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共創、共生、共贏--鼎力打造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核心品牌生態圈
(請提前報名回執,限1500人;本次會議僅限提前回執報名單位:
(略)
時間:2024年9月8日—11日,9月8日報到,9月9日—10日會場報告,9月11日典型項目參觀
會議地址:
(略)
會議聯系人:
(略)
污泥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廣州西朗凈水廠項目等典型工程
部分報告:
報告題目:污泥高端資源化展望——生命物質與生物產品
報告人:張悅,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中國給水排水》編委會名譽主任,曾任住建
(略)建設司巡視員、
(略)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等職務。長期從
(略)供水、節水、污水污泥和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和行政工作。
報告題目:污泥減量與資源化應用的實踐
報告人:
(略)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站在終點看問題,
(略)
報告人:
(略)總工室副主任
報告題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與油泥協同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
報告人:汪印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
(略)主任
報告題目:市政污泥超高溫好氧發酵與資源化
報告人:東北大學過程裝備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朱彤教授/博導、所長
報告題目:斯篤克斯公式(Stokes-Law)再認識
報告人:西安理工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趙亞乾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亞乾,愛爾蘭籍華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水協(IWA)會士,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甘肅省“飛天學者”講座教授,西安理工大學全職引進(2019--)特聘教授。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博士(
(略)),英國女王大學博士后(
(略))。國際水協人工濕地專家委員會執委、
(略)主任(
(略)),科研系主任(
(略))。2019年全職回國同時兼任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訪問教授。主要從事人工濕地污水生態處理、河流生態恢復、污水脫氮除磷、污泥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是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國際主導型學者之一。NatureReview:Earth&Environment;ES&T,Wat.Res.等國際期刊發表各類英文論文400余篇。在中國發起“西北水環境青年學者論壇”并舉辦6屆;發起并連續舉辦9屆“人工濕地理論,設計與應用高級國際研修班”。2023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2022年被research.com網站評為愛爾蘭頂尖科學家。2021,2022,2023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21年獲愛爾蘭中國環境、資源和能源協會(ICAERE)三葉草環境獎(ShamrockEnvironmentalAward)。2017年3月13日CCTV4“華人世界”欄目報導了趙亞乾教授及其團隊的人工濕地研發工作。2013年獲陜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友誼獎”
報告題目:南方某特大水質凈水廠淡水殼菜生長繁殖控制研究
報告人:李威副研究員,
(略)(牽頭單位:
(略)
報告題目:北京污泥高級厭氧消化產品林地利用探索與實踐
報告人:馬富亮,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
(略)生產運營部,主持生產運營部和龐各莊廠工作
報告題目:污泥高效低能耗脫水裝備和節能焚燒工藝的應用與推廣
報告人:
(略)邵鵬副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
(略)徑——協同焚燒及獨立焚燒
報告人:
(略)王學科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從污泥中創造價值——可持續的威
(略)政污泥資源化解決方案報告人: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
(略)王維燕解決方案經理:
(略)
報告題目:天通新環境圓盤污泥干化成套技術介紹及工程應用
報告人:
(略)孫建芳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實現污泥資源化工藝技術介紹
報告人:
(略)馬雪明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寧創污泥減量化項目介紹——將減量化進行到底
報告人:
(略)甘泉董事長
報告題目:AAe污泥干化技術在污泥處理項目當中的應用
報告人:
(略)李風江副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同濟”牌高壓帶機及其低碳創新工藝在工業廢水污泥及農牧固廢深度脫水及減量中的應用
報告人:阮燕霞中耀環保研究院院長/申耀環保副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生物納米碳化技術在固廢資源化利用中的探索與實踐
報告人:秦晉一博士,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
報告題目:陳腐垃圾資源化處理及全量高值化利用技術
報告人:劉建偉,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全國注冊環保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略)屬高等學?!扒嗄臧渭馊瞬拧?、內蒙古
(略)“草原英才”、鄂爾
(略)“草原英才”,主要研究方向
(略)源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陳腐垃圾、廚余和污泥等)綜合處理與資源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略)科技計劃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
(略)
報告題目:不同價態金屬離子對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及酶溶產酸的影響研究
報告人:廣州大學赫俊國教授/博導
赫俊國,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
(略)政工程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德國際合作重點專項首席科學家、
(略)低碳水處理技術研究院院長、廣東省供水協會科技委主任。
報告題目:污泥閃蒸干化耦合熱解氣化技術
報告人:
(略)任少輝總工程師
報告題目:污泥協同處理處置項目碳中和實踐探索
報告人:戴明華,
(略),公司水資源與環境專業總工程師,水資源與環境院副院長
報告題目:中國國情與國際視野下的污泥安全資源化問題與解決方案
