遠程監管可能會減少部分人工操作,但材料中并沒有明確表明能大幅降低勞動力成本,且數字倉庫模式重點不在勞動力成本的降低上,A錯誤。 數字倉庫模式通過?AI?智能調度和遠程監管,提升了貨物入庫和提貨效率,這屬于優化物流環節;同時數字倉單支持質押融資,帶動大宗商品貿易規模擴大,這屬于優化金融配套,所以該模式最突出的影響是優化物流與金融配套,B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因為數字倉庫模式而增強政策支持力度,C錯誤。數字倉庫模式主要是針對大宗商品的存儲、流轉以及金融服務等方面,與擴大本地消費市場沒有直接關聯,D錯誤。故選B。
5.企業集聚可以共享產業園內的基礎設施,如廠房、交通設施等,降低建設成本;同時企業之間可以進行技術協作,促進技術交流和創新,①正確。 材料中沒有信息表明企業集聚能降低能源消耗成本,集成電路產業本身能源消耗特點與企業集聚關系不大,②錯誤。形成從設計到封測的全產業鏈體系,企業集聚有利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③正確。 企業集聚主要是促進產業內部的協作和發展,與擴大產品出口規模沒有必然的直接聯系,產品出口規模受市場需求、貿易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
六.考察實踐
判斷地理實踐的類型,是生活類的實踐案例、實驗類的模擬分析、社會類的研學調研,不同的實踐類型其理論運用,解題過程不一樣;把握地理實踐探究的地理原理,明確實踐的內容。例如社會研學,必有研學的主題與方向,而研學的主題往往代表著地理運用的方向,例如對某地農業進行社會調研,其問題必然圍繞農業生產相關方面進行展開;理論與實踐結合要清晰,注意不要將不相干的理論運用于實踐探究,要善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實踐探究的問題是否有相關性,進行借鑒。
某中學開展地理野外考察,在考察過程中觀察到考察點1植被茂密,為闊葉林,考察點2植被相對稀疏,為針闊混交林。同學們采集了兩考察點典型樹木的葉片制作植物標本,發現同種植物葉片存在差異。查詢資料了解該地針葉樹為馬尾松,是20世紀50年代當地植樹造林選取的先鋒樹種。下圖示意此次考察的路線及主要考察點。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造成考察點1和考察點2植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
B.熱量
C.水分
D.土壤
2.兩考察點同種植物葉片的特征可能為(? ?)
A.考察點1葉片為肉質? ? ? ? ? ? ? ?
B.考察點1葉片內卷
C.考察點2葉片面積更大? ? ? ? ? ? ?
D.考察點2葉片革質層更厚
3.經過自然演替,未來該區域兩考察點植被將會(? ?)
A.以針葉林為主,差異不斷縮小? ? ? ?
B.以闊葉林為主,差異不斷縮小
C.植被類型不變,差異不斷擴大? ? ? ?
D.植被類型改變,差異不斷擴大
【答案】
1.C ? ?2.D ? ?3.B
【解析】
1.由圖可知,考察點1和考察點2都位于東坡,A錯;兩地海拔差異小,熱量條件差異小,B錯;考察點1位于谷地,流水匯集水分條件好;考察點2位于山脊,水分條件差,C對;區域差異小,土壤類型一樣,D錯。故選C。
2.考察點1水分好,考察點2水分差,所以考察點2植被具有耐旱的特征。肉質葉片、葉片內卷、革質層厚均為耐旱特征,D對,AB錯;葉片面積大利于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強,應為考察點1的植物葉片特征,C錯。故選D。
3.由材料可知,馬尾松是人工植樹造林的先鋒樹種,據圖可判斷該地位于我國南方季風氣候區,海拔不高,兩地條件差異不大,所以自然演替應該向當地地帶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演變,所以以闊葉林為主,差異不斷縮小,B對,ACD錯。故選B。
七、計算題
地球運動與時區計算:地方時、時區換算(如北京與紐約的時差)、國際日期變更線應用。太陽高度角計算:通過緯度差和太陽直射點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H=90°-|φ±δ|)。地形高程與坡度:等高線圖中相對高度計算(如陡崖高度)、坡度公式(坡度=垂直高差/水平距離)。氣溫垂直遞減率:根據海拔計算溫差(如每升高100米降0.6°C)。水文計算:河流流量(流量=流速×斷面面積)、徑流量與降水量的關系(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人口與城市化:人口密度(人口/面積)、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城市化率(城市人口/總人口)。經濟地理:單位面積產量(產量/耕地面積)、運輸成本(距離×運費率)、資源承載力(如人均水資源量=總量/人口)。區位選擇:比較工業布局成本(如勞動力、運輸、地價總和),選擇最優區位。生態足跡計算:資源消耗與生態承載力的比值。能源利用效率:單位GDP能耗(能耗總量/GDP)。災害風險評估:結合頻率和損失計算風險等級。
北京時間2024年10月30日12時51分,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11月15日23時13分,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托舉天舟八號貨運飛船,點火升空,順利將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隨后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天舟八號貨運飛船與距離地球約350千米的中國空間站成功“握手”,新一批“家鄉貨”順利運抵“天宮”。天舟八號貨運飛船攜帶的各類物資可支持3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9個月。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紐約(西五區)的華人通過電視直播觀看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發射時,當地時間接近(? ?)
