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甘肅
提要
《鄧小平文選》是改革開放后對外宣傳中國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在海外得到廣泛傳播。《鄧小平文選》廣傳海外,在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宣傳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針政策、助力中國改革開放贏得海外理解和支持、增進海外對中國的了解與合作、促進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引發海外對中國廣泛深入研究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效應。《鄧小平文選》海外傳播啟示,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要統籌海內外資源渠道和力量,實現內外協同用力。
?/
關鍵詞
《鄧小平文選》;改革開放;海外傳播;海外中國研究
?/
《鄧小平文選》作為鄧小平理論以著作形式的集中展現,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獻,是凝結著中國共產黨關于改革開放思想理論的重要成果。《鄧小平文選》在國內對引領改革方向、堅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共識、匯集改革力量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同時,也在海外得到了廣泛傳播,在對外宣傳中國改革開放理論和實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回顧《鄧小平文選》海外傳播的歷史圖景,總結其中有益經驗,對于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國際傳播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意義。
一
《鄧小平文選》是改革開放后對外宣傳
?
中國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起步,國門剛開啟,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還不大了解。國內和國外都期待進一步加大交流、加深了解。
?
從中國對外宣傳改革開放角度看,《鄧小平文選》是重要方式和重要內容。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和研究解決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出和闡發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改革開放方針、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和方針政策,是當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基本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論依據和指導方針。《鄧小平文選》是中共中央正式出版發行的,匯集了鄧小平領導和推進改革開放過程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當時,傳播《鄧小平文選》是對外宣傳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途徑。鄧小平在其親自為《鄧小平文選》德文版撰寫的序言中指出:“我把聯邦德國出版我的著作這件事情,看作是兩國人民友誼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正在進行深入的改革和開放,我希望兩國經濟、文化交往和合作不斷創造新的成就。”
?
從國際社會關注中國改革開放、期待了解分析中國政策角度看,《鄧小平文選》是重要窗口和重要渠道。1983年《鄧小平文選》日文版日方譯本翻譯吉田富夫回憶,80年代的時候,日本對于中國所進行的改革開放等都很關注、充滿興趣,“覺得每時每刻的變化都特別有意思”。蘇聯國家出版印刷和書籍發行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涅納舍夫表示,“蘇聯人民對現代中國發生的變革懷有巨大的興趣”。鄧小平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關于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的主要內容完整地體現在《鄧小平文選》之中。國內外人士研讀學習《鄧小平文選》可以系統了解鄧小平關于改革開放的理論成果,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的靈魂、基本線索,讀《鄧小平文選》二、三卷可以基本掌握。” “如果想對鄧小平在各種問題上的立場進行更全面的了解,讀者可以閱讀《鄧小平文選》。”巴基斯坦巴中友協主席夏菲評價《鄧小平文選》說,“現在世界上很多人在研究中國改革與發展之謎,其實,謎底就在這本書中”。俄羅斯當代中國研究學者波爾加科夫評價《鄧小平文選》“是打開了解這個社會的一把鑰匙”。日本研究中國的專家竹內實認為,《鄧小平文選》中的“論述確實都值得一一認真品味”,從中可以預測“中國政治方向的基本線索”。特別是《鄧小平文選》的表達形式和言語風格適合大眾的思維方式、閱讀習慣、接受能力,更易于海外人士閱讀和理解。波爾加科夫評價《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樸實、自然、通俗易懂”。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鄒讜評價“《文選》文風簡潔、樸素、直率,有時還是漫談式的”。吉田富夫認為,鄧小平有他自己獨特的文體,自己的風格,“我感覺他的語言是鮮活的,不說套話”。“他的語言是充滿生機活力的,我深深感覺到了這一點。”“鄧小平的語言總是能將引起別人關注的話一下子說出來。”
二
《鄧小平文選》在海外傳播的版本與路徑
?
《鄧小平文選》和鄧小平文集、專集、論集等走向海外的不只是外文版,還包括中文版。而且由于外文版翻譯出版需要一定時間,存在滯后性,中文版往往先于外文版在海外傳播開來。同時,為了適應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日常多使用繁體字的閱讀習慣,中國大陸和港臺出版機構出版發行多種《鄧小平文選》繁體字版。
?
01
《鄧小平文選》外文版大量編譯出版為海外傳播提供主要文本基礎
?
《鄧小平文選》的海外傳播以各種外文版為主。翻譯出版力量不僅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還有相互協作的。
?
