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3個輻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4月30日-2025年5月9日(5個工作日)。
聯系地址:
(略)
聯系電話:
(略)
郵政編碼:62001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擬批準的建設項目
(略)
項目
名稱:
(略)
建設
地點:
(略)
建設
單位:
(略)
環境影響
評價單位:
(略)
項目
概況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提出的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
眉山彭山產業新城110kV輸變電工程
(略)楊廟村
(略)
(略)
1.眉山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新建眉山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站址位
(略)楊廟村,主變戶外布置,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HGIS布置;主變容量本期2×63MVA,終期3×63MVA;110kV出線本期2回(2Y、3Y間隔),終期4回;35kV出線本期(即終期)6回;10kV出線本期16回,終期28回;10千伏無功補償本期2×(6+6)Mvar,終期3×(6+6)Mvar;10kV消弧線圈本期2×630kVA,終期2×630kVA。
2.110kV文鐵線π接入產業新城110kV線路工程:線路起于既有110kV文鐵線23#塔,止于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進線間隔止,
(略)全長約2×1.16km+0.08km。其中2×1.16km采用同塔雙回同相序架空架設,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進線端0.08km采用2個0.04km單回架設,導線呈單回三角排列,全線新建桿塔9基(雙回塔7基,單回塔2基)。
1.廢氣防治措施:①施工期設備設施基礎開挖時應對臨時堆放場地采取遮蓋措施,對進出
(略))等相關要求,強化施工揚塵措施落實監督,在一級預警情況下應采取停止基礎開挖等措施。②營運期不產生廢氣。
2.廢水防治措施:①施工期新建產業新城110kV
(略)施工人員就近租用現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現有設施收集后用于農肥;本項目施工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包括機具、設備洗滌水,建筑材料清洗水等,變電站擬利用設置的簡易沉淀池進行處理,線路施工擬在施工現場設置廢水收集桶,對施工現場的各種廢水進行收集,廢水經沉淀和除渣后循環使用,不外排。線路跨越的解放渠采用一檔跨越,不在水中立塔,不涉水施工,施工期嚴禁在解放渠中清洗機械,杜絕在施工時隨意傾倒廢物、排放施工廢水至解放渠,禁止在水體附近搭建臨時施工設施,嚴禁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等排入水體。②
(略)不產生污水,變電站值守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定期清掏。
3.固廢防治措施:①施工期新建產業新城110kV
(略)施工人員就近租用現有民房,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附近垃圾中轉站處置,對當地環境影響較小;根據工程設計資料中變電站土石方平衡圖,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挖方量為1070m3,填方量為5641m3,需外購夾砂石4571m3進行回填,無棄土產生;線路施工土石方來源于塔基開挖,挖方約516m3,填方約378m3,余方約138m3,線路施工位置分散,每個塔基挖方回填后余方較少,回填后剩余土方堆放在鐵塔下方呈龜背式堆放,用作植被恢復。②
(略)固體廢物主要為變電站內產生的生活垃圾、主變事故排放的少量事故廢油、檢修時產生的含油廢物和更換的廢蓄電池;變電站產生的生活垃圾經站內設置的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
(略)政垃圾桶,由環衛部門進行清運;少量事故廢油和含油廢物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4.噪聲防治措施:①施工期新建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項目在施工前先修建施工圍擋,嚴格落實《四川省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中的有關要求,盡可能將高噪聲源強施工機具布置在遠離站界和敏感
(略)導線及排列方式:
(略)
5.電磁環境防治措施。①施工期無電磁環境影響;②營運期新建產業新城110kV變電站電氣設備均安裝接地裝置,配電裝置選用戶外HGIS布置,站內平行導線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盡量減少同相母線交叉與相同轉角布置,降低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強度;
(略)徑選擇時避讓集中
(略),導線選擇合理的截面積和導線結構,線路與其他電力線交叉跨(鉆)越時,其凈空距離滿足《110kV~750kV
(略)設計規范》(GB
(略))要求,導線對地最低高度按《110kV~750kV
(略)設計規范》(GB