報告人:許國仁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許國仁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入選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國際水協(IWA)Fellow,國際水協(IWA)“污泥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主持污泥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重點項目等多項。獲國際水協(IWA)“全球創新榮譽獎”、國際水協(IWA)污泥領域成就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獎勵。
報告題目:污泥厭氧消化對環境的影響
報告人:德國帕薩旺-
(略)張建三首席科學家
報告題目:園區污水中不同污染物的解決方案
報告人:陳智蘇伊士亞洲技術推廣經理:
(略)
報告題目:關于畜禽糞污處理工程的一些思考
報告人:
(略)李彪五院
(略)場經理:
(略)
報告題目:污泥干化技術的選擇
報告人:程忠紅,蘇伊士亞洲高級技術推廣經理:
(略)
報告題目:污泥處理實踐實例與標準趨勢
報告人:
(略)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
(略)盧駿營三院副總工
報告題目:厭氧氨氧化(紅菌)工藝低碳高效處理熱水解污泥消化液的效果分析
報告人:
(略)彭應登總工,教授級高工
報告題目:污泥餐廚協同厭氧消化技術研究與工程案例分析
報告人:黃淮實驗室趙剛博士工程師
報告題目:
(略)
報告人:
(略)牛明軍董事長
報告題目:真空干化工藝在污泥干化領域的多種節能低碳應用和實例
報告人:
(略)鄒杰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濕垃圾高效厭氧產沼及沼渣好氧深度穩定與強化腐熟技術研究
報告人: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李小偉博士,教授,博/碩士生導師
報告題目:污水廠污泥深度減量干化工藝介紹-含水率60%干化至30%
報告人:
(略)易毅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的新方法
報告人:上海師范大學張永明教授
報告題目:綠色低碳戰略下EkoDuplex兩段式污泥帶式干化技術
報告人:
(略)陸建國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
(略)徑——無人值守壓濾機+低溫盤片干化+高溫螺旋碳化
報告人:
(略)苗藩銷售總監
報告題目:美國污泥調查(NSSS)概況、數據分析與啟示
報告人:王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注冊一級建造師,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環保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略))副總工程師,
(略)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保與綠色制造技術分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環保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城鎮給水排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34)委員,全國綠色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7)委員,機械工業環保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MIF/TC7)委員,北京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報告摘要:美國污泥調查(NSSS)是美國污泥法規標準制定和修訂的技術數據基礎,報告介紹了NSSS的背景、目的、流程與方法,概述了美國四次全國范圍的污泥調查概況以及NSSS1988、NSSS2001、NSSS2006三次調查結論;從法規制定與技術支持體系構架、動態指標體系、調查方式:
(略)
報告題目:水體氟污染治理關鍵技術及應用實踐
報告人:張煒銘,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導,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略)主任
報告題目:老齡垃圾滲濾液低碳節能的脫氮技術
報告人:汪曉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報告題目:《污泥厭氧處理工程的實際案例及問題分析》
報告人:
(略)(北京)
(略)張
(略)場總監
報告題目:《污泥熱干化協同焚燒全流程工藝探索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實踐》
報告人:
(略)謝金坤研究院經理:
(略)
報告題目:污泥高壓疊層脫水技術
報告人:
(略)張功毓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熱水解高級消化結合焚燒的案例分析-香港石湖墟
報告人:康碧環境技術(北京)
(略)鄧締技術銷售經理:
(略)
報告題目:《南
(略)污水廠污泥原位減量及磷資源化應用研究》
報告人:張曉維,
(略)政中南院東莞分院給排水所所長,注冊公用設備師,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武漢
(略)污泥處理處置歷程與未來發展方向探討
報告人:熊紅松,湖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原秘書長,湖北省長江生態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報告題目:
(略)集成。
報告人:
(略)副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普立凈分子篩工藝應用在污泥臭氣近零排放的介紹
報告人:
(略)陳健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餐廚垃圾高效液化菌劑及ALAD工藝與裝置開發
報告人:汪善全,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鹵代POPs生物降解及污泥厭氧消化研究與技術開發。
報告題目:剩余活性污泥液化-厭氧消化新工藝實現容積負荷10倍提升
報告人:汪善全,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鹵代POPs生物降解及污泥厭氧消化研究與技術開發。
報告題目:蘇伊士在污泥資源化領域的全球經驗
報告人:程忠紅蘇伊士亞洲高級技術推廣經理:
(略)
程忠紅畢業于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曾從事污水處理技術研發、污水處理藥劑應用的技術支持、MBR膜工藝的研究和新工藝開發、高效菌生物載體反應器的研究等工作,并獲得一項國際專利。熟悉蘇伊士各種水處理和污泥處理技術,如高密度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高速氣浮、兩段式污泥干化等。
報告題目:氣田廢水深度處理技術
報告人:張建,
(略)首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油田地面工程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廢氣處理以及CCUS等技術研究和工程設計。
報告題目:高效節能的氣態膜分離過程用于高COD高氨氮廢水廢液處理的挑戰與機遇
報告人:秦英杰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題目:污泥國際標準制定情況及我國環保產業標準化工作規劃