1.國內機構翻譯出版《鄧小平文選》。每一卷《鄧小平文選》出版發行后,外文出版社都組織翻譯成主要國家語種和若干小語種。同樣地,鄧小平重要專題文集、專集、論集等出版發行后也都翻譯出版外文版。
?
2.國外機構翻譯出版《鄧小平文選》。中國出版《鄧小平文選》和鄧小平文集、專集、論集后,國外一些組織和機構以及專家學者會將其翻譯成本國文字并出版發行。
?
3.中外合作翻譯出版《鄧小平文選》。1984年,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與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達成協議,同意英方將鄧小平9篇重要文稿作為“世界領袖叢書”之一,以英文形式在英國結集出版《鄧小平副主席文集》。1985年,《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在美國發行。在《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第一版的基礎上,1987年,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再次與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簽訂協議,兩方合作編譯出版《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第二版。1995年,中央編譯局(現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和外文出版社翻譯,日本TEN-BOOKS出版社出版《鄧小平文選(1983—1992年)》日文版(此為日方譯本,與前文所述中方譯本非同一本)。
?
02
《鄧小平文選》中、外文版通過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在海外傳播
?
《鄧小平文選》和鄧小平文集、專集、論集的外文譯本在海外流傳,與《鄧小平文選》中文版在海外流傳互促互補,形成傳播效應,有效促進《鄧小平文選》在海外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不同群體間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
1.融入外事工作。1983年9月13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榮譽教授顧毓琇時,應其要求在一本《鄧小平文選》上簽名。1983年11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加斯東·托恩時,將《鄧小平文選》贈送給對方并在扉頁上簽名。1984年11月9日,鄧小平在會見意大利共產黨領導機構成員、書記處書記賈恩卡洛·巴葉塔時,將一本有他親筆簽名的英文版《鄧小平文選》送給對方。1984年《鄧小平文選》英文版出版后,有關部門安排3267冊供應我國駐外使館。1989年2月4日,鄧小平在會見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后,應對方要求在事先準備好的4本俄文版《鄧小平文選》上逐一簽名留念。曾任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公使的夏菲有一本英文版《鄧小平文選》,“這是我從北京帶回來的”。1994年,中哈邊境事務會談會晤站站長在一次會談時向哈薩克斯坦代表介紹《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并將四本精裝本俄文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送給對方。
?
2.書展書市展出。1984年9月,《鄧小平文選》英文版直接發往國外89個國家和地區5035冊,其中國外貿易發行1768冊。1985年5月,巴基斯坦民族出版社舉辦的中國書展展出《鄧小平文選》等書籍。1988年10月,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展出德文版《鄧小平文選》。1993年,剛出版上市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就在新加坡大眾書局書展上展出。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書店有《鄧小平文集》等出售。在法國巴黎的鳳凰書店“《鄧小平文選》……也十分暢銷”。
?
3.舉辦儀式活動。1983年11月,日本東京新大谷飯店舉行《鄧小平文選》日文版日方譯本出版紀念會,日本文化、教育、新聞等各界200多人參會獲贈文選。1984年12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在倫敦聯合舉行招待會,慶祝《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出版發行,倫敦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與中國交往密切的友人以及《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駐英國記者等參加。1985年1月,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與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和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加拿大分公司于同一天分別為《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在美國和加拿大發行舉行招待會。1985年12月,意大利聯合出版社在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舉行《鄧小平文選》意大利文版贈書儀式。1987年9月,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為《鄧小平文選》羅馬尼亞文版出版發行舉行招待會。1987年11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與英國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聯合為《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第二版出版發行舉行招待會。邀請英國前首相威爾遜和旅英華僑以及新聞記者等一百多名嘉賓參加。同一天,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也為《鄧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第二版在美國發行舉行招待會。
?
4.開展學習研討。“孟加拉中國學會”結合孟加拉文版《鄧小平文選》,就中國改革的指導思想、方針和方向等舉行過多次討論會。英文版《鄧小平文集》還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排名靠前的大學圖書館、香港的大學圖書館收藏。《鄧小平文選》日文版日方譯本主要在日本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和青年學生中傳播,成為他們研究中國的主要文獻和參考資料。通過Cinii books檢索到的日本各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圖書館館藏《鄧小平文選》各日文譯本和數量等信息顯示,《鄧小平文選》“分布在日本近畿、關東、九州、東北、北海道、中部、四國等地區,分布范圍及涵蓋的地區較廣”。從事日中友好工作的關西日中朋友會會長原田親義,公文包里有本《鄧小平文選》,在他坐地鐵去辦公時經常取出捧讀。中哈邊境事務會談會晤站站長到哈薩克斯坦參觀哈方戰士的宿舍和學習室時,看到哈方把《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端端正正擺放在書架上,哈方表示這是他們“必讀的材料”。
三
《鄧小平文選》海外傳播的積極影響與效應
?
