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生態影響類)
項目名稱:
(略)
建設單位:
(略)
編制日期:二〇二五年二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建設項目名稱:
(略)
項目代碼
(略)-
(略)
建設單位:
(略)
地理坐標(117度14分41.473秒,30度41分22.728秒)
建設項目行業類別五十二、交通運輸業、管道運輸業——141滾裝、客運、工作船、游艇碼頭——其他用地(用海)面積(m2)/長度(km)使用岸線長度80m
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改擴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
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
(略)
總投資(萬元)1715環保投資(萬元)108
環保投資占比(%)6.3施工工期2個月
是否開工建設?否□是:
專項評價設置情況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生態影響類》“表1專項評價設置原則表”,本項目涉及環境
(略)(
(略)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因此設置生態環境影響專項評價。
規劃情況規劃名稱:
(略)
規劃環境影規劃名稱:
(略)
1
響評價情況查意見(皖環函[2023]1257號);
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1、與《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符合性分析《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已于2021年12月16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審批并頒布實施(
(略):皖政秘[2021]253號),未來銅陵港將規劃形成橫港、長山、永豐、江北、樅陽等5
(略),并逐步發展成為“一
(略)、港園聯動、港城協調、以
(略)”的總體發展格局。今后一段時期,銅陵港將重點發展提供公共運輸服務和拓展功能腹地的綜合性公用
(略),適當規模化發展與
(略)沿江產業
(略)布置相適應的臨港工業
(略)。樅
(略)包括規劃有三江口上游420m至三江口、三江口至唐咀頭、譚家溝至新開溝、新開溝至掃帚溝、掃帚溝至馬船溝、興隆洲尾至同新圩等6個
(略),其中三江口上游420m至三江口
(略)、三江口至唐咀頭
(略)已建有船廠碼頭,規劃保留現狀;譚家溝至新開溝、新開溝至掃帚溝
(略)規劃為遠期開發岸線,為通用碼頭
(略)。根據“銅陵港岸線利用規劃圖”,本項目位于樅
(略)“長江1”岸線(岸線長度170米),項目所處岸線規劃功能為“支持保障”。本項目為漁政執法碼頭建設項目,項目實施后能夠提升漁政信息化水平,增強
(略)乃至
(略)、安徽省對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執法能力建設,強化對非法捕撈及各種破壞水生生物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的違法行為管控,為長江十年禁漁執法監控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中樅
(略)功能要求。2、與《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審查意見相符性分析根據《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環境影響報告書》(2023年12月8日批復),該規劃將銅陵港調整劃分為橫港、長山、永豐、江北、樅陽(樅
(略)分為長江干流
(略)和支流
(略),長江干流
(略)包括:三江口
(略)、新開溝
(略)、掃帚溝
(略)、桂壩
(略))等5
(略)。本項目非貨運泊位建設,項目不占用樅
(略)長江干流
(略)、支流
(略)岸線,項目實施目的主要為提升長江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保護水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本項目與《銅陵港總體規劃修訂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如下表所
2
示。表1-1與《銅陵港總體規劃修訂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
清單類型準入內容符合性分析
1、禁止在自然
(略)(略)、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旅游和生產經營項目;在自然
(略)的
(略)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在自然
(略)的
(略)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2、禁止違反風景
(略)規劃,在風景
(略)核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項目。本項目為漁政執法碼頭建設項目,項目所在位置不在自然
3、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禁止設置排污口;禁止在準
(略)內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建設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略)、風景
(略)、規劃飲用水水源
(略)、水產種質資源
(略)、水產種質資源
(略)及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項
空間布局4、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圍湖(河)造田(地)等項目。目所在位置不涉及“銅陵淡水豚國家
約束5、禁止違法利用、占用長江流域河湖岸線。禁止在《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岸線
(略)和
(略)內投資建設除事關公共安全及公共利益的防洪護岸、河道治理、供水、生態環境保護、航道整治、國家重要基礎設施以外的項目。級自然
(略)”、“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
(略)”、“白蕩湖翹嘴紅鲌省級水產種質資源
(略)”、“浮山風景
(略)”
6、嚴格控制銅陵港各
(略)的開發邊界,嚴禁開發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的碼頭項目。等環境保護目標,不涉及
(略)水廠取
7、嚴禁開發不符合“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
(略)”、“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
(略)”、“白蕩湖翹嘴紅鲌省級水產種質資源
(略)”、“浮山風景
(略)”等環境保護目標的碼頭項目。水口一級、二級
(略)。
8、位于白蕩湖翹嘴紅鲌省級水產種質資源
(略)的特殊保護期進行施工作業。
9、位于長江干流上的岸線開發,港口水上施工作業應避免在每年的4-8月期間開展。
污染物排放管控①港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②港區污水達標排放率達到100%;③港區固體廢物收集處理率達到100%;④港區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⑤船舶污水接收處理率達到100%;⑥岸電供應率:100%。本項目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統一收集后轉運至有資質單位:
(略)
環境風險防控①嚴禁運輸《內河禁運危險化學品目錄》(2019版)、劇毒化學品及國家規定禁止通過內河運輸的其他危險化學品;本項目為漁政執法碼頭建設項目,不涉及《內河禁運危險化
3
②嚴禁設置不符合《自然
(略)條例》、《風景
(略)條例》、《水產種質資源
(略)管理辦法》等要求的碼頭項目。學品目錄》(2019版)、劇毒化學品及國家規定禁止通過內河運輸的其他危險化學品。
資源開發利用嚴禁岸線資源開發超過本輪銅陵港總體規劃修訂后的岸線長度上限。本項目位于銅陵港規劃岸線中的樅
(略)“長江1”岸線(岸線長度170米,本項目使用岸線80米),項目所處岸線規劃功能為“支持保障”。項目所在位置岸線性質、功能定位等均符合要求。
其他符合性分析1、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項目屬于《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中“E4823港口及航運設施工程建筑”。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項目(二十五、水運——港口樞紐建設(碼頭泊位建設))。目前,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得
(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項目代碼:
(略)-
(略)。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2、選址合理性分析本項目不占用樅
(略)長江干流
(略)、支流
(略)岸線;本項目不占用國家二級公益林;本項目位于
(略)水廠取水口下游約0.9km處;同時,根據
(略)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蓋章出具的“
(略)生態紅線劃定成果(局部)”,本項目所在位置不涉及
(略)生態保護紅線。本項目位于長江夾江內,不占用長江主航道。因此,本項目選址合理。3、“三線一單”相符性分析(1)
(略)生態保護紅線根據
(略)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蓋章出具的“
(略)生態紅線劃定成果(局部)”,本項目所在位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項目與最近生態保護紅線“
(略)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距離約110米)。(2)環境質量底線
(略)管控根據《
(略)生態環
(略)管控文本及圖集》(2023年9月)“
(略)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圖”,本項目位于優先保護單元。
4
1)水環境質量底線
(略)管控①水環境質量底線根
(略)生態環境分局2024年06月05日發布的《2023年
(略)環境質量公報》,長江(樅陽段)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略))Ⅱ類水質標準要求。項目
(略)域地表水水質可滿足其水環境
(略)劃要求。②水環境管
(略)(略)水環境管
(略)包括優先
(略)、重點
(略)和一般
(略)。對照“
(略)水環
(略)管控圖”,本項目位于農業污染重點
(略)。③水環
(略)管控要求重點
(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
(略)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重點
(略)實施管控;依據《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對淮河流域實施管控;依據《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對巢湖流域實施管控;依據
(略)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相關要求對
(略)實施管控;依據《“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中相關要求對直接
(略)水體治理成
(略)域進行管控;落實《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安徽省“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安徽省“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略)“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略)“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
(略)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略)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要求,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水污染物實施“等量替代”。本項目含油廢水、生活污水經躉船污水接收裝置收集后收集后儲存,定期外運處理,不排入長江及附近水域。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項目廢水對環境影響較小。2)大氣環境質量底線
(略)管控①大氣環境質量底線根
(略)生態環境分局于2024年06月05日發布的《2023年
(略)環境質量公報》中的統計數據:項目
(略)域環境空氣污染物六項基本項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能
5