報告人:王秀騰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環境分院高工,全國環保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報告題目:多場耦合及壓電效
(略)政污泥高干脫水技術研究
報告人:中國計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饒賓期教授/所長,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報告題目:雙碳戰略下“同濟”牌高壓帶機及其創新工藝應用于污泥及沼渣高干減量和降碳增效
報告人:
(略)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中國有機固廢氣化制合成氣的科技發展
報告人:吳幼青博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題目:工業廢水改良型Fenton深度處理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報告人:張增國,高級工程師,
(略)設計部主任,注冊環保工程師/注冊環評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給水排水)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
報告題目:
(略)線碳排放計算、檢測及分析
報告人:
(略)副總工程師兼任污泥產品總監
報告題目:
(略)自來水污泥處理處置實踐與思考
報告人:
(略)王越興高工/博士
報告題目:
(略)厭氧沼液固液分離工藝提質增效研究
報告人:常紅晨,
(略)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
(略)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污泥磷回收模式對土壤供磷潛力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報告人:楊長明,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
(略)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報告題目1:填埋場存量污泥固化熱解惡臭防控技術
報告題目2:生活垃圾收運分類過程環境衛生防控技術
報告題目3:城市固體廢物組合的滴流床處理滲濾液技術
報告人:同濟大學趙由才二級教授/博導
報告題目:污水資源化:回收嘛,在哪兒,為什么?(EST最新觀點)
報告人:北京建筑大學郝曉地二級教授(郝曉地,山西柳林人,二級教授,
(略)政與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污水處理數學模擬技術、可持續環境生物技術?,F為國際水協期刊《WaterResearch》區域主編(Editor))
報告題目:低溫真空脫水干化技術在深圳的應用研究
報告人:
(略)生態環境事業部副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以未來視角看污泥治理瓶頸和發展
報告人:
(略)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
(略)黃瑾總工
報告題目: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場地調查、生態治理關鍵點研究
報告人:
(略)城鄉建設設計院王英達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工業廢水改良型Fenton深度處理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報告人:張增國,高級工程師,
(略)設計部主任,注冊環保工程師/注冊環評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給水排水)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
報告題目: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中“泥”的協同治理策略、實踐與思考
報告人:
(略)唐穎棟茅洲河水環境整治工程設計總負責人,一級項目經理:
(略)
報告題目:廚余垃圾干式厭氧有機負荷提升中試-效能及抗生素抗性特征
報告人:張勝華集美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B類”高層次人才,集美大學“領軍人才”,
(略)副主任、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專項會評專家、集美大學丁德文院士團隊負責人、環境工程學科負責人。
報告題目:不同的污泥預處理技術對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
報告人:安平林博士,德國E+B
(略)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廣州污水廠污泥處置概況及規劃
邱維,
(略),設計三院總工程師
報告題目:
(略)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
劉承東,
(略)主任
報告題目:黑臭水體淤泥資源化為綠化用土的探索
報告人:長沙理工大學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孫士權,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和《中國給水排水》青年編委,中國疏浚協會疏浚設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幾年來,一直從事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黑臭水體修復理論與技術、黑臭水體淤泥新型資源化理論與技術、環保新材料等科研工作。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項目20余項;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授權專利6項;獲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1項、湖南省水利水電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報告題目:清源華建—低能耗的污泥干化技術
報告人:
(略)污泥事業部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電磁波介入污泥減量與溫室氣體減排協同效應研究
報告人:武漢理工大學桑
(略)政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桑穩姣: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民盟成員?,F任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
(略)政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國際水協會員,
(略)專家。CEJ,BT,中國環境科學,中國給水排水等期刊審稿人
報告題目:綠水污泥干化焚燒工程實踐
報告人:
(略)/浙江省固廢裝備研究院陳奕峰研究院院長
報告題目:污泥低溫干化處理工藝技術和產品介紹
報告人:
(略)黃志洋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城市生活污泥高施用比土地利用過程中污染物遷移及碳排放規律研究
報告人:中國人民大學化學與生命資源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朱芬芬教授
報告題目:工業節能減排助力零碳目標實現技術應用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董建教授高工
報告題目:城
