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重慶
01
能干大事,也能做壞事在托爾金的《魔戒》中有一顆神秘的“遠見之石(或真知之石)”,名叫“Palantir(帕蘭泰爾)”,它作為中土世界中一種強大的魔法水晶球,能夠讓持有者透過它看到遠方的景象,甚至與其他持有者進行遠距離通訊。它們可以被用于指揮和傳遞信息,但也可能被邪惡力量利用,成為監視和操縱的工具。
Palantir一度是硅谷最神秘的科技企業之一
這么一個亦正亦邪的名號,被冠于現如今美國股市上最熱的一家AI企業。
這家公司在2020年上市之前,一直是硅谷最神秘的企業之一。Palantir成立于2003年,即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它們的第一單,就是通過技術來梳理大量數據,幫助美國情報部門尋找恐怖分子。
這種精準的情報分析技術馬上就得到了美國軍方的關注,選擇將其核心產品用于反恐情報分析。這個合作關系一直延續至今。
但這還不是最近將palantir股價推高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催化劑”是它又抓到了一個萬億級垂直市場的風口。
據其官方消息,palantir正在與一家核能公司合作,開發一款由AI驅動的軟件系統,該系統將專為核反應堆的建造而設計,這筆交易將在未來五年內為palantir帶來約1億美元的收入。
至此,Palantir這個神秘AI服務商已經觸及了包括軍事、醫療、金融與能源在內的國之重器。他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02
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Palantir的神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和美國軍方的聯系,而這種軍事技術能力又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它們第一個軟件平臺Gotham,就專門是為國防部門和情報機構的分析人員構建。其算法能夠整合衛星圖像、無人機數據、通信記錄和社交媒體信息,構建出敵方的“數字孿生體”。這種能力使Palantir成為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等戰場上的“數字戰士”,能很快找到目標人物的動向,“就像在成千上萬個草垛中找一根針”。
軍事業務是Palantir成長的的開始
隨著合作的深入,Palantir搭上了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一同開發了一套系統,能夠實時追蹤恐怖分子的位置。
再之后就是AI的爆發,Palantir開始將數據分析能力與機器學習相結合,慢慢從以前的數據整合能力,升級為了“智能預測與自動化決策”。
據其招股書透露,該平臺能夠自動識別敵方武器部署、預測戰場動態,甚至輔助無人機進行自主打擊決策——這不就像是在戰斗游戲開掛嗎?
集合大量數據后,Palantir已經構建起一個數據中臺
2018年,Palantir與美國國防部又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為美軍提供“AI驅動的戰場感知”系統。
該系統能夠整合來自衛星、無人機和地面傳感器的數據,生成實時戰場態勢圖,并推薦最佳打擊方案。五年后,Palantir又推出了結合NLP、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提升情報分析效率的新平臺,集成生成式AI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軍事平臺的分析預測、自動化決策能力。
整體來看,Palantir希望構建的是一個數據中臺,將一個機構或公司的所有數據都匯聚到一起,然后在不同人物、實體、事件之間建立起關聯。這是其能在多個領域站穩腳跟的底層邏輯,前提是甲方愿意共享諸多信息。
03
核設施“拖工期”“超預算”怎么治?至于在核能領域,對AI信息數據服務商的需求又從哪來?其實在核能建設階段有兩個問題特別常見,那就是“拖工期”和“超預算”。
比如美國Vogtle核電站的兩個機組,原本總投資預算是140億美元、2016年完工;結果直到2024年才正式完工,總成本都飆升到了350億美元。
Palantir就是要解決這兩個“老大難”。
Palantir設計了一個 運營系統(NOS),這個系統將通過工期保障、成本控制、問題預警,以及合規審核,來保證核電建設的順利完成。
核能同樣是一個價值萬億的細分市場
具體來說,系統會用數字化手段對工地現場、供應鏈、監管文檔全部實施監控,用AI來預警風險、優化調度,理論上能大幅改善項目管控。最終,根據各種信息來簡化建設流程,從而能夠更快、更經濟地建造核電站。
Palantir在研發NOS系統使用的Warp speed技術,其實是一款應用于制造端的操作系統。它曾幫助美國衛生部在幾周內將幾十萬新冠疫苗精確分配到了美國50個州,不僅考慮到了冷鏈配送、各州法規差異,還有每15分鐘都在變化的產能和需求數據。
甚至能利用AI分析生物醫學數據,加速新藥研發。在疫情期間,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合作,分析疫情數據,預測病毒傳播趨勢。
這種實時的數據分析能力在醫療、金融甚至商業界都非常重要,醫院、券商、沃爾瑪等零售商都是Palantir的“回頭客”。
05
AI利刃反面雖然我們國內還沒有Palantir這么全方位的“AI技術供應商”,但是民營科技公司其實也正在和多個軍工集團合作來加速發展AI軍事技術體系。
但Palantir也不是沒有爭議,這么多敏感數據集中于一家企業,會不會將技術用于監控和打擊平民?會不會被濫用于鎮壓異見?
人工智能在民生乃至戰爭中的應用都更需要審慎監管。Palantir的創始人曾表示,這不是拒絕AI的理由,而是應該更積極地擁抱AI,用更強大的工具來應對潛在威脅。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