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大唐十三師紅山農場20萬千瓦風電配套儲能等5個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進行審查。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10月14日起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
(略)
通訊地址:
(略)
郵編:839000
一、
大唐十三師紅山農場20萬千瓦風電配套儲能項目
建設單位:
(略)
(略)
環評單位:
(略)
(略)
建設地點:
(略)
紅山農場
環境治理設施:
1.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食堂油煙通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專用煙道送至屋頂排放,食堂油煙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小型飲食業單位:
(略)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
食堂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與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一同經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DB
(略))表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用于生態恢復的污染物排放限值”A級標準要求后,灌溉季用
(略)綠化,非灌溉季儲存
(略)1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中。
3.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
建立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的管理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選用先進可靠的低噪設備,并加裝減振措施;提高風機機組的加工工藝和安裝精度,使齒輪和軸承保持良好的潤滑條件,避免或減少撞擊力、周期力和摩擦力。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風力發電
(略)及升壓站廠界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2類標準要求。
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險廢物
在升壓站設置一間18平方米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廢潤滑油、廢變壓器油分類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2)一般固體廢物
檢修廢棄物交由檢修單位:
(略)
(3)生活垃圾
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至巴里坤哈薩克
(略)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
5.嚴格落實電磁污染防治措施
升壓站按功
(略)布置;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加強電磁水平監測;對員工進行電磁環境基礎知識培訓,在巡檢帶電維修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曝露在電磁場中的時間;設立電磁防護安全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靠近帶電架構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升壓站電磁環境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略))中相應限值要求。
6.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危險廢物須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略))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相關要求,危險廢物暫存間的設置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中的相關要求,按照“防滲層為至少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厘米/秒”要求進行基礎防滲,內部設置危險廢物標志,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由專人管理,若發現貯存裝置存在問題的,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換或者修復,并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各類危險廢物分類登記存放,禁止混放。
按照《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標準》(GB
(略))要求,在110千伏升壓站內變壓器下設置60立方米的事故油池,在變壓器底部設置一個貯油坑,貯油坑四周設置高出地面100毫米的擋油坎,每個箱式變壓器下方配套設置容積約5立方米的事故油池,變壓器發生事故時,事故油池能夠滿足主變壓器及箱式變壓器排出的全部油量,防止變壓器油隨意亂排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變壓器油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運行過程中加強設備維護,建立環保設備運行管理制度,配備專職環保人員,主變壓器均設置視頻監控設施,
(略),作
(略)日常監管手段,廠內定期開展環境風險應急培訓和演練,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和演練工作,加強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和環境應急隊伍的建設,確保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7.嚴格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略))的相關要求,
(略)分為三類
(略):重點
(略)、一般
(略)、簡單
(略)。
根據不同的
(略),采取一般地面硬化即可。生產運行過程中強化源頭監控,定期檢查,杜
(略)內有事故性排放點源的存在,減少環境風險,保護
(略)及下游地下水環境。
二、
利華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項目(二期)
建設單位:
(略)
(略)利華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環評單位:
(略)
(略)
建設地點:
(略)
紅星二場
環境治理設施:
1.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有組織廢氣
(略)頂,由樓頂排氣筒排放,油煙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略))要求。
(2)無組織廢氣
科學合理調控飼糧,合理配置飼料成分,對
