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南
氣體滅火系統四?
一、防護區的設置要求
1.防護區的劃分
防護區應根據封閉空間的結構特點和位置來劃分,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護區宜以單個封閉空間劃分。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一個防護區。
(2)采用管網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800㎡,且容積不宜大于3600m3。
(3)采用預制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500㎡,且容積不宜大于1600m3。
2.耐火性能
(1)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宜低于0.25h。
(2)全淹沒滅火系統防護區建筑物構件耐火時間(一般為30min)包括探測火災時間、延時時間、釋放滅火劑時間及保持滅火劑設計濃度的浸漬時間。
3.耐壓性能
在全封閉空間釋放滅火劑時,空間內的壓強會迅速增加,如果超過建筑構件承受能力,防護區就會遭到破壞,從而造成滅火劑流失、滅火失敗和火災蔓延的嚴重后果。防護區圍護結構承受內壓的允許壓強不宜低于1200Pa。
4.泄壓能力
(1)對于全封閉的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
(2)防護區設置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泄壓口面積按相應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定計算。對于設有防爆泄壓設施或門、窗縫隙未設密封條的防護區可不設泄壓口。
5.封閉性能
在防護區的圍護構件上不宜設置敞開孔洞,否則將會造成滅火劑流失。當必須設置敞開孔洞時,應設置能手動和自動關閉的裝置。在噴放滅火劑前應自動關閉防護區內除泄壓口外的開口。
6.環境溫度
除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外,其他氣體滅火系統防護區的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0℃。
二、安全要求
(1)設置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防護區內所有人員能在30s內撤離完畢,防護區應有保證人員在30s內疏散完畢的通道和出口。
(2)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報警器,必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防護區采用的相應氣體滅火系統的永久性標志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信號,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后,以手動方式解除。
(3)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自行關閉;用于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4)滅火后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并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5次/h。
(5)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儲瓶間內應設應急照明;儲瓶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可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
(6)經過有爆炸危險和變電、配電場所的管網、以及布設在以上場所的金屬箱體等,應設防靜電接地。
(7)在經常有人停留的防護區,滅火劑釋放后形成的濃度應低于人體的有毒性反應濃度(LOAEL濃度)。
(8)防護區內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的充壓壓力不應大于2.5 MPa。
(9)滅火系統的手動控制與應急操作應有防止誤操作的警示顯示與措施。
(10)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宜配置空氣呼吸器。
三、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設計
1.一般規定
(1)全淹沒滅火系統適用于撲救封閉空間內的火災;局部應用滅火系統適用于撲救不需封閉空間條件的具體保護對象的非深位火災。
(2)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氣體、液體、電氣火災和固體表面火災,在噴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動關閉的開口,其面積不應大于防護區總內表面面積的3%,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
2)對固體深位火災,除泄壓口外的開口,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3)防護區的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不宜低于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圍護結構及門、窗的允許壓強不宜小于1200Pa。
4)防護區用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3)采用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保護對象,應符合下列規定:
1)保護對象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時應采取擋風措施。
2)在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3)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0mm。
(4)啟動釋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時,必須切斷可燃、助燃氣體的氣源。
(5)組合分配系統的二氧化碳儲存量,不應小于所需儲存量最大的一個防護區域或保護對象的儲存量。
(6)當組合分配系統保護5個及以上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或者在48h內不能恢復時,二氧化碳應有備用量,備用量不應小于系統設計的儲存量。對于高壓系統和單獨設置備用儲存容器的低壓系統,備用量的儲存容器應與系統管網相連,應能與主儲存容器切換使用。
2.全淹沒滅火系統的設計
(1)二氧化碳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
(2)當防護區內存有兩種及兩種以上可燃物時,防護區的二氧化碳設計濃度應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設計濃度。
(3)當防護區的環境溫度超過100℃時,二氧化碳的設計用量應在規范計算值的基礎上每超過5℃增加2%。
(4)當防護區的環境溫度低于-20℃時,二氧化碳的設計用量應在規范計算值的基礎上每降低1℃增加2%。
(5)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并宜設在外墻上,其高度應大于防護區凈高的2/3。當防護區設有防爆泄壓孔時,可不單獨設置泄壓口。
(6)全淹沒滅火系統二氧化碳的噴放時間不應大于1min。當撲救固體深位火災時,噴放時間不應大于7min,并應在前2min內使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30%。
3.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設計
(1)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設計可采用面積法或體積法。當保護對象的著火部位是比較平直的表面時,宜采用面積法;當著火對象為不規則物體時應采用體積法。
(2)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二氧化碳噴射時間不應小于0.5min。對于燃點溫度低于沸點溫度的液體和可熔化固體的火災,二氧化碳的噴射時間不應小于1.5min。
四、其他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
1.一般規定
(1)用氣體滅火系統保護的防護區,其滅火設計用量或惰化設計用量應根據防護區內可燃物相應的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經計算確定。
(2)有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采用惰化設計濃度;無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和固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采用滅火設計濃度。
(3)幾種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時,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應按其中最大的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確定。
