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河南
灑水噴頭的布置?
一、灑水噴頭的布置
1.噴頭設置間距
(1)一只噴頭的保護面積,同一根配水支管上相鄰灑水噴頭的距離與相鄰配水支管之間距離的乘積。
(2)直立型、下垂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的布置,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噴頭的間距及相鄰配水支管的間距,應根據系統的噴水強度、噴頭的流量系數和工作壓力確定,并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且不應小于1.8m。
直立型、下垂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的布置間距
注:1.設置單排灑水噴頭的閉式系統,其灑水噴頭間距應按地面不留漏噴空白點確定。
2.嚴重危險級或倉庫危險級場所宜采用流量系數大于80的灑水噴頭。
(3)直立型、下垂型擴大覆蓋面積灑水噴頭應采用正方形布置,其布置間距不應大于下表的規定,且不應小于2.4m。
(4)邊墻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與間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注:1.兩排相對灑水噴頭應交錯布置。
2.室內跨度大于兩排相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時,應在兩排相對噴頭中間增設一排噴頭。
(5)邊墻型擴大覆蓋面積灑水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和配水支管上灑水噴頭的間距,應按灑水噴頭在工作壓力下能夠噴濕對面墻和鄰近端墻距濺水盤1.2m高度以下的墻面確定,且保護面積內的噴水強度應符合民用建筑和工業廠房采用濕式系統的設計基本參數的規定,
2.噴頭設置要求
(1)除吊頂型灑水噴頭及吊頂下設置的灑水噴頭外,直立型、下垂型標準覆蓋面積灑水噴頭和擴大覆蓋面積灑水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應為75mm~150mm,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在梁或其他障礙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灑水噴頭時,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同時濺水盤與梁等障礙物底面的垂直距離應為25mm~100mm。
2)當在梁間布置灑水噴頭時,灑水噴頭與梁的距離應符合本規范第7.2.1條的規定。確有困難時,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大于550mm。梁間布置的灑水噴頭,濺水盤與頂板距離達到550mm仍不能符合本規范第7.2.1條的規定時,應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設灑水噴頭。
3)密肋梁板下方的灑水噴頭,濺水盤與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離應為25mm~100mm.
(2)采用邊墻型灑水噴頭時,其濺水盤與頂板和背墻的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3)圖書館、檔案館、商場、倉庫中的通道上方宜設有噴頭。噴頭與被保護對象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3m,噴頭濺水盤與保護對象的最小垂直距離不應小于下表的規定
(4)貨架內置灑水噴頭宜與頂板下灑水噴頭交錯布置,其濺水盤與上方層板的距離應符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17)的規定與其下部儲物頂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50mm。
當貨架內置灑水噴頭上方有孔洞、縫隙時,可在灑水噴頭的上方設置擋水板。擋水板應為正方形或圓形金屬板,其平面面積不宜小于0.12m2,周圍彎邊的下沿宜與灑水噴頭的濺水盤平齊。
(5)裝設網格、柵板類通透性吊頂的場所,當通透面積占吊頂總面積的比例大于70%時,噴頭應設置在吊頂上方,且通透性吊頂開口部位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0mm,開口部位的厚度不應大于開口的最小寬度,噴頭間距及濺水盤與吊頂上表面的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通透性吊頂場所噴頭布置要求
(6)凈空高度大于800mm的悶頂和技術夾層內應設置灑水噴頭,當同時滿足下列情況時,可不設置灑水噴頭:
1)悶頂內敷設的配電線路采用不燃材料套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保護。
2)風管保溫材料等采用不燃、難燃材料制作。
3)無其他可燃物
(7)斜面頂板或吊頂場所的噴頭布置。當頂板或吊頂為斜面時,噴頭應垂直于斜面,并應按斜面距離確定噴頭間距。坡屋頂的屋脊處應設一排噴頭當屋頂坡度不小于1/3時,噴頭濺水盤至屋脊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800mm,當屋頂坡度小于1/3時,噴頭濺水盤至屋脊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600mm。
(8)防火分隔水幕的噴頭布置,應保證水幕的寬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噴頭時,噴頭不應少于3排;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時,噴頭不應少于2排。防護冷卻水幕的噴頭宜布置成單排。
(9)當防火卷簾、防火玻璃墻等防火分隔設施需采用防護冷卻系統保護時噴頭應根據可燃物的情況,在防火分隔設施的一側或兩側布置;外墻可只在需要保護的一側布置。
每日一測
技術實務?