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及2018年修改單中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不能滿足二級標準要求,項目
(略),2019年1月起,內河航道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柴油。本項目船舶柴油符合國家標準,全年用柴油量約為10m3/a,廢氣產生量較小,同時排放源具有間歇性和流動性,且污染物為露天排放,有利于空氣的擴散。3)土壤環
(略)管控①
(略)劃定
(略)土壤環境風險防
(略)包括優先
(略)、土壤環境風險重點
(略)和一般
(略)。對照“
(略)土壤污染風
(略)防控圖”,本項目位于一般
(略)。②土壤環境風
(略)防控要求一般
(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安徽省“十四五”環境保護規劃》《安徽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安徽省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方案》《安徽省“十四五”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規劃》《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6
方案》《
(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要求對一般
(略)實施管控。本項目廢水、固廢等污染物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正常情況下無土壤環境污染途徑。(3)資源利用上線分析本項目為
(略)漁政執法基地建設工程,項目運營過程中消耗一定水、電資源,項目資源消耗量
(略)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不會突破資源利用上線。項目
(略)域水、電供應充足,運營期盡可能做到合理利用和節約能耗,最大限度地減少物耗、能耗。(4)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分析本項目
(略)域目前未發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本次評價根據相關產業政策進行環境準入分析。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不屬于高能耗、重污染項目。本項目選址符合《安徽省主體
(略)劃》、《安徽省生態
(略)劃》、《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及《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規劃要求。同時,本項目不屬于《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2022年版)》中的負面清單項目。因此,本項目建設可行。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不違背
(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要求,不會
(略)域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符合生態環
(略)管控、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相關要求。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三線一單”要求。4、與安徽省“三線一單”生態環
(略)管控相符性分析本項目位
(略),對照安徽省“三線一單”
(略),本項目所在位置環境管控單元編碼為:ZH
(略),屬于優先保護單元,相關環境管控單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具體見下表。
7
表1-2環境管控單元管控要求
管控類別管控要求本項目情況
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生態保護紅線原則上按禁止
(略)域的要求進行管理。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降低。
(略)結構保持相對穩定,
(略)功能不斷改善,質量不斷提升。——面積不減少。生態保護紅線邊界保持相對固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性質不改變。嚴格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嚴禁隨意改變用地性質。2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
(略)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3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
(略)外,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4因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需要調整的,由省級政府組織論證,提出調整方案,經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后,報國務院批準。5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
(略)外,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僅允許以下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管護巡護、保護執法、科學研究、調查監測、測繪導航、防災減災救災、軍事國防、疫情防控等活動及相關的必要設施修筑)。本項目屬于
(略)長江重點水域漁政執法基地工程,不屬于禁止開發建設活動。
區域總體管控要求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除必須實施的防洪護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碼頭及集疏運通道、道路及跨江橋隧、公共管理、生態環境治理、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等事關公共安全及公眾利益的建設項目,以及長江岸線規劃確
(略)內非工業項目外,不得新批建設項目,不得布局新的工
(略)。(1)禁止建設不符合全國和省級港口布局規劃以及港口總體規劃的碼頭項目,禁止建設不符合《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的過長江通道項目。(2)禁止在自然
(略)(略)、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旅游和生產經營項目。禁止在風景
(略)核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項目。(3)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
(略)箱養殖、旅游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投資建設項目。(4)禁止在水產種質資源
(略)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新建排污口,以及圍湖造田等投資建設項目。禁止在國家濕地公園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挖沙、采礦,以及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投資建設項目。(5)禁止在《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岸線
(略)內投資建設除保障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供水本項目位于
(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項目建設符合《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要求,不屬于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禁止建設項目。
8
境容量和減排總量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在岸線開發、河段利用、區域活動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嚴格執行《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安徽省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本項目屬于漁政執法基地建設項目,不屬于重化工、重污染的工業類項目。本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標準,項目運營期采取相關污染防治措施后廢氣、廢水及噪聲均能達標排放,固體廢物能夠得到有效治理。同時,本項目亦不屬于《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安徽省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試行)》中的禁止類項目。因此,項目建設符合皖發[2021]19號文要求。6、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相符性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規定:禁止在長江干流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
(略)40米躉船。本項目不屬于化工項目,不屬于尾礦庫。本項目建設符合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因此,本項目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規定要求。7、與《安徽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相符性分析2016年9月30日,安徽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了《安徽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該條例于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條例”中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應當劃定
(略)。飲用水水源
(略)分為一級
(略)和二級
(略)。必要時,可以在飲用水水源
(略)外圍劃定一
11
(略)域作為準
(略)。第十四條:在飲用水水源準
(略)內,禁止下列行為:(一)新建擴建制藥、化工、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二)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設項目;(三)設置易溶性、有毒有害廢棄物暫存和轉運站;(四)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五)毀林開荒;(六)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五條:在飲用水水源二級
(略)內,除遵守本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外,還禁止下列行為:(一)設置排污口;(二)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三)堆放化工原料、危險化學品、礦物油類以及有毒有害礦產品;(四)從事規模化畜禽養殖;(五)從事經營性取土和采石(砂)等活動第十六條:在飲用水水源一級
(略)內,除遵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外,還禁止下列行為:(一)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二)
(略)箱養殖、畜禽養殖、施用化肥農藥的種植以及旅游、游泳、垂釣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源的行為;(三)停靠與保護水源無關的機動船舶;(四)堆放工業廢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經查閱相關資料,本項目所在位置上游最近的水源地取水口為
(略)水廠取水口(距離約0.9km),下游最近的水源地取水口為藕山水廠取水口(距離約14km)。本項目位于
(略)水廠飲用水水源二級
(略)邊界下游約0.5km,項目所在位置不在
(略)水廠、藕山水廠飲用水源一級、二級
(略)范圍內,因此,
12
本下項目建設與《安徽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8、與《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本項目與《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下表所示。表1-4與《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條例》相符。件審批原則》相符性分析文件審批原則》相符性分析價文件審批原則》相符性分具體如析