A.29日23時51分? ? ??B.30日10時13分
C.16日12時13分? ? ??D.15日10時13分
2.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時(? ?)
A.倫敦居民正值午餐期間? ? ? ?
B.悉尼海邊正日落潮水漲
C.新一天的范圍西半球約占2/7
D.新疆某中學旗桿的影長將變長
【答案】
1.D 2.C
【解析】
1.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發射時,為北京時間15日23時13分,北京時間使用東八區的區時,紐約使用西五區的區時,西五區比東八區晚13小時,因此發射時在紐約(西五區)的華人所在區時為15日23時13分減去13小時,即15日10時13分,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時北京時間為2024年10月30日12時51分,倫敦(中時區)為30日4時51分,不是午餐時間,A錯誤;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時,悉尼(東十區)為30日14時51分,還沒有日落,B錯誤;由于使用現實背景(區時計算)無正確答案,因此使用地方時進行計算。東八區為30日12時51分,即120°E為30日12時51分,據此可知零時經線約為73°W,即73°W往東至180°為新的一天,其中處于西半球的部分為73°W-20°W以及160°E-180°,共跨經度73°,約占全球2/7,C正確;新疆的經度約為73°E-96°E,與?120° E經度差基本在24°以上,地方時相差1h36min以上,由此推測,當北京時間(東八區)為2024年?10月30日?12時51分,即120°E的地方時為12:51時,新疆的地方時在11:15之前,此時新疆處于上午,未到正午時刻,某中學旗桿的影長將變短,D錯誤。故選C。
八、鄉村振興
①鄉村人口,鄉村人口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和動力。②鄉村聚落,鄉村聚落是在鄉村開展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③鄉村產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④鄉村生態,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
香蕉產業是云南紅河流域的重要經濟支柱,其種植區(左圖)一半以上地處偏遠地帶,山高坡陡。近兩年當地利用農用無人機吊運技術形成香蕉采收流水線模式(右圖),蕉農的收益大大增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香蕉采收新模式助力當地蕉農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A.種植范圍向高山地區擴展
B.保障果實品相,提高市場競爭力
C.擴大銷售市場范圍
D.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2.農用無人機的推廣應用,對當地鄉村振興的意義有(? ?)
①提升城鎮化水平? ?
②降低農業生產綜合成本? ?
③提高年輕人在農村就業意愿? ?
④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直接提升農用無人機在當地香蕉產業中適用性的措施是(? ?)
A.規范低空飛行管理
B.優化無人機性能
C.出臺購機補貼政策
D.完善無人機售后服務
【答案】
1.B 2.D ? ?3.B
【解析】
1.香蕉采收新模式不會改變熱量條件,不會導致種植范圍向高山地區擴展,A錯誤;材料中提到利用農用無人機吊運技術形成香蕉采收流水線模式,這種技術可以更高效、更精準地采收香蕉,減少果實損傷,從而保障果實品相,提高市場競爭力,B正確;不能擴大香蕉的銷售市場范圍,C錯誤;沒有體現深加工,不能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D錯誤。故選B。
2.農用無人機的推廣應用主要涉及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與城鎮化水平的提升關系不大,①錯誤;無人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采收效率,減少人力成本,但無人機價格較高,短期內會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成本,②錯誤;無人機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技術操作能力,且提高生產率,農業經濟效益提高,可能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農業生產,提高他們在農村就業的意愿,③正確;無人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傳統農業對環境的破壞,如減少農藥使用、降低土壤壓實等,從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④正確。故選D。
3.優化無人機性能可以提升其載重能力、續航時間、操作精度等,從而直接提升其在香蕉產業中的適用性,B正確;規范低空飛行管理有助于確保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性,完善售后服務可以提高無人機的使用體驗,但直接提升無人機在香蕉產業中的適用性,應先優化產品性能,使其更好的服務業農業生產,D錯誤。故選B。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