(略))要求進行設計,在公眾
(略)域導線對地高度不低于7.0m。
6.生態保護措施:評價范圍內不涉及法定生態
(略)域、重要生境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
(略)域。施工期限定施工作業范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選擇鄉土植物進行植被恢復;施工期進行表土剝離,加強臨時堆土的攔擋、遮蓋、排水;加強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和火源管理;運營期對塔基處臨時
(略)域加強植被的撫育和管護;
(略)維護和檢修中僅對影響安全運行的樹木進行削枝,不進行砍伐;加強用火管理,制定火災應急預案,
(略)巡視時應避免帶入火種。
2
眉山化工園(文廟)220千伏變電站主變擴建工程
(略)紅石村
(略)
(略)
在既有文廟220kV變電站內預留#1主變位置擴建1臺240MVA主變;在預留110kV
(略),位于本次新征
(略)域。
1.廢氣防治措施:①施工期設備設施基礎開挖時應對臨時堆放場地采取遮蓋措施,對進出
(略))等相關要求,強化施工揚塵措施落實監督,在一級預警情況下應采取停止基礎開挖等措施。②營運期不產生廢氣。
2.廢水防治措施:①施工期變電站內不涉及餐飲、住宿等,產生的生活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如廁產生的生活廢水,項目施工期短且產生的生活污水量少,依托站內既有化糞池及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收集處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施工產生的施工沖洗廢水經現場設置的廢水收集桶沉淀處理后循環利用,不外排。②運營期本次擴建后不新增工作人員,不新增生活污水量,不需增加污水防治措施。根據設計資料及現場調查,變電站無人值班,僅有值守人員1人,站內前期設置有1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及1座化糞池(2m3),值守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由化糞池收集、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
3.固廢防治措施:①施工期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附近的垃圾池,由環衛部門清理;
(略)簽訂的棄土協議,四川彭山經濟
(略)區內部綜合利用,
(略)線不經過
(略);②營運期本次擴建后不新增工作人員,不新增生活垃圾,根據設計資料及現場調查,變電站無人值班,僅有值守人員1人,站內設置有垃圾桶,用于收集值守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附近的垃圾池后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少量事故廢油和含油廢物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4.噪聲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嚴格落實《四川省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中的有關要求;盡可能將高噪聲源強施工機具布置在遠離站界和敏感
(略)域;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維護,減小施工機具的施工噪聲;避免碾壓機械、挖土機等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基礎施工應集中在晝間進行,并禁止中午(12:0~14:00)和夜間(22:00~次日6:00)施工,夜間不進行基礎施工,以減小對站外敏感目標的影響;采用噪聲水平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施工機械或采取帶隔聲、消聲設備的機械,控制設備噪聲源強;在
(略)域周圍設置隔離帶,使用隔音板、擋墻等阻擋聲波傳播,減少周圍居民受到的干擾;與周邊居民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施工噪音對他們的干擾;②營運期新增的主變壓器選用噪聲聲壓級不超過65dB(A)的主變設備;新增的主變壓器布置在原預留#1主變位置。
5.電磁環境防治措施。①施工期無電磁環境影響;②營運期變電站新增電氣設備均安裝接地裝置,站內平行導線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盡量減少同相母線交叉與相同轉角布置。
6.生態保護措施:評價范圍內不涉及法定生態
(略)域、重要生境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
(略)域。本工程在既有文廟220kV變電站站內及圍墻外新征用地范圍內實施,在既有文廟220kV變電站站內施工部分不涉及站外地表擾動和植被破壞,對站外生態環境無影響;新征占地部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造成的地面擾動和植被破壞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根據本
(略)域生態環境特點及本項目生態環境影響特征,本項目擬采取如下的生態保護措施:新征
(略)域進行場地平整后及時進行圍墻恢復,在圍墻周圍設置排水溝,減少水土流失影響;變電站采用緊湊型布置,減小占地面積;劃定嚴格的施工紅線范圍,施工活動在征地范圍內進行。變電站運行和維護均集中在站內,不會對站外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3