審批原則項目實際情況相符性
本原則適用于沿海、內河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本項目位于長江樅陽段(夾江)右岸,屬于內河港口建設項目范疇。相符
項目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與主體
(略)規劃、近岸海域環境
(略)劃、水環境
(略)劃、生態
(略)劃、海洋
(略)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港口總體規劃、流域規劃等相協調,滿足相關規劃環評要求。本項目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與區域主體
(略)規劃、區域水環境
(略)劃、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區域港口總體規劃等均相協調。相符
項目選址、施工布置不占用自然
(略)、風景
(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水源
(略)以及其他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
(略)中法律法規禁止占
(略)域。通過優化項目主要污染源和風險源的平面布置,與居民
(略)等環境
(略)的距離科學合理。本項目選址、施工布置均不占用自然
(略)、風景
(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水源
(略)以及其他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
(略)中法律法規禁止占
(略)域;并與居民
(略)等環境
(略)的距離科學合理。相符
項目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及“三場”等重要生境、物種多樣性及資源量產生不利影響的,提出了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優化、施工噪聲及振動控制、施工期監控驅趕救助、遷地保護、增殖放流、人工魚礁及其他生態修復措施。
(略)結構和功能、河湖生態緩沖帶造成不利影響的,提出了優化工程設計、生態修復等措施。對陸域生態造成不利影響的,提出了避讓環境
(略)、生態修復等對策。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對水生生物的不利影響能夠得到緩解和控制,不會造成原有珍稀瀕危保護或重要經濟水生生物在相關河段、湖泊或海域消失,不
(略)(略)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本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采取評價提出的生態減緩措施后,不
(略)(略)造成大的不利影響。本項目漁政執法碼頭的設立可加強禁漁期的監管力度,有效恢復漁業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為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符
項目布置及水工構筑物改變水文情勢,造成水體交換、水污染物擴散能力降低且影響水質的,提出了工程優化調整措施。針對沖洗污水、初期雨污水、含塵廢水、含油污水、洗箱(罐)本項目布置及水工構筑物工程量不大,不會改變現有水文情勢。項目已針對船舶生活污水、含油廢水提出了收集、處相符
13
廢水、生活污水等,提出了收集、處置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廢(污)水能夠得到妥善處置,排放、回用或綜合利用均符合相關標準,排污口設置符合相關要求。置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污)水能夠得到妥善處置,不直接排放至項目所在水域。
煤炭、礦石等干散貨碼頭項目,綜合考慮建設性質、運營方式:
(略)
對聲環境敏感目標產生不利影響的,提出了優化平面布置、選用低噪聲設備、隔聲減振等措施。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提出了一般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及處置要求。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噪聲排放、固體廢物處置等符合相關標準,不會對周邊居民
(略)等環境敏感目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本項目最近的聲環境敏感目標為北側157米處的楊家屋基居民,項目通過采取相關噪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后不會對周邊居民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相符
根據相關規劃和政策要求,提出了船舶污水、船舶垃圾、船舶壓載水及沉積物等接收處置措施。本項目運營期躉船、執法船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送至垃圾收集點,交由環衛部門處置,禁止垃圾污染水體。船舶生活污水、含油廢水在躉船上的污水收集箱中暫存,每周由具備處理能力的單位:
(略)
項目施工組織方案具有環境合理性,對取、棄土(渣)場、施工場地(道路)等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態修復等措施。根據環境保護相關標準和要求,對施工期各類廢(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提出防治或處置措施。其中,涉水施工對水質造成不利影響的,提出了施工方案優化及懸浮物控制等措施;針對施工產生的疏浚物,提出了符合相關規定的處置或綜合利用方案。本項目施工組織方案具有環境合理性,對施工期各類廢(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提出防治或處理措施。相符
針對碼頭、港區航道等存在的溢油或危險化學品泄漏等環境風險,提出了工程防控、應急資源配備、事故池、事故污水處置等風險防范措針對本項目溢油風險等環境風險,評價提出了相關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和編制應急預案相符
14
二、建設內容
地理位置本項目位于
(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長江樅陽段夾江右岸),中心坐標:117度14分41.473秒,30度41分22.728秒。
項目組成及規模1、項目由來目前,
(略)以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等有關文件,本項目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本項目作為漁政執法基地碼頭,不涉及危險品及化學品運輸,同時根據
(略)自規局出具的文件可知,本項目不涉及生態紅線等環境
(略)。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本項目屬于“五十二、交通運輸業、管道運輸業-141滾裝、客運、工作船、游艇碼頭;其他”,要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受
(略)農業農村局的委托,
(略)承擔了本項目的環境
17
影響評價工作。我單位:
(略)
18
表2-2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
工程類別工程名稱:
(略)
主體工程水域布置(40m漁政躉船)本工程擬布置1座躉船,占用岸線長度80m。躉船設計尺寸40m*12m*1.9m,為單底、單甲板、對稱雪橇型首尾,三層甲板室(分為主甲板以下泵艙、主甲板、上甲板、游步甲板、頂篷甲板)。躉船采用錨鏈進行錨定(首部3根錨鏈、尾部2根錨鏈)。40m躉船通過跳躉連接30×2.5m接岸鋼引橋與接岸結構銜接。跳躉平面尺度為12m×6m,跳躉與躉船之間設置鋼護舷。
陸域布置陸域接岸結構采用混凝土斜坡道,上布置滑軌。30×2.5m接岸鋼引橋一端通過滾輪支座搭接在鋼軌上,一端通過滑塊支座放置在跳躉上。接岸鋼引橋鋼軌上設3個檔位,根據不同階段水位變化調整鋼引橋至不同檔位放置。
(略)建設。
給水供水
(略)(略)直接供水。
公用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采用直接排入長江,躉船及執法船生活污水由躉船生活污水儲存艙收集(位于船艙),船舶含油污水由躉船油污水儲存艙收集(位于船艙),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全部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工程供電躉船電源
(略)、泵艙、走道等設置24VLED頂燈,游步甲板艏、艉各設一盞220V/1000W探照燈,上甲板艏、艉各設一盞220V/500W投光燈,上甲板臨岸側設一盞220V/500W投光燈。
輔助漁政執法船(艇)布置一艘50噸級漁政船(使用柴油為燃料,主機功率:374Hp/275Kw)、兩艘執法快艇,用于長江(樅陽段)水域漁政執法監管。
(略)主要包括無人機1架、視頻監控探頭4套、雷達監控探頭2套,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全方位、主動探測的特點,全面覆蓋
(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
(略),不新建施工便道。
施工營地本項目不設施工營地。
臨時工程臨時堆場本項目施工期工程量較小且主要為水域施工,施工現場不設置物料臨時堆場。
棄土場本項目不設置棄土場。
廢氣施工期: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灑水降塵、來往運輸車輛沖洗、道路清掃;選用國家有關標準的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使用優質動力燃料;運營期:運營期大氣污染源主要是船舶尾氣,由于發動機功率較小,廢氣產生量較小,同時排放源具有間歇性和流動性,且污染物為露天排放,有利于空氣的擴散,污染物經大氣擴散和稀釋后,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環保工程廢水施工期:施工現場廢水經隔油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于車輛沖洗、灑水抑塵;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噪聲施工期:加強施工期管理,選用低噪聲設備、施工機械基礎減振、合
19
布置一艘50噸級漁政船、兩艘執法快艇,用于長江(樅陽段)水域漁政執法監管5)
(略)主要包括無人機1架、視頻監控探頭4套、雷達監控探頭2套,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全方位、主動探測的特點,全面覆蓋
(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3、公用工程(1)供電電源本項目躉船電源引自
(略)(略),躉船電源引自
(略)(略),
(略)提供交流三相四線制400V/50Hz電源,設岸電箱AJ250-200/3型一個。(2)給水項目供水
(略)(略)直接供水。本項目用水主要為躉船、執法船生活用水。(3)排水項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采用直接排入長江,躉船及執法船生活污水由躉船生活污水儲存艙收集(位于船艙),船舶含油污水由躉船油污水儲存艙收集(位于船艙),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全部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總平面及現場布置本項目擬建設1座浮碼頭,布置1座躉船,占用岸線長度80m。新建碼頭整體呈T型布置,躉船自上游至下游布置,躉船長度為40m,躉船采用錨鏈進行錨定,40米躉船通過跳躉連接30×2.5m接岸鋼引橋與接岸結構銜接。跳躉平面尺度為12m×6m,跳躉與躉船之間設置鋼護舷。陸域接岸結構采用混凝土斜坡道,上布置滑軌。30×2.5m接岸鋼引橋一端通過滾輪支座搭接在鋼軌上,另一端通過滑塊支座放置在跳躉上。接岸鋼引橋鋼軌上設3個檔位,根據不同階段水位變化調整鋼引橋至不同檔位放置。
(略)建設。
21
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擬建工程選址位于
(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長江(樅陽段)夾江右岸。項目工程施工現場不設施工人員
(略),不新建設陸域用房或臨時住房。本工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均為一般常見形式,可按正常施工工藝進行施工。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組織順序,統籌兼顧,流水作業盡量減少相互干擾,各施工工序交叉展開。臺風期間應注意防臺。本工程碼頭為浮碼頭形式,橋臺下部為樁柱式結構,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上部為現澆砼結構,
(略)進行施工,工程規模較小,施工難度較小。2、施工條件本項目施工處場地寬闊,可滿足施工的要求。項目所在地水陸交通便利,能夠保證本工程物料運輸的需要。3、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法根據工程特點,本項目躉船、鋼結構等預制構件在專業預制場進行預制,然后進行水上安裝,施工現場不涉及機加工(切割、折彎、焊接等工序)。灌注樁需現場施工。本項目施工期直接外購成品混凝土,施工現場不設置混凝土攪拌設備。4、主要結構設計(1)躉船設計由于長江汛期及非汛期流量變化較大,且受潮水影響顯著,故漁政執法碼頭采用通常的躉船浮碼頭形式;為適應工程段上、下游水流變化及執法基地建設需求,躉船需與岸線平行布置,錨固定位于指定水域。(2)
