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北京
為加快我縣水果特色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進程,通過科學規劃、項目引領、資金助力等方式多方發力、部門配合,達到果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目的,根據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文件(晉農發〔2025〕28號)《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25年省級第二批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使用計劃及任務清單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果業發展現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立項依據
(一)氣候品質優勢突出
陽曲縣的自然氣候方面具有絕佳的資源優質,地處北緯37-38之間,丘陵坡梁地居多,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8.7℃,無霜期164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41.2毫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非常有利于水果糖份積累,所生產的果品:果型端正、香味濃郁,糖酸比含量適中,適口性好,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歡迎,也得到了果品專家的高度認可,在氣候及地理方面較我省水果主產區運城、晉城等地更具優勢,同品種果品口感更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度左右,多次榮獲省部級嘉獎,是我省發展水果的優勢區。
(二)區位優勢明顯
陽曲縣是屬市區最近的農業縣、城市周邊區,區位優勢顯著、交通便利;地域廣闊,地形地貌多樣,山區、坡地、分布廣泛,氣候條件適宜,具備農業資源多種模式推廣,具有很大農業優勢條件。水果在當地已有七十多年栽植歷史,并已發展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的產業優勢。現全縣果品面積2萬多畝,包括十多個樹種50多個品種,高品質采摘園2千多畝,設施水果6百多畝,集采摘、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采摘業蓬勃發展,水果產業鏈條構建日趨完善,給當地果農以及周邊群眾的經濟來源提供了重要的物資支撐,采摘園的畝收入平均達到了4千元以上,真正成為當地農民富、農村美的致富產業。
(三)品牌優勢突出
近幾年在全國脫貧攻堅工作進展迅猛的大背景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全力支持,水果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關部門通過政策引領、資金扶持、技術升級等措施對陽曲縣水果產業進行全方位提檔升級,著力打造出了一批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生態化的現代果園。紅富士、玉露香、水蜜桃等果品優勢區創建、品牌推廣以及客戶群的建設都初具規模,省級專家在對外授課的時候甚至以“陽曲水果甲天下”進行命題,陽曲果業人士備受鼓舞。
二、項目目標
通過果園避雨棚、防雹網、防鳥網、防蟲網等防護設施建設、水肥一體化配套設施的完善、品種結構調整、沃土工程跟進以及購置果園農機具等一系列技術手段,提高果園提質增產效能,提高果園防病避災能力,夯實穩產優質根基,增加果園經濟效益。
三、項目范圍和項目內容
(一)項目實施內容
在我縣果品主產區進行避雨棚、防雹網、防鳥網、防蟲網等果園防護設施配套建設;果園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購買果樹新品種;購買園藝地布、種苗或接穗、肥料等關鍵性農資以及購置果園農機具等多項果園綜合配套設施的全面建設。
(二)實施主體
為保證項目實施成果,項目實施主體為縣水果業務部門或從事水果生產經營的市場主體(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村集體等)。且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信譽良好,財務管理、檔案管理規范。
2、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專業技術人員,有科研單位或大專院校作為技術支撐或協作的優先支持。
3、果園面積相對集中連片。示范帶動能力強。
4、項目實施地點的土地屬性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
按照儲備項目申報要求,經鄉鎮推薦,結合專家評審最終確定項目實施主體。
(三)項目建設地點
太原市陽曲縣果品主產區
(四)項目建設規模
2025年陽曲縣設施水果發展項目建設600畝。
(五)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參照陽曲縣鄉村振興和脫貧鞏固銜接獎補辦法,實施主體平均每畝投資金額不低于2000元,每畝申請補助1000元,其余自籌。
(六)項目實施時間
2025年4月到2025年12月
四、建設要求及支持環節
(一)項目要求
獎補資金要用于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建設,以完成 2025 年設施水果建設任務為目標,結合當地水果生產、主要災害類型等實際情況,制定2025年設施水果建設方案,科學規劃,示范引領,宣傳指導,扎實推進2025年陽曲縣設施水果發展項目。項目實施經營主體根據自身的生產需求,嚴格按照省、縣方案要求及項目支持環節,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實施方案,認真規劃實施內容,按照批復后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組織實施。實施主體為基礎條件好,技術經驗成熟,有發展潛力,有一定資金儲備的果樹生產經營企業、農業(涉農)生產經營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及村集體等,負責項目內容具體實施。建設內容嚴格按照下列支持環節執行,補助資金部分不得超出支持范圍,自籌部分可以根據項目需求合理安排,通過項目實施,全方位推動我縣果業高質量發展。
(二)支持環節
建設及修繕避雨棚、設施大棚、防雹網、防鳥網、防蟲網等果園防護設施;建設果園水肥一體化設施;購買果樹新品種;購買園藝地布、種苗或接穗、肥料等關鍵性農資;購置果園農機具等。補助標準平均每畝1000元。
(三)建設標準
