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江蘇
高層建筑是整合的藝術,往往作為大型、復雜的綜合體開發的一部分,需要辦公、商業、酒店、住宅等不同領域專家協同工作,這也正是伍茲貝格的優勢所在,可以匯集全球工作室不同領域的優勢設計力量,提供最優的整體設計解決方案,交付功能與美學兼具的高層/超高層建筑。
溫嶺中心
在臺州灣畔的生態畫卷中,溫嶺中心正如一柄玉簪斜倚九龍湖。作為伍茲貝格獻給東海之濱的城市禮物,這座總建筑面積13萬方的建筑群落,以300米超高層喜來登酒店為視覺焦點,攜115米服務式公寓及濱水商業集群,正演繹著一場建筑與自然的深層對話,讓下榻的客人能夠沉浸在城市度假酒店的美景中,同時亦提升了周邊社區環境的品質。
這樣的高層建筑在設計時采用了什么技術手段?
項目在設計上融合了以人為本、生態敏感和城市度假三大理念,并以此貫穿設計始終。在技術實現方面,塔樓通過創新性的結構設計,采用擴大四角“超級柱”的方式,將核心筒和外圍柱的尺寸優化,使得建筑在達到300米高度的同時,仍然保持了纖細而優雅的外形。該創新體系不僅顯著提升了超高層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同時通過收分變化的輪廓處理,形成極具韻律感的漸次收分造型,使塔樓在視覺上呈現出既挺拔峻峭又流暢動感的藝術效果。
這座建筑有哪些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如何影響周邊社區的?
項目在設計過程中始終關注兩個核心問題:居民和游客會從這一建筑中獲得怎樣的體驗?是什么讓這座建筑與眾不同?基于這些問題,設計團隊優先考慮了三類主要使用群體 - 游客、住戶和當地社區。通過周到的規劃和設計,項目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社區的互動性和凝聚力。
高層建筑的設計有什么特別之處有哪些挑戰?
作為整個建筑的標志性元素,塔樓頂部的翼狀冠部設計有著向上的力量和動態美感,同時凸顯著塔樓的地標性。然而,這一設計在實現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結構上的復雜性,為了保持塔冠的流線型外觀,設計團隊通過優化結構系統,確保這一無內部遮擋的設計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達到了最高標準。
項目不僅需要平衡功能與體驗,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的影響。塔樓設計充分考慮了綠色建筑技術,如太陽能發電、雨水收集與利用、綠色屋頂等,確保了環境的可持續性。通過結構、功能和生態的綜合平衡,項目成為溫嶺的地標性建筑,并為未來的高層建筑設計提供了寶貴經驗。
項目信息 /
項目名稱:溫嶺中心項目
地址:溫嶺, 中國
項目業主:溫嶺銀泰酒店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全球董事合伙人黃馨諺 Pearl Huang, Patrick Daly?
主要團隊成員: Carsten Lange, Justin Szeremeta, Rodger Dalling, Kristjan Donaldson, Lucille Ynosencio, Valentino DelRio, Jeffrey Till, 劉壯, 李昕, 葛杭芳, 金英楠
總建筑面積:酒店及商業配套建筑面積約 57,169 平方米;服務式公寓建筑面積約 40,000 平方米
建筑高度:300米
服務內容:建筑設計
竣工時間:預計2025年
● 素材來源
WoodsBagot聯系
長按下方二維碼掃碼咨詢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