(略)之間采用鋼引橋結合鋼筋混凝土橋臺形式;考慮到橋臺所處位置地基土為淤泥質土及較深厚的粉砂,地基承載力較低,故下部結構采用灌注樁形式,鉆孔灌注樁直徑0.8m,樁長為19m,樁間距2.4m;靠橋臺側布置一道踏步,
(略)面統一標高。5、施工工藝流程(1)鋼引橋施工活動鋼引橋由廠家制作、整體水運至現場,用浮吊吊裝就位安裝。引橋制作時應設置縱向預拱度,預拱高度為20mm。引橋生產廠家應嚴格按照行業規范制作產
22
品,如有疑問,應與設計單位:
(略)
其他根據建設單位:
(略)
23
三、生態環境現狀、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
生態環境現狀1、主體
(略)),基于
(略)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未來發展潛力,統籌考慮國家和安徽經濟發展戰略布局,以是否適宜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為基準,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三類主體
(略),即重點
(略)域、限制
(略)域和禁止
(略)域。重點
(略)域是指具有一定經濟基礎、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集聚人口和經濟的條件較好,應該重點進行大規模工業化城鎮化開
(略)。重點
(略)域分為國家重點
(略)域和省重點
(略)域。限制
(略)域分為兩類:一是農產品
(略),即耕地較多、農業發展條件較好,具有較強農產品生產和供給能力,必須把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應該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
(略)。二是重點生態
(略),
(略)脆弱、生態功能重要,
(略)保護和生態產品生產為首要任務,應該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
(略)。限制
(略)域按層級分為國家農產品
(略)、國家重點生態
(略)和省重點生態
(略)。禁止
(略)域是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
(略)域,以及其他禁止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需要特殊保護的重點生態
(略)。各類主體
(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體功能不同,開發方式:
(略)
24
慶市3個
(略)和
(略)。功能定位: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和輕工紡織基地,裝備制造、
(略),
(略)。——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擴
(略)建設規模,著力建設港
(略),加強皖贛鄂沿長江通道聯動發展,建設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帶動皖西南、
(略)城市。——集聚發展石油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裝備制造、紡織輕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不斷壯大金融服務、商務會展、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科技信息產業,積極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建設高產優質糧、棉、油生產基地,高產優質畜禽生態養殖基地,有機茶、中藥材、高山蔬菜生態農業生產基地,綠色水產品養殖基地,都市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加強濕地保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切實保護環境,
(略)絡體系。實施長江干流崩岸整治,完
(略)防洪工程體系。(2)生態
(略)劃本項目位
(略)長江(夾江)右岸,不屬于國家重點生態
(略)和省重點生態
(略)。2、生態
(略)劃本項目選址位于
(略),根據《安徽省生態
(略)劃》,本項目
(略)域屬于“Ⅳ沿長江平原
(略)”中“Ⅳ2皖江沿岸濕地保護與洪水調蓄生
(略)”下屬“Ⅳ2-2安慶-銅陵沿江濕地生態保護生態
(略)”。該生態
(略)位于皖江中
(略),主要分布于銅陵至安慶和東至段沿江兩岸,
(略)劃包括
(略)西北部、
(略)區大部、
(略)沿江地帶、
(略)南部、
(略)區及
(略)沿江地帶,面積3639.68km2。該區地貌以沖積平原和洲圩為主,間有低山丘崗分布。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水和光照充足,水熱條件優越,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左右,蒸發量1600mm,年平均氣溫16.0~16.8℃,年平均無霜期240天,日照時數2000小時。土壤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有紅壤、潴育水稻土、灰潮土、潛育水稻土和黃褐土
25
等為主。耕作制度以一年兩熟為主,主要農產品以水稻、棉花、小麥、油菜等,也盛產魚、蝦等水產品。本區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金、鉛、銅等金屬礦和水泥石灰巖、煤炭等豐富,目前開采已具規模。同時,湖泊濕地豐富,升金湖水禽自然
(略)、十八索濕地自然保護和銅陵淡水豚類自然
(略)均位
(略);沿
(略)水網縱橫,也是重要的濕地資源。升金湖水禽國家級自
(略)是長江南岸一個大型的淺淡水湖及毗鄰的沼澤池,水生維管束植物38科84種、浮游植物22種;浮游動物13種、底棲動物23種、爬行類21種、魚類62種;同時升金湖也是遷徒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有鳥類142種,其中越冬候鳥66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白頭鶴、白鶴、黑鸛等5種,屬于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白枕鶴、小天鵝等16種。越冬鳥主要棲息于水位下降后形成的湖泊淺水
(略),該
(略)分布有中國最大的白頭鶴越冬種群(約有200~360只),可
(略)生物多樣性保護極其重要。同時,沿江分布的濕地對于長江洪水調蓄也具有重要作用。區內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有:(1)濕地湖泊由于上
(略)植被覆蓋度低,歷史上坡耕種植和全墾造林導致水土流失劇烈,湖盆淤積嚴重,如升金湖80%的湖盆被淤積,加上部
(略)圍墾湖泊造田,濕地調蓄洪水功能大為減弱;(2)部分湖
(略)網箱養殖強度過大,常有非法打撈和販
(略)水草現象,
(略)生態鏈功能受到嚴重威脅;(3)采礦業大規模開采后生態恢復力度小,礦區水土流失和其它地質災害嚴重;(4)
(略)保護力度不夠,水禽等重要物種的生境受到一定的威脅;(5)受整個長江流域湖泊的調蓄洪水功能衰退的影響,本區低
(略)也是澇漬災害
(略)。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應以湖泊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實施退田還湖,進行生態水產養殖,控制水土流失,保證湖泊濕地的洪水調蓄生態功能的發揮;加強城鎮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采礦業要實行嚴格的生態恢復與治理措施,
(略)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3、生態環境現狀本項目評價采用“點線結合、全面調查”的方法,在收集整理
(略)及沿線
(略)域生物資源現狀資料、生物多樣性專題評估報告基礎上,結合實地踏勘,運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結合和類比
(略)域內類似工程的方法評價工程生態環境現狀。
26
(1)植被資
(略)域地表植被以農業種植植物為主,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種植。項目陸域占地為河灘地,
(略)域地勢平坦,植物主要為我國中東
(略)的常見植物種類,主要為人工種植的楊樹、柳樹及少量草本植物。(2)陸生動物資源工程
(略)域內土地利用程度較高,人類活動頻繁,干擾較大,大堤兩側大部分以人工植被為主,人為活動頻繁,動物資源以鳥類和兩棲類為主,野生動物種類較很少。
(略)常見鳥類有麻雀、家燕、喜鵲、斑鳩等。獸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主要有小家鼠、中華蟾蜍等。
(略)內植被以禾本雜草和挺水植物為主,人類干擾強烈,因此野生動物種類較少,沒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獸類棲息,不屬于遷徙鳥類棲息地。
(略)無國家及安徽省重點保護陸生動植物分布。(3)水生生態調查1)浮游植物根據調查結果與資料分析,評價河段共有浮游植物6門共57種,其中藍藻門7種,占12.3%;綠藻門19種,占33.3%;硅藻門26種,占45.6%;甲藻門1種,占1.8%;隱藻門和裸藻門各2種,各占3.5%。硅藻門所占的比例最高。2)浮游動物根據調查結果與資料分析,評價河段共有浮游動物40種。其中,原生動物11種,占總種類數的27.5%;輪蟲15種,占總種類數的37.5%,枝角類7種,占總種類數的17.5%;橈足類7種,占總種類數的17.5%。浮游動物群落中輪蟲的種類數所占比例最高。評價河段浮游動物常見種類有中華似玲殼蟲、淡水筒殼蟲、片口砂殼蟲、螺形龜甲輪蟲、萼花臂尾輪蟲、曲腿龜甲輪蟲、刺簇多肢輪蟲、卜氏晶囊輪蟲、扁平泡輪蟲、湯匙華哲水蚤、廣布中劍水蚤、長額象鼻溞、近鄰劍水蚤、無節幼體等,這些種類在各調查斷面均有分布。3)底棲動物根據調查結果與資料分析,評價河段共有底棲動物23種,隸屬于3門18科。其中,環節動物4種,占總數的17.39%;體動物7種,占總數的30.34%,節肢動物12種,占總數的52.17%。評價長江夾江段底棲動物的優勢種類有蘇氏尾鰓蚓、
27
中華河蚓、中國圓田螺、河蜆、淡水殼菜、蜉蝣、搖蚊等。4)水生維管植物現場調查表明,
(略)域共有水生維管植物22科33屬44種。其中,沉水植被有5科9種,占
(略)水生維管植物總物種數的20%;挺水植被有8科24種,占55%;浮葉型植被有3科3種,占7%;漂浮植物有6科8種,占18%。評價長江夾江段水生維管植物的優勢種主要為金魚藻、菹草、黑藻、喜旱蓮子草、水蓼、酸模、荻、稗、芡、菱角、滿江紅、水鱉、浮萍、大薸等。5)魚類資源ⅰ)種類組成根據歷史資料統計分析,長江銅陵段歷史記錄分布有魚類11目21科86種。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和查閱《長江魚類》、《長江水系漁業資源》、《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鯉形目(中卷)》、《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鯉形目(下卷)》、《中國淡水魚類檢索》、《中國淡水魚類圖集》等文獻以及相關期刊報導,及《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
(略)綜合考察報告》的調查結果,統計出
(略)江段現狀分布有魚類5目11科40屬49種。ⅱ)魚類生態習性①棲息習性:按魚類的生活習性及其主要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層的不同,可以將長江銅陵段魚類分為底棲性魚類,中、下層魚類和中、上層魚類6種棲息習性,具體可以分成下列生態類群:I流水中、下層生態類群:主要生活在江河水體的中、下層,其中部分魚類適應性較強,在流水、緩流水及靜水中都能生存。該江段主要分布有鯉、鯽、鳊、似刺鳊鮈、華鰁和鱖等。II流水中、上層生態類群:棲息、攝食、繁殖等主要活動在江河水體的中、上層完成,此類群也可生存于塘、庫、湖泊環境和緩流水環境。該江段主要分布有草魚、赤眼鱒、紅鰭原鲌、翹嘴鲌和蒙古鲌等。III流水底層生態類群:這是一類適應流水水底生活的流水河沱、河槽底棲性魚類,一般不進入靜水和緩流水水域活動。該江段主要分布有蛇的、長蛇的、銅魚、銀鲴和圓吻鲴等。IV流水底層亂石、礁底棲性類群:棲息環境為流水深沱,底層多亂石,水流
28
較緩,多為大型兇猛肉食性魚類,生長快。該江段主要分布有鲇、大口鲇和粗唇髓等。V靜水、緩流水生態類群:此類群是一群生活在坑、凼、小溪等側流、緩流水的魚類,個體小,游泳能力不強,各鰭均不甚發達,主要是一些小型種類。該江段主要分布有中華螃鯨、高體螃鯨、斑條轎、興凱轎、麥穗魚、銀的、棒花魚和子陵櫛蝦虎等。VI靜水洞穴生態類群:此類群魚類,主要生活于洞穴之中,尤其是喜生活于稻田、溝渠、側流、坑凼靜水、緩流水堤岸洞穴之中。該江段主要分布有大鱗副泥鰍、中華花鰍和花斑副沙鰍等。②洄游習性:按洄游習性的不同,可以將長江銅陵段魚類分為以下3類:I江海洄游型魚類:此類型魚類為滿足生活史需求,通常需要在咸淡水之間進行生殖或索餌洄游,該江段分布有刀鱭,占物種總數的2.04%。II江湖洄游型魚類:此類型魚類為滿足生活史需求,通常在江河中滿足生態需求的水域繁殖、在湖泊中育肥,該江段分布有青魚、草魚、鰱、鳙等7種,占物種總數的14.29%。III淡水定居型魚類:此類型魚類生活史各階段對環境的需求較低,對繁殖場和索餌場沒有特殊需求,該江段分布有鯉、鯽、鲇、黃顙魚等41種,占物種總數的83.67%,為優勢類群。③繁殖習性:按繁殖習性的不同,可以將長江銅陵段及南夾江老河道魚類分為以下4類:I產浮性卵魚類:此類群主要生活在靜水和緩流水體中,繁殖季節在5-7月,產出的卵體積小,比重小于水,該江段分布有刀鱭、烏鱧、花斑副沙鰍和鱖等9種,占物種總數的18.37%。II產漂流性卵魚類:此類群主要生活在江河水體的中、上層,繁殖季節在4-5月,產出的卵體積大,比重略大于水,卵順流而下進行孵化。此繁殖類群對環境要求較高,必須滿足一定的水溫、水位、流速、流態、流程等水文條件才能完成繁殖和孵化,該江段分布有青魚、草魚、鰱、鳙、鳡和銅魚等7種,占物種總數的14.29%。III產沉/粘性卵魚類:此類群主要生活于江河水體的中、下層,繁殖季節從每年的2月份開始,也有些種類延遲到5-6月份,產沉/粘性卵,根據粘性程度不同
