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1.1項目背景
(略)產品簡介農業噴灌設備是將有壓水流通過噴頭噴射到空中,呈雨滴狀散落在田間及農作物上的農田灌溉設備。與傳統灌溉方式:
(略)
項目在洮南經濟
(略)建設,生產農業噴灌設備,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略)市場前景(1)我國農業節水灌溉現狀
我國是農業大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農業生產一直是我國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但由于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我國也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水資源的貧乏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如何高效利用水資源滿足農業灌溉的合理需求,是我國乃至世界農業面臨的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農業高效節水的主要內容即發展節水灌溉,節水灌溉是指以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較好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灌溉方式:
(略)
農業灌溉作為國民經濟“第一用水大戶”,也一直是水資源“第一浪費大戶”。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立方米,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2022年,全國農業用水為3781.3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63.0%;與2021年相比,增加137.0億立方米。2023年農業用水總量為3672.4億立方米,較上年有所減少,減少量為108.9億立方米,但依舊是全國用水總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占比達到62.2%,在農業用水當中耕地灌溉用水量占農業用水量的86%。
圖表
(略)年我國農業用水總量
農業既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的重點。在灌溉面積擴大、灌溉保證率提高、糧食總產量穩步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維持穩定,節水灌溉功不可沒。
節水
(略),上游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原材料供應商提供制造節水灌溉設備所需的原材料,如塑料、鋼材、橡膠、電子元件等。零部件制造商制造生產噴頭、滴頭、過濾器、閥門、管材等零部件。中游為節水灌溉設備制造商,下游應用主要為農業種植戶、園林景觀、政府項目。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卻不是農業強國,在農業灌溉中水資源浪費事件較為常見。據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在灌溉方面,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由2016年的6714.06萬公頃上升到2023年的7033.33萬公頃,年復合增速0.68%。
圖表
(略)年我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及增速
隨著時代及科技的不斷發展,世界范圍內開始重視節水型農業的發展,農業灌溉技術也日趨完善,由傳統的地面灌溉向滴灌、噴灌、滲灌、智能灌溉發展,發達國家通常采用噴灌、微灌等先進的現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進入21世紀以來,一系列利好政策與
(略)場需求的釋放,讓節水灌溉產業進入規?;l展階段,市場體量持續擴大。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節水灌溉面積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國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已達4.1億畝,占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的比重逐年提高。全國農業用水量從2014年的3869億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600多億立方米,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由402立方米下降到不足350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30提高到0.576。節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全國仍有接近半數的有效灌溉耕地仍在使用落后的灌溉方式:
(略)
(2)農業節水灌溉
(略)場分析
節水灌溉設備是指具有節水功能,用于灌溉的機械設備的統稱。
從全球節水灌溉設備行業來看,以色列、美國等國家在研發和制造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長期壟斷了世界上高端節水設備的生產。代表企業有以色列的Plastro(普拉斯托)和Netafim(耐特菲姆),美國的Rainbird(雨鳥)和Nelson(尼爾森)等。隨著近年來國內對節水灌溉設備研發的投入力度加大,節水灌溉設備研發制造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國內節水灌溉龍頭企業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不斷進步,已在中端產品領域贏得
(略)場份額,并向高端
(略)場發起挑戰。
中國節水灌溉設備行業產能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包含天業股份、沐禾節水(歸屬于京藍科技)、大禹節水、新界、東音水泵(歸屬于東音股份)、潤農節水、菲利特、亞盛亞特美等。上述企業年營收均突破億元,大多以生產、銷售節水灌溉硬件設備為主營業務。大禹節水等企業通過收購北京通捷水務、北京慧圖科技等物聯技術企業進行業務整合,
(略)的能力,并通過與政府機構合作共同建設、運營節水灌溉項目,帶動硬件設備、