(略)
報告人:江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劉宏波教授/博導
報告題目:《污水廠污泥產量計算和常規處理設計》
報告人:
(略)韓佩君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南方典
(略)污泥處理處置的實踐及展望
報告人:
(略)劉波總工/席國赟博士
報告題目: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
報告人:
(略)姜良軍董事長
報告題目:城鎮污泥深度脫水與污泥調理劑
報告人:鄭懷禮,重慶大學二級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是國內外10多個學術期刊編委(包括SCI期刊),常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主要從事水環境保護的研究與應用工作,已主持主研了國家級、部(?。┘壵n題50多項,另先后主持完成橫向科研項目50多項。獲2016年度
(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2017年度
(略)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3年度
(略)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1)、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1)。另獲其它省部級政府科技獎8項(包括一等獎)。已培養畢業全日制學歷博士研究生30多名,碩士研究生100多名。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其中進入《SCI》400多篇,絕大多數論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參加起草并獲批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11項。另主持完成
(略)地方行業標準一項。主編出版專著2部,參編出版書籍或專著5部。
報告題目:環保新形勢下,SFD高壓帶式污泥深度脫水技術的性能提升和應用場景擴展
演講人:
(略)總經理:
(略)
報告題目:污泥處理處置工藝選擇及工程案例2024
報告題目:垃圾滲濾液處理典型工藝與應用2024
報告人:
(略)李成江顧問總工
組織機構主辦單位: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蘇伊士環境科技(北京)
(略)
(略)
(略)
協辦單位: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廣東工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
(略)
(略)
(略)
(略)
(略)(北京)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
(略)
(略)
美國SDMC
(略)
(略)
(略)
(略)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支持單位:
(略)
(略)
(略)
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
《給水排水》雜志
《環境衛生工程》雜志
康碧環境技術(北京)
(略)
(略)
(略)
(略)
普茨邁斯特(北京)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安德里茨(中國)
(略)
(略)
(略)
德國E+B
(略)
(略)
(略)
(略)
(略)
北控水務集團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
(略)
(略)
上海浦東水務(集團)
(略)
(略)
(略)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環保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略)
(略)
(略)
(略)
(略)
(略)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
(略)
(略)
(略)
(略)
(略)
(略)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
(略)
(略)
(略)
(略)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城院(北京)
(略)
中國給水排水戰略聯盟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
(略)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環境分院
全國環保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標準化工作組
(略)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
(略)
(略)
(略)
廣州水務協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東北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江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學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所、
(略)、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中國計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建筑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華中科技大學、
(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
(略)工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建筑大學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化學與生命資源學院、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等。
為貫徹落實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醞釀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頒布。該計劃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的一體化管理,預計2024年中國水處理投資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1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提出到2025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京津
(略)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明顯提升。到2035年,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城鎮污水得到安全高效處理,全民共享綠色、生態、安全的城鎮水生態環境。隨著水行業企業迎來發展黃金時代,2024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也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12月底,全