29
又可以分為沉性/弱粘性和強粘性兩類:產沉性/弱粘性卵,通常生活于靜水水域水草豐富的地方,卵沉于水底或粘附于水草上孵化,該江段主要有赤眼鱒、似刺鳊鮈、翹嘴鲌和蒙古鲌等;產強粘性卵,通常生活于激流淺灘或流速較大的河槽,受精卵牢固地粘附在石礫或細沙表面孵化,該江段主要有黃顙魚、江黃顙魚和粗唇鮠等。該江段分布有上述魚類共29種,占物種總數的59.18%,為優勢類群。IV喜貝性產卵魚類:繁殖季節雌性形成產卵管,產卵于體動物雙殼類的鰓腔內。該江段分布有高體鳑鲏、中華鳑鲏、斑條鱊和興凱鱊,占物種總數的8.16%。④攝食習性: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將長江銅陵段魚類分為以下4類:I濾食性魚類:主要依靠鰓耙濾食水體中浮游生物的魚類,該江段分布有鰱和鳙,占物種總數的4.08%。II植食性魚類:主要以水體中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的魚類,該江段分布有鳊和草魚,占物種總數的4.08%。III雜食性魚類:這類魚類食物組成較廣,通常包括水體中浮游生物、昆蟲、搖蚊幼蟲、藻類、底棲生物和動植物碎屑,生存適應能力較強,該江段分布有鯉、鯽以及螃鲏亞科、鮈亞科和鲴亞科的魚類共25種,占物種總數的51.02%,為優勢類群。IV肉食性魚類:成魚主要以水體中的魚類、蝦蟹類、水生昆蟲、底棲生物等為食,多為兇猛性魚類,該江段分布有刀鱭、鳡、黃顙魚、鱖等共20種,占物種總數的40.82%。ⅲ)漁業資源現狀本次評價漁獲物調查主要采用2017~2019年5次對長江干流銅陵段開展的歷史調查數據。2017~2019年
(略)長江干流河段調查的魚類資源主要包含青魚、草魚、鰱、鳙、鯽、鯉、銀鲴等經濟魚類,占總漁獲物數量的35.4%,重量的76.1%。按漁獲物物重量計排前5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鱤、鳙,單個種類重量占比5%-17%。按漁獲物數量計排前5的分別是翹嘴鲌、銀鲴、鯽、鳊、黃顙魚,單個種類數量占比1%~17%。從群落組成來看,魚類群落呈現明顯的小型化,經濟魚類所占比例低,且種間分布不均勻,四大家魚等優質經濟魚類數量少。在
(略)長江干流河段魚類優勢種中,翹嘴鲌、鰱、鳊、草魚、鳊5種魚類為大型魚類,而鯉、黃顙魚、銀鲴、子陵
30
吻蝦虎魚、鯽等8種魚類均為中、小型魚類。該現象與以往文獻記載的優勢種(5種)均為小型魚類相比,小型化趨勢略有好轉,但該河段的中小型魚類仍占絕對優勢。此外,魚類群落的小型化還體現在翹嘴鲌、鳊、鯉等中大型魚類的低齡化上。漁獲物中的許多大型魚類未成熟個體所占比例大,尾均重低,如翹嘴鲌的尾均重僅為5.2g,鳊的尾均重僅為68.3g,鯉的尾均重則為275.0g。6)魚類“三場”和洄游通道銅陵河段河道彎曲,洲汊較多,適宜魚類產卵、索餌的場所基本均位于江心洲外緣附近,距離本項目水域均較遠。①產粘性卵魚類產卵場產粘性卵魚類繁殖期在3~4月份,主要有鯉、鯽等。這些魚類繁殖需要草為粘附基質,魚類產卵后,受精卵或入礫石縫中,或粘附沙礫上,或埋藏于沙礫中,或粘附于水生高等植物體上,江水良好的溶氧環境中順利孵化。根據現場調查,項目所處江段沒有魚類產卵場。②產沉性卵魚類產卵場評價河段以黃顙魚等為代表的產沉性卵魚類產卵對所需環境條件要求不高。一般的砂、礫石底質,水流較緩但能保持一定流速的河灘均適宜其產卵。雖然進入產卵場前有短距離逆水洄游的習性,但其產卵活動對水位漲落、流速改變沒有特別需求。根據現場調查,項目所處江段沒有魚類產卵場。③產漂流性卵魚類產卵場根據產漂流性卵魚類產卵場所需河道特征分析:①河道有較大磯頭伸入江面;②江心多沙洲;③河床急劇彎曲。這些水文條件的形成,可刺激親魚產卵。當下泄水流受到復雜地形的阻擋時,水流向上轉,形成泡漩,產出的魚卵就可隨水流上下翻騰。魚卵在吸水膨脹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是魚卵發育至關重要的環節。評價江段河道寬闊,沙洲發育充分,深槽流速在洪峰期很少達1.5m/s以上,不具備產漂性卵的水文環境,無四大家魚成片的產卵場。④魚類索餌場索餌場是魚類追隨或尋找餌料的場所。一般食物較豐富的場所是魚類索餌或育幼場的首選,如河口、河岸帶淺灘
(略)和水生植被豐富的水域。因河口處較為寬廣,水流緩慢,且帶來上游支流的餌料和有機物,是鰱、鳙等魚類的索餌場所,甚
31
至會導致游泳能力較強的魚類溯流而上進行覓食。同時,河岸帶邊坡平緩、水生維管植物豐盛的水域,含有浮游動植物、昆蟲等充足餌料,不僅是親魚產卵的地點:
(略)
32
表3-1評價
(略)域空氣質量現狀評價表
污染物年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占標率%達標情況
SO2年平均質量濃度106016.7達標
NO2年平均質量濃度214052.5達標
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637090達標
CO95%平均日均濃度
(略)達標
O390%最大8h平均濃度
(略).3達標
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
(略).7不達標
本項目
(略)域空氣環境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及2018年修改單中二級標準,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
(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情況評價指標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項污染物全部達標即
(略)環境空氣質量達標。
由表3-1可以看出,項目
(略)域環境空氣污染物六項基本項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及2018年修改單中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不能滿足二級標準要求,項目
(略)域屬于環境空氣質量不
(略)域。
根據《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地級及以
(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2025年應達到83.3%,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25年應達到35ug/m3。因此,
(略)應實施大氣環境質量目標管理,并編制限期達標方案,確定達標期限,
并向社會公布。
其他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
結合本次評價對項目工藝流程產排污節點及環境影響分析,項目施工期廢氣排放包含特征因子(TSP)。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的通知”(環辦環評〔2020〕33號):排放國家、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有標準限值要求的特征污染物時,引用建設項目周邊5千米范圍內近3年的現有監測數據,無相關數據的選擇當季主導風向下風向1個點位補充不少于3天的監測數據。
本次評價引用《
(略)(略)黃公山凝灰巖礦2000萬噸/年精品機制砂骨料項目(廊道及碼頭
(略)部分)環境影響報告表》
(略)于2022年2月27日~3月5日對興旺莊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33
該監測點位距離本項目約4.5km,引用可行。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特征污染因子調查及評價情況具體如下。表3-2大氣污染物監測結果
污染因子監測點位小時濃度
最小值(mg/m3)最大值(mg/m3)標準值(mg/m3)最小占標率(%)最大占標率(%)超標率(%)
(略)
監測結果表明,項目
(略)域TSP日均值監測結果可以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二級標準濃度限值要求,未出現超標情況。
(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本項目
(略)域地表水體為長江(樅陽段),根
(略)生態環境分局2024年06月05日發布的《2023年
(略)環境質量公報》,長江(樅陽段)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略))Ⅱ類水質標準要求。項目
(略)域地表水水質可滿足其水環境
(略)劃要求。
(3)聲環境質量現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試行)》中“區域環境質量”的“3、聲環境廠界外周邊50米范圍內存在聲環境保護目標的建設項目,應監測保護目標聲環境質量現狀并評價達標情況。各點位應監測晝夜間噪聲,監測時間不少于1天,項目夜間不生產則僅監測晝間噪聲”。
本項目廠界周邊50米范圍內不存在聲環境保護目標,故無需進行聲現狀監測。
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本項目是漁政執法基地建設項目,經現場勘查項目地現狀為空地,無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
34
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經現場勘察,本項目
(略)域評價范圍內無自然
(略)、風景
(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海洋特別
(略)、飲用水水源
(略)等生態敏感目標,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具體如下。1、大氣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用地邊界外500米范圍內存在的大氣環境保護目標主要為楊家屋基、殷家圩、五段、烏龍山等居民點。2、聲環境目標:本項目50米范圍內不存在聲環境保護目標。3、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500米范圍內不存在地下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4、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保護長江(樅陽段)水環境質量不因本項目建設而被降低。5、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保護
(略)域基本農田、林地、
(略)、
(略)等;
(略)域生態環境質量發生明顯惡化;減少水土流失。表3-3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大氣、水、聲環境)環境要素環境保護目標名稱:
(略)
XY
環境空氣楊家屋基N15745戶,195人22197居民《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中二級標準
殷家圩NE34428戶,119人71317居民
五段SW36346戶,194人-301197居民
烏龍山E17739戶,156人87148居民
水環境長江/0大型00河流《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標準
聲環境邊界四周/1///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GB
(略))2類標準
注:
(略)位置為坐標原點(0,0),以正東西方向為x軸,以正南北方向為y軸。
35
表3-4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生態環境)名稱:
(略)
生態環境生態保護紅線長江樅陽段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SW/110
(略)水廠取水口飲用水水源NW/915
陸生動物烏龜、紅隼、水雉、云雀、中華蟾蜍、灰喜鵲、紅嘴藍鵲、烏鶇、大山雀、黃鼬等項目
(略)域
水生動物刀鱭、四大家魚、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等項目
(略)域
陸生植物主要植被為農作物、落葉闊葉林等項目
(略)域
水生植物浮油植物、水生維管植物等項目
(略)域
36
評價標準1、環境質量標準(1)大氣環境質量標準項目
(略)域屬于環境空氣質量
(略),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中二級標準,詳見下表。表3-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污染物名稱:
(略)
SO2年平均60μg/m3
24小時平均150
1小時平均500
NO2年平均40
24小時平均80
1小時平均200
CO24小時平均4mg/m3
1小時平均10
O3日最大8小時平均160μg/m3
1小時平均200
PM10年平均70
24小時平均150
PM2.5年平均35
24小時平均75
TSP24小時平均300
(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項目
(略)域地表水環境質量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略))中Ⅲ類標準,詳見下表。
表3-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略)項目Ⅲ類(mg/L)標準來源