(略)域的豬舍定期噴灑除臭劑,每天定時清理糞便,加強豬舍通風;堆肥車間內好氧堆肥時投加除臭菌株,對堆肥車間、氧化塘所在的糞污
(略)定期噴灑除臭劑,糞污
(略)四周進行綠化隔離;場界加強綠化。
采取以上措施后,廠界硫化氫、氨無組織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中新擴改建二級標準要求,廠界臭氣濃度排放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
生活污水及養殖廢水經廠內三座15000方的覆膜氧化塘處理滿足《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GB/T
(略))《畜禽糞便還田技術規范》(GB/T
(略))及《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GB
(略))內相關標準后還田。
3.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
選擇先進可靠的低噪音設備,所有產噪設備設置減振措施;將噪聲較大的設備置于室內隔聲,并采用隔聲、吸音材料制作門窗、砌體等措施;加
(略)綠化。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2類標準要求。
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險廢物
建設1座10平方米的危險廢物貯存庫,獸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后在危險廢物貯存庫
(略)貯存,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
(略)
(2)一般固體廢物
豬糞、污泥在堆肥車間內好氧堆肥處理后還田;病死豬尸體、分娩廢物在場內無害化填埋井安全填埋。
(3)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經集中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至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
5.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環境衛生,保持豬舍、畜禽個體的清潔;建立衛生防疫制度,按計劃對豬舍進行清掃、消毒,按計劃對豬群實施疫苗的注射、藥物預防等免疫程序;按《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的相關規定,對病死豬及時處理,不隨意丟棄,不出售或作為飼料再利用;柴油桶下方設置托盤或者圍堰,有效容積不小于單桶體積;柴油儲存間地面作混凝土防滲處理;加強場內明火的管理使用,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場內嚴禁吸煙,按規范要求配置足夠的消防器材,加強消防器材的維護保養,確保完整好用;糞污
(略)(堆肥車間及氧化塘)為重點
(略);加強糞污
(略)的管理,分離出的糞便及時運至堆肥車間進行發酵,嚴禁露天堆放;嚴格控制氧化塘池底污泥清理過程,避免暴力清泥導致池體破損。
場內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和培訓,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和演練工作,加強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和環境應急隊伍的建設,確保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6.嚴格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略))的相關要求,按照主體工程、輔助設施和公用工程等平面布局情況,
(略)分為重點
(略)、一般
(略)、簡單
(略)。
重點
(略),采取一般地面硬化即可。生產運行過程中強化監控手段,定期檢查,杜
(略)內有事故性排放點源的存在,減少環境風險,同時嚴防液體物料和廢水的跑、冒、滴、漏,保護
(略)及下游地下水環境。
三、
新疆哈密精釀啤酒項目
建設單位:
(略)
(略)
環評單位:
(略)
(略)
建設地點:
(略)
紅星二場
環境治理設施:
1.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有組織廢氣
麥芽粉碎工序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由1根15米高的排氣筒(DA001)排放,廢氣中顆粒物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二級標準要求;蒸汽鍋爐采用低氮燃燒技術,鍋爐煙氣通過1根15米高排氣筒(DA002)排放,廢氣中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林格曼黑度排放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表2燃氣鍋爐標準要求。
(2)無組織廢氣
加強車間通風,增加車間換氣次數,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加蓋密封,定期噴灑除臭劑、啤酒加工固廢密閉式暫存、日產日清。采取以上措施后,廠界無組織非甲烷總烴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廠區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略))附錄A表A.1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氨、硫化氫、臭氣濃度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1二級標準要求。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
生活污水經地埋式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拉運至
(略)污水處理廠;CIP清洗廢水、洗鍋廢水先排入容積為20立方米的沉淀池預處理后與其余生產廢水一起排
(略)污水處理設施(20立方米/天),采用“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處理后的出水水質滿足《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表1預處理標準要求后,定期拉運至
(略)污水處理廠。
3.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
選擇先進可靠的低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采取安裝減振墊、用彈性連接代替設備與地面剛性連接、在噪聲源強較大的設備處設置圍護等措施;定期維護設備,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廠區種植綠化隔離帶。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3類標準要求。
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險廢物
廢熒光燈管、廢化學品包裝材料、廢墨盒、廢機油分
(略)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2)一般固體廢物
廢酒糟,廢酒花、熱凝固物、廢酵母泥暫存于密閉式儲存桶內,外售周邊養殖場,日產日清;廢活性炭、廢砂、廢反滲透膜,廢布袋,廢濾芯由廠家更換回收;廢瓶、廢包材料,除塵器收集粉塵,化學試劑固廢集中收集后外售;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進行脫水壓縮處理后定期運至固廢填埋場處理,不在場內暫存。
