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廣東
“楊瑞芬是電白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楊瑞芬與其他革命同志以長山村故居、村廟、山洞為根據地,與敵對分子作斗爭,為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伴隨著講解員的聲音,一座磚木架構的民居建筑群出現在人們面前。歷經170多年風雨,這座建筑墻體斑駁、結構老化,可望著它時,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仿佛歷歷在目。
3月18日上午,楊瑞芬故居修繕工程開工典禮在茂名市電白區馬踏鎮長山村委會姓楊村舉行。儀式后,與會人員參觀了楊瑞芬故居,了解故居現狀與修繕規劃。修繕工程邀請專業團隊施工,將以“修舊如舊、傳承創新”為原則,在最大程度還原故居原貌的基礎上推進紅色景觀提升。修繕后,其將作為紅色教育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讓更多人了解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傳承紅色精神。
楊氏家族代表在儀式上講話。
楊瑞芬(1918—2003),是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電白地區的主要革命領導人之一。其于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馬踏黨組織負責人、茂電信獨立大隊中隊長、中共電白縣工委書記等,新中國成立后任電白縣人民政府縣長。
楊瑞芬故居現狀。
楊瑞芬故居為楊氏家族的祖居,始建于1850年,故居現存建筑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900平方米,是電白區保存較為完好、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承載著馬踏乃至電白深厚的紅色文化。2010年經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普查,以“楊瑞芬故居”名義認定為廣東省革命遺址。歷經170多年風雨,建筑群多見墻體開裂,木質結構腐朽,部分建筑已經不復存在或僅存基址,修繕迫在眉睫。
楊瑞芬故居現狀。
修繕工程備受電白各級黨委政府、駐馬踏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長山村楊氏家族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自2021年起,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派遣數位工作隊長和駐村第一書記助力馬踏鎮鄉村振興,其間,尤為關心長山村紅色文化傳承與楊瑞芬故居修繕事宜,為推動修繕工程作了頗多努力。馬踏鎮黨委、鎮政府則把楊瑞芬故居修繕工程作為年度重點工作,成立專班全程跟進,統籌資金、政策、技術等資源,確保高質量完成修繕任務。
“修繕故居是對革命先輩的緬懷,更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弘揚。”馬踏鎮黨委書記賴武朝表示,馬踏鎮將借此機會深入挖掘紅色故事,整理革命史料,將楊瑞芬故居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將長山村建設成紅色文化特色村,讓先輩精神激勵全鎮人民奮進。
楊瑞芬故居及周邊環境。
馬踏鎮是電白著名的革命老區,赤嶺革命烈士紀念碑記錄著22位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筆者了解到,結合楊瑞芬故居保護規劃,當地將科學規劃故居及周邊環境,統籌推進紅色景觀提升、基礎設施完善和文旅產業融合,并串聯起赤嶺革命烈士紀念碑,力爭形成“一核多點”的紅色研學線路,積極探索“紅色文化+鄉村旅游”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讓紅色資源轉化為富民強村的有力助益。
通訊員 王亮
來源:南方+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