1pH值6~9(無量綱)《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2COD≤20
3BOD5≤4
4NH3-N≤1.0
5TP≤0.2
6石油類≤0.05
(3)聲環境質量標準項目
(略)域水域邊界(航道)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
(略))
37
中的4a類區標準;陸域執行2類區標準。詳見下表。表3-7聲環境質量標準單位:
(略)
標準級(類)別標準限值標準來源
晝間夜間
4a類7055GB
(略)《聲環境質量標準》
2類6050
2、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氣施工期施工揚塵、機械尾氣、車輛尾氣及船舶尾氣排放執行安徽省地方標準《施工場地顆粒物排放標準》(DB34/
(略))表1監測點顆粒物排放要求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要求。
表3-8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污染物名稱:
(略)
TSP1.0超標次數≤1次/日安徽省地方標準《施工場地顆粒物排放標準》(DB34/
(略))
0.5超標次數≤6次/日
SO20.4周界外濃度最高點《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
NOx0.12周界外濃度最高點
本項目執法船(艇)使用柴油發動。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
(略)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河應使用硫含量不大于0.1%m/m的船用燃油標準;內河船舶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執行《MARPOL73/78》公約標準排放要求(Ⅱ級標準),本項目運營期船舶廢氣排放標準詳見下表。
表3-9船舶廢氣排放標準
等級NO2(g/kw·h)
N<130130<N<2000N>2000
第Ⅰ級1745*N-
(略)
第Ⅱ級14.444*N-
(略)
注:N為柴油機輸出功率(KW)。
(2)廢水本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有生活污水、施工船舶廢水及施工現場廢水。施工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38
現場的車輛沖洗、灑水抑塵。本項目運營期船舶含油污水執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
(略))及其他相關標準。表3-10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控制要求
污水類別水域類別船舶類別排放控制要求
機器處所油污水內河2021年1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自2018年7月1日起,按本標準4.2(具體見表3-24)執行或收集并排入接收設施
2021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收集并排入接收設施
本項目運營期船舶含油廢水不外排,由有資質單位:
(略)
(3)噪聲本項目施工期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要求;項目水域邊界噪聲排放執行《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4類標準,陸域部分執行《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具體標準見下表。
表3-11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
(略)
評價標準晝間夜間標準來源
/7055《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4類7055《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
2類6050
(4)固體廢物本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船舶垃圾等,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應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及《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
(略))中的有關規定要求。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固體廢棄物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的相關規定。采用包裝工具(罐、桶、包裝袋等)貯存生活垃圾,貯存過程應滿足相應防滲漏、防雨淋、防揚塵等環境保護要求。船舶生活垃圾應同時執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
(略))相關要求。
39
表3-12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排放物內河
塑料制品禁止投入水域
飄浮物禁止投入水域
食品廢物及其他垃圾禁止投入水域
40
其他1、總量控制結合國家及安徽省對污染物控制提出的要求,結合
(略)域環境質量現狀和本項目污染物排放特征,確定以下污染物為本項目總量控制因子。(1)廢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因子:不涉及。(2)廢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因子:本項目廢水不外排,無需申請廢水總量。2、排污許可經查閱《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版)》,本項目未納入該名錄分類管理范疇,因此無需進行排污許可申報。
41
四、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見生態環境影響專項評價章節。2、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對大氣環境的主要影響是施工船舶、施工車輛、施工機械產生的尾氣以及施工粉塵。施工船舶、機械、載重車輛的發動機一般采用柴油發動機,其排放的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x、CO、THC,根據類比資料,一般這種尾氣影響僅局限在排放點50m范圍內。上述污染物產生量較少,無組織排放后,擴散面積大,擴散距離短,排放污染物總量小,對周邊大氣環境影響較小。通過選擇高效低耗的設備,使用清潔燃料,可有效降低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施工粉塵主要來自施工場地揚塵、
(略)二次揚塵,在大風條件下作業,粉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會更大一些。由于粉塵顆粒的重力沉降作用,施工現場揚塵的污染影響范圍和程度隨著距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揚塵點下風向0~50m為較重污染帶,50~100m為污染帶,100~200m為輕污染帶,200m以外對大氣影響甚微。根據資料顯示,經采取場地定期灑水抑塵措施,揚塵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范圍基本上可控制在50m內,TSP濃度貢獻值不會超過1.0mg/m3。施工粉塵給大氣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局部的、短期的。項目施工期通過提高施工組織管理水平以及環境監管等,來促進和監督施工企業,在保證工程質量與進度的同時,且項目施工期按照《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揚塵污染防治規定》對施工現場揚塵進行防治。項目施工揚塵對大氣的影響隨著工程竣工而消失,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3、水環境影響分析本工程施工期污水主要發生在躉船建設水域施工過程中,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是躉船施工對水環境的影響以及施工隊伍生活污水、施工船舶生活污水、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及機械車輛沖洗廢水對水環境的影響。(1)施工船舶產生的含油廢水施工船舶油污水產生量約為0.1t/艘d,污水中石油類濃度為5000mg/L左右,船舶
42
水上施工按15天計,施工期艙底油污水的發生量為1.5t,石油類為0.008t。船舶油污水經收集設施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43
會導致河段河水的正常流動,不會影響下游河段的流量過程,對下游水文情勢基本無影響。項目工程涉水施工對
(略)的水流流向、流速影響是短暫的,對評價河段總體流態影響較小。綜上所述,施工期污水由于量小且較為分散,可以通過加強施工管理、充分利用各種污水處理設施來減輕其不利影響,其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局部的、短期的、可逆的、一般性的,一旦施工結束,影響也將很快消除。4、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期噪聲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機械、船舶噪聲。噪聲源強見下表。表4-1施工機械噪聲源強(單位:
(略)
聲源最高噪聲源強測點距聲源距離(m)
(略)
施工船舶
(略)
船吊
(略)-
(略)
載重汽車
(略)(略)
水泵、空壓機
(略)-
(略)
吊車
(略)
注:引自《交通部環境保護設計規范》實測資料。
施工過程中多臺機械同時作業時噪聲會疊加,因此施工作業時需盡量錯開高噪聲設備同時運行。本項目主要
(略)域位于水域,水域施工地點:
(略)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施工船舶垃圾產生量較少,由施工期船舶交海事部門指定環保船接收處理;項目與施工單位:
(略)
44
能隨意拋棄,應配置一定數量的垃圾箱,定點堆放并及時轉
(略)政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建設方應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施工環保監理,一旦出現問題,應根據環保責任書進行處罰并限期改正,固體廢物禁止進入水體。施工期陸域工程主要為建筑垃圾,產生量較小,建筑垃圾能夠回收利用的盡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運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場處置,需滿足《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施工期共需施工人員約20人,施工人員每天產生的垃圾以1.0kg計算,則施工人員每天產生20kg,按照現場施工工期2個月計算,整個工期共產生1.2t,委托當地環衛部門進行收集處理。項目建設中會產生一定量用于保養、維修施工機械設備的廢機油,總產生量約為0.1t/a。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年版)》,廢機油屬于HW08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廢物代碼為
(略),廢機油集中收集后委托有危廢處理資質單位:
(略)
45
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見生態環境影響專項評價章節。2、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工程運營過程中,大氣污染物主要為漁政執法船產生的SO2、NOx、CO和顆粒物等,污染物產生量較少,無組織排放后,擴散面積大,擴散距離短,排放污染物總量小,對周邊大氣環境影響較小,因此不做定量分析。項目運營期主要用于漁政執法船的停泊,停泊過程不產生廢氣,僅在停船和啟動的過程中產生少量廢氣,不會對周邊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3、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船舶含油廢水、船舶生活污水、躉船生活污水。(1)船舶含油污水本項目執法船(艇)日常執法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含油廢水,廢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為石油類,廢水的產生量與船舶的規模、數量等有關。根據《水運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JTS
(略)[2019年局部修訂]),500噸級及以下的船舶底艙含油廢水產生量為0.14t/d·艘,500~1000噸級船舶底艙含油廢水產生量0.14~0.27t/d·艘,1000噸級船舶底艙含油廢水產生量按0.27t/d·艘計。本次評價按停靠漁政船(艇)3艘,停靠天數為365天計,則產生船底艙含油廢水153.3t/a,此類含油廢水石油類濃度平均按5000mg/L計,則產生石油類約0.767t/a,船舶含油污水應統一收集至躉船暫存,經鉛封處理后交由有處理資質的單位:
(略)
46
種類
含油污水
生活污水
本項接收處理4、噪運營機噪聲值
(略)
1
2
本次鳴笛;選游船靠岸5、固運營按每人0.
