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四川
近日,潮州市陶瓷廢渣綜合治理與新材料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以下簡稱EOD項目)成功入選廣東省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項目庫,成為粵東地區首個獲批的EOD示范項目。EOD項目將以“生態治理+產業開發”雙輪驅動模式徹底破解陶瓷廢渣污染及垃圾焚燒飛灰綜合利用難題,標志著潮州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生態治理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上邁出關鍵一步。
破題生態困境:三十年廢渣治理迎來新契機
作為“中國瓷都”,潮州陶瓷產業年產值超500億元,但每年約40萬噸陶瓷廢渣堆積引發的環境問題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EOD項目創新采用“清運-轉化-修復”全鏈條治理方案,投入生態治理資金約2.1億元,通過系統清運約40萬噸廢渣,依托自主研發技術將其轉化為多功能環保新材料,同步開展場地污染調查與生態修復,徹底消除環境隱患,釋放土地資源價值。
培育新質生產力:固廢資源化構建產業新生態 ?
EOD項目深度契合國家“無廢城市”建設戰略,積極響應生態環境部提出的“到2030年,全國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內”的要求,找到了陶瓷廢渣和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新途徑,重點打造綠色工業資源化利用中心與新型節能建材數字智造基地,總投資16.9億元。項目通過建設年產80萬噸人造石生產線、20萬噸多功能ERC新材料生產線,構建“陶瓷廢渣(焚燒飛灰)-環保建材-綠色建筑”循環產業鏈;同步搭建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固(危)廢處置全流程數字化管控。預計項目建成后,年可資源化利用陶瓷廢渣40萬噸、生活垃圾焚燒飛灰20萬噸及其他工業固廢超30萬噸,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融通創新發展,為傳統陶瓷產業開辟“綠色智造”新賽道。 ?
政研企協同攻堅:創新機制護航項目落地
市、區人民政府成立項目工作專班,建立協調工作機制,統籌推進項目建設;潮州市生態環境局提供全過程指導,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專家團隊完成項目頂層設計;引入專業科研機構參與合作,應用固(危)廢治理與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構建固(危)廢資源化產業新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組建EOD實施主體,創新“治理收益+產業收益”反哺機制,確保生態治理可持續。
打造粵東示范:生態經濟協同發展新高地
EOD項目的實施將實現三大突破:一是徹底解決困擾潮州三十余年的陶瓷廢渣污染頑疾,修復生態用地500余畝;二是培育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集群,預計帶動就業500人;三是形成可復制的“潮州模式”,為粵東乃至全省產業綠色轉型提供實踐樣本。正如項目負責人所言:“這不僅是環境治理工程,更是通過生態價值轉化引擎,推動傳統制造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躍升的戰略支點。”
接下來,潮州市將以EOD項目入庫為契機,深化“生態環境治理+特色產業開發”一體化實施模式,力爭三年內建成省級大宗固(危)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注入綠色動能,書寫新時代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美麗潮州嶄新篇章。
*名詞解釋:“EOD”是“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的英文縮寫,其英文全稱為Ecoenviron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按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2023年12月印發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試行)》(環辦科財[2023]22號):“EOD模式是以***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通過產業鏈延伸、組合開發、聯合經營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增值反哺、統籌推進、市場化運作、一體化實施、可持續運營,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以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的創新性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項目實踐,有利于積極穩妥推進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實現”。
免責聲明:
凡注明“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危廢行業分享”公眾號獨家所有。本號轉載的部分文章、圖文、視頻來自網絡,其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號轉載僅出于推動危廢行業科學健康發展的目的。本號轉載內容及留言并非本公眾號觀點或立場。若本公眾號所轉載的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請在線聯系處理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