1. 感煙火災探測器是響應懸浮在空氣中的燃燒和/或熱解產生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探測器,可分為離子感煙、紅外光束感煙、吸氣型和()等探測器。
A. 火焰探測
B. 光電感煙
C. 光纖感煙
D. 纜式線型探測
正確答案: B?
【解析】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2013
B正確。感煙火災探測器,是響應懸浮在大氣中的燃燒和/或熱解產生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探測器,進一步可分為離子感煙、光電感煙、紅外光束、吸氣型等火災探測器。
本題答案應選擇B。ACD錯誤。
2. 建筑高度為60m的高層電信樓,樓梯間和前室分別設置了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樓梯間靠外墻設置。關于該建筑機械加壓送風設施,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A. 樓梯間每3層設一個常閉式百葉送風口
B. 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設置在了前室的頂部
C. 樓梯間每隔2層設置可開啟的通風窗
D. 每層前室設置常開的加壓送風口
正確答案: B?
【解析】根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A、B選項,加壓送風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除直灌式加壓送風方式外,樓梯間宜每隔2層?3層設一個常開式百葉送風口;故選項A錯誤。
2) 前室應每層設一個常閉式加壓送風口,并應設手動開啟裝置;
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頂部設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外墻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于2 m2的固定窗,
本題答案為B。
3. 某儲罐區,采用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下列設置不正確的是( )。
A. 非水溶性甲、乙、丙類液體固定頂儲罐選用液下噴射系統
B. 水溶性甲、乙 、丙類液體選用液上噴射系統
C. 外浮頂和內浮頂儲罐選用液下噴射系統
D. 高度6m的固定頂儲罐選用泡沫槍作為主要滅火設施
正確答案: C?
【解析】4·1·2 儲罐區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非水溶性甲、乙、丙類液體固定頂儲罐,可選用液上噴射系統,條件適宜時也可選用液下噴射系統;A正確。
2 水溶性甲、乙 、丙類液體和其他對普通泡沫有破壞作用的甲、乙、丙類液體固定頂儲罐,應選用液上噴射系統;B正確。
3 外浮頂和內浮頂儲罐應選用液上噴射系統;C錯誤。
4 非水溶性液體外浮頂儲罐、內浮頂儲罐、直徑大于18m的固定頂儲罐及水溶性甲、乙、丙類液體立式儲罐,不得選用泡沫炮作為主要滅火設施;
5 高度大于7m或直徑大于9m的固定頂儲罐,不得選用泡沫槍作為主要滅火設施。D正確。
本題答案應選擇C。
1. 依據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下列關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室內布線的相關設置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報警總線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銅芯電線電纜
B.線路暗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或 B1 級以上的剛性塑料管保
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
C.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豎井嚴禁與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豎井合用
D.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可以合用同一線槽,但應在線槽內用隔板分隔
E.采用穿管水平敷設時,除報警總線外,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應穿入同一根管內
正確答案: A,B,D,E?
【解析】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
A選項正確。12.0.1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供電線路、消防聯動控制線路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耐火銅芯電線電纜,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的銅芯電線電纜。
B選項正確。11·2·3 線路暗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或 B1 級以上的剛性塑料管保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 30mm ;線路明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或金屬封閉線槽保護。礦物絕緣類不燃性電纜可直接明敷。
C選項錯誤。11·2·4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豎井,宜與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豎井分別設置。受條件限制必須合用時,應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和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分別布置在豎井的兩側。
D選項正確。11·2·5 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不應穿入同一根保護管內,當合用同一線槽時,線槽內應有隔板分隔。
E選項正確。11·2·6 采用穿管水平敷設時,除報警總線外,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應穿入同一根管內。
所以應選擇ABDE。C錯誤。
2. 現代建筑中,空調、通風管道一旦竄入煙火,就會導致火災大范圍蔓延,在相關部位設置防火閥是控制火災蔓延的重要措施。防火閥是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內阻火的活動式封閉裝置。下列關于建筑內防火閥的設置要求,說法錯誤的是( )。
A.公共建筑內廚房的排油煙管道應在與豎向排風管連接的支管處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B.建筑內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應在豎向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豎向管段上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C.建筑內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應在穿越防火分隔處的變形縫一側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D.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均獨立設置時,水平風管與豎向總管的交接處可不設置防火閥
E.在防火閥兩側各2.0m范圍內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
正確答案: A,B,C,E?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9、3.11 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在下列部位應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1、穿越防火分區處;
2、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
3、穿越重要或火災危險性大的場所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
4、穿越防火分隔處的變形縫兩側;故C選項錯誤。
5、豎向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故B選項錯誤。
注: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均獨立設置時,水平風管與豎向總管的交接處可不設置防火閥。故D選項正確。
9、3.12 公共建筑的浴室、衛生間和廚房的豎向排風管,應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公共建筑內廚房的排油煙管道宜按防火分區設置,且在與豎向排風管連接的支管處應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150℃的防火閥。故A選項錯誤。
9、3.13 防火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3、在防火閥兩側各2.0m范圍內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故E選項錯誤。
故本題答案為ABCE。
綜合能力?