(3)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5.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選用優質設備,生產設備均選用正規生產廠家出品,質量有保障;按照規定進行設備維修、保養、更換易損及老化部件。
(略)的管理和控制,嚴格控制壓力平衡,防止事故的發生;加強設備檢修和定期維護,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定期對CIP系統配套堿罐、過氧乙酸儲罐進行檢修;定期檢查化驗室試劑的貯存情況,鹽酸試劑單獨放置于化驗室陰涼通風處,并與其他藥品隔離放置;廠區按照“單元—廠區—區域”的要求進行建設,廠房四周設置防滲集水溝,罐區四周設置圍堰,廠區東側設置一座100立方米的事故池,事故發生時,消防事故廢水和泄露廢液導入應急事故池暫存,經收集后廢水/液調蓄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及時撤
(略)人員,啟動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廠內劃定
(略),設置警示標志;組織專人進行巡回檢查,嚴禁設備不正常運轉;項目采用先進、可靠的工藝技術和設備。
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須符合《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略))的相關要求,危險廢物暫存間的設置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相關要求。危廢暫存間內部設置危險廢物標志,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由專人管理,若發現貯存裝置存在問題,立即停止使用,及時更換或者修復,并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廢機油發生泄漏后,及時用沙土吸收,防止擴散,待事故解除后,泄漏的廢機油、被侵蝕沙土等危險廢物統一收集,委托有資質的單位:
(略)
廠內定期開展環境風險應急培訓和演練,落實各項應急環境管理措施以及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確保風險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6.嚴格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略))要求,各生產裝置、輔助設施及公用工程設施在布置上按照污染物泄漏的可能,
(略)劃分為重點
(略)、一般
(略)和簡單
(略)。
廠區危險廢物暫存間、污水處理
(略)、發酵車間、事故池、危險廢物暫存間為重點
(略),防滲要求為“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米,確保防滲系數達到1×10-7厘米/秒”;其他生產車間為一般
(略),防滲要求為“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米,確保防滲系數達到1×10-7厘米/秒”;
(略)域、輔助
(略)域為簡單
(略),采取一般性的地面硬化措施。
生產運行過程中強化監控手段,定期檢查,杜
(略)內有事故性排放點源的存在,減少環境風險,保護
(略)地下水資源;落實地下水污染風險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避免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
四、
(略)4.2萬立方煤焦油倉儲項目
建設單位:
(略)
(略)
建設地點:
(略)
環境治理設施:
1.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有組織廢氣
儲罐大小呼吸廢氣、裝卸過程廢氣、收發油廢氣依托現有項目已建成的油氣回收裝置,采用“冷凝+吸附”處理后(處理效率不低于95%),由1根4米高放散管排放,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滿足《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中“表1油氣處理裝置排放限值”要求;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由專用煙道排放,油煙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略))表2中的濃度限值要求。
(2)無組織廢氣
儲罐均采用立式固定頂罐并采用氮封;裝卸、
(略)中進行,及時更換廢活性炭;制定泄漏檢測與修復計劃,定期對泵、壓縮機、閥門、開口閥或開口管線、法蘭及其他連接件、泄壓設備、
(略)等進行泄漏檢測與控制,泄漏檢測建立臺賬,記錄檢測時間、檢測儀器讀數、修復時間、采取的修復措施、修復后檢測儀器讀數等,臺賬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洗罐作業時,確保油罐中存油已經排盡,并通風排除罐內油氣進入油氣回收裝置中處理;液態VOCs物料采用密閉管道輸送。采取以上措施后,廠界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略))表2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廠內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略))表A.1排放限值要求。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
餐飲廢水經油水分離器預處理后,與生活污水一同經化糞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工藝為AO+MBR,設計處理能力5噸/天)處理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
(略)雜用水水質》(GB/T
(略))表1標準要求后,夏季用
(略)綠化,冬季由吸污車拉運至第十三師淖毛湖經濟技術
(略)污水處理廠處理;洗罐由專業單位:
(略)
3.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
選擇先進可靠的低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設置減振設施;在設備與管道接口、管道與墻體接觸地方采取減振措施;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將油泵、風機置于車間內。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3類標準要求。
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險廢物
項目產生危險廢物依
(略)內已建的一間10平方米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各類危險廢物分類存放在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
(略)
(2)一般固體廢物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5.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危險廢物須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