項目根據《國廢物,廢理。
表廢水量m3/a
水153.3
水262.8
目生活污水、船,不直接排入項聲影響分析期主要噪聲污染見下表。
名稱:
(略)
表
表4-2廢水污染物
污染物類別
產
石油類
CODBOD5SSNH3-NTP
舶油污水經收集后目所在水域,不會
為船只鳴笛以及發
表4-3項目設備
噪
靠泊的船舶進行管噪聲標準的船舶,船屏蔽,對周邊聲
主要為生活垃圾。活垃圾產生量為2.定量用于保養、維(2025年版)》,14-08,廢機油集中
4-4項目固廢產
產生情況一產生情況產生濃度mg/L
5000
350
200
200
35
4
在躉船艙底對周圍水環
動機等產生
噪聲源強一覽噪聲源強dB(A)
(略)理,除航行并加強船舶環境影響較
本項目員工74t/a,委托環修設備的廢廢機油屬于收集后委托
生及排放一
覽表0.767
0.092
0.053
0.053
0.009
0.001
暫存,定期交
境造成不利影
的噪聲。本項
表
)
安全需要外禁
的維修和保護
小。
人數15人,年
衛部門定期清
機油,總產生
HW08廢礦物
有危廢處理資
覽表
治理措施
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由有資質單位:
(略)
目主要機械單
產生位置
基地碼頭
止在
(略)域。一般情況下
工作365天運。
量約為0.1t/a油與含礦物油質單位:
(略)
,
,
。
(略)固體廢物廢物屬性產生量(t/a)處置方式:
(略)
1生活垃圾一般固廢2.74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置0
2廢機油危險廢物0.1交有資質單位:
(略)
注:固體廢物在轉運過程中,必須做好防護,禁止進入水域。
47
危險廢物臨時貯存期間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對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要求,嚴禁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危險廢物的貯存設施應滿足以下要求:①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須與危險廢物相容;②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裂隙;③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米厚粘土層(滲透系數≤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厘米/秒;④所有產生的危險廢物均應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容器盛裝,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及材質要滿足相應的強度要求,且必須完好無損;⑤危險廢物貯存間需按照“雙人雙鎖”制度管理。(兩把鑰匙分別由兩個危廢負責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⑥危險廢物貯存間的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須與危險廢物相容,應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溶劑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量或總儲量的五分之一,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分開存放,并設有隔離間隔斷,貯存間要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⑦建立危險廢物臺賬管理制度,臺賬懸掛于危廢間內,記錄上須注明危險廢物的名稱:
(略)
48
7、風險分析(1)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首先對本項目危險物質數量及臨界量比值(Q)進行計算。計算所涉及的每種危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與其在附錄中對應臨界量的比值Q時,在不
(略)之間管段危險物質最大存在總量計算。當只涉及一種危險物質時,計算該物質的總量與其臨界量比值,即為Q;當存在多種危險物質時,則按式(C.1)計算物質總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種環境風險物質的存在量,t;Q1、Q2、…Qn----每種環境風險物質的臨界量,t。當Q<1時,該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I。當Q≥1,將Q值劃分為:(1)1≤Q<10;(2)10≤Q<100;本項目危險物質具體情況見下表。表4-5本項目涉及的危險物質最大使用量及儲存方式:
(略)
(略)名稱:
(略)
1船舶含油污水3噸桶裝船艙
2柴油0.8油箱船艙
本項目危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見表下表。
表4-6本項目Q值確定表
(略)名稱:
(略)
1船舶含油污水3100*0.03
2柴油
(略)
合計0.03032
根據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本項目Q=0.03032<1,環境風險勢能直接判斷為I等級,進行簡單分析即可。
(2)環境風險影響分析①突發性船舶溢油風險事故分析
49
本項目對環境影響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事故類型為:由于船舶出現設施損廢、船舶碰撞等操作失誤或意外原因引發的溢油事故。船舶溢油屬于一種偶發性、低頻率事件,一旦發生溢油事故,將對水生生態和漁業資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燃料油一旦泄漏至水中,漂浮在水面并迅速擴散,形成油膜,油膜隨潮流飄移,阻礙水體自空氣攝取氧氣,抑制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水中溶解氧逐漸減小,魚蝦貝藻類窒息死亡,油膜還能堵住魚鰓,造成魚類呼吸困難導致死亡。石油會引起魚類攝食方式:
(略)
50
急設備和器材,一旦發生船舶碰撞溢油環境風險事故,及時采取應急減緩措施。①
(略),執法船舶在執法期間加強值班瞭望,執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②執法船須配備一定的應急設備,如圍油設備(充氣式圍油欄、錨繩等附屬設備)、收油設備(吸油氈)等。同時,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當發生重大溢油事故時,本區內的應急隊伍和設備不能滿足應急反應需要時,應迅速請求上級部門支援。③一旦發生船舶碰撞溢油環境風險事故,應及時報告主管部門(水利部門、生態環境局、公安消防部門等),并實施溢油應急計劃,及時用隔油欄、吸油材料等進行控制、防護,使事故產生的影響減至最小,最大程度減少對水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④相關部門接到污染事故報告后,應根據事故性質、污染程度和救助要求,迅速組織評估應急反應等級,并同時組織力量,調用清污設備實施救援。(4)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設單位:
(略)
51
表4-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簡單分析內容表建設項目名稱:
(略)
建設地點:
(略)
地理坐標經度117°14′41.4173″緯度30°41′22.728″
主要危險物質及分布柴油,船舶油箱
環境影響途徑及危害后果(大氣、地表水、地下水等)執法船(艇)溢油事故,對長江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含油廢水、生活污水泄露,對長江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風險防范措施要求本項目對項目環境風險進行系列的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提高
(略)域管理水平及操作人員技術熟練程度。選用先進的機械設備;②海事和漁政部門應加強監管,避免發生船舶碰撞事故;③制定嚴格的船只靠泊管理制度,基地調度人員應熟練和了解到港船只的速度要求及相應的操作規范,從管理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游船碰撞事故的發生;④
(略)域船只一律聽從操作臺指揮,做到規范靠離和有序停泊;⑤躉船須配備一定的應急設備,如圍油設施、消防設施及收油設備等,建立或依托其他碼頭的應急救援隊伍。當發生重大溢油事故時,本區內的應急隊伍和設備不能滿足應急反應需要時,應迅速請求上級部門支援;⑥污、廢水收集箱需做好防滲措施,收集箱外設置15cm圍堰;⑦制定、落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環境應急監測計劃。
52
選址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本項目從環境影響角度分析選址選線合理性。(1)大氣環境本項目為漁政執法碼頭,廢氣主要為少量的船舶運行廢氣。(2)水環境本項目所有廢水不直接排入環境水體。(3)聲環境本項目運營期高噪聲設備在采取了噪聲防治措施后,
(略)域達到《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相關標準限值要求。(4)固體廢物本項目所有固廢均得到合理的處置,不投入地表水體,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5)生態環境本項目所有廢水不直接排放環境水體,
(略)惡化;
(略)的交流,對水生生態有輕微的影響;碼頭為浮碼頭,對魚類生存及洄游產生的不利影響較小,船舶航行不會根本性改變水生生物的棲息環境,對水生生物的影響較小。綜上,本項目排放的污染物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選址可行。
53
五、主要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見生態環境影響專項評價章節。2、大氣環境保護措施(1)陸域工程施工前先修筑場界圍墻或簡易圍屏,在
(略)四周建高2.5~3m的圍幛,減少揚塵外逸。(2)施工期間應制定嚴格的灑水降塵制度(定時、定點、定人),
(略)。(3)運輸汽車要加蓋蓬布、控制車速,防止物料灑落和產生揚塵;卸車時應盡量減少落差,減少揚塵;進出施工現場車輛將引起地面揚塵,
(略)應定期清掃灑水,
(略)面清潔、濕潤,以減少施工車輛引起的地面揚塵污染,并盡量要求運輸車輛減緩行車速度。
(略)、隔油沉淀池及沖洗設備等,
(略)和產生二次揚塵。(4)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適量灑水,以減少揚塵。(5)施工場地盡快鋪設遮蓋設施,減小土方形成和場地鋪砌之間的時間間隔,減少施工期間的場地風力揚塵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各類推土施工作業應做到隨土隨壓、隨夯,減少水土流失。(6)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應定期檢修與保養,及時清洗,確保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加強大型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管理,執行定期檢查維護制定(I/M制度);承包商所有燃油機械和車輛尾氣排放應執行《汽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761.1~14761.7~93),若其尾氣不能達標排放,必須配置消煙除塵設備;施工機械使用無鉛汽油等優質燃料;嚴格執行《汽車報廢標準》,推行強制更新報廢制度,特別是對發動機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氣嚴重超標的老舊車輛,應予以及時更新。同時通過提高施工組織管理水平,加強施工期的環境監管等,來促進和監督施工企業,在保證工程質量與進度的同時,使施工行為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3、水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不進行疏浚,主要的水下建筑為固定樁,碼頭為躉船浮碼頭構造。(1)施工船舶廢水
54