眉山東坡尚義110千伏輸變電擴建工程
(略)、三蘇鎮東館村
(略)
(略)
1.尚義110kV變電站擴建工程:在既有尚義110kV變電站圍墻內預留#3主變位置擴建1臺63MVA主變,擴建1個110kV出線間隔,擴建14個10kV出線間隔,擴建主變低壓側裝設2組6Mvar并聯電容器,擴建10kV消弧線圈1×1000kVA。新建1座有效容積為6.5m3的事故油池,與原有有效容積為17.6m3的事故油池連通,擴建后總事故油池總容積為24.1m3。站內預留主變油坑及基礎滿足本期主變壓器要求,本次無需改建。
2.東館110kV變電站110kV間隔完善工程:本次需在東館110kV變電站站內完善110kV間隔1個,不涉及新增間隔,不新增主變等電磁環境、聲環境影響設備,不涉及站外征地及施工。
3.鎮江-東館π入尚義110kV線路工程:
(略)2×0.55km+1.5km,其中2×0.55km按同塔雙回架設,0.4km按單回架設,1.1km利用已建同塔雙回單回掛線架設。對110kV文尚線34#~36#塔段約0.45km線路進行改造。
(略)1.75km,拆除桿塔4基。
1.廢氣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基礎開挖時應對
(略)域實行封閉式施工;對臨時堆放場地采取遮蓋措施;施工車輛進出沖洗;
(略)覆蓋;采取噴淋、噴霧等濕法降塵措施,遇到大風天氣時增加灑水次數;施工材料、棄土等運輸車輛應進行封閉,嚴格控制裝載量,防止灑落;建設單位:
(略)
2.廢水防治措施:①施工期變電站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站內既有化糞池收集后定期清掏。
(略)施工人員就近租用現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現有設施收集;少量沖洗廢水利用施工場地設置的廢水收集桶沉淀處理后循環利用,不外排;
(略)跨越地表水土采取一檔跨越,不涉水施工。②
(略)不產生污水;生活污水依托站內既有化糞池收集后定期清掏。
3.固廢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尚義110kV變電站擴建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經站內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附近的垃圾池,
(略)施工人員就近租用現有民房,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清運至附近垃圾中轉站處置;尚義110kV變電站為已建變電站,產生的建渣及基礎余土統一運往政府指定的棄渣場處置;線路塔基回填后剩余土方堆放在鐵塔下方呈龜背式堆放,用作植被恢復;拆除固體物包括塔材、導線、金具等可回收利用部分和絕緣子、建筑垃圾等不可回收部分,可回收利用部分由建設單位:
(略)
4.噪聲防治措施:①施工期眉山東坡尚義110千伏輸變電擴建:嚴格落實《四川省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中的有關要求;盡可能將高噪聲源強施工機具布置在遠離站界和敏感
(略)域;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維護,減小施工機具的施工噪聲;避免碾壓機械、挖土機等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基礎施工應集中在晝間進行,并禁止中午(12::00~14:00)和夜間(22:00~次日6:00)施工,夜間不進行基礎施工,以減小對站外敏感目標的影響;采用噪聲水平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施工機械或采取帶隔聲、消聲設備的機械,控制設備噪聲源強;在
(略)域周圍設置隔離帶,使用隔音板、擋墻等阻擋聲波傳播,減少周圍居民受到的干擾;與周邊居民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施工噪音對他們的干擾。
5.電磁環境防治措施。①施工期無電磁環境影響;②營運期新增電氣設備均安裝接地裝置;站內平行導線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盡量減少同相母線交叉與相同轉角布置;
(略)導線選擇合理的截面積和相導線結構;導線對地最低高度為7.0m,滿足在耕地、園地、牧草地、畜禽飼養地、養殖水面、道路等場所導線對地高度不低于6.0m,在公眾
(略)域導線對地高度不低于7.0m的要求。
6.生態保護措施:評價范圍內不涉及法定生態
(略)域、重要生境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
(略)域。施工期本項目變電站主變擴建在站內場地上進行,不涉及站外地表擾動和植被破壞,對站外生態環境無影響。
(略)限定施工作業范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施工臨時占地避讓植被
(略)域;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選擇鄉土植物進行植被恢復;盡量采用人工開挖;施工期進行表土剝離,加強臨時堆土的攔擋、遮蓋、排水;加強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和火源管理。運營期對塔基處臨時
(略)域加強植被的撫育和管護;
(略)維護和檢修中僅對影響安全運行的樹木進行削枝,不進行砍伐;加強用火管理,制定火災應急預案,
(略)巡視時應避免帶入火種。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