1. 趙某是一名注冊消防工程師,在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負責檢測維保工作,趙某的下列做法不符合注冊消防工程師依法執業道德規范內容的是()。
A. 工作時玩忽職守,經常遲到
B. 接受被檢測維保單位的紅包,為不合格的項目出具合格報告
C. 沒有按照執業程序和消防法規的規定就出具了合格的檢測報告
D. 向另一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透漏本公司的商業秘密
正確答案: C?
【解析】A屬于違反愛崗敬業,B屬于違反客觀公正,D屬于違反保守秘密。
故答案選C
2. 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某建筑的防煙排煙系統進行維護保養,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的是()
A. 每季度對活動擋煙垂壁進行一次手動開啟、復位試驗
B. 每半年對全部常閉送風口和排煙口進行一次手動及自動開啟和復位試驗
C. 每半年對自動排煙窗進行一次手動開啟和關閉試驗
D. 每季度對排煙風機進行一次功能檢測啟動試驗
正確答案: C?
【解析】9·0·3 每季度應對防煙、排煙風機、活動擋煙垂壁、自動排煙窗進行一次功能檢測啟動試驗。
3. 泡沫滅火系統相關組件的故障常見于泡沫產生器及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下列關于泡沫產生器無法發泡或發泡不正常的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泡沫產生器吸氣口被異物堵塞
B. 泡沫混合液不滿足要求,泡沫液失效、混合比不滿足要求
C. 使用后未及時用清水沖洗,泡沫液長期腐蝕混合器致使銹死
D. 加強對泡沫產生器的巡檢,發現異物及時清理
正確答案: C?
【解析】根據綜合能力教材第七章泡沫滅火系統章第四節內容:
泡沫產生器無法發泡或發泡不正常
1·主要原因
(1)泡沫產生器吸氣口被異物堵塞;A選項正確;
(2)泡沫混合液不滿足要求,如泡沫液失效、混合比不滿足要求;B選項正確;
2·解決方法
(1)加強對泡沫產生器的巡檢,發現異物及時清理;D選項正確;
(2)加強對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和泡沫液的維護和檢測;C選項錯誤,本題選C選項。
4. 設置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給水管網,平時運行工作壓力應大于或等于()。
A. 0.14MPa
B. 0.05MPa
C. 0.1MPa
D. 0.15MPa
正確答案: A?
【解析】消防設施通用規范 GB55036-2022?
3.0.3 設置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給水管網,平時運行工作壓力應大于或等于0.14MPa,應保證市政消火栓用于消防救援時的出水流量大于或等于15L/s,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大于或等于0.10MPa。
1. 某禽類屠宰及分割車間,一級耐火等級。地上地下各一層,層高均為4.5m。地上部分建筑面積為5000㎡,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地下部分建筑面積為1500㎡,平均劃分為AB兩個防火分區。車間內全部設置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對該廠房進行防火檢查,下列檢查結果不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2014(2018年版)相關要求的有( )
A.地上部分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線距離為99m
B.地下A防火分區有兩個相鄰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的水平距離為10m
C.地下B防火分區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有困難,利用通向與其相鄰的A防火分區的甲級防火門作為安全出口
D.疏散門采用向外開啟的平開門及卷簾門
E.地下部分疏散樓梯采用封閉樓梯間
正確答案: A,C,D?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3·7·4 廠房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表3·7·4的規定。
該廠房為丙類單層廠房,廠房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80m。A錯誤。
注意:廠房建筑,沒有”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安全疏散距離增加25%“的規定。
3·7·1 廠房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B正確。
3·7·3地下或半地下廠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當有多個防火分區相鄰布置,并采用防火墻分隔時,每個防火分區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個防火分區必須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獨立安全出口。C錯誤。
6·4·11建筑內的疏散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民用建筑和廠房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和折疊門。D錯誤。
6·4·4除通向避難層錯位的疏散樓梯外,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
除住宅建筑套內的自用樓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層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樓梯應采用防煙樓梯間;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E正確。綜上所述,本題選擇ACD。
END
01
九源眾誠培訓學校開課現場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帶你考試輕松過關!
九源沐峰學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