(略))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的相關要求,危險廢物暫存間的設置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略))中的相關要求,內部設置危險廢物標志,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由專人管理,若發現貯存裝置存在問題的,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換或者修復,并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各類危險廢物分類登記存放,禁止混放。
罐區按《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T
(略))的要求設計可燃氣體報警儀,每座儲罐均安裝高低液位自動報警裝置,
(略),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和標識,每個危險化學品儲罐應標明名稱:
(略)
加強設備維護,建立環保設備運行管理制度,配備專職環保人員;廠區進出口、危險廢物暫存間、
(略)等關鍵部位均設置視頻監控設施,作
(略)日常監管手段;廠內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環境風險應急培訓和演練,落實各項應急環境管理措施以及各項風險防范措施,確保風險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6.嚴格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略))的要求,
(略)劃分為重點
(略)、一般
(略)、簡單
(略)。
根據不同的
(略)等采取一般防滲,一般防滲要求為“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米,K≤1×10-7厘米/秒”;其余部位進行簡單防滲,采取一般性的地面硬化措施。
落實地下水污染監控計劃和風險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避免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項目運行過程中強化監控手段,定期檢查,杜
(略)內有事故性排放源的存在,減少環境風險,同時嚴防生產裝置、管道的跑、冒、滴、漏,保護
(略)地下水資源。
五、
(略)年產10000噸專用復合蠟材料項目
建設單位:
(略)
環評單位:
(略)
(略)
建設地點:
(略)
紅星二場
環境治理設施:
1.嚴格落實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有組織廢氣
儲罐呼吸、加熱攪拌混合廢氣經管道收集經過三級活性炭吸附+蓄熱催化燃燒(RCO)裝置通過15m排氣筒排放,非甲烷總烴排放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表4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非甲烷總烴120毫克/立方米,去除效率97%)。臭氣濃度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表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值要求(臭氣濃度2000(無量綱)),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高空排放,油煙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略))(油煙2.0毫克/立方米)要求。
(2)無組織廢氣
采取廠房密閉措施,廠界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及其修改單中表4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非甲烷總烴4.0毫克/立方米)要求,廠界臭氣濃度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略))(臭氣濃度20無量綱)要求。
2.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
生活污水(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略))三級標準,
(略)(略)最終進入第十三師
(略)紅星二場污水處理廠。
3.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
選擇先進可靠的低噪音設備,所有產噪設備設置減振措施;將噪聲較大的設備置于室內隔聲,并采用隔聲、吸音材料制作門窗、砌體等措施;加
(略)綠化。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廠界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略))中2類標準要求。
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險廢物
建設1座10平方米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廢機油、廢機油桶、廢活性炭、廢催化劑、廢含油抹布以及含油手套分類收集后在危險廢物暫存間
(略)貯存,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
(略)
(2)一般固體廢物
廢包裝桶交由原料供應商回收利用。
(3)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存放于有蓋垃圾箱內,由環衛部門集中清運至十三師紅星二場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
5.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制定環保設備的運行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確保各項工藝指標正常;一旦廢氣凈化設施失效,必須立即停止生產;加強場內明火的管理使用,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場內嚴禁吸煙,按規范要求配置足夠的消防器材,加強消防器材的維護保養,確保完整好用。
場內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和培訓,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和演練工作,加強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和環境應急隊伍的建設,確保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6.嚴格落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略))的相關要求,按照主體工程、輔助設施和公用工程等平面布局情況,
(略)分為重點
(略)、一般
(略)、簡單
(略)。
重點
(略)地面、廠區地面為簡單
(略),采用一般地面硬化。生產運行過程中強化監控手段,定期檢查,杜
(略)內有事故性排放點源的存在,減少環境風險,同時嚴防液體物料和廢水的跑、冒、滴、漏,保護
(略)及下游地下水環境。
落實地下水、土壤污染監控計劃和風險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避免對地下水和土壤環境造成污染。根據項目
(略)域的地下水流向及其分布特征,在
(略)下游設置1個地下水監測點,監測頻次不少于每年1次。在場界內化糞池附近設置1個土壤監測點,定期對土壤開展跟蹤監測,監測頻次不少于每五年一次。當發生事故時,須加密監測。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