(4)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
(5)組合分配系統的滅火劑儲存量,應按儲存量最大的防護區確定。
(6)滅火系統的滅火劑儲存量,應為防護區的滅火設計用量、儲存容器內的滅火劑剩余量和管網內的滅火劑剩余量之和。
(7)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72小時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原儲存量的100%設置備用量。
(8)滅火系統的設計溫度,應采用20℃。
(9)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
(10)同一防護區,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啟動裝置必須共用。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噴放時間進行設計。
(11)管網上不應采用四通管件進行分流。
(12)噴頭的保護高度和保護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最大保護高度不宜大于6.5m。
2)最小保護高度不應小于0.3m。
3)噴頭安裝高度小于1.5m時,保護半徑不宜大于4.5m。
4)噴頭安裝高度不小于1.5m時,保護半徑不應大于7.5m。
(13)噴頭宜貼近防護區頂面安裝,距頂面的最大距離不宜大于0.5m。
(14)一個防護區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其裝置數量不宜超過10臺。
(15)用于保護同一防護區的多套氣體滅火系統應能在滅火時同時啟動相互間的動作響應時差應小于或等于2s。
2.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1)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5.8%,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應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惰化濃度的1.1倍。
(2)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和設計噴放時間應符合下表規定:
(3)防護區實際應用的濃度不應大于滅火設計濃度的1.1倍。
(4)滅火浸漬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20min;其他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10min。
2)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機房內的電氣設備火災,應采用5min。
3)氣體和液體火災,不應小于1min。
(5)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應采用氮氣增壓輸送,氮氣的含水量不應大于0.006%。
(6)儲存容器的增壓壓力等級和單位容積的充裝量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3.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1)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惰化濃度的1.1倍。
(2)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28.1%,規范中未列出的,應經試驗確定。當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噴放至設計用量的95%時,其噴放時間不應大于60s且不應小于48s。
(3)滅火浸漬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20min。
2)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機房內的電氣設備火災,宜采用10min。
3)其他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10min。
4系統的充壓壓力等級和儲存容器單位容積的充裝量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每日一測
技術實務?
1. 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機械火源、熱火源、電火源和化學火源,其中,煙囪飛火屬于()。
A. 機械火源
B. 熱火源
C. 電火源
D. 化學火源
正確答案: D?
【解析】化學火源:生產過程中的明火主要是指加熱用火、維修用火和其他火源。此外,煙頭、火柴、煙囪飛火、機動車排氣管噴火都可能引起可燃物料的燃爆。
2. 某鎂粉廠房內部防火分區分隔處全部設置防火墻困難,部分采用水幕系統進行防火分隔,噴頭設置高度為9m,下列有關水幕系統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噴水強度是不小于2.0L/(s·m)
B. 系統噴水時間不應小于4h
C. 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
D. 采用水幕噴頭時,噴頭不應少于2排
正確答案: D?
【解析】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注:1 防火分區之間應采用防火墻分隔。除甲類廠房外的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當其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大于本表規定,且設置防火墻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防火卷簾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簾時,應符合本規范第6·5·3條的規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的規定。
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084
5·0·14 水幕系統的設計基本參數應符合表 5·0·14的規定:
?
防火分隔水幕系統噴水強度是不小于2·0L/(s·m),這里是鎂粉廠房,所以防火墻是4小時,那么這里持續時間也是4h,所以AB都是正確的。
6·1·5 水幕系統的噴頭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火分隔水幕應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故C 是正確的
2 防護冷卻水幕應采用水幕噴頭。
7·1·16 防火分隔水幕的噴頭布置,應保證水幕的寬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噴頭時,噴頭不應少于3排;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時,噴頭不應少于2排。防護冷卻水幕的噴頭宜布置成單排。故D是錯誤的。
故本題答案應選擇D。
1. 某地下1層商場劃分為3個防火分區,并設有1條避難走道,各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分別為2m、3m、2m。關于該避難走道的說法,錯誤的有()。
A.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3個
B.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任一通向地面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C.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5m
D.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
E.各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
正確答案: A,B,C?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6.4.14 避難走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2 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3 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4 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5 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2. 泡沫產生裝置的作用是將泡沫混合液與空氣混合形成空氣泡沫,輸送至燃燒物的表面,可分為( )泡沫產生器。
A.低倍數
B.中倍數
C.高倍數
D.高背壓
E.低背壓
正確答案: A,B,C,D?
【解析】依據《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泡沫產生裝置的作用是將泡沫混合液與空氣混合形成空氣泡沫,輸送至燃燒物的表面,可分為低倍數泡沫產生器、中倍數泡沫產生器、高倍數泡沫產生器、高背壓泡沫產生器。故A、B、C、D選項正確。
本題答案應選擇ABCD。
綜合能力?