實施方案制定科學、規范、合理、可操作性強;所購產品符合相關質量要求;安標生產、規模適當;統一投入品管理,要確保肥料、農藥等使用符合相關規定,記錄詳細;統一技術規程,要制定全面的生產技術規程,做好檔案管理。
五、組織及管理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縣政府及各鄉鎮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成立由陽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任組長的項目領導組,統籌協調抓好項目實施,縣農業部門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實施的工作格局。并通過建立工作責任制及工作運行機制,做到有設計、有方案、有組織、有措施、有監督。做到任務落實到人,責任明確到人,措施落實到人。
項目領導組:
組 ?長:黃根鎖(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副組長:任志剛(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
李銀生(陽曲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成 員:產業發展室
(二)強化技術服務。建立和完善專家聯系制,充分發揮果樹專家指導組作用,實行“領導+專家+基地”的包聯責任制,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開展。領導負責項目推進、任務落實、督促檢查,專家和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要經常性組織開展指導服務,幫助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保障種植效益。
(三)強化資金保障。由企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出資,在做好各項投入的基礎上,項目資金可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直接補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支持方式。項目資金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償還債務及其他與農業生產發展無關的支出。縣農業部門要加強資金監管,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確專人負責,嚴格項目資金管理。補助資金使用要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突出關鍵環節、關鍵技術。資金支出要符合省農業農村廳財務管理規定,嚴禁擠占挪用,確保發揮資金效益。
(四)強化資金撥付。加強項目監管,適時推進項目實施,項目實施完成后及時按照相關規定組織項目驗收及審計,及時進行資金撥付,如期未完成或完成未通過驗收、審計,不能如期進行資金撥付的實施主體,跟主管部門提出延期申請,主管部門酌情最長可給于三個月的延期,延期后仍然不符合資金撥付相關規定,主管部門有權終止該項目的進程,后果由實施主體全部承擔。
(五)強化績效考核。加強跟蹤調度,及時掌握實施進展。項目評價采取實施單位級自評、縣級抽查。對基地建設實行目標考核、動態管理、能進能退的管理機制。考評結果作為下年度項目安排的重要依據。項目實施單位要將當年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情況形成自評報告,并認真總結做法和成效,形成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六)規范項目管理。一是實行合同管理。層層簽訂任務合同,強化責任落實。加強跟蹤調度,及時掌握實施進展,適時組織調研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二是建立工作檔案。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專人負責,及時將行動方案、考核、總結等文檔和照片資料歸檔立案,裝訂成冊,按時完成數據庫管理和信息錄入。三是樹立規范標牌。明確果樹品種、目標、技術模式、行政及技術負責人等信息,便于宣傳示范和監督檢查。
(七)資金撥付進度。項目主體確定并開始實施后,經項目主體申請,并提交相關驗證材料,撥付資金總額的30%,剩余的70%的資金,在項目驗收合格后撥付。
六、項目效益評價
(一) 經濟效益
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技術措施以及配套設施的完善,果園抵御冰雹、大風、早霜凍害等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提升,水利設施配套建設以及果園機械配套更符合現代化果園的標準,果實標準化程度更高,果品品質明顯提升,果園可持續生產能力有效提高,果品價格提高5%以上。
(二)社會效益
充分利用當地地理以及資源優勢,吸引更多人投身到水果產業的建設中來。項目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果品產量、改善了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有效地帶動了水果采摘業的發展,延伸果業產業鏈條,適當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同時可構筑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業產業體系,形成比較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布局,提高技術持續創新能力,推進我縣果品特色化、品牌化發展,促進我縣果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三)生態效益
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改善周邊環境,注重生態需求也是現代果園建設的長期內容以及自身建設要求。通過推廣“綠色種植模式,清潔生產,減少農業投入品對土壤和地下水的環境污染,保護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通過擴大“三品一標”產地面積的認識及標準化生產規程的普及,提高了產品品質,從源頭上保障了食品安全、促進果業可持續發展。
申報材料
1、項目申報單位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并加蓋公章。
2、項目申報單位法人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3、項目申報表.docx
4、經相關專家審核的項目實施方案。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