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意見:青環管(2025)1號
(略):
(略)報來的《
(略)年增產3萬噸泵閥、汽車配件、機械零部件及精加工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等材料收悉。經審查,同意批準該報告表。現批復如下:
一、
(略),項目建設地點:
(略)
(略)科技工業信息化局于2024年8月1日(首次備案時間為2023年11月3日)以青科經信技改〔2023〕
(略)年增產3萬噸泵閥、汽車配件、機械零部件及精加工技術改造項目予以立項備案(項目代碼:
(略)-
(略))。
二、原則同意《報告表》的技術評審意見和環境影響評價總體結論,你公司應嚴格按照《報告表》中所列項目性質、規模、地點:
(略)
三、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加強全廠廢氣收集、
(略)設計、建設和維護管理。項目應確保
(略)域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限值;粘土砂、樹脂砂制芯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兩級活性炭吸附裝置收集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DA003)排放;粘土砂造型、澆注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兩級活性炭吸附裝置收集處理后通過1根20m高排氣筒(DA012)排放;粘土砂砂處理、舊砂再生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DA013)排放;樹脂砂造型、澆注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兩級活性炭吸附裝置收集處理后通過1根20m高排氣筒(DA014)排放;樹脂砂砂處理、舊砂再生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DA015)排放;拋丸廢氣(2#生產車間)經管道+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DA016)排放;電爐熔煉廢氣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DA017)排放;拋丸(3#生產車間)、打磨廢氣經管道/集氣罩+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后通過1根20m高排氣筒(DA018)排放。本項目顆粒物排放執行《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表A.1中排放限值要求;非甲烷總烴排放參照執行《固定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第6部分:其他行業(DB34/4812.6-2024)》表1、表4中排放限值要求。
2、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的原則設計、建設和使
(略)(略)。項目運營期排放廢水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隔油池、化糞池處理后達到新河鎮污水處理站接管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三級標準后接管,送至新河鎮污水處理站處理。
3、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優
(略)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隔聲、消聲等降噪措施,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點;項目應避免夜間運輸,
(略)沿線居民造成影響。確保項目東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的4類標準,其余廠界噪聲應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的3類標準。
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對固體廢物的產生、運輸、貯存、處理和處置實施全過程控制。一般工業固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略))中的有關規定;危險廢物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中的標準要求。一般固廢做到分類收集,合理暫存,定期綜合利用處理;項
(略)設垃圾桶,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危險廢物為廢機油、廢機油桶、廢活性炭、含油勞保用品(含油抹布、手套)、廢切削液、廢切削液桶、廢液壓油、廢液壓油桶、廢導軌油、廢導軌油桶、含油金屬屑等,按照規范要求設立危廢庫,委托有相關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
(略)
四、項目在建設和運營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項目日常環境管理和環境風險防范。公司應建立健全包括環境風險預防在內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規章制度,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設置專門環保管理機構,落實專職環保技術人員并加強能力培訓;強化污染防治設施日常運行管理,規范設置排污口;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記錄應真實、有效、及時;按照規范制定企業自行監測方案,配備必要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或委托有資質單位:
(略)
2、嚴格落實環境防護距離和總量控制要求。應關注環境防護距離范圍內環境敏感建筑變化,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做好規劃控制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為煙粉塵不超過5.073t/a、VOCs不超過1.066t/a。
五、按照《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規定的相關要求申請辦理《排污許可證》,將《報告表》中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單及其他有關內容載入排污許可證;項目未取得《排污許可證》前不得投入試生產或試運行。
六、項目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建成后,投入試生產前向我局報備,正式投產前,應按照規定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公章
二〇二五年一月十五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王智芬 |
 |
【聯系電話】 |
19235653958 |
【客服微信】 |
19235653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