(略)的銷售,在節水灌溉行業競爭能力強。此外,以耐特菲姆、伯爾梅特、普拉斯托、雨鳥等為代表的海外節水灌溉設備企業在
(略)場的年營收突破千萬元,處于適中水平。前述企業部分優勢產品技術含量高、知名度高,在
(略)場的議價能力強。例如,伯爾梅特的閥門產品是其優勢產品,曾獲多項專利認證,可在0.1-25bar的壓力范圍工作,品質優良,
(略)中應用廣泛。
中國農田節水灌溉面積持續提升,帶動節水灌溉設備新增與更新需求加速增長。隨著國務院、水利部、發展改革委員會等主管部門相繼頒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十四五”重大農業節水供水工程實施方案》等利好政策引導下,以及主管部門、企業的合力推廣作用影響下,農民節水意識逐漸提升,節水灌溉設備維護、更新需求增加,未來我國節水灌溉設備
(略)場規模將持續增長。2015年我國節水灌溉設備
(略)場規模約604.4億元,2023
(略)場規模增至238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75%。
圖表
(略)年我國節水灌溉
(略)場規模及增速
洮南是全國商品糧
(略)、黃金玉米帶,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1+N”產業增收模式,全膜玉米是兩個基礎產業之一,堅持實施科技抗旱節水灌溉增收工程,每年種植全膜玉米穩定在100萬畝以上,產量50萬噸以上。由于洮南干旱少雨,玉米種植的資源優勢一直未能轉化成經濟優勢。為
(略)玉米種植形成一個工、貿一體化經營產業鏈,產品銷售覆蓋東三省及內
(略),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特提出該項目,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本項目
(略)場前景良好。
(略)技術分析項目采用現代化生產工藝和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工藝和技術成熟,具備規?;a條件。
(略)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1)政策優勢
2021年1月,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實施大中
(略)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
(略)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加大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農機作業補貼。
2021年8月,《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
(略)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10.75億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1.05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2.8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把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規劃期內完成1.1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綠色農田、數字農田建設模式進一步普及,支撐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層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2021年10月,《“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提出,推廣節水灌溉。持續推進骨干灌排設施提檔升級,提高工程輸配水利用效率。分區域規?;茝V噴灌、微灌、低壓管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加強灌溉試驗和農田土壤墑情監測,推進農業節水技術、產品、設備使用示范基地建設。
2024年2月,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大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開辟急需適用農機鑒定“綠色通道”。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建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
2021年以來,為持續有效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
(略),制定了《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實施意見》,建
(略)委書
(略)紀委書記“雙直通車”機制,開辟為企業服務雙綠色通道,設置“雙書記”直通車服務熱線電話,讓企業的聲音和訴求
(略)委書
(略)紀委書記,強化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進行有效監管。
(2)資源優勢
(略)現有耕地34.71萬公頃,林地約6.03萬公頃,草地5.01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1.35萬公頃,其他土地面積0.50萬公頃。工業和建設用地充足。
(略)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優勢,將清潔能源開發作為核心產業,全鏈條集群發展清潔能源和裝備制造產業,全力打造“零碳綠城”。上海電氣百萬噸甲醇等超百億級大項目簽約落地,
(略)發電60萬千瓦,全省首批新型鉛碳儲能電站示范項目落地啟動。
(略)電力資源豐富。
(3)產業優勢
2024年,
(略)高效完成了玉米單產提升項目建設任務。作為全省兩個玉米單產提升
(略)之一,
(略)共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20萬畝,項目覆蓋11個鄉鎮和20個村莊。該項目重點聚焦單產水平提升和種植業綠色發展,
(略)(略)為基礎、以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模式為支撐的產量提升體系,帶動實現玉米大范圍大幅度均衡增產、促進水肥高效利用,進一步增強玉米生產能力,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2024年,