(略)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國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濕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不少于2萬噸/日,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地級及以
(略)達到95%以上,基本形成設施完備、運行安全、綠色低碳、監管有效的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體系。
全國目前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6000多萬噸(不含工業污泥4000多萬噸)。到2025年,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達到1.6億噸(包括生活污泥和工業污泥),與之對應的是,污泥
(略)場將保持10%以上的復合增長,到2025年達到500多億元的規模。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7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并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社會的關注促使國家不得不對污泥的處理處置重視起來,國家的重視又促使了污泥處理
(略)場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住建部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綠色、環保、循環、低碳”
(略)線,督促落
(略)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的主體責任,合理選擇工藝,加快設施建設。各級排水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污泥處理處置單位:
(略)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了解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前景與發展趨勢,切實達到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國給水排水》
(略)、
(略)、
(略)、
(略)、
(略)、蘇伊士環境科技(北京)
(略)、
(略)、威立雅水務、
(略)、
(略)、國際水協污泥專家委員會等單位:
(略)
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內外排水行業設計、科研、運營單位:
(略)
一、大會運作原則和目標本屆大會按照專業化、高規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特色。邀請污泥處理處置各個研究方向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主要單位:
(略)
二、大會形式本屆大會以會議研討交流為主(約60個專家報告)和現場參觀典型工程為輔助的形式。三、論文及技術報告征集主題1、各地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概況及規劃設計(工程信息和工程實例介紹)。2、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標準解讀及政策探討。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的設計經驗。4、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與工藝選擇。5、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管理經驗探討。6、污泥生物堆肥與土地利用技術及工程實例。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技術研究與應用。8、流化床污泥焚燒爐技術及應用。9、熱電廠、水泥廠等工業領域摻
(略)污泥的應用實例。10、污泥厭氧發酵/工業化生物制氣技術與裝備。11、污泥中溫厭氧消化技術與裝備。12、污泥固化穩定化技術與裝備。13、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設計經驗,調試、運行管理經驗等。14、高效污泥脫水技術與裝備。15、污泥輸送技術與設備。16、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調研報
(略)場分析。17、自來水廠污泥的處理及處置。18、工業污泥處理及處置/工
(略)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村鎮污水污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19、國家“十三五”
(略)及投資熱點。20、污泥干餾,污泥碳化,污泥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技術。21、河湖底泥、黑臭水體及坑塘污水污泥治理和工程案例。22、污泥處理處置升級改造技術及工程案例。23、智慧水務、智慧環保、智慧污泥處理處置等。24、
(略)(機構),設計院(公司),
(略),
(略),裝備、材料、藥劑供應商等單位:
(略)
第十五屆污泥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廣州西朗凈水廠項目等典型工程(參觀項目正在征集中:楊曉峰
(略)主辦、協辦、報告等)
企業贊助方案1、聯合主辦單位:
(略)
有意協辦或在會上進行交流、宣傳的水務、
(略)、設備廠家等可與編輯部聯系(
(略)楊曉峰)。
會議酒店及交通:
會場酒店:
(略)東方賓館
普通大床房/雙床房
單早500元/晚雙早550元/晚
高級大床房/雙床房
單早600元/晚雙早650元/晚
本次會議房間緊張,各參會代表及企業需自行掃酒店二維碼并關注預定,并繳納房費,酒店房費收款二維碼如下圖:
飛機:廣州東方賓館距離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約35公里,打車費用約80元
火車:
廣州東方賓館距離廣州南站約24公里,打車費用約60元,也可從廣州南站做地鐵2號線直達,越秀公園站(C口)出站
廣州東方賓館距離廣州站約2公里,可從廣州站做地鐵2號線直達,越秀公園站(C口)出站
廣州東方賓館距離廣州東站約10公里,打車費用約30元
廣州東方賓館距離廣州北站約35公里,打車費用約80元
參會和會務費普通參會人員(設計院、
(略)、政府部門)為
(略)/人(含會務、資料、場地、用餐、參觀考察等費用),2024年8月23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普通參會人員為
(略)/人;設備工程技術企業參會人員為
(略)/人,2024年8月23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設備廠家參會人員為
(略)/人。
注:需要現場或者提前領到發票的參會代表,請提前將會務費匯款到雜志社。會議費現場只能收現金,不能刷卡。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泥大會(第十五屆)同期召開:工業污泥、固廢滲濾液、高濃度難降解廢水大會參會回執(復印有效)
請參會人員認真填寫回執后,傳真和E-mail傳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E-mail:
(略)@163.com電話:
(略)
單位:
(略)
郵編
地址:
(略)
姓名
性別
部門
職務
電話
手機
E-mail
是否
住宿
房間類型和數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孟娟 |
 |
【聯系電話】 |
19720413970 |
【客服微信】 |
197204139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