①嚴格管理施工船舶和施工機械,嚴禁油料泄漏或傾倒廢油料,嚴禁施工船舶向水域排放未經過處理的機艙水、生活污水。②禁止施工船舶直接將含油廢水直接排入長江,船舶洗艙廢水、艙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均由船舶帶走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55
材料、殘土、舊料和其它雜物。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
(略)
56
環境監測具體內容見下表。表5-1施工期環境監測計劃要素監測點監測項目監測頻次及采樣時間
大氣環境施工邊界上、下風向TSP、SO2、NOx1次/月,每次連續1天
聲環境施工邊界四周噪聲1次/月,每次連續1天,晝間一次
57
運營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生見生2、
(略)船載氮氧化物3、廢項目(1)含油排放長江(2)船舶處理,不本項4、噪(1)本項停靠后不為了①船②進出
(略)(2)企業開展噪聲態環境污染態環境影響專氣污染防治《關于“船舶0.5%m/m的裝置或者其他及其他大氣污水污染防治廢水禁止排入船舶含油廢廢水經躉船收水體。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躉直接排入長江目廢水禁止直聲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目運營期間的鳴笛,并且船減輕噪聲的影舶停岸即停機岸船舶應限速域應關閉機艙聲環境監測應按照《排污污染源監測,防治措施項評價章節。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控船用燃油標準,以降等效措施的,并按染物的排放。措施
(略)水域。
(略)收集后交由船生活污水經躉船水體。接排入長江水域。措施治措施噪聲主要來源于船舶靠岸后使用岸電響,本項目主要防,減少停靠時間等,禁止到岸船舶使門。計劃單位:
(略)
類別監測點位置監測項目監測頻次備注
噪聲項目邊界等效連續A聲級1次/季度,每次一天,晝夜各1次/
58
5、固廢污染防治措施建設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本碼頭收集后環衛部門清運。建設單位:
(略)
59
B、污、廢水收集箱需做好防滲措施,收集箱外設置15cm圍堰。C.根據《港口碼頭水上污染事故應急防備能力要求》(JT/T
(略)),躉船須配備一定的應急設備,如圍油設備、收油設備、
(略)等。設備配備和應急能力核算參照《船舶污染海洋環境風險評價技術規范(試行)》和《國家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設備配置管理規定(試行)》,并且核對配備設備的數量和質量不低于《港口碼頭水上污染事故應急防備能力要求》(JT/T
(略))的最低標準;設備配備方案應與碼頭風險情況和應急能力目標相適應,適當考慮現有設備;設備的數量與選型要與采用的船舶污染物回收處理方法及當地水文氣象條件相適應,并充分考慮到可能采取的環保措施和方法;設備選型要體現先進性、實用性,應有利于應急行動的快速開展,設備配備質量可靠,技術先進,性價比高,產品升級能力強。具體要求如下表:表5-3應急物資、設備一覽表
(略)名稱:
(略)
1圍油欄應急型:不低于最大設計船型設計船長的3倍1套可與周邊單位:
(略)
2收油機總能力1m3/h1套
3
(略)/1套
4吸油材料:吸油氈等/0.5t
5儲存裝置/2m3
(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①成立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實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②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明確履行職責。
③應急響應: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制定應急響應分響應程序,應急指揮部接到事故通報后,立即根據事故報告的詳細信息,確定該事故的響應級別,啟動各級應急響應以及相應事件的應急預案。
④外部救援組織:當需要求助外界力量完成環境風險受體的人群的疏散、事故現場處置、環境應急監測、信息發布和災后恢復等工作事項,在應對過程中,需要向環境應急專家們咨詢,力爭將事件產生的危害或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
⑤現場處置方案
60
(略)
一
1
2
二
1
(1)
(2)
2
(1)
重點
危險源
危險特性
事件發現者
應急指揮部
救援隊伍
表
表5-4溢油現場處置預案表具體內容
專項預案處置對象
柴油箱,輸油管道或閥門
管道或閥門損壞,油箱破損,油料在破損處溢出
專項預案處置措施
報警、報告及應急準備
發布警報,向值班長、
(略)負責人、應急指揮部報警。上報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位置、事故情況大致描述等。
(1)統一指揮,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長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負責泄漏原因調查和企業損失統計,組織事故分析會議以及事故總結上報;(3)負責應急指揮的調度、信息報告的傳達等工作;(4)負責所有資源的調用;(5)若事故不可控,在總指揮的指令下及時向環保部門報告事件信息,并向周邊居民進行通報。
現場處置
(1)對泄漏的油料泄漏處進行堵漏;(2)對已泄漏的油料進行清理;(3)應急處置期間如事故無法控制有擴大趨勢立即向上級匯報請示;(4)在主管人員和總值班長指導下,完成恢復運行工作。(5)配合第三方監測單位:
(略)
5-5污水收集設施故障現場處置預案表
(略)重點具體內容
一專項預案處置對象
1危險源污、廢水收集箱
2危險特性管道或閥門損壞,污、廢水收集箱破損,污水在破損處溢出
二專項預案處置措施
1報警、報告及應急準備
(1)事件發現者發布警報,向值班長、
(略)負責人、應急指揮部報警。上報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位置、事故情況大致描述等。
(2)應急指揮部(1)統一指揮,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長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負責泄漏原因調查和企業損失統計,組織事故分析會議以及事故總結上報;(3)負責應急指揮的調度、信息報告的傳達等工作;(4)負責所有資源的調用;(5)若事故不可控,在總指揮的指令下及時向環保部門報告事件信息,并向周邊居民進行通報。
2現場處置
(1)救援隊伍(1)切斷污水排放閥門;(2)對泄漏的污水泄漏處進行堵漏;
61
其他無
環保投資本項目環保投資為108萬元,占總投資(1715萬元)的6.3%,主要用于廢水、固廢等治理,詳見下表。
62
表5-6環保投資估算一覽表類別污染物環保設施名稱:
(略)
一、施工期
廢氣治理揚塵灑水降塵、來往運輸車輛沖洗、道路清掃5達標排放
廢水治理施工廢水、生活污水、船舶廢水設置施工廢水隔油沉淀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噪聲治理噪聲施工設備設施減振、降噪;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1達標排放
固廢治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廢機油分類收集后妥善處置2不產生二次污染
二、運營期
(略)10/
廢水治理執法船、躉船生活污水躉船配備1套生活污水收集箱(6m3)15廢水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船舶含油污水躉船配備1套含油污水收集箱(3m3)8
噪聲治理噪聲執法船停靠后不鳴笛;設置禁鳴牌;使用岸電;/達標排放
固廢治理生活垃圾設置垃圾收集設施桶,執法船及躉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環衛部門處置,廢機油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應急措施石油類圍油欄(應急型)(不低于最大設計船型的3倍設計船長)50最大限度降低船舶漏油對長江的影響
1h/m3的收油機
1
(略)
0.5噸的吸油材料
2m3有效容積的儲存裝置
生活污水污水收集箱外設置15cm圍堰10
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
合計108/
63
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監督檢查清單
內容施工期運營期驗收要求
要素環境保護措施驗收要求環境保護措施
陸生施工期合理設計加強生態環境及生物多/
和布局,加強管保護生態環境樣性保護的宣教和管理
生態
理力度;加強綠化
避免向水域排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合理布設施工時間,工
水生程水下施工盡量廢水不直接向水躉船配備1套生活污水執法船及躉船產生
選擇在11月~2
的生活污水、含油
月的枯水季節進
污水經躉船污水收
行;加強同漁政收集箱(6m3)和1套含
(略)收集后交由
部門的協作,如
油污水收集箱(3m3)
有資質單位:
(略)
發現有珍稀動物
理,不外排
經過時,立即發
(略),及時中斷對珍稀動物有影響的作業,讓其順利通過施工廢水經隔油沉淀池處理后回
地表用于車輛沖洗、不外排躉船配備1套生活污水執法船及躉船產生
灑水抑塵;生活的生活污水、含油
污水經化糞池收污水經躉船污水收
水環收集箱(6m3)和1套含
(略)收集后交由
境油污水收集箱(3m3)
資質單位:
(略)
施工船舶廢水經理:
(略)
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水及////
土壤
環境
聲環加強施工期管可滿足《建筑施工加強協調,強化生產管
(略)域滿足《社
理,選用低噪聲場界環境噪聲排會生活環境噪聲排
理制度,執法船停靠后
設備、施工機械放標準》放標準》
境不鳴笛;設置禁鳴牌;
基礎減振、合理(GB
(略))(GB22337—2008
使用岸電
布置施工機械、要求)相關要求
64
避免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限速、禁鳴標志,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
振動////
大氣環境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灑水降塵、來往運輸車輛沖洗、道路清掃;選用國家有關標準的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使用優質動力燃料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施工場地顆粒物排放標準》(DB34/
(略))相關要求柴油使用使用低硫燃油,
(略)船舶廢氣排放執行《MARPOL73/78》公約標準
固體廢物建筑垃圾、船舶垃圾、生活垃圾、廢機油分類收集后妥善處置有效處置,不外排配備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廢機油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電磁環境////
環境風險配備應急物資/配備應急物資(圍油設備、收油設備等),污水收集箱外設置圍堰,編制應急預案,落實相關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按要求落實
環境監測對碼頭邊界上、下風向進行監測,監測因子(TSP、SO2、NOx),每月/次,每次連續1天;噪聲進行1次/季度自行監測,每次一天,晝夜各1次/噪聲進行1次/季度自行監測,每次一天,晝夜各1次/
其他////
65
七、結論
(略)漁政執法裝備建設項目符合銅陵港總體規劃,符合“三線一單”要求,項目采用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噪聲均可實現達標排放,固體廢物可實現合理的處理和處置。本項目運營期對周邊環境污染影響較小,環境風險事故概率較低,環保投資可基本滿足污染控制需要,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因此,在嚴格落實本次評價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對策建議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66
原文圖片下載1.png
原文圖片下載0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