(略)重點推進了高密度種植、高質量播種、高效施肥和灌溉等措施,并
(略)建設11個核心
(略),每個
(略)建設一個30平方米設備房,配有智能滴灌設備、土壤墑情測定儀、太陽能蟲情監測站等。這些
(略)總面積達到2200畝,預計能輻射帶
(略)20萬畝農田實現產量提升。新增700套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設備,每套設備可覆蓋300畝農田,有效減少了化肥用量,節約了灌溉用水,并預計每畝能增產約100公斤。
近年來,
(略)水肥一體化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應用面積從2014年的18畝增長到現在的15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也穩定在230萬畝左右。通過實施玉米單產提升項目,進一步拉動玉米單產大幅度提升,為吉林省完成“千億斤糧食”工程作出洮南貢獻。
(4)區位優勢
(略)位優勢明顯,
(略),交通條件便利。境內有京齊、
(略)和111國道、
(略)通過;南可入關進京,直達沈陽、大連;北可直達齊齊哈爾、海拉爾等地。
(略),成輻射狀連接各鄉鎮,通車里程達861.04公里。
(略)在境內穿過。
(5)人才優勢
(略)有農科院、林科院、農機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873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數為6898人,中級職稱人數為18409,初級職稱人數為15566人。
(略)農業科學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
(略)唯一的農業綜合性科研機構,是吉林省西部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推廣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團體。
2023年,
(略)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
(略)人才工作的20條舉措》,立足地域優勢,最大限度盤活本地人才資源,加快推進專家型戰略人才、實用型鄉土人才、技術型藍領人才3支隊伍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白城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略)產品規模
項目年產農業噴灌設備2萬臺。
(略)項目建設內容項目規劃占地面積2萬㎡,總建筑面積2萬㎡,建設生產車間、庫房、
(略)等建筑物,購置先進的農業噴灌設備生產線,并建設水電暖、地面硬化、綠化等配套設施。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略)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為2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6000萬元,流動資金4000萬元。
圖表4項目總投資匯總一覽表(單位:
(略)
(略)資金籌措企業自籌。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略)主要財務指標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35000萬元,利潤5000萬元,投資回收期6.0年(稅后,含建設期2年),投資利潤率25.0%。
圖表5主要財務效益預測指標一覽表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略)社會評價農業噴灌設備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作物生長、節約勞動力成本、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防止土壤侵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其智能化和綠色化趨勢將進一步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實施可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人員就業,有利于社會穩定。項目建成后,具有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5合作方式:
(略)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略)
1.7項目建設地點:
(略)
1.8項目進展情況已編制項目建議書。
2合作方簡介2.1基本情況
名稱:
(略)
地址:
(略)
2.2概況2005年12月,經吉林省人民政府
(略)同意設立洮南經濟
(略)(工業
(略))。2021年2月,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晉升為省級
(略),名稱:
(略)
多年來,洮南經濟
(略)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特色、產業支撐、滾動發展、良性循環”的發展原則,緊盯“1351”發展目標,立足洮南
(略)所在地商貿經濟輻
(略)位優勢、
(略)農業資源優勢和
(略)工業基礎優勢,堅持產城融合的高端定位,不斷構建和完善現代服務體系,以新能源裝備制造、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健康為主導產業。2022年根據產業發展方向適時調整規劃布局和“三區三線”,將“一心五園”調整為“一心七園”,增強產業吸納和承載能力,保障產業入園并合理利用發展空間。
2021年度綜合發展水平考核排名中,洮南經濟
(略)在全省72個綜合加工類省級
(略)中排名第28名,在
(略)7個綜合加工類省級
(略)中排名第一。2022年末,注冊在
(略)或納入
(略)管理的各類企業96戶,其中:規上企業28戶、限上企業4戶、高新技術企業1戶。逐步發展形成了以清潔能源、“雙碳”綠色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現代農業和食品深加工等產業為支柱產業的發展格局。
2.3聯系方式: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電子郵箱:
(略)
(略)項目
(略)(州)聯系方式:
(略)
聯系人:
(略)
聯系電話:
(略)
電子郵箱:
(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