《鄧小平文選》廣為傳播產生的影響是多元的、深遠的,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不僅在當時而且在如今都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和意義。
?
第一,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文選》把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事業中積累的基本經驗、創造的基本理論、形成的基本路線做了系統的總結,凝結著全面豐富的鄧小平關于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成果,承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精髓。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鄒讜指出,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的著作向來都是重要的政治文獻,《鄧小平文選》是重要的文集。日本通訊社和報紙發表評論認為,“《鄧小平文選》收錄的文章充分體現了鄧小平的現實主義”。日本東方書店總經理安井正幸表示,《鄧小平文選》“是指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方向的重要著作,日本非常重視它”。
?
第二,宣傳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針政策。改革開放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制定改革開放具體政策的源頭依據都匯集在《鄧小平文選》中。國外學者指出,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為重申1979年以來中國的政策提供了一個機會”。《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鄧小平對四個現代化的強烈熱情體現在《鄧小平文選》的字里行間。俄羅斯當代中國研究學者波爾加科夫評價《鄧小平文選》清楚地反映了鄧小平積極大膽推進改革、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的一貫愿望。
?
第三,助力中國改革開放贏得海外理解和支持。改革開放不僅是中國單方面張開雙臂,也需要廣泛凝聚國際社會的理解和共識。英國前首相卡拉漢說:“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閱讀鄧小平有關著作,注視著中國的一切。”蘇聯著名政論家布爾拉茨基博士在蘇聯《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鄧小平文集《論當代中國基本問題》書評認為,該書“使讀者能夠了解中國當前發展的成就和困難”。
?
第四,增進海外對中國的了解與合作。《鄧小平文選》海外傳播為海外各界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窗口、一個視角,有助于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發展形勢和內外政策方向趨勢,進而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保加利亞文版《鄧小平文選》總顧問、保加利亞文版《中國》雜志總顧問白壽綿在《鄧小平文選》保加利亞文版首發式上講話說,《鄧小平文選》在保加利亞的出版發行,對保加利亞廣大讀者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國的發展變化很有意義。日本參議院議員、日中友協會長宇都宮德馬在《鄧小平文選》日文版日方譯本出版紀念會上致詞說,“《鄧小平文選》日文版的出版發行有助于日本人民了解中國,加深日中兩國友好”。
?
第五,促進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鄧小平文選》受到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主義政黨的高度關注,促進了國際共產主義政黨間的理論交流,為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本國實際出發發展社會主義提供了參考。蘇聯國家出版印刷和書籍發行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涅納舍夫在蘇聯《鄧小平文集》首發儀式上說,“出版發行著名的中國黨和國家活動家鄧小平的著作……使蘇聯讀者通過這本書了解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蘇聯著名政論家布爾拉茨基博士在蘇聯《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鄧小平文集《論當代中國基本問題》書評中指出,著作“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南國家政治出版社社長陳壬在向中國駐越南使館贈送越文版《鄧小平文選》儀式上說,“越南重視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鄧小平文選》是一部有價值的大作品”。保加利亞對華友好人士在《鄧小平文選》首發式上贊揚鄧小平理論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思想寶庫。意大利共產黨中央委員安東尼奧·塔托在意大利聯合出版社舉行的《鄧小平文選》意大利文版贈書儀式上說,“鄧小平同志的著作具有世界意義,在意大利出版這本書,是意共傳播新事物的又一證明”。
?
第六,增強海外僑胞對“一國兩制”的了解和祖國統一的信心。《鄧小平文選》“方便香港同胞和海外僑胞了解鄧小平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并由此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政策”。香港人士認為,讀了《鄧小平文選》“能了解‘一國兩制’構想和‘港人治港’政策的形成及其內容;能了解中國維護主權、信守諾言的堅定性和一貫性;能了解中國政府……對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和信心”。“重溫鄧小平這一系列有關香港問題的文章,確實有助于廣大港人明辨是非,看清前途。”香港一篇題為《讀鄧公文章前途有保障》的文章指出,香港人“學習鄧小平有關香港問題的談話,方向就更明朗,對未來香港回歸,信心必然加強”。當時的香港立法局議員表示,讀鄧小平的文章“有助于增強港人對香港前途的信心”。
?
