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行政審批服務局擬對
(略)港北漁港避風錨地工程項目(一期)進行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擬對
(略)港北漁港避風錨地工程項目(一期)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現將擬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在公示期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書面提出聽證申請。
傳真:
(略)8
通訊地址:
(略)
郵編:571500
傳真:
通訊地址:
(略)
郵編:
項目名稱:
(略)
建設單位:
(略)
建設地點:
(略)
環評單位:
(略)
建設內容及規模:錨地
主要環境影響結論: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當前政策、海洋
(略)及相關發展規劃要求,其施工過程基本符合清潔生產原則,所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基本可行,只要措施落實,基本可實現達標排污。項目建設可促進漁港城鎮化的加快建設以及當地漁業經濟發展,進一步提高
(略)海洋漁業防災減災能力,推動
(略)漁業經濟的發展;工程后可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根據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和影響預測結論,在該工程環保設施建設和提出的環保對策建議得以全面實施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該項目是可行的。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符合性:項目建設海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
(略)年)》、《
(略)國土空間規劃(
(略))》、《海南省漁港建設規劃(
(略)年)》、《海南省海洋主體
(略)規劃》、《海南省近岸海域環境
(略)劃(2010年修編)》、《海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略)年)》、等的要求。
選址合理性:本項目為原港北一級漁港的避風錨地,地理位置優越,掩護條件好,具有選址唯一性。所在海域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適合工程建設,具備較好的交通條件和外部協作條件。
清潔生產水平:本工程在施工階段,在采用各種節能減排、減輕環境污染的施工方式:
(略)
排污達標和排污總量控制可行性0:根據工程分析,不進行總量控制指標。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可行性:1.懸浮泥沙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結論本項目對懸浮泥沙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設備,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進度;施工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對水體擾動小的挖泥船等船只和設備,避免泥沙的擴散和再懸浮;選擇中、小潮、海況好的時間施工,減小懸浮物的擴散范圍;在擬疏浚港池外側沿線布置防污簾,減小懸浮泥沙擴散范圍。因此,本項目懸浮泥沙污染防治措施是合理的。2.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結論嚴格管理施工船舶和施工機械,嚴禁船舶帶“病”作業,嚴禁油料泄漏或傾倒廢油料,嚴禁施工船舶向水域排放未經過處理的機艙水;施工船舶上設生活污水收集罐和油污收集罐;含油污水予以實行“鉛封”管理,不得在工程附近海域內排放,經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
(略)
環境質量與環境
(略):根據《海南省近岸海域環境
(略)劃(2010年修編)》,本項目位于港北
(略)(HN082DⅢ),主導功能為漁港,執行三類海水水質保護目標
環境風險控制:項目的環境風險來自兩方面,一是海洋災害對項目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是由項目自身引起的突發或緩發事件。針對本項目的建設內容和所
(略)的自然條件,可能存在的風險主要有:由熱帶氣旋及其引發的巨浪、風暴潮對工程自身的潛在風險;項目施工期船舶施工存在船舶碰撞及導致溢油事故的風險。因此本工程建設過程應考慮海洋自然條件的特點,嚴格按有關規范進行設計、施工,確保構筑物的抗風抗浪要求。同時應及時了解天氣的監測和預報信息,警惕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突然襲擊,并做好應急防范措施。
公眾參與意見:建設單位:
(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孫榮華 |
 |
【聯系電話】 |
18601025068 |
【客服微信】 |
18601025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