1. 某養老院,共5層,建筑高度為22m,每層建筑面積為1000㎡,對該養老院的下列防火檢查結果中,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要求的是( )。
A. 地上三層設有1間建筑面積為300㎡的診療室
B. 地下一層設有1間建筑面積為200㎡的健身房有35人使用
C. 地上四層設有1間40個就餐座位的餐廳
D. 疏散門采用火災時能自動開啟的電動推拉門
正確答案: A?
【解析】根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 GB55037-2022
4.3.5 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于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不應布置在樓地面設計標高大于54m的樓層上;
2 對于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
A項正確,4 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療用房,應布置在地下一層及以上樓層,當布置在半地下或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及以上樓層時,每個房間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且使用人數不應大于30人。
B項錯誤,人數超過30人,詳見A項解析。
C項錯誤,見A項解析
D項錯誤,7.1.6 除設置在丙、丁、戊類倉庫首層靠墻外側的推拉門或卷簾門可用于疏散門外,疏散出口門應為平開門或在火災時具有平開功能的門。
2. 某單層建筑釆用經阻燃處理的木柱承重,承重墻體釆用磚墻。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該建筑的耐火等級為( ?)。
A. 一級
B. 二級
C. 四級
D. 三級
正確答案: C?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表5.1.2,注:1.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墻體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級應按四級確定。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C項。
3. 某建筑高度為24m的辦公樓,采用了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保溫材料為B1級,屋面外保溫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辦公樓外窗的耐火完整性為0·25h
B. 屋面和墻面之間采用了寬度為300mm的防火隔離帶
C. 每層設置高度為250mm且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離帶
D. 屋面外保溫系統設置厚度為5mm的防護層
正確答案: A?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6·7·7 除本規范第6·7·3條規定的情況外,當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按本節規定采用燃燒性能為B1、B2級的保溫材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除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A正確
2 應在保溫系統中每層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防火隔離帶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故C錯誤。
6·7·10 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1·00h時,不應低于B1級。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D錯誤
當建筑的屋面和外墻外保溫系統均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屋面與外墻之間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進行分隔。故B錯誤。
故該題正確答案為A。
1. 疏散門為設置在建筑內各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門或安全出口上的門。為避免在著火時由于人群驚慌、擁擠而壓緊內開門扇,使門無法開啟,要求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下列關于建筑疏散門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建筑高度48m辦公樓,某寫字間使用人數為55人,房間前后共2道疏散門,疏散方向不限
B.液氨廠房使用人數為8人,房間疏散門開啟方向不限
C.木質家具倉庫,使用人數為2人,疏散門向內開啟
D.潤滑油生產車間,使用人數為18人,疏散門向內開啟
E.玻璃倉庫,首層靠墻的外側采用推拉門
正確答案: A,D,E?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6·4·11 建筑內的疏散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民用建筑和廠房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和折疊門。除甲、乙類生產車間外,人數不超過60人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的房間,其疏散門的開啟方向不限。A正確,B錯誤,D正確
2 倉庫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但丙、丁、戊類倉庫首層靠墻的外側可采用推拉門或卷簾門。C錯誤,E正確。綜上所述,本題選擇ADE。
2. 對某多層旅館設置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進行驗收前檢測,檢測結果如下:
(1)手動啟動消防泵29s 后,水泵投入正常運行;
(2)系統使用的噴頭均無備用品;
(3)直立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與端墻的距離為2.2m;
(4)水力警鈴卡阻致水力警鈴不報警。
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1),對該系統施工質量缺陷判定及系統驗收結果判定,結論正確的有()。
A.檢測結果中有嚴重缺陷 1 項
B.檢測結果中有重缺陷 2 項
C.檢查結果中有輕缺陷 1 項
D.該項目整體質量不合格
E.該項目整體質量合格
正確答案: C,E?
【解析】《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17
附錄F。
(1)8.0.6-4 打開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試水閥,當采用主電源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啟動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電源應能正常切換。備用電源切換時,消防水泵應在1min或2min內投入正常運行。自動或手動啟動消防泵時應在55s內投入正常運行。屬于嚴重缺陷,但29s啟泵符合要求。
(2)8.0.9-5 各種不同規格的噴頭均應有一定數量的備用品,其數量不應小于安裝總數的1%,且每種備用噴頭不應少于10個。無備品屬于輕缺陷。
(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17,附錄A 多層旅館火災危險等級為輕危險級,表7.1.2 輕危險級直立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與端墻的距離最大值為2.2m;符合要求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17
根據8.0.9-2 噴頭安裝間距,噴頭與樓板、墻、梁等障礙物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屬于重缺陷項
(4)8.0.7-3 水力警鈴的設置位置應正確。測試時,水力警鈴噴嘴處壓力不應小于0.05MPa,且距水力警鈴3m遠處警鈴聲聲強不應小于70dB。屬于重缺陷項
根據8.0.13-2 系統驗收合格判定的條件為:A=0,且B≤2,B+C≤6 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檢測結果中共有重缺陷項1項,輕缺陷項1項,A=0,且B=1,B+C≤2為合格。
END
01
九源眾誠培訓學校開課現場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帶你考試輕松過關!
九源沐峰學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