第七,引發海外對中國的廣泛深入研究。《鄧小平文選》“是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中國的智慧。任何想要成功的人都會贊揚和同意里面說的話”。海外許多中國學專家從鄧小平著作入手,對中國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涉及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等多樣主題和豐富內容。如美國學者傅高義對廣東改革開放初期十年的變革進行深度研究考察。美國學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全面審視了改革開放歷史的偉大變遷,系統分析改革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德國學者韓博天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政策制定與實施的活力與彈性。
四
《鄧小平文選》海外傳播的啟示
?
***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作為傳統媒介的出版物傳播在我國開展對外宣傳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方面,《鄧小平文選》借助海內海外渠道做到內外結合、相互促進、行銷海外的經驗是可資借鑒的。
?
第一,既要組織國內一流專業翻譯隊伍,也要積極吸收外籍翻譯。《鄧小平文選》外文版翻譯主要由原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來負責組織,實行集體翻譯、中外專家合作的翻譯工作機制。法國專家戴妮絲曾參加《鄧小平文選》等領袖著作及重要文獻的翻譯出版工作。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需注重吸收譯文對象國專業和民間人士參與,進一步增強譯文的詞匯、句式、修辭手法、習慣表達等的適應性,更好契合當地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
第二,既要堅持政治文獻翻譯嚴肅原則,也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語境。“《鄧小平文選》英譯繼續沿襲《毛澤東選集》英譯的譯場模式,但在具體的翻譯策略上有一定的調整,這與《鄧小平文選》內容以及改革開放的時代語境有關。” “鄧選英譯本很‘活’。這種‘活’,不拘泥于原文字面,擺脫原文形式上的束縛,順應英文的行文規律和習慣,從而更好地表達原文的實質意義。”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需注重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元素,以更好展示和凸顯新的時代特點和話語風格。
?
第三,既要確保國內出版質量,也要注重國外出版質量。由外文印刷廠印制的《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西文版、阿文版、俄文版、法文版、德文版、英文版都被評為1984—1986年全國書刊印刷優質產品。1984年出版《鄧小平副主席文集》的英國牛津培格曼公司當年再三向中方申請合作時,有關部門還專門調查了該公司的出版實力,了解到其旗下擁有英國《鏡報》《時代報》后,才同意了與他們的合作。“這家公司有四十個印刷廠”,印裝《鄧小平副主席文集》的“工廠有八百多人,在倫敦附近”,設備“大部分是羅蘭和海德堡的”。承擔印制《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繁體字版的臺灣地球出版社社長“是一位很能干、有魄力、善于經營的實干家,十分強調圖書質量,對圖書裝幀印制、版式設計也很內行。因此對于自己的出版物質量有一種自豪感”。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需注重與出版商的合作,尤其是重要政治文獻的翻譯出版發行,在與國外翻譯出版機構洽談在國外某國或某一地區翻譯出版發行權、全球代理版權轉讓等事宜時,需注重翻譯和出版機構的實力,確保翻譯出版產品的高水平和高質量。
?
第四,既要向海外積極推介外文版,也要注重在國內積極宣傳外文版。1984年9月,《鄧小平文選》英文版安排國內貿易發行2701冊。1988年5月,北京圖書館舉辦羅馬尼亞書展,展出的書籍就有羅馬尼亞文版《鄧小平文選》。1994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出版署關于認真做好〈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外文版發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大涉外賓館、飯店、旅游景點、機場、車站的銷售點,把《鄧小平文選》三卷外文版作為常備書保證供應,各地各單位的圖書館要積極訂購《鄧小平文選》三卷外文版。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不僅要做好海外翻譯出版發行傳播,而且要積極在國內發行推廣。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已經40多年了,國內有大量外籍人士從業或居住,要注重擴大面向這一群體的傳播。
?
第五,既要注重外文版海外傳播,也要注重中文版海外傳播。1993年,《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由香港三聯書店在港澳地區發行。但《鄧小平文選》中文版直接面向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發行的數量規模還不夠大,更多的還是間接方式和渠道。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需注重面向海外僑胞這一群體發行一定數量的中文版,這對促進海外華文教育也有一定助益。
五
結語
?
歷史實踐證明,《鄧小平文選》等經典文獻是對外宣傳的重要載體,其向海外翻譯出版發行是國際傳播工作的有效方式。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翻譯出版重要著作要適應國際出版和圖書市場的特點、規律和趨勢,統籌海內外資源渠道和力量對象等,內外協同用力做好海外傳播。
作者信息
李雪梅,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350007。
來源
《世界社會科學》2024年第6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