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糖尿病認知宣傳活動,旨在呼吁人們關注糖尿病的預防與管理。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熟悉以下科普知識,可幫助您預防或控制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現,同時伴有脂肪、蛋白質、礦物質代謝紊亂。
血 糖
臨床上常見的有兩個項目: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1
空腹血糖(FPG)
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除正常飲水外未進食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靜脈血所測得的血糖,正常值3.9-6.1mmol/L。
2
餐后兩小時血糖
指服用75g葡萄糖兩小時后測得的血糖值。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且有糖尿病癥狀即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IFG),餐后兩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 為糖耐量受損(IGT)。
糖尿病的癥狀
糖尿病的癥狀包括血糖升高引起的癥狀,還有并發癥、合并癥的癥狀。典型的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還可能有口干、口渴、乏力、出汗、皮膚瘙癢、反復牙齦炎、泌尿系感染、傷口不愈合等癥狀。并發癥表現為視物模糊、失明、手腳麻木、感覺異常、心慌氣短、腹瀉便秘、尿潴留、蛋白尿、腦出血、心肌梗死等。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根本無癥狀,通常在健康體檢或治療其他疾病時偶然發現。
糖尿病的危害
過高的血糖隨血液循環流遍體內各個器官,所以糖尿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高血糖使患者感到口干、口渴、多尿、多飲、多食、消瘦、乏力、皮膚瘙癢、視物模糊、傷口不易愈合等不適。高血糖也容易引起感染,比如出現癤、癰等皮膚化膿性感染,牙周炎等口腔感染,足癬、灰指甲、陰道炎等真菌感染,肺結核、膀胱炎、腎炎等泌尿系統感染。
其次,嚴重的高血糖會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
糖尿病的并發癥包括微血管病變和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有關。預防糖尿病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生活方式上,戒煙限酒,保持情緒穩定,保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
2.飲食上進行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一天總熱量,避免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等。
3.合理規律運動,每日運動至少半小時,每周持續五次以上。
4.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要進行及時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除了飲食運動的基礎治療外,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體重、運動量、血糖以及并發癥情況,予以口服藥物治療或者胰島素治療,并長期注意監測血糖。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